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79章︰瓊島建新城,與黎族人的矛盾

翌日,天大亮。

趙頊、文彥博、歐陽修、富弼、曾公亮五人洗漱完畢,並各自喝了一碗佔城島米粥,吃了兩根香蕉後。

跟著蘇軾,坐馬車出了州衙。

「官家,此條街道名為小汴街,乃是依據汴京城的南門大街建設的、街道兩側,各色商鋪都有!」

趙頊從窗口望去。

街道上。

有茶館、酒樓、面館、藥鋪、漆器鋪子、書籍鋪、海鮮行、餅店、甚至還有勾欄瓦舍。

但絕大多數鋪子都只是掛了個牌子,別說客人了,連開鋪子的人都湊不齊。

片刻後,眾人來到了海邊。

趙頊瞬間被海邊的一排排房子吸引住了,連排的房屋,全部都是由木頭築造,且是推窗見海,風景甚美。

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那絕對會憂愁全消。

文彥博四人的眼楮也發亮了。

年齡大者,最怕的便是冬天,很可能一場大雪,便能帶走一大波老人。

而瓊州島卻沒有冬天。

冬天來這里養老,如果住在這樣的房子里,顯然是一種享受。

木頭房共計一層半,第一層有三間屋子,一間為廳堂,兩間為臥室,二層可以作為書房,也可以休閑,曬個太陽。

里面的家具床鋪都是原木打造的,因為趙頊撥的錢比較充足,所以木頭房的質量非常高。

而最吸引人的,則是每座房子都配了一條船,可以隨時出海。

至于廚房的設置,在這排屋子的後面,有一個大餐廳,乃是設置的自助餐,大宋的各種美食小吃,應有盡有。

當下,因為人太少,大餐廳並沒有開門營業。

趙頊等人在里面休息了近半個時辰,才不舍地離開。

隨後,趙頊等人來到了百姓學堂。

趙頊為了讓黎族人與大宋百姓融合,專門交待蘇軾要開設免費的百姓學堂,讓黎族人學習漢語、漢文化。

但是,他進入百姓學堂後,發現人並不多,並且沒有一個黎族的孩子。

黎族孩子基本都是穿的海島棉,且衣服上都繡有獨特的花紋圖桉。

但這里的三十多個孩子,一個都沒有。

趙頊問道︰「不應該啊,朕下船時還看到了黎族的孩子,他們為何不來百姓學堂?」

蘇軾皺著眉頭。

「黎族的德旺族長禁止黎族的孩子進入百姓學堂,他們族落內有自己的學堂,我曾去問詢原因,那德旺族長只說了一句我們黎族的孩子我們自己教,便將我趕走了!」

「這個族長很頑固,他對我們在這里做的事情完全不配合,若不是一部分黎族年輕人較為開明,願意和咱們合作,這些房子街道根本建造不起來!」

「他們總以為,我們是要佔領瓊州島,然後將他們攆走,攆到大海上的其他島嶼去!」

蘇東坡一臉無奈。

瓊州島的黎族人們,對北方的那一大片土地,到底是哪個皇帝統治,根本就不感興趣。

因為在他們心里,自己是黎族人,而不是大宋人。

大宋的事情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最近雙方沒有打斗過吧?」趙頊問道。

蘇東坡搖了搖頭,道︰「沒有,這位德旺族長不讓他的族人與咱們有交集,很多人在寨子中根本不出來。」

「切記,這里大宋的領土,也是他們的家,絕對不能與他們起正面沖突,絕對不能鬧出人命!」

「臣明白,無論他們認不認,我是將他們當作大宋子民的,我作為瓊州知州,必須對他們好!」蘇軾一臉認真地說道。

趙頊滿意地點了點頭。

但就在這時,一名士兵跑了過來,道︰「官家,不好了,黎族藤甲兵將州衙圍住了,他們吵著嚷著要見新來的大官,應該就是要見官家!」

「什麼?」一旁的蘇軾瞪大眼楮,道︰「我……我……來到瓊州島後,雖說和藤甲兵發生過一些沖突,但……但是他們知曉分寸,根本是不敢圍州衙的,怎麼會……」

圍攻州衙,那就相當于造反了。

蘇軾一臉郁悶。

早不出事晚不出事,沒想到偏偏到官家來了才出事。

若藤甲兵與宋兵打起來,那蘇軾這幾年來的功績恐怕要全部泡湯了。

趙頊微微皺眉︰「走,回去看一看!」

半個時辰後。

趙頊坐著馬車出現在州衙前。

而此刻,衙門前足足集聚了二百多名藤甲兵。

藤甲兵,即黎族的兵,由十八歲到四十歲之間的壯年男人組成。

他們身穿著一種樹藤編織的藤甲,可防刀槍,並且藤甲都很潮濕,火攻也並不好使。

藤甲兵的手中,大多拿的都是藤條、棍子之類的。

在他們的族落中,金屬制品非常有限。

當下,瓊州島共計有兩千多名藤甲兵,而大宋的士兵,除了趙頊帶來的三千人外,還有兩萬多人。

若真打起來,肯定是宋軍佔優,但除非黎族真的造反了,不然宋兵絕對不能將武器對準百姓。

「那個新來的大官就在馬車里,我們抓住他,抓住他!」有人喊道。

刷!刷!刷!

在趙頊出馬車的那一瞬間,徐虎大手一伸,三百名手提弓弩的禁軍士兵便將那些藤甲兵圍了起來。

絕對不能讓官家有半分受到傷害的可能。

在徐虎的護衛下,趙頊走到州衙門口,想了想後,道︰「黎族的兄弟們,我就是你們口中的那個大官,你們為什麼要圍困州衙、為什麼想要將我抓起來,有沒有主事人,站出來說話!」

頓時,一個皮膚黝黑,左臉處有一記花瓣刺青的中年人走了出來。

「你……你說話,能做得了主嗎?」那中年人問道。

「可以,只要我認為可行的意見,都能答應你!」

「你……帶了那麼多人上島是……是要將我們趕出島嗎?」

趙頊連忙解釋道︰「沒有沒有,他們只是陪著我在島上轉一轉,最多一個月便會離開的。」

「那……那你能答應我一件事情嗎?你們宋人和我們族人以牛嶺為界限,從此以後,互不干擾,彼此都不能去對方的領地,如何?」

「牛嶺?」趙頊面帶疑惑。

牛嶺就是瓊島北島和南島的分界線,他們就想縮在族落中,不和我們有交集!」一旁的蘇軾小聲說道。

趙頊甚是不解,問道︰「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給你們提供更好的吃穿物品,提供更好的物品,讓你們過得更幸福啊,咱們都是宋人!」

「不是,我們是黎族人!」中年人驟然放大了聲音,且情緒激動地攥起了拳頭。

唰!唰!唰!

在那一刻,周邊的士兵們全都舉起了弓弩。

他們必須保護趙頊的安全。

「放下,都放下武器!」趙頊命令道,然後看向中年人,道︰「能不能讓我和你們的族長聊一聊?」

「德旺族長是不會和你說話的,你們這些人太狡詐了,你們有種就殺了我,若不答應以牛嶺為界,我們藤甲軍就是全都戰死,也要守護我們的族落!」

趙頊能明顯感受到,這些人的眼神里都滿是恨意,和昨日那個小姑娘一模一樣。

但他實在想不通,到底是哪里來的這股滔天恨意!

他想了想,說道︰「你看這樣行不,我放你回去,你給我三天時間考慮一下,三天後我會給你們一個回復,如何?」

說罷,趙頊朝著周圍的士兵們擺了擺手,讓他們讓出一條路。

唰!唰!唰!

士兵們迅速有效地撤到了兩側。

那中年人遲疑了一下,看向趙頊,道︰「三日後,我們再來!」

說罷,帶著藤甲兵們便離開了。

片刻後,縣衙後廳。

趙頊坐于上位,文彥博、富弼、曾公亮、歐陽修、蘇軾五人坐于下側。

「以牛嶺為界,讓黎族人自治顯然是不可能的,在我大宋的領土範圍內沒有自治這個說法!」

趙頊首先將此事的結果做了定性。

「當下,咱們首先要知道的是,黎族人為什麼仇視我們?並且拒絕溝通。」

趙頊看向蘇東坡,問道︰「蘇知州,你和黎族人溝通時主要采取了什麼策略,有惹到他們嗎?」

「沒啊!臣以及臣下屬的官員,還有百姓們對黎族都很客氣,沒有要過他們一樣東西,並且還主動給他們送東西,畢竟,相對于他們,我們都是外來人嘛!」

「臣還給他們送過肘子呢,一些黎族的年輕人,已經被我感化了,但是他們那個德旺族長下達了黎族人不與宋人有交集的命令,他們便不再理會我們了。我曾見過那個德旺族長,他應該是黎族最有文化的長者,但是見到我便怒氣沖沖,恨不得殺了我,根本不與我溝通……」蘇軾一肚子委屈。

听到此話,趙頊再次想到了昨日那個黎族小女孩。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黎族人仇視他們,一定是有原因的。

趙頊站起身來,走動了片刻,說道︰「從明天起,咱們分散開,穿普通百姓的衣服,尋黎族人問一問。」

眾人紛紛點頭。

黎族人大多靠種地和大海生活,只要去海邊或者香蕉地、椰子地里轉一轉,便能見到黎族人。

至于能不能讓黎族人與自己說話,那大家就只能各憑本事了。

……

晚上,一夜好睡。

眾人分別換上了普通的衣衫,還戴上了防曬的帽子。

趙頊與徐虎一組,歐陽修四人各自帶著一個護衛,分成四組。

蘇東坡帶著一名衙役一組。

大海、石頭、螃蟹三少年也參與了進來,自立一組。

共計七組。

黃昏時分在州衙集合。

當然,若提前打探出消息,可以先回縣衙,到時自有人去尋沒有打探出消息的人。

趙頊和徐虎直接朝著海邊走去。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發現了一個趕海的中年婦女,看其穿著,便知是黎族人。

趙頊熱情地說道︰「大嫂,你是來抓魚嗎?」

「最近收成咋樣?你對島上的官兵有什麼看法?」

「現在,你覺得過得幸福嗎?你想讓官府為你做什麼,我可以替你通傳的?」

……

趙頊一直說,但那中年女婦人一直朝前走,根本就不理會趙頊。

後面的徐虎不由得有些急了。

天下誰人敢對當今的官家不理不睬。

當即,徐虎大步走到中年女婦人的面前,攔住了他的去路。

「大嫂,你能回答我們幾個問題嗎?」

中年女婦人抬頭看向徐虎︰「……」

竟然說了一堆黎族語。

趙頊的臉色略黑,對方可能不會說漢語,甚至可能就是故意說黎語,來拒絕和他們交流。

二人只能放棄。

然後,那中年女婦人便快步離開了。

趙頊和徐虎接著沿海邊向前走去。

在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內。

他們遇到了五個打魚的黎族人,兩個拉著香蕉路過的黎族人,還有一個撿貝殼的老人。

無一例外,這些人不是見他們就跑,就是說一堆二人听不懂的黎語。

很快,便到中午了。

徐虎拿出干糧和水袋。

「官家,先歇息一番吧,吃點干糧、喝點水,咱們再往前走!」

趙頊點了點頭。

頭頂上,烈日當空,他確實也有些累了。

填了填肚子後,二人繼續出發,在海邊找不到人後,無奈往回走,去了田地。

但是,依舊是一無所獲。

有些黎族人,見到他們就會跑走,根本就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

趙頊喃喃道︰「希望其他人能順利一些吧!」

而此刻。

文彥博、歐陽修、富弼、曾公亮、蘇東坡五人都是一無所獲。

蘇東坡幾乎都沒一絲信心了。

穿上官服,帶上士兵,黎族人會給他們說假話。而今扮成普通百姓,對方根本就不搭理他們。

時間飛快,很快,太陽便要落山了。

趙頊和徐虎朝著州衙走去,其他人也紛紛往回趕。

半個時辰後。

文彥博率先回到州衙,一無所獲。

其次是歐陽修、富弼、曾公亮、蘇東坡,也是一無所獲。

而趙頊和徐虎回到州衙看到眾人的表情,瞬間什麼都明白了。

「咱們竟然沒有一個問出來的?」文彥博沮喪地說道。

這時。

趙頊突然看向門口,說道︰「不,我們還有一隊人沒回來呢!」

趙頊所指,自然是大海、石頭、螃蟹三少年,這三人,現在成為眾人唯一的希望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