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2章 帶血北榜

就在狀元陳安被錦衣衛拖出大殿之後。

朝中不少文武官員開始紛紛為他求情,一個比一個踴躍,希望皇帝能夠改變主意。

可朱元章決定了的事情,哪是那麼容易輕易改變的?

眼見著這些官員上下跳騰,甚至有些性情剛烈的監察御史,已經開始隱隱指桑罵槐,大力的指責朱元章此舉有違公允。

就差指著鼻子罵昏君了。

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意思,國家既然開科取士,自然應該用成績和實力來說話,怎麼能任由這些北方學子在這里胡攪蠻纏呢?

被人這麼冷不丁的指著鼻子大罵,向來乾綱獨斷的朱元章可沒這麼好脾氣,直接就下令錦衣衛,將這些鬧事的御史也一並拖出宮外。

張丹青不由搖頭不已,以現代人的目光來看,這些御史和清流官員純粹是固執而又迂腐,並且還很認死理。

但也恰恰是這些人,支撐起了大明獨有的文人風骨!

漢民族百屈不撓的精神和風骨,在這個朝代體現的淋灕盡致!

那是一種頭可斷,血可流,信念不能變的終極信仰!

那是漢家天下,至死而不肯變更的傲人氣節!

雖說他們的。眼光都有著嚴重的時代局限性。

但張丹青還是朝他們投向了崇高的敬意。

……

眼見整個大殿吵吵嚷嚷,南方和北方的眾人,誰也不肯服誰。

金碧輝煌的大殿就像是亂哄哄的菜市場,吵的朱元章腦瓜子頭疼不已,憤恨的大手一拍,霍得站起身來大聲吼道︰

「行了!別吵了,都給咱閉嘴!照你們這麼吵下去,怕是吵到咱駕崩也吵不出個結果!」

皇帝婬威之下,眾多官員和學子立馬齊聲閉嘴。

朱元章銳利的眼神掃視全場,最終再度定格在張丹青身上,臉色微微帶笑︰「丹青啊,這大殿的百官和學子們吵得如此亂哄哄,簡直不像話。

你,來給咱說說,這事你是怎麼看的?!」

眾多大臣紛紛心里咯 一想,心中暗道不妙。

看來皇帝朱元章,對這個張丹青的想法簡直是推崇備至,竟然主動詢問起他的看法。

這種關愛和寵溺,純粹就是簡在帝心呀。

一直沉默的張丹青從人群中站了出來,四周傳來了對他無比重視的銳利眼光,還有坐在龍椅上殷殷期盼的朱元章,這麼多雙眼楮齊齊聚集在自己身上,剎那間便感到了壓力空前的大增,張丹青無奈的抿了抿嘴︰

「回陛下,為了以表公正,臣建議,不如把北方和南方學子們的試卷全部粘貼出來,讓他們自己觀察評判,其人誰優誰劣,自然一目了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神微微一愣,朱元章閃過了一絲微微不悅,這種話說了跟沒說一樣,純粹就是打太極,便不甘心的追問道︰「還有嗎?」

額……看來這個皇帝還真不好伺候,一臉不肯善罷甘休的樣子,準備要把自己肚子里這點干貨給掏空。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張丹青硬著頭皮抱拳說道︰「對于此事,臣有個不太成熟的看法,說將出來,僅供陛下參考,若是陛下覺著不對,還請陛下莫怪!」

朱元章鼻孔一聲冷哼︰「你但說無妨,咱絕不加罪!」

「臣是這麼想的,這人嘛,一個巴掌,5個手指頭,尚且有長有短,可不論哪只手指頭都是自己的肉呀,

一個國家也是同理,北方也好,甘陝也罷,哪怕是才收復沒多久的雲南,也是同理!不論哪塊土地都是朝廷的疆域,都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方更是重中之重,北宋張元之禍,猶在眼前,這足以說明北方的凝聚力,對朝廷格外重要,北宋有讓人難以啟齒的靖康之恥,南宋有慘烈的崖山滅國之禍,這些慘痛的教訓,都是因為北宋沒能掌握北方所導致的。」

「國家需要穩定,需要均衡發展,每一個區域都彌足重要,就像人的5個手指頭,每一根都不可或缺,如果一味的以才學論高下,北方和邊塞之地的學子,怕是將再也無人登上科舉金榜,時間一長,必將和朝廷越行越遠,逐漸離心離德。

而國家需要穩定這些邊塞之地,籠絡北方的人心,

科考上面,臣以為可以作適當傾斜,給北方的士子,適量的科考名額,讓他們更加擁護朝廷,熱愛自己的國家。」

「一個國家需要太平和穩定,自然要各方面均衡的考慮,落實只因才學取士,無異于自斷手足,無異于分裂國家,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更何況。科考榜上如果長年累月都是來自南方的人,也極為容易形成黨爭和拉幫結派。

愚以為,邊塞之地以及北方的學子,他們常年生活在這苦寒之地,對于這種窮地方的治理,想必更加有心得,朝廷若是取之為士,說不定能夠將這些窮地方治理的更好。這些地方的學子,治理窮困地方,說不定會更有心得和應對之策。」

……

一番話說罷!

朱元章激動的連連鼓掌︰「好!好!好!說的好啊!簡直說到了咱心坎里頭。

丹青啊,想不到你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高瞻遠矚的卓越見識,真是老成謀國呀!」

朱元章喜悅的目光掃視過整個大殿,激動的說道︰

「諸位愛卿,什麼叫老成謀國?像他這樣的,就叫做老成謀,國家正需要這樣的,有見識的人才!

他說的沒錯呀,一只手,尚且有5個長短不一的手指頭,然而每顆手指頭都不可或缺,更何況一個國家呢?」

「國家治理天下,自然不能只是倚重一個地方的官員!況且朝廷落都是江南官員,到時候黨爭一起,天下將永無寧日矣!

將科考名額,平衡給各個地方,自然就顯得極有必要。北方乃是國家重中之重,斷然不能有失!」

「為了讓北方學子能夠擁護朝廷,誠心歸附,也為了朝廷能夠更加的穩定,咱還真決定破一回規矩,為北方的士子主持一回公道!

來人呀!把北方參考的學子們都請進來,再把他們的卷子也都抬上來。」

話說到這,朱元章再也沒有心思和大臣們繼續爭吵,甚至連重考的心情也沒了,直接大手一揮,讓人把北方學子的試卷全部抬上來。

從中挑了30份比較好的優秀試卷。(矮個子里拔高個)

會合南方考生的前31名,總共61人。

便直接下令考官劉三吾,對這61個人進行重新排名。

這可一下子難倒了考官劉三吾,北方士子的試卷真是沒心沒法看,偏偏還要讓他們進行排名。

折騰了好半天,才勉強排出了個名次。

並重新挑選出前10名,交由皇帝朱元章圈出一甲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

張丹青望了望身邊的韓克忠,心情有些激動而又期待。

按照歷史趨勢,這第2榜的才是終榜。

也是有著決定性的金榜,雖然這第2次的金榜多少帶著些血腥味。

而之前發出來的殿試金榜,自然會被隨之作廢。

那麼這一次的榜單,自然會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而誰?又將會成為最終的狀元榜眼探花呢?

……

(晚上還有更新,

在此跪求訂閱和月票,您的支持是我更新最大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