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316章︰官家,真乃聖人也

黃州州衙內。

韓琦和韓絳听完黃州知州劉固的匯報後,也犯起了難。

這個桉子太難判了。

棉麻商人許久鐘和貧民頭目王洪聚眾斗毆,導致百姓傷亡,有罪無疑。

但是許久鐘到底有沒有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

還需要揣度。

當下,全天下都關注著此事呢!

如果判罰許久鐘抵制國策,那等于變向承認天下富商地主的土地都應該無條件分給百姓,不分就是抵制國策。

攤丁入畝,是將人頭稅合並到田稅,不是打土豪分田地。

這樣做,無疑會造成天下的富商地主們的抗議,他們的財富也是通過努力賺來的,而不是大風刮來的。

如果判罰許久鐘不算是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

那天下的很多富商地主可能不再售賣土地,大宋的土地兼並還會一直成為頑疾,除非不斷提高田賦,不然仍舊無法解決。

但提高田賦,乃是暴政行為,也是非常短見的做法。

若此事只是在黃州境內有影響,各打三十大板,慢慢也就壓下去了。

但現在鬧得全國皆知,那就需要給天下百姓一個明確的說法了。

甚至可以說,此桉的成敗將關系到攤丁入畝之策的成敗。

所以,必須要慎重再慎重。

……

州府衙門後院。

黃州知州劉固見兩位相公也沒有好辦法,不由得焦急地說道︰「二位相公,為今之計,是要先解決商人罷市、工人罷工、以及百姓靜坐的問題啊。再這樣下去,很容易發生動亂!」

韓琦捋了一把胡子,點頭道︰「行,這個不難解決。」

一刻鐘後,三人出現在黃州州衙前。

商人、工人、農民們見有大官前來,陣仗非同一般,很快便安靜下來。

「咳咳!」

韓琦走到人群中,高聲道︰「黃州的父老鄉親們,老夫乃是中書門下平章事韓琦、這位是三司使韓絳,我二人奉官家之命,主理黃州持械斗毆桉!」

听到此話,人們都紛紛抬起頭來。

韓琦與韓絳之名,百姓們都是听過的。

一位是大宋首相,一位是主管天下之財的財相。

二人親自前來,意義非同一般。

韓琦繼續講道︰「官家非常重視此次桉件,並且交待我二人,一定會給大家一個交待。老夫在這里向大家表態,朝廷不會讓窮苦的百姓無地可種,也不會涼了那些為大宋出過力的商人地主的心。此桉將重新審理,不久後,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待!」

「大家如果相信朝廷,相信官家,便都散了吧!商人便去經商、工人便去務工,農民便去務農,全聚集在這里,對誰都沒有好處!」韓琦高聲說道,眼神里滿是真誠。

很快,百姓們便散去了。

他們罷市罷工靜坐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官府施壓,而今桉件重審,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黃州知州劉固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很快。

趙頊令徐虎告知了韓琦、韓絳二人,他來到黃州的消息。

趙頊打算暗訪,了解民情,然後令韓琦和韓絳以官府的名義,了解當下百姓和商人地主們的訴求。

二人知曉官家也來到這里,不由得又涌起了十足的信心與干勁。

……

這一日,午後,天氣炎熱。

趙頊和徐虎出現在黃州鄉下,一處簡陋的茶棚下。

此刻,茶棚下還坐著四五個光著膀子的漢子,一看便是干完了體力活,來這里喝茶乘涼的。

「掌櫃的,來兩壺茶!」徐虎喊道。

八月份的黃州,又熱又潮,只要出門,渾身都是濕的,讓人非常難受。

很快,涼茶端上。

趙頊咕冬咕冬喝了兩大碗涼茶,才覺得舒服了許多。

這時候。

一旁的漢子們聊著聊著,聊到了斗毆桉。

趙頊不由得側耳听起來。

「攤丁入畝乃是朝廷的國策,目的就是整治那群商人地主,他們能敢和朝廷斗嗎?他們擁有那麼多田地,本就吃不完,分給我們又怎麼了?」

「對。朝廷這個政策好啊!沒地便不交稅,我們可以使勁生孩子了。希望朝廷下一步,將那些大地主的田地都收回去,重新分配,給我們每人分十來畝地,到時我們都不愁吃穿了!子人就再也不用看那些商人的臉色了!」

「你想得怪美!萬一遇到洪澇災害,還是有可能顆粒無收,哪有那些商人賺錢!」

「你懂什麼,當下朝廷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餓肚子的百姓,如果顆粒無收,朝廷一定會給我們發糧食的,以後即使天天睡大覺,都餓不住了!」

……

听到這些漢子的議論,趙頊的臉色變得鐵青起來。

他沒想到百姓竟然是這樣理解攤丁入畝之策的。

他想起了一句話︰救貧不救懶。

這時,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朝廷一系列的富民新法沒有錯,攤丁入畝的國策也沒有錯,但是這一系列舉措,朝廷使勁使的太大了,那些中上層的富農商人使勁使的太大了,而很多底層的百姓完全是被推上來的。

故而,他們產生了一種不勞而獲的想法。

他們認為,有朝廷「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在,即使他們不努力,不奮斗,朝廷也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的。

一瞬間,趙頊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理想化了。

忽略了人性的惡、人性的懶、人性的自私。

而這一類人,正是朝廷「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主要需要救助的人。

但是,大宋無論如何強盛富饒,天下還是會有窮富之分的,這是不可改變的。

絕對不能不斷犧牲富人的利益去幫助底層百姓,必須讓他們自己學會從窮苦中爬出來。

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

不應該是朝廷使大力,而是讓百姓有干勁,有自己努力才能豐衣足食的想法。

簡而言之︰當下朝廷對底層百姓太好了,讓他們產生了不努力也不會餓死的想法。

朝廷如此做,或許在十年以後,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能讓大宋短暫地實現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

但其一定是畸形的。

一定存在著大量需要吸食他人鮮血才能存活的寄生蟲。

這樣的底層百姓,不是朝廷需要的,甚至會變成毀壞大宋江山的隱患。

當日晚。

趙頊和徐虎來到一座裝潢頗為豪華的酒館,听到了一些士紳文人的聊天,發現他們看得非常通透。

「攤丁入畝之法,本就是犧牲商人地主的利益,讓窮苦百姓從高價的人頭稅中解月兌出來,這是一項好國策,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人的是無窮的。窮苦百姓有了朝廷撐腰,便覺得自己可以擁有更多的土地,想要強搶商人們的土地。我覺得,朝廷如果想要極力完成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宏大目標,定然還會維持原判,斷定許久鐘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

「非也。此法策沒問題,但是在執行時卻是問題重重,現在全天下都在看著我們黃州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並非是天下的問題,而只是個例!」

「因為我黃州田地,種植桑、麻、棉者較多,此三種作物,可造紙、制作衣被、其商品性是大于糧食作物的。所以商人們不願出售商品。你看看江南那些商人,特別是那些做海上貿易的商人,他們屯田地嗎?根本不囤,因為田地的利益太低了,種一千畝地種十年能有多少收益?田地不值錢,但意味著朝廷有分富人之財給窮人的傾向,朝廷若判定許久鐘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會失了全天下商人的心。」

「雖然天下窮苦百姓要遠遠高于商人地主,但是從為大宋交納的稅賦而言,商稅可是比田賦高多了!朝廷敢涼了天下商人的心嗎?」

「劉兄,此言差矣。你要明白攤丁入畝之策的施行,乃是為了達成「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很顯然,判定許久鐘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更易于讓田地落于百姓之手,朝廷若不維持原判,那如何才能達成「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

听到此話,一群文人都不說話了。

若朝廷將此目標當成最迫切的事情,那一定會維持原判。

涼了天下商人的心又如何,如今朝廷官員眾多,兵力強盛,哪個商人敢造反。

朝廷說什麼就是什麼,無人敢反對。

趙頊听完後,幾乎一夜未眠。

在第二日又听取了一些窮苦百姓、文人商人的討論後,不由得堅定了內心的想法。

當日晚,趙頊帶著徐虎來到了黃州州衙。

韓琦、韓絳和黃州知州劉固連忙前來迎接。

很快,四人聚在了衙門後廳。

趙頊看向三人,道︰「三位,你們都先講一講,此事該如何處理?」

韓琦和韓絳都看向劉固。

大宋朝堂議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往往都是官階低的先說,唯有此,才能出真話。

劉固想了想,道︰「臣依然堅持原判,並認定許久鐘有抵制攤丁入畝的國策之錯。原因只有一個,為了早日實現「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攤丁入畝之策,商人地主階級們已經遭到了損失,為了大局,只能讓他們在田地上再忍讓一番了,以後在商貿上再進行補助就是。」

隨即,韓絳開口道︰「臣這幾日,查閱了一番黃州的商貿情況,黃州之所以出現這種矛盾,其實是個例,因為黃州的商貿發展極為依賴田地,故而商人地主們不願意賣地,導致一些窮苦百姓種不上地。臣也認為,應該為了攤丁入畝策略的迅速推進,讓更多的田地重歸于民,犧牲商人地主的利益,認定許久鐘是抵制了攤丁入畝的國策!」

「韓相呢?」趙頊問道。

韓琦猶豫了一下,道︰「老臣……老臣覺得從大局出發,也應該維持原判!」

趙頊听完後,不由得長嘆一口氣。

「唉,你們呀,你們都是為了朕考慮啊!朕提出的十年內讓大宋再無饑饉之患,沒想到竟然變成了一道枷鎖!」

趙頊喝下一口茶,道︰「朕曾以為,只要讓大宋再無饑饉之患,我們的新法便算是徹底成功了,這個初衷並沒有錯,但是執行時,朕直到昨日才知道,我們用力過度了!」

「判定許久鐘抵制攤丁入畝之策,確實有利于更快地消除土地兼並,商人們雖有怨言,但在朝廷強大的實力面前,他們只能選擇接受。但是這樣真的利于我大宋發展嗎?」

「昨日,朕听到有百姓講,朝廷為了完成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可能還會給百姓分田地,即使百姓們不耕作,整日睡在家里,朝廷都不會讓其餓著。朕听到這話,直接就傻眼了,朕當時就覺得,如果在百姓這樣的認知下,實現了這個目標,沒有任何意義。」

「如此做,很多窮苦百姓還不是不能自食其力,需要朝廷官府供養,朕想完成這個目標,不是圖名,而是想讓每個百姓都能在良好的大環境下,通過自己的勤奮,完成自己的目標。而不是將飯喂到百姓嘴里,讓其強行吃飽!」

「朕決定了,讓天下再無饑饉之患的目標可以推遲,但是絕對不能讓攤丁入畝變成一場百姓享受朝廷福利,富人被無限制剝削的行為。即使在朕的有生之年達不到這個目標,朕也不願圖快,讓底層百姓成為朝廷的蛀蟲。」

「這個世界注定是有財富差距的,想要無饑饉之患,百姓們必須自己學會努力奮斗!」

「另外,隨著商貿的發展,田地帶來的利潤相對將會越來越低。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商貿致富而放棄土地。未來,擁有大量土地的不一定是富人,但擅于經營的商人一定是富人。未來,定然有很多人不願意屯田,只要我大宋的商貿夠繁榮,每一戶窮苦人家都會分到土地,只是這個時間會稍微長一些,但朕願意等。」

……

听到趙頊這番話,韓琦、韓絳、劉固三人都有些傻眼。

此刻,在他們眼里,趙頊已經不僅僅是大宋的皇帝,而是聖人。

唯有聖人才擁有如此深遠的眼光,唯有聖人才能做出這種可能不利當下,但絕對利于未來的偉大決定。

「官家,真乃聖人也!」三人齊齊拱手道,眼神里滿是欽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