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322章︰宋遼終極大戰,正在加載中

城南火器營。

一方光線昏暗的小黑屋內。

耿春和看向那黑衣青年,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完顏存。」

「你來汴京有什麼目的?」

「我不是告訴你了嗎?我要找你們大宋皇帝,讓他和我們女真人結盟,滅掉契丹人!」完顏存瞪眼道,還挺有脾氣。

「你能代表女真族嗎?你若想見官家,可有你們族長的憑證?」

「我……我……我……」完顏存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沉括瞪眼道︰「無論你是誰,你挾持我大宋官員,已經違犯律法,明日便將你移交到開封府,你等著接受審訊將牢底坐穿吧!」

听到此話,完顏存有些慌了。

「耶律洪基殺……殺了小蓮,我要替她報仇,你們和遼國有仇,我女真族也和遼國有仇,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大宋皇帝不可能不同意結盟的,只要你們同意,我就回女真族告知族長,我們很快就能滅掉契丹人!」

「小蓮是何人?」

「是我喜歡的一個女孩。」

耿春和與沉括听到此話,又看了看完顏存那認真的表情,幾乎可以斷定。

此人乃是女真族的一個二愣子,因為死了戀人,所以來到大宋要找大宋結盟,完全是私人行為,女真族人定然不知此事,也不可能派遣這樣一個冒失鬼。

「我大宋若滅遼國,定然會將你們女真人也滅掉,怎會與你們結盟,你就等著開封府的審判吧!」

說罷,二人便離開了,這種小插曲,根本不值得向官家匯報。

翌日,完顏存被送到了開封府。

楊左判處他三年勞役,然後將其驅逐出大宋,此生不能再邁入大宋境內。

……

五月初。

一向心思縝密的河北禁軍主將諤發現一個情況。

遼國提高了國內商稅並且大量收集糧食,這導致民間的糧價迅速飆升,足足達到了正常情況下的三倍。

朝廷蓄錢,囤積糧草,這顯然是厲兵秣馬、準備打仗的趨勢。

于是,他將這一情況迅速匯報給了趙頊。

垂拱殿內。

趙頊看到種諤的奏疏後,微微皺眉。

其仔細想了想,遼國確實有可能主動向大宋發起戰事。

當下的遼國,已經無路可走,盜亂四起,百姓對遼國朝廷已經恨透了。

用不了一年,可能就會像高麗百姓那樣造反。

耶律洪基還是具有一定戰略眼光的。

若遼國一直沒有大動作,那隨著百姓造反、女真人休養生息後再次暴亂,遼國朝廷就徹底完了。

而唯一的希望,就是再發動一次戰事。

只要他能打贏一場大仗,再搶奪一些財物,遼國朝廷就能安穩一些。

趙頊本不想戰,想著讓遼國像高麗那般慢慢腐朽,不攻自破。

但從目前來看,顯然是不可能了。

「若他真想戰,那朕便陪他戰!」趙頊喃喃說道,有些煩憂。

滅掉遼國並不難。

但是遼國那麼多的土地與百姓,實在是不易處理。

就像是自家的田地剛剛種上麥子,一切都很美好。

然後突然得到了一堆雜草叢生,土壤里還有石頭樹枝的廢地,要讓其變成良田,相當費工夫。

估計會讓朝廷至少頭疼好幾年。

當即,趙頊下令,命河北禁軍監視著遼國的動靜,不可懈怠練兵。

另外,西北禁軍和中央禁軍也在慢慢地朝著燕雲地區集結。

至于糧食、兵器、鎧甲、甚至戰馬,大宋根本就不缺,只要遼國想引戰,大宋隨時奉陪。

這一仗,預計是無法避免了。

……

又一日,又到了朝廷慣常的朝會。

趙頊坐在龍座上,看到王安石等人都是雙眼冒光,便知道這些人,肯定又想出促進「民不交田賦而國用足」目標的策略了。

這些天。

中書衙門的白牆上,貼著一行大字︰民不交田賦而國用足。

官員們的討論聲,從早到晚,非常激烈,都在努力思索著促進此目標實現的策略。

近期,官員們也都不再單打獨斗了,策略基本都是集體的智慧。

這一點,讓趙頊甚是欣慰。

當下的大宋,只要不出現黨爭,君臣同心,那就會一直走上坡路,越來越好。

很快,王安石站了出來。

「稟官家,臣與諸位同僚擬定了一份名為《富宋八法》的變法新策,請您過目!」

「哦?那朕定要好好看一看!」趙頊從手里接過奏疏,認真看了起來。

片刻後,趙頊合上奏疏,道︰「王副相,你仔細講解一番,讓眾卿都听一听。」

「臣遵命。」王安石站在了大殿中央。

「其一,朝廷應鼓勵商人行辦大型工廠,為某些工廠的廠主免除部分賦稅。」

「商貿的繁榮,實則來自于手工業的進步,比如瓷器制造、釀酒、煉鹽等。必須讓這些廠主有錢賺,讓下面的工人吃飽飯,才能令我大宋的各種物品迅速增長。」

「其二,鼓勵百姓生育,當地官衙直接獎錢,若有溺嬰者,必給予重罰。」

「我大宋人口若過億之數,大家想象那將是什麼場景,一人出一文錢就能養活無數貧困人家,人足夠多,我們才能成為與世無雙的超級大國。」

「其三,朝廷應大力發展旅游業。

「將華山、嵩山、西湖、汴河兩側等風景都再裝飾一番,讓富人們有處去,能花錢,錢唯有不斷流動,百姓們才能夠越來越富!汴瓊號就是最好的例子,其為瓊州帶來的財富尤為巨大。」

「其四,朝廷應設置獎勵機制,每年對那些優質的商人、工廠主、以及帶著窮人發家致富的人進行獎勵,以此來提高百姓們的生活熱情。」

「其五,繼續加大私塾教育的規模。讓更多人能夠識字看書,只有擁有足夠的文化,懂得足夠的道理,才能將生意做的越來越大,才能夠拯救更多愚昧且無知的底層百姓!」

「其六,站在大慶殿的各位同僚,以及各個州府的官員們,必須對自己負責的地域上心,參與到商貿活動中。比如,你負責的區域乃是養蠶之鄉,但織布賣布的商人卻不多,那你就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自己去找商人,讓商人賺錢,讓百姓賺錢,讓當地的稅收也增加,此策,必須放在考核官員升遷的制度中。」

「其七,朝廷應該設立專門的工商司,專注于解決工廠主和商人在經營運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既要有規範,又不能抑制商人們通過符合法令的手段賺錢。」

「其八,朝廷需再次檢查公共措施,完善水泥路,紅綠燈籠燈、橋梁書屋等工程質量,保證百姓的正常生活有條不紊地進行。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照看好土地,那是我們做這一切的根兒。」

……

王安石,幾乎是完全不喘氣地將《富國八策》講完了。

大慶殿上一片寂靜。

策略都是好策略,但是若真都施行,那官員們恐怕以後就要忙死了。

特別是第六條,直接讓官員們邀請商人們回地方建廠或推行商業,並將其納入升遷考核中,這需要官員們的臉皮非常厚,才有可能做到。

這時,三司使韓絳站了出來。

官家,若這《富國八策》開始實施,恐怕朝廷要耗費一大筆錢吧!」

這八策,基本都是免賦稅、厚獎賞、包括加大各種公共類設施,自然很耗錢。

司馬光白了韓絳一眼,道︰「三司使,難道咱們從高麗和東瀛得來的錢財,還不夠用嗎?」

此話一說,眾臣都笑了。

大宋從高麗和東瀛的國庫和皇室,可是搜出來不少財物。

怎麼會不夠用?

韓絳撓了撓頭,道︰「這兩年,腰纏萬貫的日子太安逸了,突然有這麼大的開支,有點舍不得,不過只要咱們大宋能夠越來越好,三司願意將錢花在刀刃上。」

趙頊笑了笑,道︰「當下對咱們大宋而言,錢已經不是問題。」

「朕也挺欣賞這八條策略的,完全可以執行。」趙頊拍板道。

就在這時,一名青年御史站了出來。

「官家,臣有個問題。」

「若此八策執行,那官員們將會迎來一番最為忙碌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短則一年,長則三五載,實在有些招架不住,當下,我大宋的官員,有些不夠用了!」

「我大宋的官員,有些不夠用了!」

官員們听到此話,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韓琦也率先拱手道︰「官家,確實存在這種情況,如今的中書都是一人做三份差事,御史台的人經常被調到三司,大家有些忙不過來了。」

自趙頊登基以來,一直維持的一個政策便是減裁官員。

官員們越來越少,越來越少,最後留下來的不是曾經為大宋建立過功勛的,就是當下還能夠干實事的官兒。

但是。

隨著新法施行,越來越多官員崗位需要補充,但新政就是裁兵裁官。

官員們雖然堅持了下來,但明顯是越來越忙碌了。不過一直沒人敢說,因為怕有人罵自己矯情。

而今,終于有官員趁著這個機會說出實情了。

趙頊以前沒有注意到,但經此一點,他便明白了。

他想了想說道︰「此事,朕明白了。著令中書省,迅速統計一下各個衙門的缺口,讓他們都報上需要多少官員,可以去翰林院挑,也可以在各個地方的官員里選擇,待選好之後,整體再向朕匯報。」

「是,官家!」韓琦拱手道。

官員們都長呼一口氣,增官之後,大家的壓力便沒有那麼大了。

七日後。

完整版的《富國八策》經過多番修改待趙頊同意後,告知了天下。

商人工人們甚是興奮,他們的春天終于要到來了。

「這……這意味著我們的地位再次提高了,朝廷還是懂我們這些商人的辛苦,接下來,我們一定要大干一場!」

「富國八策,實則是富民之策啊,待我朝的工商繁茂起來,百姓流動起來,便將所有人掙錢的心思都會調動起來,到那時,才是真正的盛世啊!」

「好計策,有了朝廷在我們背後撐腰,接下來只管大刀闊斧地去做就行了!」

……

此《富國八策》,上到士子商賈,下到百姓工人,全都甚是興奮。

這將會大大提高他們的收入。

而此刻,遼國境內。

耶律洪基自然也收到了大宋施行《富國八策》的消息。

他的心里,五味雜陳。

他也有聖君之志,但可惜遇上了擁有火器的大宋,遇到了有各種方式變法強宋的趙頊。

耶律洪基非常不甘心。

而今,遼國再去學大宋的變法之術已經晚了。

就在這時,遼國國相蕭德溫來了。

「陛下,我軍現在共籌集了二十萬兵士,計劃留在北境五萬人,以防女真人突襲,其余十五萬人皆可攻宋。如今糧草已經籌備完畢,戰士們都在訓練,這一仗,我們真的是要傾國之力與大宋拼了!」

這一次,若失敗就意味著亡國。

耶律洪基想了想,說道︰「不用留在北境五萬人,留兩萬人即可,朕要帶十八萬人親征。」

「另外,你在邊境散播一些消息,就稱女真人再次死灰復燃,遼國正面臨第二次內亂,以及百姓造反,攻佔了好幾處縣衙!在散播消息的同時,盡量安排一下人,造成女真人造反和有百姓圍攻衙門的假象。」

「陛下,這不用安排。一些女真人確實在偷襲我們的士兵,另外,我們鄰近宋境的幾個州,確實有百姓在圍攻縣衙,有一個縣的反民甚至殺了縣令,我只需派人將這些事情傳播出去即可!」蕭德溫一臉笑容地說道。

耶律洪基面色鐵青。

「不用制造假象,你還挺開心的,是不?」

蕭德溫頓時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解釋道︰「陛下,我……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我們……我們可以用這些事騙一騙大宋。」

「退下吧!」耶律洪基瞪眼道。

這半個月,他幾乎是夜夜睜眼到天亮,茶不思飯不想,足足瘦了十余斤。

如果這場戰敗,遼國覆滅,這將讓耶律洪基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向來自視驕傲的耶律洪基根本無法接受這種結局。

如果真到了這一日,他只能選擇自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