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八章 黃河泛濫

韓馥的議事廳,真是奢華氣派。

秦野也就是在董卓那里,見過這麼奢華的議事廳。

不過看起來,韓馥這個議事廳更加奢華一點。

他從未有過這麼奢華的議事廳。

只是堂上的台子,就有一米高。

秦野坐在上面,距離他最近的荀攸,還有幾乎十米的距離。

不過,這座龐大的議事廳里,現在聚滿了人。

「爾等可願降?」荀攸目視辛評等人道。

長史耿武站了出來,「請問明公,欲如何處置韓使君?」

秦野看過去,平靜道︰「我以在太行山里,為韓使君準備了一處地方。未來,也可以過一些田園籬下的生活,看一看百姓的真正疾苦。」

辛評耿武等人對視一眼。

便拜倒在地,紛紛投順。

秦野安慰一番,便讓他們起身。

而緊隨其後,以甄家為首的冀州地方上的士族豪門,紛紛表示效忠秦野。說起來,這些人里,多是地方上郡縣官員。

「你們回去後,就將各自的工作匯總,今天晚上,送來我這里。鄴城以外的,務必盡快送過來。」秦野說道。

眾人啞然。

本以為秦野一定會大肆慶祝,沒想到秦野立刻就展開工作,看起來,還會工作到很晚。

或許,這就是韓馥為什麼失敗吧。

眾人告退後。

秦野起身道︰「走,去張郃家看看。」

對于韓馥部眾中,他最重視的還是張郃。

他得到張郃的那番話後,便感到,這是哀莫大于心死。

張郃的心肯定沒有真的死,看起來也是這一段時間對他的打擊太大。

典韋急忙帶人跟著。

…………

張郃府邸。

後院中,張郃拿著一把菜刀,正在案板上剁肉。

當當當……,肉便被切開,肉是肉,筋是筋,腩是腩。

「將軍真是刀法精湛。」親衛們表示佩服,雖然只是剁個肉,也能看出其中的刀法。

這若是砍在人身上,絕對不會被骨頭阻礙。

「我準備當個廚子。」張郃對眾人道。

親衛們正在熱議張郃的刀法,听到他要當廚子,當時眼珠子就蹦出了眼眶。

本以為張郃壓抑,切個肉散散心。

將軍,以你的本領,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還真當廚子呀?

親衛們吐血了。

這時,一人火燒火燎的跑了過來,興奮道︰「將軍,秦使君親自來拜訪你了。」

親衛們頓時喜悅。

看看看看,秦公親自來請將軍了。這說明什麼,說明將軍是有本領的,得到認可的。

張郃眼神一陣渙散,便道︰「不見。」

親衛們一愣。

便感到,這應該是將軍故作姿態。畢竟以將軍的能力,主動跑過去投降,太沒面子了。

但人家都來拜訪了,怎麼還不見?

姿態是應該做,但不能做的太大。

將軍,咱就不要再裝逼了,還是就坡下驢吧,未來前途大大滴。

然而他們到底是沒有真正了解張郃此刻的心情。

此刻張郃的心情太復雜了。

「乂。」

一聲傳來,眾人望去,就看到秦野來了。

眾人急忙拜道︰「見過秦使君。」

張郃猶豫了一番,抱拳一禮,「秦使君。」

秦野示意不必多禮,「今日在堂上,沒有見到乂,故而前來探望。」

張郃沉聲道︰「郃並無才能,不敢據位。明公雄途大略,意在平定天下。對張郃的恩情,不敢忘,請不要為難張郃了。」

秦野並沒有接這番話,「乂出身苦寒之地,應該能夠知道百姓的疾苦。似乂勇略,世所罕見,萬中無一。故而從那苦寒之地走出來,有了今日的地位和生活。可曾想過,那些無法走出來的鄉親?」

張郃沒有吭聲。

但張郃的親衛們頗為動容,他們多是張郃鄉里的人。他們追隨張郃來到這里,還是能夠生活的,而那些在老家的人,他們都不敢去想。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什麼,也是下意識的規避自我譴責。

秦野道︰「如今的世道,絕非一人數人之力可以扭轉。為何不能相聚一起……,哪怕只是為了改變自家人的生活。」

張郃的親衛們面面相覷,若是其他諸侯說這番話,他們絕對認為是在說謊。但秦野說這番話,他們以忍不住要投誠。

典韋他們都是崇拜的目光看過去,他們主公的治世理念,絕對和其他諸侯不同。這也讓秦軍,逐漸成為一支有靈魂有信仰的軍隊。

張郃的心,凌亂了。他根本不知該怎麼辦,看到案板旁邊的布條,拿起來塞在了耳朵上。

眾人見到後,都抽過去。

秦野看過去,告誡道︰「死有輕于鴻毛,也有重于泰山。如今天下大亂,你是死在家中,還是戰死在沙場上,你自己考慮吧。」

他說完,轉身而去。

走出大門,也沒有發現背後有什麼動靜。

秦野嘆了口氣便離開了。

他回到府中的時候,就得知荀攸已經等候多時了。

「公與,可是有什麼事情?」

荀攸焦急道︰「主公,黃河發生水患了。」

這個消息,著實嚇了秦野一跳。

此刻他收取韓馥的地盤後,勢力已經延伸到了黃河。似白馬渡口、延津渡口、倉亭渡口,這些過黃河的重要渡口,都在秦野的邊境線上和曹操的袞州隔河相望,綿延數百里。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也有這些渡口。只不過,秦野在北,曹操在南。

「主公勿憂,只是小規模泛濫,預計受災人口,也就是二三萬人。」

秦野多少松了一口氣。

但他還是決定,前往黃河親去看看。

秦野做事向來不會拖泥帶水。

他來到白馬渡口後,乘船前往巡視黃河河道。

秦野望著滔滔的黃河水,他後世也曾經游歷過黃河,便感到古今河道有著極大的不同,「古往今來,這黃河也不知改道過多少次。」

荀攸嘆息一聲,「自漢初以來,黃河已經改道了七次,最近的一次是在靈帝初年。像這樣的小規模決口泛濫,幾乎年年都是有的。大洪水,五年八年總會有一次。黃河是哺育我華夏的母親河,每一次洪水,卻是又傷我元氣。」

秦野放眼黃河兩岸,這個時代,還沒有成規模的河堤。

秦漢以來雖然修有不少提防,但到了漢末,早已經年久失修,損失殆盡。

他至尊法眼連閃,頓時一**恐怖的氣息,成為永恆的記憶,不禁色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