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二章︰直升機最早大規模出現的戰場

當然,米軍的陸戰一獅的撤退是宋石輪早就預料到的,所以在當下宋石輪就立即命令一直都處于備戰狀態的第二十六軍,讓二十六軍先派出一個獅去拖住撤退的米軍陸戰一獅。

而第二十六軍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八十八獅。

其實從戰術上來講,宋石輪讓二十軍和二十七軍優先進攻,讓二十六軍備戰最後在雙方都精疲力竭的時候在讓精力爆滿狀態完好的二十六軍最後出手收割還是非常可以的戰術的。

不過最後還是某事在人,成事在天,面對隊友的拉夸,就是再好的戰術執行不到位那也是白瞎,而八十八獅赫然就是第九兵團的那個拉夸的一個了。

這場戰爭雖然百里秀沖的很快,很 ,甚至包括穿插七連的戰士也是是沖的很 很快,可是在這場人數規模以萬為單位的大混在中。

百里秀所帶領的這穿插七連的一百多號人就像融入湖泊里的一滴水那樣的不起眼,除非是一百個身穿鋼鐵俠盔甲,如鋼鐵俠那樣的,不然一百多個普通人對于這場機場爭奪戰真的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

所以米軍的陸戰一獅還是和原劇情那樣,獅長史密斯帶著陸戰一獅剩下的人乘坐著汽車卡車,坦克,然後再米軍飛機的掩護之下向著水門橋的方向撤退了。

當然此時接連經歷的幾次大戰的二十軍和二十七軍已經沒有什麼精力繼續追擊了。

不過對于這一點,宋石輪早就已經想到了所以就派遣了一直在備戰沒有參戰的二十六軍前去負責追擊消滅陸戰一獅殘余的兵力。

然而第二十六軍又派其旗下的第八十八獅輕裝上陣快速追擊,然後攔住米軍需要撤退的陸戰一獅,二十六軍的其他部隊隨後帶著重裝備再行趕上,然後對米軍的陸戰一獅進行圍剿。

不過由于第八十八獅沒有按照要求攔截住米軍的陸戰一獅,所以宋石輪自然也就想到了補救的方法,那就是炸掉水門橋來拖延米軍陸戰一獅的撤退路線。

而這個任務則是需要能夠在山嶺之間完成快速行軍穿插才行,于是最擅長進行穿插作戰的穿插七連自然就接受到了宋石輪的這個用來補救的任務。

于是背著單兵電台的余從戎就找到了正在機場塔台看風景的伍千里把話筒遞給伍千里說道︰

「連長,指揮部!」

伍千里接過余從戎遞過來的話筒和耳機後就對著話筒說道︰

「我是張莊,請說!」

至于為何伍千里不說自己的名字而是說了一個奇怪的張莊,這很可能就是校對暗號了吧!

第九兵團的指揮部听到伍千里的回話後立即就發布命令道︰

「這里是指揮部,七連向南行進貼近米軍,抵達水門橋一零八一高地地區,等待命令,執行炸橋任務,收到請回答。」

「是!」

伍千里的回答既充滿了堅定,但是又有些無奈,畢竟穿插七連可是一連經歷了兩次大戰了。

而一旁的余從戎對于這個命令並沒有抱怨什麼而是指著機場塔台外面的直升機停機坪上的一架被炸報廢的直升機有些羨慕的說道︰

「這是他們都新裝備,能直上直下,什麼時候咱也能開上自己的,準比他們強!」

伍千里听過之後也是看了那架炸報廢的直升機說道︰

「遲早的事!」

而伍千里和余從戎所說的能直上直下的直升機正是米軍最早大規模裝備的H-5直升機。

此時的百里秀也在這架H-5直升機的殘骸旁邊觀察這這架直升機的構造,對比著穿越前從網上了解到的信息。

其實早在二戰時期,得軍和米軍就裝備了直升機,只不過那個時候直升機的研制還沒有那麼厲害,因此只是用于偵查等方面,所以在戰場上很難看到他們都影子。

而在抗米援潮戰爭期間,直升機的研發也趨于成熟,因此米軍更是投入使用了多型直升機,其中《長津湖》電影里出現的,正是H-5直升機,由西科斯基研制,原型機XR-5早在43年8月18日就首飛了。

H-5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在機身兩側分別布置一個豆莢式封閉擔架,後部載員艙內也可以帶一副擔架,運送傷員的能力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事實上,這一時期米軍直升機發揮的主要作用,也就是運送傷員、營救重要人物,當然,還會承擔一些偵察、聯絡與炮兵校射任務,比如貝爾H-13「蘇族」和希勒H-23「烏鴉」直升機就是這方面的好手。它們比H-5更輕一些,最明顯的外形識別特征就是魚泡形玻璃座艙。

H-5、H-13、H-23,都是輕型直升機,比較簡陋,而米軍在潮鮮戰爭中,還投入了一種復雜得多的中型運輸直升機,它就是HRS-1,也叫H-19「契卡索人」。H-19有些類似後世的威塞克斯、米4和直5,特點就是有個大鼻子。H-19起飛重量達到3噸多,一次可以運送8副擔架,或者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前面我們說在潮鮮戰爭中,米軍直升機主要承擔偵察、聯絡、炮兵校射、撤離重要人物、運送傷員的任務,而有了H-19之後,美軍也開始嘗試進行一些空降作戰人物。比如在51年3月28日的旺方山戰斗中,米軍就用直升機機降了30多名精銳,佔領了26軍2個班的陣地,好在援潮軍反應迅速,將米軍機降部隊消滅

而百里秀因為穿越前看長津湖之後就查了一下這H-5直升機的具體信息所以對于它的性能參數還是比較了解的。

乘員︰駕駛員1名+乘客3名+外掛吊籃可載2副擔架

尺寸︰機長17.4米,機高3.96米,旋翼直徑14.63米,旋翼面積168.2米2

重量︰空重1718千克,滿載起飛重量2193千克

動力裝置︰1台普惠公司R-985活塞發動機,功率335千瓦

性能︰最大速度171千米/時,航程580千米,實用升限4390米

說實話,這樣的性能參數其實並不是很理想,空重比佔比太大了,除掉自身重量也就意味著只能載重四百七十多千克,這點重量也就加點燃油裝個四五個人就頂天了。

這種性能參數和五年之後所研制的UH-1直升機的性能參數相比那是差距太遠了。

而之所以前後不過五年的時間里能產生如此之大的性能差距還是因為新型技術的運用,正是這種新型技術的運用,直接讓所有的飛行器的性能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