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歷史的預見者

鄭玄清了清喉嚨,「你們想知道為什麼秦將軍能夠寫的比字帖還好嗎?」

袁紹他們一陣小雞吃米般點頭。

什麼叫想知道?他們真是太想知道了。

不是摹畫的,不是復刻的,難道已經有了新的作弊手法?

鄭老是大儒,經常考核人,他一定是知道了。

「鄭老你快說吧,我們都等不及了。」便是老司徒王允,也要呼一聲鄭老。

鄭老示意大家都看自己,鄭重道︰「為什麼秦將軍寫得好?因為這簡體字,就是人家創造的。」

「哦~。」百官都是恍然大悟的模樣。

「原來是這樣作弊的呀,怪不得他寫的和字帖上的一模一樣,差點被他蒙騙過去……。咦?什麼!!!」

袁紹話音未落,就瞪大了眼楮。

而百官活見鬼一樣的神情。

什麼!什麼!簡體字是秦野創造的!

眾人的目光全部叮死了鄭玄,眼楮已經通紅通紅,完全眼球出血了。

鄭玄嚇了一跳,你們這是什麼表情?瘋啦?

看來百官真是受驚的不行了,都瘋啦。鄭玄回想第一次見到簡體字,其實也是這樣的表現。

他嘆了口氣,便對秦野一禮,「秦將軍真是一位虛懷若谷,視名利如浮雲的人。他創造了簡體字,不願留名,這才有了集思廣益創造簡體字的說法。其實呢,我們那里有能力創造文字。一切,都是秦將軍傳授的。」

百官的眼珠子爆裂了。

特麼的……。

但凡是第一次听到這事情的人,全部抽過去了。

一片摔倒在地的響動傳來。

諸葛亮輕搖羽扇,對司馬懿道︰「以前听說一個人受到刺激太大,就會暈死過去。以前不太信……。」

司馬懿猛點頭。他以己度人,自己肯定不會暈過去的,看起來,是真的。

「鄭老,你完全不必將這件事情公布出來。」秦野淡然道。

鄭玄誠懇道︰「正是因為秦將軍天地一般寬廣的胸懷,所以老夫必須要公布出來。以免無知之輩,沖撞了將軍。」

秦野負手而立,搖了搖頭,目光遍視眾人。

無知之輩!袁紹吐血了,想起剛才說的話,還說人家不認識這些字,尼瑪合著是人家發明的。

原來儒家盛典是人家開啟的,怪不得鄭玄之前屢屢歌功頌德。

你不早說。百官一個個悔不當初,有種手撕鄭玄的沖動。

鄭玄嘆息道︰「秦將軍並不願張揚這件事情,所以沒有公布出來。本初,你就不對了,快給秦將軍道歉。」

道歉?

道你個大頭鬼。

袁紹原本以為鄭玄公布一件事情,對他來說應該是雪中送炭,沒想到,送得不是溫暖,是一把刀。這一刀正中心髒,他聞言抽過去了。

百官這時候,思想完全改變了。

若是他們創造了文字,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就此名垂青史,萬世流芳。

而秦野竟如此低調。

還如何解釋這件事情?

他的心胸氣度,恐怕已經可以和聖賢比肩。

因此百官的思想立刻改變了。

要說剛才不知道怎麼站隊,現在已經完全知道了,都站隊到了秦野這邊。開玩笑,人家可是開啟儒家盛典的人。

而袁紹也知道,他已經完全失去殺秦野的機會了。

此刻袁紹才知道為何秦野沒有臨摹過字帖,那字帖就是人家書寫的,這尼瑪還用臨摹?

本以為能夠在書法上扳回一城,沒想到,打臉打的更狠。畢竟袁紹剛才跪秦野,是謝恩,還說得過去。而如今,他全部是在臨摹秦野的字跡,可笑還要和秦野比較。

這就如同一只羊,跟牧羊人討論我為什麼吃的這麼肥。

這就是主動過去讓人打臉了。

這種愚蠢的舉止傳于天下,可想後果的恐怖,誰听到不笑三聲?

「原來我臨摹的那麼多字帖,都是秦野的字跡。」

此時的袁紹手腳無措,雙頰火辣辣的。

但是誰又能夠想到,簡體字竟然是一個少年人創造的。若非鄭玄公布出來,眾人就算被打死,也無法相信。

曹操驚嘆,原本他自認為,未來只有袁紹是對手,現在看來,最大的對手已經換人,不再是袁紹,而是面前這個少年。

結局真是太凶殘了,太出乎意料了,看袁紹現在的模樣就可見一斑。

袁紹已經無法自處,大腦一片空白。

這時候,田豐走了出來。他一直以來很欽佩主公的簡體字書法造詣,就在剛才袁紹那這個懟秦野的事情,田豐選擇了靜觀其變。畢竟袁紹之前被打臉打的太凶殘了,想要挽回在朝廷的形象和威望,就需要反打臉。

書法造詣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內在修為,是一個打臉的好方式,這能夠挽回袁紹的威信。

可是萬萬沒想到,又被呼腫臉了。

一個立志稱霸天下的人威信全無,那比殺了他還淒慘。

田豐不能讓自己的主公落得如此悲催的下場,因此及時走了出來,道︰「諸位大人,我主被推為盟主,立誓帶領群雄匡扶社稷,鏟除國賊。如今最重要的是盡快調集兵馬,救出陛下才是。」

田豐一番話提醒眾人,如今最可以依賴的只有袁紹。

其實剛才不單單是袁紹被呼腫了臉,百官這臉蛋也被打的不輕。

因此,百官不約而同的選擇性遺忘了一些事情。

「還需本初大人,盡快調集兵馬,解救陛下。」

「拜托本初大人了。」百官們紛紛說道。

袁紹終于恢復了一些。

………………………………

轉眼到了第二天。

荀攸等人聚集在秦野府邸內,準備跟隨秦野一起進宮。

「主公,袁本初此人外寬內忌,如今各路兵馬都在匯聚洛陽的路上。袁本初又是盟主,主公不可不早做打算。」荀攸對于近來發生的事情思考良久,提醒道。

秦野作為穿越眾,清楚許多信息,而這些信息,便是袁紹曹操這樣的梟雄,也不知道。

歷史上記載,董卓退回長安後,聯盟就瓦解了,這來自于群雄的私心。其實群雄願不願意承認,他們並不想看到漢室再次強盛,因為這會剝奪他們在地方上猶如皇帝一般的權利。

並且,許多諸侯心里,已經有了改朝換代的渴望。

雖然如今的歷史已經轉變,但西涼軍退回長安已經和歷史是相符的。而人心,並不會因此而變化。

秦野作為穿越眾,是歷史的見證者,而他回到歷史的前一刻,那麼他就會成為歷史的預見者。

「主公,荀攸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少年司馬懿道。

少年諸葛亮搖著羽扇也是點頭。

秦野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下,「袁本初在百官面前夸下海口,但許多事情,恐怕並不會是他想象的那樣。」

眾人面面相覷,不解話里的含義。

「主公為何這麼說呢?」張遼問道。

「我預料各路兵馬听說漢獻帝被劫持到長安後,必定散去。」

這樣的預判眾人從未想過,因此秦野話音未落,卻是在眾人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這簡直是無法相信,要知道諸侯歃血為盟,立下了誓言。

眾人都是不信。

「主公緣何下次結論?」荀攸極為不解。

「人心叵測。」秦野道。

這時,一員近衛走了進來,「主公,外面有一個自稱太史慈的人求見。」

秦野頓時面露喜悅。

少頃,太史慈進了大廳,拜道︰「主公,太史慈來晚了。」

秦野下堂攙扶起來,「老夫人身體還好吧?接來了嗎?」

太史慈心中溫暖,「家母身體康健,只不過不願離開故土,所以沒有接來。」

秦野便不再多問什麼。

這時司馬懿從旁問了,「子義兄長,不知兄長來的時候,可看到了各地匯聚洛陽的兵馬沒有?」

太史慈是從青徐州方向過來的,一路上看到的各路兵馬肯定不會少。

「主公,正有一件事情匯報。我來的時候,確實看到了陶州牧、孔北海、鮑信將軍他們的兵馬。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們的兵馬已經陸續開始撤退。而屬下昨夜經過虎牢關的時候,看到兗州刺史劉岱的兵馬也在撤退。」

諸侯聯盟中,北方的公孫瓚沒有出兵,韓馥正在壺關壓迫並州。聯盟的主力就是中原的各路諸侯,而太史慈一路過來,正好恰逢其會。

太史慈的話音未落,眾人駭然了。

太史慈吃了一驚,你們為何都用這種眼神看著主公,難道要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