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弘治中興 第七十九章 大明皇長子

坤寧宮內,傳來一個女人痛苦的尖叫聲,鳳床上,張皇後滿頭大汗的翹起了上身,一只手緊抓著床單,另一只手緊握著身旁那個宮女的手臂。

今日,坤寧宮的宮女也是忙碌的跑來跑去,另一個宮女看了看窗簾內的鳳床,又看了看門外,著急的問道︰

「江姐姐去哪里了?」

「江姐姐奉吳太後旨令,去乾清宮請萬歲爺去了!」另一個宮女答道。

「上天保佑,上天保佑!祖宗保佑,佛祖保佑!」一個產婆緊閉雙眼,雙手合十在為張皇後祈禱。

與此同時,在張皇後接生的另一個產婆也是忙的滿頭大汗。

「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會平安的,會平安的!娘娘,往下使勁,在使勁,使勁!」

張皇後咬住牙關,申吟著再往下使勁。

坤寧宮門外,吳太後著急的踱來踱去,手里拿著佛珠,一時也念念叨叨,為張皇後祈禱。

這個吳太後就是先帝朱見深的正宮皇後-吳氏。因為天順八年杖責萬貴妃,觸怒了明憲宗朱見深,而被廢為庶人,打????????????????入冷宮。

朱佑樘幼年的時候,吳氏曾將其偷偷留在宮中,扶養了一段時間,所以朱佑樘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將成化帝朱見深所廢的吳皇後從冷宮里請出來,安置在寧壽宮,並且吳皇後所用的膳食以及衣著一切都要用太後標準,同時對外稱吳氏為吳太後,至此吳太後是對朱佑樘感激涕零。

畢竟自己冷宮居住二十余年,權勢早已被架空,到了後面,宮里的小太監、宮女竟然還敢欺負自己,自己根本沒有一個皇後的威嚴,要不是如今的皇帝朱佑樘,自己的苦日子怕是還要繼續。

因為自己丈夫親近吳太後的緣故,張皇後也是常常去看望吳太後,有些後宮之事兒定奪時還要詢問一下吳太後的意見,這一下也是讓吳太後重新找回了面子。後宮之人一看連皇後娘娘都要尊敬吳太後,于是所有人都將吳氏奉為太後。

如今張皇後屋內難產,吳太後自然也是著急如焚,念經祈禱。

這時朱佑樘奔進坤寧宮,身後緊跟著大太監李廣,坤寧宮里人很多,除了吳太後,還有麗妃韓喬子,淑妃蘇茵,朱佑樘來不及向吳太後行禮,急匆匆問道︰「皇後怎麼樣了?」

只听吳太後念了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陛下你可總算來了,快去里面看看皇後吧,也許有你在,皇後能生產順利些。」

蘇茵上前替朱佑樘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柔聲道︰「皇爺,皇後娘娘是足月生產,母子都會平安的,您不要太著急了。」

朱佑樘輕輕拍了拍蘇茵的手,轉頭走了進去。

不知道哪個不長眼的產婆,見突然有男人闖了進來,忙大聲呵斥,上前攔道︰

「你瞎了眼啊,趕緊滾出去。」

這話音一落,李廣大驚,忙趕在朱佑樘前面將這個不長眼的產婆一巴掌掃落在地,氣喊道︰「來人啊,拖下去給我打死!」

產婆被打倒在地的時候,手剛好托在了朱佑樘靴子上,見上面刻畫著九爪金龍,才反映過來,後宮能進來的男人,只有皇帝啊!

產婆還想求饒,朱佑樘理都不理,一腳踏了過去,直奔皇後床前。

李廣對著進來的小太監、宮女們,呵斥道︰「都給咱家長長記性,開開眼,再有犯錯的,都給我把命留在這!」

李廣自掌印司禮監以來,風格完全不同于前任懷恩,凡事殺伐決斷,異常狠辣,這是內廷都知道的。

吳太後、還有兩個妃嬪也不好說什麼,只得眼睜睜的看著不長眼的產婆被太監們拖走。

朱佑樘剛到張皇後床前,只听張皇後又尖叫了一聲,然後暈厥過去,她的臉色十分蒼白,濕漉漉的頭發貼在臉上,嘴唇毫無血色。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旁邊的宮女嚇的驚叫起來。

「快喂參湯,快喂參湯!」

那個從民間請來的接生婆婆滿頭大汗,一邊指使著宮女,一邊朝朱佑樘哭道︰

「萬歲爺,快叫太醫吧!」

朱佑樘一听,忙朝屋外喊太醫。

幾個太醫听到召喚後,忙上前把脈、扎針,朱佑樘此時也是急的直轉圈,朝外繼續喊道︰「讓那些民間的郎中一並進來!」

說完之後,又朝把脈的太醫問道︰「怎麼樣,皇後什麼情況?」

其中扎針的太醫頭上也都是密????????????????密麻麻的汗珠,他咬了咬牙,冒死說道︰「陛下,皇後娘娘怕是不行了…您還是速做決斷,留大人還是留孩子…」

朱佑樘此時是又心疼又為張皇後著急,听扎針的太醫這般說道,不禁火上心頭,罵道︰

「你們這幫飯桶、廢物,平日里跟朕不是很能吹嗎?啊?大話說的震天響,關鍵時刻沒一個有用,真是白吃了皇餉,你趕緊用藥,快治!皇後和龍子朕都要,今日若是有一人出了三長兩短,朕要了你們的腦袋!」

太醫們一听,跪地,瑟瑟抖成一片,趕緊磕頭求饒。

朱佑樘此時真恨這個時代醫術落後,自己又不會刨月復產,要是後世的刨月復產技術在,何須費如此周章!

眼看,以劉文泰為首的太醫都停了手,只顧磕頭求饒,朱佑樘又想起成化帝朱見深以及歷史上的弘治帝都是死在他手中,氣的咬牙切齒,上去一腳將劉文泰踹翻,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就朝劉文泰臉上扔去。

「你個飯桶,廢物!

剛進門的民間太醫們,哪有見過這種場面,一時也是嚇的跪倒在地,但有一個太醫大喊道︰「讓我試試!讓我試試!」

只見這個太醫上前一邊給皇後娘娘把脈,一邊從腰包里拿出一排小銀針,朝張皇後身上幾個穴位扎去。

剛喝下幾口參湯,又被這個民間太醫扎了幾針,張皇後竟然蘇醒了過來,但臉色卻更加蒼白,連申吟的力氣都沒有了,冷汗不斷的從發際留下來。

朱佑樘急忙坐在床前,握住張皇後手,心疼的說道︰「玉兒沒事兒,郎中有法子兒。」

張皇後費力的憋出一句話︰「萬歲爺…保孩子!」

朱佑樘一激動,緊緊捏住張皇後的手,落淚道︰「你和龍子朕都要,你是大明朝的皇後,你還要母儀天下,你要爭氣,給朕把龍子生下來,生下來…就什麼都好了…」

這時張皇後突然像被注入了活力,她憋住氣,臉逐漸紅起來。

旁邊的太醫急忙喊道︰「叫產婆,快叫產婆!」

朱佑樘將張皇後的手捏的更緊了,他大聲鼓勵道︰

「加把勁兒,再加把勁兒!」

旁邊的接生婆婆聞言,急忙奔到床前。

不知多了多久,屏風內傳來一陣嬰兒的哭聲。

接生的產婆以及太醫紛紛舒緩了口氣,他們知道,要是今天皇後和皇子真有三長兩短,他們的腦袋怕都是要搬家。

「天佑大明!皇後娘娘鴻福,母子平安…」

接生婆婆抱著用襁褓裹著的嬰兒跪了下來。

這時所有妃嬪、宮女、太監們都跪了下來,齊聲道︰「皇爺大喜!皇後娘娘大喜!大明大喜!」

朱佑樘激動的從產婆手中接過嬰兒,他仔細打量著這個孩子,沒想到自己穿越還不到兩載,就已經有了第一個孩子。

張皇後看見朱佑樘正抱著孩子,逗孩子笑,虛弱的閉住了雙眼,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大明皇長子誕生,朱佑樘知道這個孩子就是歷史上正德皇帝,朱厚照。

其實,歷史上的正德皇帝幼年非常聰明,善騎射,是個文武雙全的皇帝,按道理說,這樣的人是可以成為千古明君的。

但是奈何弘治帝只寵幸張皇後一人,奉行一夫一妻制,再????????????????加上他整日廢寢忘食的處理政務,所以才忽視了對太子的教導。而幼年的太子,身旁多了八個太監,他們為討朱厚照歡樂,每天都進獻鷹犬、歌舞、角抵等戲,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年幼的朱厚照不能抵御這些東西的誘惑,于是沉溺其中,終于幼年的朱厚照被帶壞了,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性格。

但是自己已經穿越了過來,並非是歷史上的弘治帝,相信生下的兒子也並非是歷史上的正德帝。

雖然已經知道了這個孩子是誰,但朱佑樘還是要裝作啥都不知道,抱著嬰兒坐在張皇後床前,輕聲道︰「玉兒,你辛苦了。」

張皇後虛弱的說道︰「還請萬歲給我們的孩子起個名字。」

說起這個起名字,就不得不提一嘴,明朝皇帝起名字的規矩,朱元璋為自己每個兒子的後代都起了輩分。

每個人兒子輩分呢都有25個字,也意味著傳承25代。老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只取了25個字,不算特別多。太子朱標的世系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但是後來,朱標早死,朱允炆即位,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自己做了皇帝。

而朱棣世系的25個字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正因如此,永樂帝的兒子叫朱高熾,孫子叫朱瞻基,重孫叫朱祁鎮,再下面是朱見深等。之後,明朝皇帝中間的那個字都是在這里面取,這是明確規定。

除了輩分,針對名字中最後一個字,朱元璋也有嚴格的規定。那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這五個字取,這是五行相生的順序。

朱元璋兒子名字中最後一個字必須是「木」為偏旁部首,孫子輩中最後一個字必須是「火」的偏旁部首,重孫輩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土」為偏旁部首。一旦用完之後,再接著循環。這就是朱棣的棣是木字旁、朱高熾的熾是火字旁、朱瞻基的基是土字底、朱祁鎮的鎮是金字旁的原因。

朱佑樘假裝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按輩分,咱們的孩子該用「厚」字,就叫他朱厚照吧!」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