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天子怒

朱厚照急需一批站在自己一邊朝臣,三位閣老,楊廷和,徐瓊,焦芳,劉大夏,這幾位看似夠了,可真的要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朱厚照絲毫不會懷疑,等到事情爆發的時候,一定會讓他狼狽不堪,所以未雨綢繆,他用了去當攪屎棍的嚴嵩,用了善于變通的焦芳,還有奸人劉瑾,現在又找上了楊廷和,就是用他的忠直和聲望人脈。

軍方大頭子國公張懋,昨夜,朱厚照悄然遣了張懋領了一支京營,悄然出城,去了南京。

牟斌的錦衣衛暗衛,混在那些心懷不軌的人中間,隨時準備殺人。

範亭的東廠,早已磨刀霍霍向豬羊,不錯,在他的眼中,那些所謂的讀書人,還有曲阜的大人物,就是一群豬羊,他可不管你什麼聖人子嗣還是學生,得罪了皇帝,都要去死。

怪也只能怪,那些人太過輕視朱厚照了,畢竟他們都被歷代的皇帝給慣壞了。

朱厚照對楊廷和示之以威,然後又一通煽情,再示恩與他,乘機籠絡,恩威並施,不夠,還要加上楊廷和的軟肋,楊慎公子,才終于算是達成了目的。

看楊廷和的態度,就知道,這個老頑固,終于還是敗在了朱厚照的手中。

「陛下,臣知錯了,自此後,老臣定輔佐吾皇完成宏圖,陛下定能恩澤四海天下,日月所照,皆是我大明疆域,功邁漢唐,成為千古一帝。」楊廷和誠心的認錯了,他從來沒有想到,陛下的志向如此遠大,這樣的帝皇怎麼會胡鬧昏聵呢。

那個臣子不想名留清史,只有那些跟著開國皇帝的臣子,才有這等機會,革新,不僅需要臣子的決心,還要有帝王的支持,王安石變法革新的失敗,就是因為缺少了皇帝的支持。

先期王安石是成功的改革了,可惜皇帝不夠堅定,大臣又內斗的厲害,失敗是必然的事情。

現在他楊廷和既然有這個機會,自然心思活絡了,革新一旦成功,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功績啊,當今聖上的手段,他見識了,鏟除寧王一黨,是一件,讓大臣集體同意開海禁,又是一件,經筵大朝會上,廷杖王瓊,罷免一干翰林清流,還沒有人敢反抗,這在先帝之時,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簡直。

這些都說明,這位皇上的不簡單,一次次看似要起的風波,都被他無聲無息的化解掉了,除了說皇上心思深沉,手段高明,也見解證明了朱厚照的氣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有一代雄主的影子,如今欠缺的也只是年齡尚淺這個短板,假以時日,誰敢說他不能成為一代雄主,變成永樂皇帝那樣的人物。

楊廷和想的明白,不是被朱厚照的煽情還有恩威並施所臣服,他是什麼人,人情世故,久居廟堂,能看不透,讓他臣服的是自己心中那一份對于身後之名的,被朱厚照給勾出來了,只有跟著這樣的聖上,他楊廷和才能一展抱負,名留青史。

「楊愛卿,今日這話,朕只對你一人說過,望卿家不負朕的厚望。」朱厚照無恥的說道。

劉瑾心中嘀咕,昨夜不是才對張國公講過,皇上你忘啦。

「老臣謝陛下信任,必不負陛下。」楊廷和承諾道。

君臣二人對視一樣,達成了一種君臣間的默契,楊廷和歸心了。

朱厚照總算松了一口氣,待楊廷和出宮後,又匆匆的趕往皇家制造局,飛艇的骨架已經搭好,現在就等安裝的動力推進裝置了,就是幾片巨大的鐵葉子,還有一個簡易的轉軸傳動組,條件簡陋啊,能制造出來這些,還是朱厚照前世自己動手搞一些發明的緣故。

更加先進的東西,也不是這個時代可以造出來的,光是一套簡單的機件,就讓他幾乎耗在了制造局里面,親自指揮,要是更加復雜的東西,他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干了,安心做個閉門造車的工匠算了。

缺少人手啊,能工巧匠實在太少了,思想禁錮太久了,想要改變又不是一道聖旨可以改變的,要開拓思維模式,這就是個浩大的工程了,就好像第一個弄出電的家伙,進而延伸思維啟發,出現工業大爆發,電器成為時代的主流。

熱武器的出現,蒸汽機的出現,都是因為一個啟發,延伸的思維過程,現在朱厚照弄出一個皇家制造局,就是想要觸發匠人的延伸思維,人才沒有,那就自己打造出這方面的人才,只要解開這些匠人的思維,相信他期待的那一天就不遠了。

「這東西真的能載人上天,就麼一個球?」

「天子不是說了嗎?孔明燈就是這樣飛起來得,這只是一個放大的孔明燈而已。」

「不要顯擺了,自己不懂就不要亂說啦,這怪模怪樣的東西呀,叫飛艇,不是孔明燈。」

朱厚照听著宮女們縫補飛艇氣囊的時候議論著,有些好笑,不過他懶得理會,看了看轉身就走了,該去看看另一樣東西了,飛艇的基本已經搭建的差不多了,能不能飛的起來,還要看哪些東西搞的怎麼樣了。

本來一開始,朱厚照準備用氫氣來用作提升,最後還是放棄了,氫氣容易制造,但是不易儲存,危險系數高,要是真搞出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放棄。

氦氣球安全性高,但是氦氣不易提煉,硬性條件完全不過關,所以也放棄。

那就一種了,猛火油,也就是石油,燃點高,易儲存,簡單加工後產生的氣體,還可以再次利用,這個就完全沒有問題了,猛火油宮中就有少量,加上劉瑾搜羅來的,別說只是一艘飛艇了,就是再多幾艘,也沒有問題了。

朱厚照看著一罐灌的燃料,眉開眼笑,加工出來的油氣,又被分離出來,人人帶著口罩,還有朱厚照制造的防塵服,避免被人吸入中毒,工坊里在醒目的地方寫著,禁止火燭,違者斬,是朱厚照搞出來的玩意,提醒這里做事的人,不要把皇宮給燒了。

「草民劉四,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謝皇上恩典。」

劉四是工部的匠人中推舉出來管事,朱厚照覺得他比較做事本份嚴謹,所以就派他來看著這里了。

「做的不錯,好好干,你去吧,朕隨意看看。」朱厚照打發他道。

劉四本想過來伺候著,可是陛下不需要,他就老實的離開了。

按照現在準備的來看,飛上個幾天幾夜,應該沒有問題吧。

猛火油被匠人們在過濾提煉加工,干的熱火朝天,在這里他們有工錢,在工部可沒有,管你一頓飯就不錯了,現在他們隔上個三五日,還能給老婆兒子送些銀兩出去,除了出不去,但是能養活老婆兒子,他們就很開心了。

這都要謝朱厚照,提出一個什麼計件制,你每弄出一個罐罐,就有多少錢,三五日,就能得到差不多一兩銀子,這樣算下來,一個月,也有五六兩的銀子,這在以前,他們要差不多一年才能賺到這麼多呢。

所以這里的每個匠人,都對朱厚照感恩戴德,日日心心念念的為皇上在心中祈福。

朱厚照學著前世當官的,下地方工廠慰問的情景,出現在工廠巡視,問問這個,看看那個,讓大伙激動的不已,天子竟然來親自看望他們了,祖墳冒青煙了。

這些猛火油,可不只是用在飛艇上,朱厚照這個五行缺德的家伙,還在制造的同時,想著把飛艇用在戰爭上,中秋夜宴的時候,還準備給大臣們演示演示了,嚇嚇這些古人,刺激刺激他們的神經,好讓他們更老實點。

皇家制造局,暫時分為三個部門,設計部,制造部,試驗部,設計部負責研發,制造部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制造研發出來的東西,試驗部就是負責檢驗這些研發制造出來的東西和使用。

只是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于,朱厚照一個人,就要負責三個部門,他自己設計,自己指導制造,還要,咳咳•••,測試就不需要他了,他只要簡單介紹就交給其他人做了。

管理制度完全按照前世的模式,因為宮里的規矩太多,真的不適合,所以就這樣了。

「好好干,朕給你們加薪•••••加工錢,以後人人都有肉吃。」朱厚照不小心說了加薪,幸好也沒有人听得懂。

朱厚照設計打造了一款老土炮,這款部件不多,制造原理簡單,又實用輕巧,不像大炮那麼笨重不說,關鍵是什麼都能往炮筒里塞,對彈藥沒有什麼硬性要求,一旦用在草原上,配合朱厚照設計的火雷彈,火油彈,那簡直就是草原騎兵的災難,想躲都躲不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當大規模的草原騎兵沖鋒的時候,火雷彈,火油彈鋪天蓋地的落下,落地開花,那情景嘖嘖。

他之所以這麼急切,就是因為他明白自己最近搞事情,搞得太厲害了,必須拿出點東西鎮一鎮,不然威嚴就要喪盡了,應天府的事情,可能成為導火索,被那些人群起而攻之,王瓊老匹夫,還有曲阜的大公子,在就是那些國子監,翰林清流,御史言官。

他有時候真的搞不懂這些人,沒事好好活著不行,非要上趕著找死,真當朕不會殺人嗎?

楊廷和的歸心,讓朱厚照松了一口氣,這個名滿朝野的臣子,影響力還是不錯的,收服了他,就等于收服了朝野半數大臣,畢竟現在不是後來的萬歷年間,黨爭林立,就算皇帝也已經不可逆轉局勢。

現今不同,至少朝中,忠直可靠的大臣多過奸佞,還有挽救的余地。

朱厚照隨意逛了逛就離開了,豹房沒有了,比豹房更出名的皇家制造局,在朝庭開始「聲名」大噪,在有心人的宣傳下,朱厚照變的如何如何詹于玩樂,寵信奸佞劉瑾、趨炎附勢的劉大夏、無恥的焦芳,縱容錦衣衛和東廠西廠逼迫商戶給銀子,無法無天。

這樣下去,大明的江山,遲早敗在皇上手里,什麼好大喜功,縱欲無度,嬌婬糜爛,早年間朱厚照在東宮的時候和一些宮女的傳聞,也被翻出來了大肆抨擊,更有甚者,連不足以奉宗廟的話,都說了出來,膽肥的很吶,錦衣衛送進宮的消息,讓朱厚照真是好氣又好笑,這些人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朕現在還是處男呢,不信送你家閨女來檢驗檢驗,看看是不是真的。

朱厚照臉色陰沉的吩咐一句,全部拿下送詔獄。

不下天牢,直接下詔獄,進去容易,想出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就比如解縉,就死在詔獄中,下刑部大牢,都比詔獄要好啊,這些人真的惹急了朱厚照了。

朕,真的不想殺人,你們非要逼人太甚,想試一試朕的刀利否。

第二天,南京督察院御史的彈劾奏章進京了。

王瓊拿著這份彈劾奏章的時候,激動不已,是時候了,陛下啊,你看看你用的這都是什麼人,如今七城上百萬人無家可歸,天怒人怨,流言四起,這些都是陛下你濫用皇權,不听忠言,寵信小人佞臣的惡果啊,這次,老臣就舍了這身官袍,也要冒死勸諫,陛下您錯了。

他到現在,還覺得自己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自己是忠臣,別人都是佞臣小人,真的很可悲啊。

王瓊收好奏折,連左右都御史都還不知道這個消息,拿著奏折,還有他早就準備好的一份諫書,整理了一下衣冠,就昂首挺胸的出了督察院,朝著皇城方向而去。

一直在督察院等消息的,看見王瓊出來了,心中一喜,連忙上前道;「大人這是?」

王瓊舉著奏折晃了晃,沉聲道;「速去通知其他人,東邊出大事了,要想陛下認錯,不可放過這次機會,快去。」

來人點頭,左右小心的看了看,趕緊轉身離去。

可是他不知道街邊一位看著不起眼的疤臉漢子,一直在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見他轉身,疤臉漢子也轉身離去,方向正好是那人離去的地方。

那人徑直去了國子監,國子監生楊寧,被錦衣衛早就給盯上了,一個個學子子國子監出來,群情激憤,也不知道憤慨些什麼,被人煽動一下,就怒火中燒,要去宮門外請命。

翰林院得到了消息,李涇陽大喜,這一刻,他已經期待已久,趕緊聯絡一批翰林清流,其中就有嚴嵩,劉子章,還有高士杰,可是走到半途,劉子章就被人帶走了,高士杰也被嚴嵩拽住,低聲道;「高兄,他們去便去了,你去作甚,小心引火燒身,回去吧!」

嚴嵩三人同時進入翰林院任職編撰,自然有份情誼,他不想一個擁有大好前程的家伙,就此毀了,以後說不定能用的上呢,所以出于私心,好意點醒了一番。

高士杰可不是去搞事的,他是想要去看熱鬧的,別人都去了,他不去,有點不合群,完全沒有想到這一去,怕是後果難料,他是聰明人,所以一點就透,暗自心驚,低聲道;「嚴兄,他們難道是要••••••?」

嚴嵩看了一眼周圍,噓聲道;「小心隔牆有耳,切勿多言,回去吧。」嚴嵩說完,自己到追了上去。

高士杰若有所思,冷汗直冒,難怪最近這些人都有些奇怪,他猜到了大概,卻不知所以然,熱鬧也不敢去看了,除了翰林學士和高士杰,幾乎都去了,這是出大事了。

王瓊徑直來到午門外,舉著一份奏折,守宮門的侍衛們一見,紛紛側目,王瓊這是要干什麼?

然後,王瓊開始念念有詞,道;「臣,王瓊請柬,先帝全仁孝,恭禮儀,刻謹慎,納忠言,故中興于一朝,開盛世太平與萬民,然,今陛下,不納忠言,親小人,升佞臣,實叫朝野悲乎奈何,人無貴賤大小,一於恭敬自下,若怯懦然,至其居官論事,則根據義理,詞鋒峭勵,雖勇者有弗及,天子之失禮也••••••。」

王瓊一步步行至大門五十步的時候,停下了,跪在那里,繼續念叨,侍衛們終于听清楚了他在說些什麼紛紛大驚失色,趕緊去上報。

「報,大人,督察御史王瓊王大人,跪在午門外請柬。」這個侍衛剛說完。

又有一個侍衛匆忙稟報道;「報,午門外又集聚很多官員,跪拜高呼請柬,目測有百人之眾。」

禁軍內營新任統領高覽,負責皇城的宮禁,皇城周圍五里內有任何風吹草動,他們都有臨機處置之權,竟然有人在午門外集聚鬧事,罪名可不輕啊,這幫大臣想要干什麼?

高覽不敢做決定,決定奏報上去吧,請皇上處置。

「微臣禁軍統領高覽,有事啟奏陛下,午門外,有人集聚跪于宮門外,微臣不敢擅專,請陛下聖裁。」高覽跪伏于地道。

朱厚照抬頭看了他一眼,心道,來的正好。

「命御前侍衛營,前去將這些人都給朕圍起來,朕到要看看這些人,想要干什麼?」朱厚照冷漠下旨道。

「遵旨,微臣告退。」高覽沉聲領旨,告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