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 軟文和雞湯,以及節操

回到家以後,又過了兩個時辰,安宅信康才收到了筱原長房的正式信件。信中內容與他已知的一樣,要求嚴格管理海域,阻攔織田家的奸細進入四國。

至于菅達長為什麼會提前得到消息,這並不值得關心。

安宅信康深知,如果那個混蛋真的能得到有力的支持,早就按捺不住要圖窮匕見了。到現在為止還沒什麼大動靜,只是搞些小動作,正說明並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至于筱原長房為什麼突然送來這封信……這一點,倒還真的需要仔細考慮。

淡路水軍不攻擊織田方商船的情況已經持續半年了,早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了,為什麼今天突然才來追責?難道四國的三好家,要改變態度,堅決采取敵對手段對付織田了嗎?

這可完全說不通!筱原長房之所以與三人眾決裂,就是源自他反攻本州島的**很淡,不想跟勢頭正火的織田家硬踫硬。這也代表了阿波、贊岐兩國當地人的普遍想法。

三好長逸正是一心打回京都,犯了眾怒,才被逼到隱居幽閉。之所以尚未進一步打倒在地,也不過是因為,從近畿撤回來的那批人,仍是為他馬首是瞻。

當初織田揮師上洛時,掌握近畿實權的三人眾當中,三好長逸和三好政康雖然表明強硬,卻是早就做好了轉進四國的打算,唯有岩成友通是真心抵抗,故而完好隨他們退回來的,並非想象中的殘兵敗將,而是成建制的大軍。

以三好長逸為首,對此解釋說,這不是戰敗,而是暫時收縮。他的說法得到了四國眾的認同,因此三人眾的地位也沒有受到什麼動搖,順理成章地蓋過了筱原長房,接下最高話語權。可憐的三好長治才十四歲,剛剛元服不久,雖然名義上是阿波、贊岐和淡路三國統治者,但完全無法掌握實權。

後來他們被平手汎秀使出計策誘到若江城下,本企圖將足利義昭和三好義繼一窩端,結果卻是自己損兵折將,散失大半,這次能保住性命逃到四國的就只有三千余人了。像松山重治、香西長信這種不太堅定的人,就沒有再次跟隨轉進,而是偷偷離隊,最終改旗易幟,通過平手汎秀投入了織田麾下。

從此之後,三好家的人心就大亂了。

原本,四國是要供應一萬多士兵的糧餉,但心里頭有個反攻京都的盼頭,也並不覺得辛苦。但現在的三千客軍,每月不多的用度,卻讓當地人覺得難以忍受。

說白了,欺軟怕硬,是根治在人心深處的本能。

現在不急著與織田對抗,才是四國本地人的主流輿論,筱原長房作為家宰,而非主君,是不可能完全逆著人心行事的。

所以安宅信康手里這封「嚴格管理海域,阻攔織田奸細」的信件,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封信里所說的,看上去不過是一些空話套話罷了,但是筱原長房顯然不是那種只會說空話套話的人。

按道理講,這封信只是個引子,接下來應該還有內容。

比如,再過十來天,就宣布當真捉到織田一方的奸細,從其口中得知對方的殘暴野心,激起四國眾人的同仇敵愾情緒,為反攻作準備。

但這個思路已經被自己否定了。筱原長房花了這麼大功夫奪權就是為了不反攻。

也或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敵人渲染得十分可怕,無孔不入,令家臣們產生恐懼的心理,來給後續的求和行動提供鋪墊。

還是說不通,當前的輿論是暫避鋒芒,而不是長期退讓乃至稱臣。畢竟三好也是曾經的「準天下人」,現在雖然是掉價,也不能掉得這麼快。

何況三好長逸只是隱居還沒治罪,他帶回來的那三千人的意見也必須考量。雖然只剩下三千客軍了,但這些將士,可都是屢經戰敗都未投敵或逃亡的死忠分子啊,不能輕忽。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先煞有介事地反復強調下達各種嚴令,營造出三令五申的氣氛,然後再以違反命令為借口,拿下某個不太听話的家臣。

類似手段,安宅信康自己沒有經歷過,卻听先父講過一次。當時安宅冬康就說了,上位者雖然理論上擁有很多權力,但如果事事違背基層意願,就一定會很快被架空失去權力。想施行一些激進政策(比如拿下某個重臣,或者改變外交方針),必須先做好輿論方面的工作。

想到這里,安宅信康心下一顫。

要說最有可能被處理的重臣,信康本人絕對算一個。

當年三好長慶彌留之際不太清醒,處死了安宅冬康,但卻保留了信康的繼承權。這就造成一個很尷尬的局面。

首先信康因為這件事,對三好宗家的態度大大惡化了,開始有些陽奉陰違的意思。另外,過早繼承淡路國主的位置,又導致他不怎麼受海賊們尊敬,無法實行強有力的管制。

不听命令,這是忠誠問題,管不住下面,這是能力問題。忠誠和能力都有問題的高層干部,留著干嘛呢?

其他的人可能各自都有單方面問題,比如香川之景一向讓人覺得不太可靠,但從軍治政都成果累累,赤宗傳才具平庸從未立過像樣功績,然而忠心卻是被公認的。

想來想去,安宅信康十分悲哀地發現,只有自己,除了個血緣之外,好像一無是處。

當然,他不承認(或者不想承認)這是他本人的問題。

他內心一直在吶喊︰一切都是源自于父親大人令人驚訝的遇害!接下來就每件事都不對勁了,根本沒有給我任何發揮才能的空間。

如果換一個環境的話,說不定一切都不一樣呢……

安宅信康早就動了這個心思,一年以來,他已經好幾次收到了平手汎秀的調略,也借這個契機,開始擺出不與織田作對的態度。

要說平手汎秀可不愧是智將,他寫的書信從不直言任何實質性的話,只是雲淡風輕地談一些時局分析,看似極其客觀,不帶一點預設立場。只是一路看下來,就會讓人覺得,通過平手投靠織田,才是唯一的出路。

當中奧妙究竟在哪里,安宅信康是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

其實說白了,只不過是因為平手汎秀上輩子干過一些營銷策劃的工作,于寫軟文、灌雞湯一道,算得上手熟。本時代的人可沒經過信息大爆炸的燻陶,對高級廣告沒什麼抵抗力。二十一世紀的宣傳技巧,拿到十六世紀來欺負土著,效果可想而知。

這點功夫,本來在尾張辦「樂市」的時候就準備用的,結果沒想到那種鄉下地方的居民腦子太過質樸,你弄些彎彎繞繞的,人家完全听不懂!編的幾個軟文故事,倒是流傳了一陣,但大部分領民壓根忘了故事里提到的「新市」。

最終平手汎秀直接編了個剛正粗暴的歌謠,唱詞是「新市好,新市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彈正大人政策好!就是好呀就是好!」,效果反倒不錯。

直到他到了畿內,方才如魚得水。

京都、石山和界這一帶的町民,「文化程度」是當下扶桑列國的翹楚,大致能看明白「金坷垃」這種等級的段子。所以平手汎秀在京都、和泉都反復用了找托、編故事之類手段,反響也很好。

在這種情緒下,寫給安宅信康的信,也就帶了同樣的風格。本來汎秀就不指望能立即調略成功,只是埋下伏線而已,也就沒太刻意斟酌用詞,順著心情就動筆了。

無心插柳的閑棋,卻讓安宅信康的心思產生了極大的動搖。

這個一直辛苦操持,對上對下都處得不好的「若大將」,繼位四年以來,基本上是從未享受過被人認同的感覺。只有在平手汎秀送來那些軟文和雞湯那里,方才能隔著紙面,感受到久違的善意。

他每次悄悄讀那些密信,就仿佛看到對方一臉和藹地說︰「安宅大人,現在完全是被周圍的無聊事物牽扯,才無從施展。只要換個環境,定是龍潛大海,虎入山林。」

而且說這話的人,非尋常凡俗,而是列國有名的智將,織田家的支柱之一。

雖未謀面,安宅信康已將平手汎秀視作可信任和共事的伙伴。

只是——

對于改旗易幟一事,他心里存在很大的抵觸。

因為道義上過不去。

「節操」這個東西,在亂世是很罕見的。偶爾出現幾個能力出眾,又講忠義的人,就會流傳下佳話。

但是安宅信康這種,能力似乎並不出眾,卻節操滿滿的人呢……就不好說了。

最終他考慮再三,依然是無法下定決心,斟酌良久,只是喃喃道了一句︰「如果上面要對付我的話,那為了安宅的存續,也必須做出反應。但現在還沒有明顯的跡象,若先倒戈,則是有違士道。」

與此同時,臥室門外突然傳來三聲脆響,好像是有人敲了幾下門梁柱。

內心有鬼的安宅信康嚇得渾身一顫,下意識就握緊腰間刀柄。他一時忘了,這是在州本城的御館里,外人根本進不來。

「大哥,是我,甚五郎啊!」門外傳來弟弟的嗓音。

信康這才緩下一口氣,松開手,回應道︰「推門進來吧!這麼晚了,是有什麼急事嗎?不能等到明天……」

話沒有說完,安宅甚五郎清康,听到「推門進來」的應允,就已經急匆匆地摔開房門,蹦了進來。

他快步走上前,從懷里掏出一柄脅差,同時低聲道︰「這是剛才有個流浪漢在城下酒屋遞給我的。」

安宅信康依言看去,頓時便徹底呆滯住。

這尺寸,這樣式,這顏色,印著三好的家紋,還刻有某個頗具個人特色的銘文。

分明就是多年前的某次家宴里,三好長慶發給族中小輩們的禮物,都是不對外的定制品。

當時信康才九歲,清康才七歲,但也能記得,獲得這份禮物的人,並不多。

三好長慶的嫡子義興已死,他那份自然隨之掩埋。十河家的幼子當時還未出生,也拿不到。

還活著的人里面,除了在場兩兄弟之外,三好義繼、三好長治、十河存保都有一份。然後,就只有三好長逸和三好康長這兩個老前輩的孫子了。總之都是一門眾里的重要角色。

現在其中一人來到了淡路,並且以這種方式來見面,看起來就不像是好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