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9章 理所當然的事

既然如此,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送給沈嘯算了,反正就算沈嘯得到這里,也不可能把持著鹽不往外賣吧?

要是如此,第一個反他的就是當地百姓。

看見唐達威這樣的態度,沈嘯的神色,終于輕松下來。

還是魯迅先生說的對:

「花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

就比如說這屋子如果要是太黑了,想要去開窗的話,大家肯定是反對的。

但是如果你換的是另外一個辦法,拆掉那屋頂的話,他們也許就會同意開窗。」

沈嘯就沒想一口氣要來沱江以西地區。

雖然這樣一來,沈嘯控制的四金陵區就可以趕上劉文輝巔峰時期。

但對沈嘯來說,這些地盤雖然價值大,但也燙手。

沈嘯的兵力有限,鯨吞,是會脹破肚皮的。

沈嘯真正想要的,就是富順縣和榮縣,這兩個縣,比宜州這種軍事重鎮還重要。

因為這兩個縣中有兩個地區,一個叫自流井,一個叫貢井。

抗戰時期花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白貢的名字,就是從這兩個地區的名字而來。

自流井和貢井是產鹽大區。

鹽是生活必需品,是人體必須補充的元素之一,若是不吃鹽,人甚至會有氣無力、無精打采,無法工作。

因此在歷朝歷代,鹽業都是總部直接控制的產業。

因為一旦鹽業混亂,甚至會導致起義,天下大亂。

鹽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是工業運轉中不可或缺的資源。

島國想在花國攫取的資源中,鹽的地位,甚至要超過煤鐵,位列第一。

島國侵華之後,從花國掠奪的鹽,比糧食還多,直接導致日佔區鹽價上漲600倍,民不聊生。

而國統區之所以沒有在失去沿海產鹽地後陷入崩潰,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川鹽。

原本歷史上沿海產鹽地淪陷後,國府將鹽業重心,全部放在了四金陵區。

而且是總部直接控制鹽業生產,這才穩定了鹽價,擁有了長期和島國對抗的本錢。

正是在這個時期,自流井和貢井這些產鹽區,才受到了萬眾矚目的重視。

而且隨著國府對此地產鹽區的日漸依賴,自流井和貢井地區,也被國府設市,這才有了白貢市。

原本歷史上的整個抗戰時期,國統區的鹽,一半以上來自金陵,而川鹽中有近半都是產自白貢市。

可不要小看這折半又折半的白貢鹽。

要知道抗戰時期煙稅在國府稅收比重里,那可是竹子開花節節高。

到抗戰快結束的時候,鹽稅在國府稅收中的佔比超過60%。

也就是說,一個白貢鹽區,就能佔全國稅收的一成多。

完全體的白貢市,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金礦。

雖然現在自流井和貢井還沒有後來那麼重要,但沈嘯正是看中了白貢地區的潛力。

這里因為二劉之爭剛結束,總督察對于沱江以西這些原屬劉文輝的轄地,控制力不強,正是總督察統治區的盲點所在。

畢竟總督察轄區原本也有產鹽地,他對于白貢地區的鹽產依賴不大。

再加上這里勢力的盤根交錯,對于總督察來說,自己左右對這里也沒有控制力,自然也就不是非攥在手里不可的地區。

歷史上35年之後,常凱申采取楊永泰的計謀,行政滲透川省。

在滬都設立「總委長行營」,並且設立了「川省財政特派員公署」,讓國府直接管理白貢鹽政,並且又經過長達幾年的改組,才最終控制了這座金礦。

所以沈嘯肯定,現在索要白貢地區的管轄權,難度並不大。

畢竟要到這塊燙手的山芋,就得卷入白貢地區的鹽政旋渦,金礦雖然大,但能搶到幾塊肉,全憑個人本事。

當然,總督察應該想不到,沈嘯有足夠多的工程師和足夠先進的技術,能降維打擊這里的各方勢力。

再加上武力管控,沈嘯有把握讓這里的各方勢力翻不起風浪。

而只要沈嘯掌握了白貢鹽區,到時候掃平鹽商,再利用工程師迅速擴大產鹽工業。

不但可以平抑物價發展經濟,而且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工業和生活成本。

甚至還能利用技術優勢降低生產成本,外售食鹽,不但能夠創造收入,有利于百姓,而且能加強沈嘯對于食鹽流通地區的控制力。

可以說是好處近在眼前。

很快,富順縣和榮縣的管轄權就徹底敲定,歸屬于了沈嘯,此後沈嘯終于偃旗息鼓,不再開口要求好處。

其他的各路軍閥,對于沈嘯的見好就收,也是非常滿意。

「要好處難,見好就收更難,沈嘯這小子,看著年輕氣盛,沒想到居然這麼進退有度。」白崇文不禁小聲贊揚了沈嘯一句。

「能做到這個位置上的,有哪一個是簡單人物啊,沈嘯這麼年輕就能坐在這個位置上,能力比別人強,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一旁的粵系代表余漢謀也附和白崇文說道。

他們兩廣是穿一條褲子的,是一個利益共整體,共同進退,現在瓜分利益,他們也是統一戰線。

他們非常清楚,如果兩廣分開,那他們就是一半實力的軍閥,分到的好處有限。

如果兩廣聯合,他們就是全花國僅次青軍的勢力,分到的好處,就會很多。

會議繼續進行,甚至最後,連常凱申的利益都涉及到了。

會議決定,所有軍閥一致支持常凱申獲取湖南王何濤的地盤。

他們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當然是因為何濤實際上就是常凱申的馬前卒,是一條看門狗,大家都看他不順眼,除掉了他,其他軍閥就少一個對手。

第二個,則是何濤為常凱申忙前忙後,如果常凱申除掉何濤,就會杜絕其他軍閥給常凱申當馬前卒的想法,對希望獨立自主的軍閥有好處。

而且,沈嘯肯定常凱申對于他們的這個決定,肯定是拍手叫絕。

歷史上顏色軍跑掉之後,失去了價值的何濤,就被常凱申給收拾了。

現在,有人幫常凱申收拾何濤,常凱申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不可能反對。

這是一件多贏的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