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春光如飛絮,最是人間留不住。待大軍回到許都, 已是仲夏時節。

連年征戰, 無錢糧用于宮室。斜陽灑下, 許都城牆上盡是歲月斑駁的痕跡,曾經平整的路面也已坑坑窪窪, 積著不久前的雨水。大軍徐徐而過時,馬蹄踏過水窪, 濺起一個個小水花,在將士們的甲衣上留下點點泥漬。行至城門前時,曹操勒住了馬, 水花小小濺起, 濕了馬蹄, 卻未污到那繡山河日月的赤黑華裳。

他翻身下馬, 屈膝單腿跪到地上。軍隊亦緊隨其後, 抱拳拱手︰

「臣曹操,拜見陛下!」

「曹丞相快請起。」漢帝劉協連忙屈膝去扶曹操,華袍衣角也因此浸到了水窪之中, 「此次曹丞相率將士出征, 讓江東歸附朝廷,實屬首功。漢室能有今日之盛,全賴丞相之功。于丞相, 朕心愧矣,實不敢受此大禮。」

听到劉協這番話,郭嘉與荀攸暗暗對視一眼。若說劉協上前扶曹操可以說是出于禮數, 那麼後面那一段話可就有故意討好的嫌疑了。遙想當年恨不得對曹操嚙肉飲血的劉協,再看今日這神態溫然極力夸贊曹操之人,卻不知是終于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還是……心中有鬼,另有所圖。

想到這里,郭嘉突然發現了從剛才起就隱隱感覺到的不對勁。劉協身後除去宮衛婢宦,就是許都的一眾大臣,而在這群大臣中,竟不見荀彧的身影。

這十多年以來,荀彧從未有一次未來迎大軍回朝。

許都城里果然還是出事了,還和荀彧有關,而他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郭嘉不由心下一緊。他身旁的荀攸亦是早就發現了荀彧的缺席,面色立刻沉了下來,卻礙于眼下的情景,只得將擔憂壓下。

這時,曹操已然在劉協的虛扶下站起身。對于刻意的示好,他同樣拿不準劉協的意圖,應答的便中規中矩,只道「君臣之禮不可廢」。待劉協神色稍疏時,狀似隨口問道︰「今日怎不見令君隨陛下同來?」

劉協眼楮閃了閃,道︰「近日尚書台事務繁重,令君連日伏案忙于公事,朕甚憫之,便許他不必前來。」一頓,他又和顏道,「若丞相不放心,朕願與卿先去一趟尚書台,等見過令君後,朕再回宮為丞相擺宴。」

曹操道︰「陛下皇恩浩蕩,體恤大臣,臣又有何不放心的?」

「既是如此,那便先隨朕入宮吧。宮中已備好酒宴,為丞相」劉協對著孫策溫和的點點頭,「與孫將軍,及諸位將士洗塵!」

「謝陛下聖恩!」

三軍再拜,而後起身。大軍被帶往城外的軍營,剩余的八百近衛則隨曹操跟在漢帝與文武百官之後進入許都城。街道兩旁擠滿了百姓,你推我擠,都在拼命的撐著頭,想看個熱鬧,一睹將軍們的威武。至于最前面的御輦,到成了軍隊的陪襯,鮮有人關注。

「你若不放心,就去看看吧。主公那里,嘉幫你解釋。」

自發現荀彧未在之後,荀攸就愈發的心不在焉起來,若非郭嘉幾次喚他回神,可能他早就把馬騎到人群中去了。這對平日里喜怒從不形于神色的荀攸實在是太過反常,郭嘉卻也能理解其由為何,所以在又一次將他喚回神後,對他如此說道。

哪里想到,對于郭嘉的提議,荀攸卻搖搖頭︰「陛下既已說過小叔是因為政務繁忙,那盡管有什麼意外發生,小叔也不會有大礙。且眼下的局面,有誰離開去見小叔,就是在質疑陛下的話,尤其是你我,更不能落人話柄。」

劉協在城門口的那番話的言下之意,郭嘉也很清楚,區別只在于,他對此十分不以為意︰「落話柄就落話柄唄,已經到了眼下這一步,他若垂死掙扎,只會死的更快。」

「就是因為到了眼下這一步,才要步步小心。」荀攸看向郭嘉,雙眸中凝起幾分厲色,「其他的事攸都無妨,但小叔不能作為任何人的棋子,更不能成為改變的代價。奉孝,你明白攸的底線是什麼。」

郭嘉一怔,隨即輕笑道︰「公達你想什麼呢。文若于嘉何等重要,嘉怎麼可能把他當作棋子,嘉又什麼能力能把堂堂荀令君當作棋子。而且……」他用目光指了指最前面的御輦,「現在利用文若的,不是嘉吧。」

「所以他會自食其果的。」

「嘖嘖,殺氣真重。」

荀攸這句話,既包含了不能即刻去看望小叔的煩躁,又包含了小叔被人利用的憤慨,饒是郭嘉,都覺得後背一麻,看向御輦的目光也愈發同情。荀公達可從不似他那麼心慈手軟,倘若這小皇帝真的把主意打到了文若頭上,那麼最後的下場,一定會比死還要淒慘。

不過,就算小皇帝什麼都不做,下場也不會好到哪里去。身處洪流之中,掙扎也好,不掙扎也好,等待他的結果,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

「蛸真的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冷不丁的荀攸又問道。

「如果蛸知道,嘉剛才還會勸你去嗎?」郭嘉無奈回道。

荀攸沒有開口,算是默認了郭嘉的回答。

「許都留的蛸衛不算少,但皇宮里面卻只有兩名,且一路上嘉都未見他們送來任何消息。如果出事了,那就只可能是宮里出了事。」郭嘉又多解釋了幾句,「不急于一時。只要出了事,就一定會有蛛絲馬跡,查就是了。或者……你去問問你小叔?文若今天沒有來如果和此有關,那麼他就一定清楚發生了什麼。」

荀攸仍舊沒有說話,但看表情,顯然已將郭嘉的話听了進去。

這麼一番談話過後,荀攸倒是沒再像剛才那樣心不在焉,郭嘉也就不必再提心吊膽的幫他看著馬,有了空暇能去找賈詡聊些閑話。結果四下望了一圈,都不見賈詡的身影,悄聲問了個士兵才知道,剛才在城門外,賈詡直接隨張繡領兵去了軍營。這樣,既可以避開一會兒宮宴上的明槍暗箭,又可以與張繡去尋常酒肆醉個痛快,真是一舉兩得。

「毫無義氣的老狐狸!」

郭嘉暗罵了句,卻也清楚,就算賈詡躲清閑的時候叫了他,他也不會跟著去。畢竟無論如何,曹操都是逃不掉入宮的,而沒有曹操的清閑,于郭嘉實在是毫無意義。

而出人意料的是,這次的宮宴沒有出現任何的波折。宮娥內宦將珍饈美酒一一端上殿,君王連聲夸贊臣子立下的功業,慷慨的下旨犒勞所有的將士,皇後則體貼而不失威嚴的端坐在旁,時不時和顏細語的與君王一起舉杯,敬殿上的文武百官。期間,在商議如何犒賞將士時,曹操試探了幾次,而即便曹操提出的封賞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疇,劉協給出的回應,仍舊是一句溫和的「便如丞相所言」。

不知道的人一定會因此稱贊眼前的君臣和樂,只有深知漢帝與曹操之間日益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人才會更心生疑惑,眼下的場面越是平靜和樂,就越讓他們覺得詭異。

酒過三巡之時,荀攸就借著不勝酒力告罪離開,顯然是要趁著天色未晚去探望他的小叔。而又過了一個時辰,郭嘉也佯作身體不適,起身請辭。對此,劉協仍舊是那淺淡而似乎帶著善意的笑容,溫聲說道︰「郭祭酒一路隨軍征戰勞苦,早些回去休息便是。」

郭嘉怎麼听怎麼覺得劉協的話語中透著不尋常的氣息,但又一時模不準這多年未見的小皇帝究竟意欲何為。他對著劉協躬身一拜,又轉身向曹操一拜,這才退出了大殿。

他的去處自然也是尚書台。他相信,在荀彧那里他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郭嘉到尚書台已是半個時辰後的事。侍從听過他的來意後,點起燈籠走在前為他引路,登上台階又穿過幾個回廊,他們走到了一間屋室前。郭嘉輕叩門三聲,听到屋中的回應後推門而入,侍從將門輕闔上,提著燈悄然離去。

此時天色已經不早了,明月灑入屋中,落了人滿身的清輝。橘紅色的燈火隨著風輕輕搖曳,照亮案上堆得一卷卷竹簡。郭嘉進屋時,荀彧剛好批完一份公文,他將筆擱到架上,將木簡卷起放到一旁,指指旁邊︰「坐吧。」

郭嘉素來隨性的很,听到荀彧這樣說,便直接在案旁找了個空的地方坐了下來︰「公達呢?你這麼忙,他居然不留下幫你處理公文?」

荀彧道︰「他已經回去了。離家這麼久,他府中同樣有很多事需要打理。」

「這個理由能說得動公達?」郭嘉開著玩笑,「也對,只要是他親愛的小叔說的話,無論是什麼理由,都能說得動他。」

「彧讓他回去的理由並非是這個。」荀彧道,「而是因為彧知道,今天你會來。」

爐火上發出滋滋的聲響,荀彧起身將壺提起,為郭嘉倒了杯熱茶。

正是夏季,除了郭嘉,誰都不會在這個季節喝熱茶。顯然,正如荀彧所說,他早知道郭嘉今日無論多晚,都一定會來尚書台見他。

「嘉的身體早就沒之前那麼差了。」郭嘉說著,卻還是將雙手放到茶杯上,感受著掌心傳達心底的暖意,「既然文若知道嘉會來,那麼也應該知道嘉想問什麼……許都,或者直接說是宮里,出事了嗎?」

荀彧坐回原處,淡淡的目光落到郭嘉的身上,一如他平靜如水的聲音︰「十天前,有人入宮行刺,內宦拼死相護,還是讓刺客傷到了陛下的左臂。」

「行刺?」郭嘉皺眉,「天下那些諸侯已經敗得七七八八了,誰還有必要行刺陛下……刺客抓到了嗎?」

「刺客已經死了。」荀彧繼續說道,「宮中守衛趕到之後,刺客身中幾箭後打算逃走。彧當時正在入宮為陛下授課,遇到了慌不擇路的刺客,然後——」

「然後……」

「彧手刃了他們。」

「文若,你今日沒有去城門口,是不是因為被刺客傷到哪里了?嚴不嚴重?!」

荀彧一怔,他沒有想到郭嘉最先問起的卻是這個。幾秒鐘後,他回過神,搖搖頭︰「只是傷到了右肩……」

「傷到了右肩你還在這里批公文?!」郭嘉急道,「尚書台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尚書令,那麼多錄尚書事的都去哪了?!文若今日到此為止,無論是什麼公文都不差這一日,等明日嘉讓蒼術來為你……」

「奉孝,」荀彧硬生生的打斷了郭嘉的話。他抬起眉眼,深深的望著郭嘉,「陛下遇刺一事,你當真在此之前絲毫不知?」

「……什麼?」

「刺客的尸體送去給令史檢查後,在他們的身上發現了紋身。

蛸的紋身。」

整個屋中在一刻失去了所有的聲音,連呼吸都被凝滯。郭嘉這才意識到,從他進到屋中時之後,荀彧的聲音並不僅僅是平靜如水,更是比夜色都要涼上幾分,只是他一直恍然未覺。他一向對人心敏感,可面對荀彧時,總是遲鈍的很。

郭嘉不記得自己後來與荀彧說了什麼,也不記得自己怎麼從並不熟悉路的尚書台離開的。他只覺得雖是炎炎夏日,到了夜間被風一吹還是覺得冷的發顫,所以荀彧為他倒了一杯滾燙的熱茶沒有什麼錯。雖然說了那麼久的話,再燙的茶也早已經涼透了。

他心不在焉的踏過門檻,撞到了在門口等了許久的人。

「想什麼呢?」那人的懷抱一如既往的炙熱。

「沒有啊。」郭嘉直起身,望著曹操,輕輕的勾著唇角,「嘉只是有些累了,沒注意路。」

郭嘉眉目間的確帶著疲色,卻與那種單純的疲倦截然不同,這一點,郭嘉瞞得過所有人,也瞞不過曹操。但曹操並沒有點破,只是點點頭,道︰「上車吧,孤送你回府。」

「啊?」郭嘉愣了一下,「嘉還以為明公是來……」

「你既然已經和文若談過了,孤便沒有必要再問一次。這麼晚了,文若也應當歇下了。」曹操說道,「宮中宴席剛剛結束,孤順路來送你回家。」

皇宮和尚書台何曾是一條路了。

郭嘉暗暗道。又見夜空中明月高懸,想是已經過了宵禁的時辰。宮中設宴再遲,也不會遲到這個時候,可想而知,曹操口中的「剛剛結束」,怕也是略去了少說一個多時辰。

可他卻也不點破,任人拉著上了馬車。厚厚的帷帳放下,同時將冰涼的夜風一同隔絕在車外。

倚在人身上假寐了一會兒,郭嘉睜開眼,眉眼間令曹操心疼的失落與疲倦已經淡了許多。他言簡意賅的將他與荀彧的對話內容與曹操說了一遍,最後嘆道︰「那兩個刺客的確是蛸衛,嘉在宮中也僅留了兩名,這一下子全搭進去了,而且……死無對證,怕是說不清了。」

曹操道︰「蛸又有什麼理由要行刺陛下?縱使……」他頓了頓,最後還是直言,「如果文若認為孤有僭上之心,那天下人中,孤一定是最不希望陛下出事的。」

帝位更替,手段有很多,直接將前面一個皇帝殺掉絕對是最愚蠢的一種做法,一個亂臣賊子、得位不正的帽子扣過來,即使得了帝位,也會被戳幾百年的脊梁骨。曹操不覺得自己如果想要皇帝的位置會做這麼愚蠢的事,也不覺得荀彧眼中的他會做這麼愚蠢的事情。

「可是,陛下這不沒有死,而只是傷了左臂嗎?」郭嘉道,「皇帝如果死了,那自然萬事休矣。但如果只是遇刺,那就必須要徹查許都,而一旦徹查,便會牽扯甚廣,最後,搜查刺客就會變成黨同伐異,明公剛好可以借此機會,將許都那些還心念漢室的老臣一並除去。」

曹操仍不以為然︰「那孤更沒必要讓蛸來動這個手。莫非,文若認為,孤為了除掉異己,會用你作為代價嗎?」

「文若與嘉說,那日他是臨時決定入宮。而如果那兩個刺客沒有遇到他,本是可以逃掉的。如果真的逃掉了,那就沒有人會知道他們是蛸衛,同樣可以給明公留下機會徹查許都。而想要在守備森嚴的宮中行事,又有能力在宮衛趕來後逃掉,若是嘉,也會選擇動用蛸衛。」

而當在屋中荀彧說完這些後,郭嘉也突然明白了劉協今日種種奇怪的舉動意欲何為。那些夸贊與毫不吝嗇的賞賜,不是因為什麼陰謀,而是這一次的行刺真的讓這個小皇帝害怕了,怕到連借著蛸衛的尸體鬧一鬧的勇氣都沒有。在曹操回來後,更是想努力不動聲色的討好曹操,以保住皇位,又或者就算沒了皇位,至少也能保住自己與妃嬪的性命。

可現在與曹操說起,郭嘉卻又覺得哪里不太對勁。劉協如果是這忍氣吞聲的懦弱性格,建安五年的時候就不會有衣帶詔一事,而劉協的那位皇後,也不像是會心甘情願的看著劉協交出帝位,然後宣告延綿四百余年的大漢就此滅亡。

但劉協今日的討好的神態也不似作假,直接將刺客一事壓下去絲毫沒有追究也是事實……郭嘉隱約感覺自己似乎抓到了一絲線索,但卻無論如何都無法追溯下去。至于這名為刺殺實則挑撥離間的事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郭嘉也暫時沒有頭緒。

「這件事陛下既然不提,就先放下。」最後曹操給出了決定,「幕後之人這次能做到死無對證、滴水不漏,無非是因為當時我們都不在許都。他既然想挑撥離間,就不會只做這一次,等下一次動手,自然就有線索了。」

「是嘉的錯。」郭嘉道,「說到底這件事會變成這樣,還是因為那二人真的是蛸衛。嘉一時不察,竟讓人將手伸到了蛸衛中。請明公責罰。」

曹操見郭嘉神色堅決,只得道︰「那便罰你一年的俸祿。」

「這算什麼責罰啊。」郭嘉蹙眉道,「嘉的俸祿本就是明公……」話說到此,他突然頓住了,半響才道,「對了,嘉都忘了,明公已經不是司空了。」

「你的官職,孤今日也和陛下提過。」見郭嘉無意間將話題轉開,曹操也樂得不再討論責罰的問題,「孤向陛下請旨,命你任冀州牧復監一職。」

郭嘉一愣︰「嘉其實還是更喜歡丞相祭酒之類的官職……」

曹操無奈。丞相祭酒作為丞相府屬官,地位遠無法與監察一州的牧復監相比,俸祿更是千差萬別,後者足有二千石之重。不過他作為冀州牧,也不是真的要讓郭嘉來行使監察一職制衡州牧權力。恢復古九州之地以廣域,又復牧復監一職,明著是為了解決江東殘留的問題,暗著則直接針對的是西涼。

「每州都不能有例外,而孤不希望,讓鄴城多個陛下屬意的牧復監。」

郭嘉本也就是玩笑之語,自然理解曹操的考量,也對曹操的安排沒有異議。只是還是忍不住又嘆了句︰「比起二千石的漢家臣,嘉還是只想當明公的臣子。」

曹操笑道︰「當孤的臣子可是很辛苦的,要隨孤連年奔波,踫上不好的年景,別說俸祿了,連口飽飯都吃不上。」

「無妨無妨。嘉從來吃的都不多,俸祿不發也沒事。能當明公的臣子,嘉倒賠都願意。」

「那奉孝願意賠孤多少啊?」

「一輩子,夠不夠?」

見談笑間,郭嘉的眸子終于恢復了往日的神采,曹操也終于放下了心。他將人擁入懷中,在人耳邊鄭重其事地將自在西陵城中接到蛸的消息時就壓在心口的話說出︰

「那就記住,就算你用你的命給孤換來了這錦繡江山,你也還是欠著孤。只要你比孤早走一步,這筆賬你便永遠還不清了。你要賠的,不是性命,是一輩子,完完整整的一輩子。」

那,如果是明公比嘉先走了呢?

郭嘉心底不禁又澀了一下。他以為自己早就接受了那份代價,可每每想起,卻還是會有一點點,一點點的懼意。

蒼蒼邱與墳,去者日已疏,不悲啼血苦,唯傷知音稀。但恐西北登高樓,燈火萬千,卻為秋風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索性,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從來都不是他的性子。所以在一瞬的暗淡之後,他已然將多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情拋之腦後。即使曹操一直望著他,都沒有察覺處任何的異樣。

因為此時,郭嘉望著曹操,已經露出一個更燦爛的笑容,眸子中的神采也更加奪目,宛若閃著漫天星辰。

「好,嘉答應明公。完完整整的一輩子,一天都不會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