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四章 反衛拉特聯軍

「聯軍已經攻克了帖爾谷,繞過沙漠又包圍了藥王灘。流經柴達木西部的阿真川流域基本落入了聯軍的手里。」

「游牧在這一片的杜爾特人部族和土爾扈特部正在往北方的普兒丁大幅撤離。」

「衛拉特四部正在往哈密一線集合兵力,估計最後會超過三到四萬人。」

張守言剛剛從雪區南邊繞到西海,便遇到了在這里等候的黃彪等人。

老谷子這段時間與葉爾羌那邊聯系不斷,正在給張守言匯報戰事的進展。

對著沙盤看了一會,張守言回憶對應著自己在現代查到的資料。

帖爾谷也就是明初所建的阿端衛所在地,與曲先衛隔著流經柴達木沙漠西部的阿真川。

至于藥王灘正是原曲先衛的衛所所在。

「如此說來,衛拉特人已經放棄了昆侖山北麓肥美的草場,甚至越過了柴達木沙漠和阿爾金山,直接退到了普兒丁,也就是原大明的安定衛所在。」

老谷子指著地圖道:「主公,其實還有部分土爾扈特人在藥王灘固守。」

「哦,居然還在固守?他們有多少人,阿卜杜拉哈汗又有多少兵力?」

「土爾扈特部大約有三千人躲在城里,葉爾羌汗國發動了傾國之兵約有三萬七千人,加上第悉藏巴汗的一萬二千藏兵和阿克塞附屬部族,圍城總兵力超過五萬。」

「到現在已經聯軍圍城半個月,卻一直沒能拿下藥王灘。」

听到老谷子的詳細匯報,張守言微微吃了一驚。

「五萬對三千,半個月都啃不動,難道藥王灘是座堅城?」

「主公,藥王灘也就比龍耆城大一些,並非什麼堅城。聯軍拿不下來,是因為這里的地勢太過險要。」

「您看,藥王灘所處區域是一片高地草場,而這片高地四周幾乎全是沙漠,只有西北角有個出口,但這條路與南方的聯系也被阿爾金山阻斷。」

「所以要攻擊藥王灘,只能從帖爾谷往東北出發,途經百里沙漠才能抵達藥王灘。聯軍的補給跟不上,只能靠人命去填壕溝。九日前,阿卜杜拉哈汗不得不選擇退兵回到了帖爾谷修整,三日前的消息,聯軍在補給完畢後再次開始穿越沙漠,前往藥王灘。」

待老谷子介紹完,趙火頭又接了一句。

「阿卜杜拉哈汗的使者再次來到了西海,希望我們出兵直接攻擊普兒丁,並截斷阿爾金山北段退路,迫使固守藥王灘的土爾扈特人北逃。」

張守言知道葉爾羌攻擊哈密有兩條進軍路線,第一條路線行軍最是簡單,從吐魯番出兵東進哈密,沿途大部分都是草原和平地。

這條路雖然易行,但卻容易遭到衛拉特人從北邊的突襲。

第二條路便是從葉爾羌月復地出兵,經昆侖山下的雅令闊,再從昆侖山西段山腳進入柴達木地區,然後一路北上。

這條進軍路線比第一條遠了近兩倍,但是卻更加靠近第悉藏巴汗和張守言兩個盟友的地盤。

按照葉爾羌的計劃,大軍在抵達帖爾谷之前三家就能合兵一處。

而且沿著這條路線攻擊,東、南、西三面都是盟友的勢力範圍,根本不怕準噶爾人南下救援。

只不過張守言因為處理中原的事沒在西海,導致會盟的暫時只有兩家,好在另外兩家也表示了一定的理解。

畢竟中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連更西方的哈薩克人都知道了。

按照阿卜杜拉哈汗建議的進軍路線,張守言的手指順著沙盤上的地形一路西進,出了西海就是哈拉湖。

哈拉湖位于烏蘭達阪山脈東腳,而烏蘭達阪山從西至東攔住了南北之間的交通。

順著烏蘭達阪山北邊的哈爾騰鄂勒河一路西進,便能抵達位于一片海子北側的普兒丁,也就是原安定衛的衛所城。

安定衛城是嘉峪關外的一座帳城,分為前後兩城,前城為帳居地,後城落在當金山口內,險要異常。

此地漢胡雜居,人口數萬,于正德年間被蒙古人奪走。

崇禎十四年,衛拉特人中的杜爾特部佔據了這里。

安定衛城的南邊是一片海子,北方是當金山口。

而當金山口則是東西走向的烏蘭達阪山與南北走向的阿爾金山的交匯點。

從柴達木地區出發攻擊哈密,這里是必經之處。

當金山口也是三家約定的張守言與第悉藏巴汗地盤的交界處,這是張守言必須拿到手的地方。

南邊的當金山口(安定衛)、西邊的敦煌和東北方向的沙洲是張守言這次約定分地的三個防御節點,少了任何一處他都立不住腳。

「安定衛前城好奪,但當金山口則是個大麻煩。老谷子,探到了什麼?」

老谷子顯然早有準備︰「安定衛城人口皆在海子邊上,山口守軍不超過一千,除了地勢險要之外,還有一樁麻煩事。正德年間安定衛有炮七門,如今都在當金山口放著,前些日子杜爾特人試炮,炸了兩門,還剩下五門可用。那炮不大也不遠,可偏偏把前城都罩住了。」

「山口地窄,很難並行十人,又居高臨下,我們若是強攻,死傷怕是不少!」

「還不見得能攻下來!」

張守言笑著把老谷子藏著的話直接說了出來。

「他們有炮,我們也有炮,這點叫下面的人放心。」

「來,都說說看,如今軍伍整頓得如何?」

張守言帶領五千親騎離開西海時,西海、甘南所部兵力還有兩萬五千人。

在張守言離開的這幾個月里,按照張守言定下的章程,趙火頭從西海各部抽調青壯混入軍中,先後擴充喀爾喀、土默特、和碩特士兵共計八千人。

朝廷抽調陝西行都司兵馬東進西安,可缺銀少糧的狀況,讓大部分衛所兵都不願意去中原與闖賊搏命,從而引發了一場極大的逃兵潮。

號稱十萬陝西都司兵,最終抵達西安的只有不到四萬。

扣除空額後,實際逃亡的人數超過兩萬,其中九成的逃兵都拖家帶口的南逃到了貴德州。

經過黃彪的篩選,從中選了九千人編入騎兵,幾個月的訓練下來已經初具戰力。

如今張守言手下的總兵力高達四萬七千人,都是一水的雙騎、甚至三騎騎兵。

「下令全軍聚集伏俟城,不用去管安定衛,咱們先全軍換裝了再說!」

眾將轟然應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