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新思路與戰備

也正是因為此次鬼潮不同尋常地從冥府之外襲來,加上先前孟婆大人所言,讓眾多城池聯合起來進行此次空前絕後的聯合作戰。

若東界鬼潮只有過往威力,這次聯軍很可能直接將其剿滅。就算其威力翻上幾倍,整個戰線也能抵擋相當長一段時間,還能削弱鬼潮部分威勢,達到錦瑞州中陰司各城掌控者商議的最低目標。

可惜除了吳生,誰也見識到鬼潮的真正恐怖之處。

冥府所派出探查鬼潮之人,根本不可能跑到鬼潮中呆上十幾天,觀察其具體數量。被鬼潮侵襲之地的城池,由于鬼潮的某種特殊影響,也無法向遠方傳達信息。

與周萍稍作閑談,吳生又找她要了一間個人靜室作為落腳點。

周萍將吳生這邊安排妥當,就離開去處理公務了。吳生先將自己的落腳點用種種陣法布置一番,繼續每天的寄生核心制造工作。

在得到陰間眾多冥府城池和陽世白鶴觀以及其它許多修行者幫助後,寄生核心制造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白鶴觀和陰間冥府代工制造的東西叫做真文符語流轉符。這種符是一種真文陣法寄存體,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將其中真文符語或部分不完整陣法,轉移附著在其它東西上。

真文符語流轉符算是上古之後最偉大的術具成果之一,它將本來極難分割制作的真文符語陣法割離化,使修行者間互相深入合作成為可能。

現在的力量強大,但眾多理念依然為古代社會水平,自然比不上現代類型社會對各種知識利用程度。

吳生本人工作就是將各種真文符語流轉符中真文或是部分陣法,轉移至離體的地獄藤肢體上,按正確順序排列組合起來,再加上一些制作簡單但極為核心部分,一個寄生核心就能制造成功。

自從上次鬼潮之戰後,因為代工速度大幅提高,寄生核心的產量也增加很多。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寄生核心數量就翻了一番,由戰後不到三千之數,提高到六千開外。

不過這些還遠遠不夠,長時間抵抗鬼潮圍攻,還需要更多數量和一些改進提升。

在制造寄生核心之余,吳生也在研究著一些其它東西。

為了進一步提高寄生核心制造速度,吳生開始探索能否在中實現自動化制造。

還處于古代思維中的先輩前人們,自然沒有相關記載,他們會制造各種機關傀儡,卻大多用這些機關傀儡來進行戰斗。

也有一些傀儡可以服務于日常生活,或者輔助物品制造中的簡單環節,可是沒有修道者想到以機關傀儡為主,修道者為輔的制造方式。

或許有人想到了,但因為過于復雜,難以實現。

吳生所構思自動化制造思路也不是一步登天,他要做的第一點是部分自動化。

近來吳生一直在研究類真文符語,試圖找出讓各種真文符語自行準確連接的方式。

類真文符語主要作用是連接其它真文,多數修道者都對其探索不深,僅僅將其作為一種連接工具與橋梁。

古代先賢們之所以不去設想自動化生產,一是因為時代思維限制,二是由于這種思路根本無從下手。

吳生本人的思路開端,就是類真文符語。

他從類真文符語相關道藏,根據本身思路,尋找各部分真文符語組合體定點定向連接的方式,同時還尋找著驅動其自行互相連接的方法。

類真文。這兩種真文符語都是一般修行者只會簡單學習的類型,他反而將這兩類作為主要研習目標,可謂特立獨行。

出離常人之路,才能走出非常人所得之途。

過于重視諸多修道先賢,難以月兌離古代思維限制的根本原因之一。

通過這段時間學習,吳生這邊對類真文符語有了部分了解,僅僅是一兩個月的研習鋪墊,就讓他將寄生核心流轉符組合速度提升一倍有余。

正確思路往往比好的頭腦以及優秀天賦更加重要!

冥府陰兵聯合戰線位于海觀、成余、歷易、宣梅四州中部。東界鬼潮侵佔紹易、風殷二州時,各個城池派遣陰軍就全部抵達預定駐守位置。

隨後半月,冥府城池聯軍一邊加強鞏固防御工事,一邊不斷探查鬼潮進度。

隨著鬼潮距離戰線越來越近,陰兵防線中氣氛也越來越緊張凝重。

冥府無法得知鬼潮中瘋鬼具體數量。可是隨著兩州之地變為四州,鬼潮中瘋鬼密度並沒有減弱趨勢,這說明四州之地遠還沒有達到東界鬼潮極限。

這也在冥府聯軍意料之中,被陰司掌管者孟婆大人稱為浩劫的鬼潮,若是僅僅侵佔晴川、紹易、風殷三州之地,就顯露頹勢,反倒會令他們感到驚訝。

東界鬼潮勢不可擋,冥府聯軍這邊嚴陣以待,一場大戰一觸即發,不可避免。

終于,在吳生抵達陰兵陣地半個月後一天傍晚,周萍來找他,說東界鬼潮馬上就要到來,邀請他前去觀戰。

吳生痛快答應下來,他來這里就是為了見識一下冥府陰兵的實力,自然要好好看看雙方第一次接觸戰斗。

兩人到達南林府駐地最前端部分,吳生發現此時整個陣地與他初到時變化很大。

陰兵陣地整體集中緊密不少,尤其是最前方戰線,一眼看不見盡頭的陰兵陣列抵擋在整個陣線前方,凝重肅殺之氣沖天。

這些陰兵全部披甲執刃。冥府各個城池拿出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制造了這些甲冑兵器,增強整個陰兵戰線作戰能力。

陰兵之後是一些大型法器,冥府召集的修道者亡魂聚集在這些法器周圍,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將其啟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