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7章 胡惟庸的困境

時間如流水, 一晃又過去幾年。

朱靜鏡被送到涂山去以後,她的母妃哭了好幾場,慢慢才恢復心態, 倒也能明白朱標的好心,即使不明白, 也為了她得太子看重而高興。

雲南收復以後, 大明的疆域基本穩定了, 唯一還有戰亂的地方,就是沿海一帶,時不時有倭寇侵擾。

朱標在與朱元璋商量過後, 派出一支水軍沿著長江下去常駐,戰時剿滅倭寇, 平時則為漁船們保駕護航。這支水軍的船上不僅有老將老兵,還有幾個皇子。

一直以來,朱標都把鎮妖司交給長孫萬貫去打理,不介意他弄些賺錢的手段, 把衙門變成一個商鋪。一是因為了解妖怪的人確實少,二是因為商鋪反而更容易讓人們接受一些。

時機成熟以後, 他把叫盧近愛接手了鎮妖司,把長孫萬貫送去了沈萬三那里, 囑咐他們出海看看, 用大明的茶葉和絲綢去換銀子。

京師里面,胡惟庸作為丞相, 大錯沒有,小錯不斷。

被捧到一人之下的位置上, 不膨脹是不可能的, 金銀珠寶, 他收了許多,美人美酒,家里也有不少,說是自污,實際上也是一種貪婪。

都說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胡惟庸越來越招到別人記恨,一開始是一兩本,後來是一兩個人,彈劾他的話和文字,在京城里傳得滿天飛。

大殿上有御史指著他的鼻子罵,民間也有說書人戳他的脊梁骨。

有說他要謀反的,也有說他要給皇上下咒的,還有說他才是天命所歸,生來就要坐龍椅的。

種種謠言,比李善長和楊憲時期要厲害了不止十倍。

從初期的不在乎,到現在的郁結于心,胡惟庸的鬢角變白,好像也沒花多長時間。

秋分。

白日越來越短,早早的,中書值房就點上了燈。

議事房里,胡惟庸坐在正中的位置,臉色陰沉。下首還坐著幾個人,分別是汪廣洋、涂節,以及李飲冰。

人到齊已經有一陣兒了,可是誰也沒有先開口,大家都低著頭,偶爾用余光對視一兩眼,目光中滿是無奈和辛酸。

最終還是胡惟庸先開口了︰「李大人,把你懷里的折子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李飲冰在眾人的視線中,緩慢地抽出十幾本文書來,輕輕放在桌上。

涂節接了過去,一人發了一本,就那樣看起來。

都是靠本事在官場混的,一心二用總能做到,胡惟庸沒有體諒他們,自顧自繼續道︰「看看吧,這個月才剛開頭,彈劾我的已經有十幾個人了,你們說,我這個丞相當的真有那麼不堪嗎?」

沒人敢接話。

胡惟庸繼續道︰「這些還算不了什麼,最可恨的是玩陰的。說什麼我老家的宅子夜半里冒紅光,井水里生石筍,是何居心?」

李飲冰是個天生的投機者,楊憲倒台以後投奔了胡惟庸,念他當時在浙江一案中半睜半閉的態度,加上多少是個人物,胡惟庸也就沒踢開他,讓他加進自己的圈子里來。

何況如今他一家獨大,這根牆頭草也沒有別的去處可以搖晃。

此時李飲冰就說話了︰「丞相,有這樣的事,我以為還是那些浙東余孽在暗地里操作,他們死得還不夠絕,所以老惹出風言風語來。」

涂節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前腳還抱著楊憲的大腿,後腳就說什麼余孽,這樣自私自利的人,打著燈籠比金子還難找。

「哦。」胡惟庸道,「那你覺得我該怎麼辦?」

「屬下以為,丞相可以讓令兄的女兒早日與韓國公的佷子完婚,把勛貴們的心死死栓住,然後再好好敲打誠意伯一番。」

韓國公就是李善長,誠意伯嘛,自然是劉基。李飲冰出的這個主意,顯然是要胡惟庸再穩固自己的地位,既然選擇做權臣,那麼就做一個頂級的權臣,卡在半中間最難受,誰也能來踩一腳,往高處爬雖風險大,但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涂節等他最後一個字剛落地,就罵道︰「李飲冰,你什麼腦子,如今丞相擔心的是樹大招風,你反而勸他爬得高些,嫌事情不夠大是嗎?」

李飲冰道︰「那你有什麼高見,能否說出來听听?」

涂節說不出來,只能瞪了他一眼。

「汪大人博學多才,有沒有什麼主意?」胡惟庸問道。

幾人又把目光方向汪廣洋。

自他貶謫後又被撈回來,已在副丞相的位置上坐了些日子,雖然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汪廣洋不是一個會輕易改變的人。

這既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優在他心境尚好,官位高低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所以每日仍然優哉游哉,不動如山。

缺在提拔以後,他把所有事情推給了胡惟庸,不像個副丞,倒像個小秘書,什麼主意也不拿,只等著發俸祿,沒起到任何作用。

他其實明白朱元璋把自己放在這個位置的意思,可奈何就是沒有斗志,不想與任何人爭,也不想與任何人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汪廣洋幽幽嘆息出聲︰「我也沒什麼好辦法,眼下只能去查,查出來了,便堵住那些人的嘴,查不出來,只好按李大人的辦法去做。其實最要搞清楚的不是這些……」

「是什麼?」胡惟庸抓緊了自己的衣服。

「是聖上的態度。」汪廣洋道,「聖上是個愛憎分明的人,聖上喜歡你的時候呢,你放個屁都有道理,聖上厭惡你的時候,哪怕什麼都不做,殺身之禍也自天上而來。我擔心的是,放任這些謠言在外面傳播的,不是旁人,正是陛下。」

室內陷入更深的沉默。

幾只飛蛾不斷往燈罩上撲飛,發出嘟嘟的聲音。

這道理大家都懂,卻只有汪廣洋說了出來。其實他們是想自己騙一騙自己,如果真認定了幕後之人就是朱元璋,誰也想不出還能怎樣掙扎。

朱亮祖、劉基、袁凱、劉基、李善長,現在又到胡惟庸。再傻的人也看出來了,浙東和淮西的爭斗從來沒能跳出皇帝的手心,他像捏著兩只鳥兒似的,在外面觀戰,哪只鳥顯出頹態,就喂它些吃食,哪只鳥兒快勝了,就餓它兩三天。

回過頭來,不管是哪派的官吏,都發現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了,剩下的盡是一些從底層提拔上來的寒門子弟,還有科舉新中的狀元榜眼。

可是又能怎麼辦?到了這個位置,哪里是停得下來的。

胡惟庸都不知道自己害了多少人了,他一掉下去,得比死了還難受。

「要我看,當初就不該做官。」涂節道,「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皇上,竟然還在殿內打百官的板子,貪污二十兩就是死罪,還弄什麼登聞鼓,和縣衙門似的,我看還是出身的問題,泥腿子就是泥腿……」

他的話剛說出頭來,所有的人的臉色都變了,快說到末尾時,除了坐在首位的胡惟庸,剩下兩個人都撲到他跟前,拿手去捂他的嘴。

「你瘋了!」

「你不要命了別拉上我們!」

「誰知道外面有沒有錦衣衛!」

涂節費勁從四只手下躲出來,嘲諷道︰「這里就只有我們,看看你們的樣子,還談什麼士大夫治國,一個個的慫貨。皇上不是天天的說嗎,朕本布衣,他老人家驕傲著呢,用你們替著操心?」

「好了,都坐回去。」胡惟庸當了丞相後越發有威儀,「像什麼樣子。」

李飲冰坐回去以後,突然想起來什麼︰「丞相,之前給徐達送的禮,他收下了嗎?」

涂節道︰「不是給徐達送禮,是給他家看大門的送禮!就這還被退回來了,指不定徐達已經知道了,還告訴了宮里面!」

這種收受賄賂的事兒李飲冰最擅長,聞言道︰「那不會,即使知道了,也不會告訴宮里面的,否則他還怎麼在官場混。」

涂節道︰「人家哪里需要混,人家和陛下是發小,光長大的,都是魏國公了,開國的第一功臣,家里丹書鐵券放著,世襲爵位享著,不和你們玩會死嗎?」

胡惟庸再好的修養也扛不住了︰「就只能等死嗎?」

汪廣洋急著想回家,他發覺這場密會已經愈來愈瘋狂,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再呆下去恐怕永遠不能全身而退,心急如焚中,竟想了一個主意出來。

胡惟庸見他一副想說話的樣子,立刻道︰「快講。」

「听說誠意伯回家以後就病倒了。」

「是這樣。」李飲冰道,「所以我才會說好下手。」

汪廣洋搖搖頭︰「丞相,你不如想個辦法把他請到京里來吧。有他坐鎮,浙東好歹能起來一些,皇上向來忌憚他,有官員去他那里奔走,也好為您爭取一些時間。聖上近日有意搞一場大遷民,把北邊的百姓帶到南邊來開墾荒地,辦好了這件事,是千秋的功勞,總要輕松些。」

胡惟庸站起來了︰「這才是好辦法,你們都向汪大人學一學,別光講沒用的話。涂節,你這就去找御史寫個文書,讓浙東的人自己把劉基請來。」

「是。」

汪廣洋舒了口氣,拱手道︰「既然如此,時候不早了,我……」

胡惟庸眼中的不滿和狠戾一閃而過,這時候還想著撇關系,就算是我同意,大家同意麼!

不用他使眼色,另外兩人就擁上來,摟住汪廣洋的胳膊,要帶他去里屋住一晚上,什麼更深露重、夜半有邪氣、打擾夫人的話借口紛紛堵上,拖著他就出了門。

汪廣洋沒有辦法,只好自認倒霉。

等所有人都出去了,胡惟庸又重新坐下,取開燈罩,看著飛蛾們用身體在火焰上亂撞,直到翅膀點燃,燭火也被扇滅,才關上門慢慢離開。

「多事之秋,風雨欲來啊。」

他一個人在滿地黃葉上走著,其余值房的燈火暗淡恍惚,胡惟庸一時分不清自己在哪,又是什麼身份,最終停留在一棵樹下。

「陛下啊,您如此趕盡殺絕,究竟是想要做什麼呢?」

胡惟庸望著枝葉間的蜘蛛網,還有樹梢上的烏鴉窩,喃喃出聲︰「是為了太子?太子已快成人,手里又有鎮妖司與酆都鬼城,文武百官佩服他,在民間的聲望也很高,還有什麼值得擔憂的?還有誰能阻止他執掌江山?」

「是為了穩固?您布衣起家,自己打了天下,誰敢說一句不服?能拿來做文章的僅有出身而已,最不濟說兩句賊匪,您又不是不敢動刀,菜市口人頭滾滾,殺的都是假人麼!究竟有什麼變故,要興起大獄,要到這一步也不停下!」

理所當然的,他什麼回應也得不到。

只有夜間的風,悉悉索索自天地間穿過去,艱難得就像一個眯眼對著針頭穿線的老太太。

「殺了我,難道還有別人能做這個丞相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