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基建和開荒的熱情永遠不會改變,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新手村周圍的地已經被開發得七七八八,唯一比較愁人的是天氣太熱,沒有空調不說,還有野獸時不時跑來偷吃(主要是玩家們太愛囤吃的,什麼都舍不得扔,屋宅直接成糧倉了)。
吳普眼看第一批玩家都已經順利安家,開始發布新地圖新活動。
這個新地圖不是別的,就是稷下學宮。新手村基本已經成為生產基地,可以生產各種各樣的武器、農具,學習各種手工技藝。
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那就得追求思想上的進步了!
稷下學宮作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座高等學府,百家爭鳴的重要舞台,怎麼都得拉出來溜溜啊!
吳普把幾個思想家、教育家拉了個群,先給孔子這位資格最老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講講稷下學宮的來歷。
稷下學宮的創辦者是田齊桓公。
有考證認為這位田齊桓公就是《扁鵲見蔡桓公》里頭的蔡桓公,也就是說為後世貢獻了諱疾忌醫、病入膏肓等等經典成語!
孔丘︰「…………」
這兩個詞是值得贊美的嗎?
吳普又給孔丘講了講為什麼叫「田齊」,孔子那個時期齊國的君主是姓姜氏呂的,這個孔丘最清楚。田氏是齊國的家臣,他們家搞了一系列收買人心的宣傳活動,成功取代了他們君王上位被封為諸侯!
孔丘一陣沉默。
齊國,魯國的老對頭了,整體強大又傲慢。當年他還去那邊混過幾天,給出一個挺經典的治國建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惜齊國國君嘴上說「好好好」,實際上晏嬰勸一勸就不搭理他了,害他又得灰溜溜地去別的地方求職!
這樣強大一個國家,居然被家臣取代了,那家臣甚至還被周王封了諸侯!
吳普又接著給孔丘介紹了一下,雖然田齊桓公他爹干出了「田氏代齊」的事,但這和田齊桓公沒關系,他齊桓公這位置是他自己爭取來的︰他把兄長田候剡弄死自己上位了!
孔丘︰「………………」
如果他不是已經周游列國、經歷多次求職,對于很多事早已看淡,他一定要把吳普這小子揍一頓。
這都是什麼人?!
父子幾個不是弒君就是弒兄,還能不能好了?!
確實不能好了。
吳普給孔子講了講把稷下學宮發揚光大的另一個重要人物,田齊桓公的兒子齊威王。
听到這個變化沒有,前面是「公」,後面是「王」,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呢?很簡單啊,就是齊威王他們不甘心只當諸侯,從此自己稱王了!以前只有周王朝,現在出現了齊王、魏王、楚王,可謂是大王遍地走!
什麼正統不正統的,沒有人在意了。
孔丘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
禮崩樂壞,真就是禮崩樂壞!
吳普寬慰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要在意這點小事!說回齊威王這個人,他也貢獻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成語,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也確實干得不錯,文治武功都不差,還特別會當領導,有次他出去和隔壁魏王比拼炫富,魏王都夸自己有多少奇珍異寶,他別出心裁地把自己手底下的大臣挨個夸了一遍,說咱齊國有這樣多的寶貝,想不牛逼都難!這種夸法,擱誰身上不為他肝腦涂地?」
孔丘微微沉默。
有田齊幾代國君的推崇,稷下學宮迅速聚攏了各方人才,也成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根據地,各家學說在這個地方進行了一次次熱鬧的交流、辯論與傳延,涌現出許多受人推崇的名師名家。
吳普重點給孔丘介紹了他們儒家的後生荀況,這人很多人想把他踢出儒家行列,一直到後世都還有不少人罵那些暗搓搓學他學說的家伙「皆鄉願也」。
鄉願這詞,還是孔丘自己提的,說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看似滿嘴仁義道德,實際上底線特別低,特別愛趨炎附勢!
鄉願,德之賊也!
荀況︰「………………」
能不能說點好的?雖然大伙暗搓搓學「荀學」讓他挺欣慰,但是把「鄉願」的鍋全推給他就有點過分了啊,他只不過是講了點性惡論、研究了下唯物主義思想什麼的而已!
治國嘛,難能有「天下都是好人」這種天真想法,先做最壞的打算才是正理!
他如今讀了不少史書,歷朝歷代不少統治階級都是這麼干的,嘴上說著天人合一、人性本善,實際上心里怎麼想大伙都知道的。這些家伙怎麼能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呢?
使不得,使不得!
吳普又給孔丘講了講,儒學到了漢武帝時期就成「儒術」了,口號喊得賊響,叫什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後來的千百年里頭,大伙學的基本都是「術」了。
既然是「術」,必然避免不了被有心人利用,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孔丘當年不也輾轉各國、艱難求職嗎?誰都希望自己能出人頭地,這是人之常情!
很快地,群里的幾個人看到一個系統提醒——
「你的好友孔丘已退出群聊。」
目前在現代兼職教育者的朱元璋︰「館長你是不是說得有點過分了?」
吳普只能嘆氣︰「他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一時半會接受不了也是很正常的事。等他想明白了就會走出來了!」
要知道一本《論語》記錄到最後,孔子的心態是越來越失望、越來越寂寥,既失望于紛亂的世道,也失落于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由衷推崇的理念。在《論語》後期,孔子尋隱者不遇,嘆息著感慨︰「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意思是「我們現在出來謀求任用,只是為了貫行君臣之義而已;至于我們那些虛無縹緲的追求與理想(‘道’),我早就知道是行不通的」。
再直白點,那大概就是「承認吧咱就是負責哼哧哼哧干活的社畜,別瞎談什麼理想追求了」。
可見經過周游列國期間遭遇的種種波折之後,孔子就已經不再是最開始那個斗志昂然、自信滿滿的孔仲尼。
吳普沒急著去找含恨退群的孔丘聊人生聊理想,而是和剛冒頭的朱元璋講起齊威王和他的志同道合之處︰齊威王決定勵精圖治後也開始大殺貪官,和朱元璋的剝皮不同,他對貪官污吏處以烹刑。
所謂的烹刑,就是把人煮了!
殘忍不殘忍,冷酷不冷酷!
朱元璋沉吟片刻,對此表示不同意見︰「費鐵,還費柴火!」
要煮人,得用多大的鍋啊!
要把人烹熟,那得燒多少柴火!
花在貪官污吏身上,著實浪費!
吳普沒想到朱元璋角度如此清奇,不愧是窮人家出身的貧農皇帝。他忍不住說道︰「剝皮雖然省錢,但是容易給動手的人留下心理陰影,長此以往不利于官吏身心健康,他們的心態容易扭曲,不能好好地為人民服務!」
朱元璋︰「…………」
是有那麼點道理,不過用殘忍手段不就是為了震懾底下的官吏嗎?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吳普知道大多數能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等閑不會听旁人的勸,也就沒再多說。
反正朱元璋回去打天下以後又記不得現在這些事,想剝皮就剝皮,隨他去吧!
吳普把「百家爭鳴」新地圖活動的事給朱元璋他們講了講,朱元璋現在是混在村干部里的人民教師,現在新手村建設得差不多了,他可以去稷下學宮那邊打雜了!
荀況這個稷下學宮優秀教師自然也要去那邊坐鎮。
就是終于被吳普逮了過來的壺丘子進群後一直沒吱聲,也不知道願不願意過去玩兒。
關于壺丘子的記錄很少,流傳下來也是忽悠徒弟列御寇的幾段記載,吳普想反忽悠他也一時沒找著下嘴的地方。
這是個不小的挑戰啊!
吳普思來想去,還是艾特壺丘子出來聊聊人生︰@壺丘子大佬,您願不願意去稷下學宮展示一下您打擊封建迷信的過程?
壺丘子其實一直在看群里的對話,他對現代的交流方式還不是很理解,不過有系統在旁輔助,勉強也能理解個七七八八。
看到吳普突如其來的艾特,壺丘子回了個「?」。
這是他在這邊學習到新鮮事物︰標點符號!
這個東西好啊,簡簡單單的結構,就能表示很多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想法。
比如此時此刻,他不太明白什麼吳普說的打擊封建迷信是怎麼回事。
吳普就給他解釋了一下,說當初有個神巫到處招搖撞騙,見到人就能報出對方幾年幾月幾日死,特別玄乎,弄得當地人害怕極了,見到他轉頭就跑。他那個老是被忽悠的徒弟列御寇听說了這事兒,驚為天人,跑去找壺丘子感慨︰「您雖然很厲害,但是有個神巫比你還厲害!」
壺丘子一听,不樂意了。
我的傻徒弟我自己能忽悠,你個招搖撞騙的家伙怎麼能忽悠?!
真是豈有此理!
必須打擊封建迷信!
是時候展示真正的大忽悠實力了!
于是壺丘子就讓傻徒弟把神巫喊過來,通過精湛的演技讓神巫幾次報錯他的死期,狠狠地砸了神巫的招牌。所謂料事如神牛逼神巫,不過是觀察對方氣色得出大差不差的結論罷了!.
這麼好的走近科學反迷信宣傳片,必須拍出來讓大伙觀摩學習!
壺丘子︰「…………」
事件好像是他知道的事件,听吳普這麼一講卻總覺得不太對味。
他幫傻徒弟認清騙子而已,怎麼就成了「我的傻徒弟只能我自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