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白的離譜行為,文豪隊一度陷入兵荒馬亂之中。
沒過多久,李白就給杜甫他們發消息,說走過一遍的路不想走了,他決定加入學術組去。
亂了,徹底亂了!
好在還有靠譜的王安石開始統籌規劃,領隊往更遠處開地圖。別看王安石是個文官,他年輕時也曾代替大宋出使遼國,和杜甫蘇軾他們一樣都是有過遠行經驗的人!
相比于另外兩組的雞飛狗跳,書畫隊的進展最為正常,他們攜帶的地質錘都帶上了用場,一路對著各種礦石敲敲打打,尤其是閃閃亮亮的寶石礦,全都給他們敲下來塞進背包。
不是為了拿來賣錢,而是為了搞顏料。
古時候不少顏料可都是各種寶石礦料研磨而成的!
李思訓作為金碧山水派的創始人,挑選礦石顏料的眼光十分獨到,對于玩家們提供的地質錘也用的非常順手,一路敲敲打打非常愉快。他們非常幸運,頂多只是被毒蛇毒蟲咬死幾個人,沒遇到什麼大BOSS,算是標記了好幾個寶石礦。
還有人發現了露天煤礦。
這可是大發現,有了煤礦,他們打鐵豈不是更帶勁!玩家們麻溜地把地標記了下來,準備把這個喜訊帶回去分享。
直至每個人都感覺背包沉重得快背不動了,眾人才頂著炎炎艷陽往回走。
王羲之給隨行大鵝也申請了一個背包,讓大鵝馱著包礦石顏料往回走,可以說是相當地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了!
這只大鵝讓玩家們有些眼熱。
「我們也可以馴養動物,讓它們幫忙馱東西啊!」
「這個需要專業人士出馬吧?我們太白不是會馴鳥嗎?對了,我們武皇是不是會馴馬啊?」
「我覺得那不叫馴馬吧,她不是說‘一鐵鞭,二鐵,三匕首’嗎?不听話抽它一頓,抽它還不听就敲它腦殼,敲完還不停那就直接捅死它!」
「不愧是武皇,夠凶殘的!」
「我覺得這法子雖然凶殘,但很有用吧?我們在塞爾達大草原上馴馬的時候差不多就這麼干啊!多強制幾次它就听話了!」
「塞爾達大草原的馬好雞肋,我選擇自己走!」
一群玩家開始一邊吐槽一邊暢想以畜力代替人力的美好未來。
游戲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解放生產力,從馴養牲畜開始!
一行人開始暗暗記下沿途瞥見的騾馬預備役,準備回頭來把它們騙回去干活。
誰叫它們長得那麼像可以馱東西的騾馬,那就只能把它們弄來干活了!
他們也不想奴役這些溫順的人類朋友,只不過他們這不是自己實在背不動嗎?!
李思訓帶著收獲滿滿的玩家隊伍回城,開始到博物館分館那邊上繳戰利品,主要是留點樣本搞科學研究,剩下的李思訓他們可以自由支配。而玩家們也可以通過自己背回來的戰利品換取一定的貢獻值!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個提交新礦物或者新物種的玩家貢獻值是雙倍的!
大伙看著這次開荒的收獲,都非常滿意,恨不得把背包的犄角旮旯里藏著的草葉子都拿給博物館這邊掃描入庫!
另外兩隊人也陸續歸隊,回來最晚的要數李白一行人。
李白這家伙,騎回了一頭長得既像大象又像駱駝的東西!
那玩意高大得很,也不知李白到底是怎麼爬到那麼高的獸背上去的!
有這麼一只大家伙幫忙,李白他們弄回了特別多東西,李白驕傲極了,坐在獸背上不下去,樂滋滋地指揮玩家們把這次的收獲搬去博物館那邊入庫。
蘇軾看得非常眼熱,跑上去搓了搓比人還粗的獸腿,和李白討論起來︰「這玩意是什麼獸啊?瞧著像大象,偏偏沒有長鼻子,太奇怪了吧!它長這麼高怎麼喝水?」
李白也被這個問題難住了,疑惑地模著那只大型搬運工的蒲扇耳朵開始研究起來︰「是啊,它們怎麼喝水?」
有人大膽猜測︰「說不定它們和青蛙一樣,可以通過皮膚吸收水分。也不是所有動物都要通過嘴巴吃喝的啊!」
李白模著他家搬運工的身體,覺得不像青蛙那麼濕膩,對玩家的猜測持懷疑態度。不過搬運工都給他哄回來了,這事兒也不著急,慢慢了解就是了!
由于有畜力幫忙,李白的貢獻值遙遙領先,越發讓不少玩家堅定了要馴服那些野牛野馬的想法,紛紛找村里的Npc們尋求幫助,想看看有沒有人擅長馴養禽畜。
其中當然包括李白!
李白非常願意向玩家傳授自己研習的「禽語」和「獸語」。
玩家們也學得非常認真,甚至還有人調出登陸艙系統里的記事本記筆記,瞧著比平時上課還認真!
就是效果比較微小。
畢竟很多人連口哨都吹不響,更別提像李白那樣模仿鳥獸的聲音了。
好在村里還真有人會馴獸的土法,土是土了點,但很有用。還有個現實里的牧民玩家,他以前就學得一身套馬絕技,在草原上不僅能套馬,還能套狼!
他在村子周圍找到了適合做套馬桿的木材,摩拳擦掌準備帶大伙做套馬桿。假以時日,大伙都能掌握套馬技能!
這一個個貢獻榜前排的大佬全都身懷絕技,看得在外面看直播的雲玩家們大呼過癮,不知該看哪個直播間好!
幸而論壇里有個叫「我是班長」的家伙橫空出世,同步把這些專業技能級別的直播視頻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方便雲玩家們學習各種技能。
萬一下次自己有機會拿到登陸艙呢?
學,必須學!
今夜我們都是即將擁有套馬桿的漢子!
「我是班長」這個帖子很快被管理員發現並加精置頂,方便玩家們能及時觀看游戲里逐漸展露出來的各種傳統技能。
有些不了解《華夏online》的人誤入論壇,一看就出不去了。
瞧玩家們這學手藝活的勁頭,那麼多非遺哪里愁後繼無人?!
作為《華夏online》明面上的研發者之一,吳普也結束了混在玩家堆里攪風攪雨的惡趣味,支稜起來準備開個直播。
直播內容是現成的,就是白從露她們弄回來的野牛。
吳普得知村子里弄到了這麼一頭大家伙,立刻和系統商量著抽出了庖丁。
庖丁本人名丁,職業是廚工,所以合稱庖丁。他的特殊技能是「庖丁解牛」,出現于莊子寫的書里頭。
這人一刀刀下去,不僅可以輕松把牛拆解了,還能讓自己每一個抬手挪足的動作、每一刀落下的聲音都暗合《桑林》《經首》兩首古曲!
通俗點來說,那就是這人一邊跳著舞一邊宰牛,每一刀都正好落在骨頭的縫隙里頭,不怎麼費勁就把牛切分完了!
按照他自己吹的牛逼,有的廚子宰牛時經常拿刀去砍骨頭,刀用上一個月就得換了,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都還像新的那麼鋒利!
原因嘛,自然是因為他的刀根本不用踫到骨頭!
這就是把一個普通技能做到極致的典範!
吳普趁著村民和白從露她們還沒對野牛下手,麻溜地上線當起了攝像頭,給直播間關注欣賞真正的「庖丁解牛」。
得知吳普帶來的人是庖丁,又听吳普介紹完庖丁的本領,不管玩家還是村民都沒去搶庖丁的活干。
尤其是圍過來看野牛的村民們。
他們看向庖丁的眼神簡直充滿了羨慕。
十九年啊!一把刀用十九年!一點都不卷刃!那得省多少錢!
這個刀法太實用了,想學!
庖丁卻很慎重,他殺的牛多,什麼牛都遇到過,可這種模樣的野牛他還是頭一回見到。
他沒急著動手,而是先上前模遍了野牛的骨,確定它只是樣子變了,骨頭與骨頭之間還是有骨關節在的,心里才終于有了底。
特殊技能庖丁解牛很快出現在直播間觀眾的眼前!
通過吳普的第一視角,庖丁的每個動作都被清晰地記錄下來.
很多人都驚訝地發現,听著听著那一刀刀扎進野牛皮肉時竟真的有種奇妙的韻律感。
居然真的有人能有重現庖丁解牛的傳說?!
雖然大伙既沒有听過《桑林》,也沒有听過《經首》,可是音樂這種東西對于听眾是不怎麼設門檻的,它可以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民族、跨越國界,讓每一個听到它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它的韻律之美。
只要有一雙耳朵,就能夠听出幾分味道來!
可是,庖丁解牛不是莊子編的嗎?!
「列子御風也是莊子編的吧?我覺得就算哪天館長把列子召喚出來,表演一個列子御風,我也不會太驚訝!」
「好想法,不如讓大蘇和列子同游赤壁,這樣大蘇寫‘浩浩乎如憑虛御風’的時候,列子就可以來表演個御風現場了!」
「狗館長︰我听到了經費在燃燒的聲音。」
「你們太小看狗館長了,沒看到元宵晚會里面展示的那麼多古畫場景嗎?只要來個《赤壁賦》場景,經費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彈幕里討論得熱鬧,正在干本職工作的庖丁卻是全神貫注地切分著眼前的野牛,眾人只听刀起刀落鏘然有聲,他一抬手一頓步,既像是舞蹈又像是奏樂,全程簡直是場精彩絕倫的表演,看得村民們的眼楮越睜越大,根本舍不得眨眼,生怕一個錯眼就錯過了哪個精彩的動作。
等庖丁收起刀,古樸的長木案上已經是一塊塊切分好的牛肉。
應吳普他們的要求,庖丁還把牛肋骨和肩胛骨分離出來,供他們處理處理拿來刻甲骨文!
玩家們看著眼前一堆牛肉牛骨,只有一個感覺——
什麼?這就搞定了?!
可惡,根本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