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石山

初次開啟的關鍵所在。

當然,後來進入者就不需要這樣了。中。

方法所存放地點。這是為了預防觀主遭遇意外,使得這一傳承不至于再次埋沒。

來到山洞中,陳遠向吳生要了一點陰氣氣息,然後示意他稍作等候,自己則突然消失在吳生面前。

不久,陳遠再次出現,對吳生說事情已經辦妥,他現在也能進入了。

陳遠設定的進入之法,為立于山洞中,默念「元一」二字。吳生依言而行,果然空間轉換,他到達了一處新世界。

真正所在之地,絕對不是白鶴山山體中。

這里好像也是陽世的某個地方,因為吳生看到了與他們進入洞穴時,位置相差無幾的太陽。

沒錯,真正所在之處,並非某個洞穴,而是一個與世隔絕同時無法徹底探索的地方。

初代觀主潘元,曾仔細探查過這個地方,但無論他向哪個方向前進,最終都會走到最初出現的起點位置。以一種白鶴觀一直不了的形式存在著,至今依然沒有人真正了解它。

內的那些高山中。

此處空間有許多看起來非常相似的石山,山上沒有任何植物、動物存在,通體沒有泥土,都是由一塊塊巨石累積而成,

巨石上有著一些空洞,每個空洞都不算大,也不深,其中就存放有元一宗搜集或是研究出的道學玉簡。

無數空洞遍布一座座高大石山,數不清的道學玉簡隱藏其中。直到現在,白鶴觀仍然只是查閱過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內容。

離吳生他們出現地方較近的一些石山,多是一些普通常用並且實用的道家學識。後面較遠的石山,很少有人過去查閱,因為里面記載的東西太過繁雜,有些在修道者看來,根本毫無用處。

比如那些對于普通植物的研究學識,對于修道者來說根本沒有用處。他們不會缺衣少食,普通植物也不是靈植寶物,對于修行者來說,屬于無用之物。

這些東西對于普通底層百姓來說有些用處,可惜其中內容已經是成千上萬年前的東西,沒有了實際意義。

陳遠領著吳生向東南方向走去,來到東南方最前面的一座石山前。石山腳下被特意立出一塊石碑,上面雕刻有「真文」二字。

「這些用于注解石山所藏道學內容的石碑,是我們白鶴觀歷代祖師建造的,目的是方便後代子孫進行查閱。」

「目前還有很多石山並沒有立碑,有的是因為祖師覺得其中學識不好分類,有的是其中內容早已沒有用處,還有些至今仍沒被人翻閱過。」

「大家主要用的道學都在起點附近,後面那些東西很少有人去翻看,只有等到急需時才可能來這里尋找。」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即使修行者也不過比普通人強上一些,並非不知疲憊。大家多是選中一種道途,就一直走下去,其它多限于淺嘗輒止。」

「這里和附近幾座石山中的玉簡,都是記載與真文符語相關的學識。」

「吳前輩可以隨意進入這里閱讀任何道學典籍,但請不要迷失其中。白鶴觀中有些先祖天資聰穎,可是因為所學太雜,最終反而一無所成。」

陳遠最後還特意叮囑吳生幾句,因為白鶴觀也有著經驗教訓。

善騎者墜于馬,善水者溺于水,善飲者醉于酒,善戰者歿于殺。好學之人見到如此多的道學典藏,往往抑制不住自身好學之心,忍不住想去學習更多東西。

但雜學難精,好學之人常常就是因此落得一事無成。所以進入後,最需要遵守的一條不成文規則,就是要懂得取舍。

知曉取舍,才能有所得。否則終其一生,也是死在追趕前人的路途上。

吳生明白這個道理,于是點點頭,答應下來。

將吳生帶到這里後,陳遠並沒有停留其中,而是單獨離開了。他還有很多事要辦,這次主要就是為吳生開放的出入權限。

吳生本人則留在此地,開始系統學習有關真文符語的內容。

這個異度世界中修行者所使用的玉簡,並不能將知識直接灌輸在某人腦海思維中。這里的玉簡更像是一種類似書籍的文字記錄載體,只是比書籍更加方便閱讀罷了。

事實上,一般仙武世界中盛傳的玉簡,也不像一些小說中記載的那麼神奇,可以將一種功法學識的理解,完全傳遞給另一個人。並且可以短時間大量實用,好似只要有足夠多的玉簡,就可以一夜間將整個修行世界中一切都記錄在腦海中。

主宰世界中的玉簡,最多可以將某樣知識信息短時間留住在個人腦海中,以方便其查閱。這些由玉簡強行刻印于腦海內的知識,如果不能快速理解消化,不長時間就會慢慢遺忘,直至消失。

兩種玉簡效果比較起來,都差不多,只能幫助學習,卻無法代替學習。

能夠強制灌輸知識的東西,反而都是些陰邪之物。因為強行灌輸學識,差不多相當于入侵他人思想。短時間內給別人思維中灌輸大量學識,被灌輸者如果智力屬性不夠,很容易會受到永久傷害,嚴重的甚至會一命嗚呼。

將自己所學傳輸給他人,稍微改進一下,就是非常臭名昭著的攻擊手段——奪舍。想要走捷徑的人,常常會在捷徑上吃大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