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45章︰趙頊返京,北方旱情,糧價飛漲

深海,甲板上。

趙頊並沒有理會藤原二郎的解釋。

因為此刻的藤原二郎不是東瀛使者,代表不了東瀛。

宮田本二定然是死罪,至于藤原二郎到底能死能活,就看東瀛知曉此事後如何表態了。

現在,趙頊已經完全佔據主動狀態,東瀛國若是不鄭重地給大宋一個解釋,趙頊絕對饒不了他。

很快,活著的東瀛武士們全部被抓了起來,藤原二郎和宮田本二,也被當作囚犯,戴上了鎖鏈。

所有的刃金重甲,所有的兵器,以及宮田本二在船艙中存放的一些從大宋搶掠的瓷器、字畫、珍珠、瑪瑙,都成為了宋軍的戰利品。

此次海戰,發生在深海之中,結束的又比較快,對周邊漁民並沒有太大影響。

有听到炮火聲者,甚至還以為是打雷聲。

當即,趙頊便返回了明州城,接下來的瑣碎事情,交給宋會忠處理即可。

近黃昏。

當趙頊趕回住處時,周如堇突然從前面奔來,一下子抱住了趙頊,臉上滿是淚花。

「我……我……我還以為你出事了呢!」趙頊一天一夜未歸,周如堇不由得心慌了。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徐虎看到這一幕,當即朝著周圍眾人擺了擺手,然後離開了。

內院之中,就剩下趙頊與周如堇二人。

這時,周如堇松開趙頊,說道︰「為了我和我爹,你不但得罪了明州知州,甚至還會因火器而獲罪。我听我爺爺講過,御史並不好做,容易得罪人,要不咱們兩個逃吧!」

「逃哪去?」趙頊笑問道。

「去一個沒人能追得到咱們且不認識咱們的地方,我……我能養活你,我……還有好多積蓄呢,這筆錢,足夠咱們兩個和爺爺花了,至于我爹,便不管他了!」

周如堇一臉認真。

對趙頊的喜歡,完全表現在了臉上。

趙頊听到此話,不由得笑了,然後拉著周如堇的手回到屋內。

「如堇,你坐下,我有事情要告訴你!」

周如堇面帶疑惑,坐了下來。

趙頊拉著一把椅子坐到周如堇的面前,然後看向她的眼楮,說道︰「我能感受到,你想和我過一輩子,你應該也能感受到,我和你的感覺是一樣的。」

周如堇臉色微紅,有些羞澀地點了點頭。

二人在那晚枕臂而眠時,其實就算是定情,且彼此都明白對方心意了。

趙頊握著周如堇的手,認真地說道︰「其實,我不叫許照,我真名叫做趙頊。」

「趙頊?這個名字也挺好听的,我不介意你叫什麼的!」周如堇一臉可愛。

「我是大宋皇帝趙頊!」趙頊又說道。

周如堇一愣,身體不由得往後一趔,有些不敢置信地說道︰「你……你……不會在和我開玩笑吧,我……我……」

趙頊認真地點頭。

周如堇頓時變得局促起來,緩緩站起身來。

「民女……民女……周如堇……周如堇……參見皇帝陛下,我……我……我剛才都是胡言亂語,你……你莫要……」

趙頊看到周如堇緊張地語無倫次,不由得樂了,其大手一伸,將周如堇攬入懷中,問道︰「可願隨朕入宮?」

周如堇輕輕咬著嘴唇,一雙炯炯有神地大眼楮來回轉動。

此刻的她,激動地根本說不出話來。

天下人都知曉,當下的官家乃是民間所有未婚女性理想中的對象。

年輕,文武雙全,對三位妃子甚是優待,甚至極有可能成為像秦皇漢武那樣的偉大帝王。

哪個女子不願意嫁這樣的男子。

「朕當你默認了啊!」趙頊吻了過去。

這一夜,甚是美麗……

……

翌日,天大亮。

趙頊決定不再南下。

漕運和江南已安,剩下的細節,由下面的官員去做便行了。

他本來還想著去瓊州見一見蘇東坡,但自明州出發,即使走海上,抵達瓊州也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

五月份,天氣越來越熱,不適宜再往南行了。

再加上,中書奏報北方大旱,多個州府都出現了饑荒,出來三個多月的趙頊再不回去,恐怕那群御史就要彈劾了。

當即,趙頊便準備返回汴京。

趙頊的計劃是,從明州出發,直接走海路,抵達楚州後,走汴河,直抵汴京城。

如此一來,大約五月底便能到家。

至于周如堇,她和趙頊已經有了夫妻之實,還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選秀被他納入後宮的女子,自然是要讓其隨自己一起回汴京了。

周如堇的父親周大壽,趙頊將安排專人將其送往杭州,周大壽已知二人的感情,就等著趙頊上門娶親了。

趙頊的打算是先不告知周大壽真實身份。

當冊封周如堇之時,朝廷自會派人前往杭州送上彩禮,並請周大壽與周老爺子入京。

到那時,二人便什麼都知道了。

周如堇對趙頊的安排自然是十分贊同。

當日,趙頊又召見了鄭萬山父子。

他準備將鄭家船舶廠編到朝廷的官辦船廠中,鄭家造船工藝精湛,但造的大多都是商船、貨船。

趙頊希望他們能將大宋的戰船改造一番,讓其能行得更快,行得更遠。

鄭家父子甚是高興,這一次真的算得是祖墳冒青煙了。

第二日,趙頊、徐虎、周如堇坐上一艘商船,離開了明州。

……

五月二十九,汴河之上,夜風習習。

趙頊摟著周如堇在甲板上吹風,明日午後,便可抵達汴京城。

周如堇略帶緊張。

「我到了宮內,肯定不知規矩,會不會惹得太皇太後、太後和三位姐姐生氣呀,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巧媳婦還怕見公婆呢,更何況是帝王之家。

趙頊笑著說道︰「不用緊張,她們好著呢,你就做好听她們夸贊你的準備就行!」

「你就會騙人!」周如堇朝著趙頊的腰間掐了一下。

趙頊看向前方,面帶笑容。

他已經寫信告知後宮,自己與周如堇的關系了。

他篤定,無論是太皇太後、太後,還是向芯兒三女都會非常歡迎周如堇的。

畢竟,他們都希望趙頊為皇族開枝散葉,生的孩子越多越好。

而周如堇這類看著非常有靈氣的江南姑娘,在太皇太後和太後娘娘眼里,那是極能生養的姑娘。

而此刻,在中書衙門內。

富弼、歐陽修、曾公亮三人已經返京復崗。

此刻,眾相公都沒有離去,而是一種甚是忙碌的狀態。

自今年年初開始。

齊州、袞州、徐州、鄭州、南京、壽州,還有開封周邊,雨水極少,皆處于干旱狀態。

一些地方,土地皸裂,糧食注定要大幅度減產了。

其實從去年那場大雪後,整個北方都少有雨水,三月四月天氣晴朗,幾乎是一滴雨也沒有下。

到了五月份,天氣越來越熱,水井、河流大多數都干涸了。

黃河、汴河、五丈河、泗水都主要河流,水勢也比往年弱了許多。

近二十年來,這可能會是最嚴重的一場旱情。

當然,除了大宋遭受旱災外,西夏和遼國南部也深受旱情影響。

百姓一下子陷入了恐慌,糧價正在不斷提高。

大宋看似強大了,但若這場旱情再擴張,一次抗旱賑災就足以掏光朝廷現在所有的家底。

韓琦等人已經商討出了多種抗旱方式,但如何取舍卻成了難題。

若為了救災民將朝廷老底掏空或者將江南的糧食掏空,有很多臣子顯然不同意。

因為,百姓受災動搖不了國本,但朝廷無錢又無糧卻是動搖了國本。

……

午後,趙頊終于回到了汴京皇宮。

他首先做的自然是帶著周如堇去向太皇太後和太後請安。

兩位老人高興極了,當即賜下了不少禮物,讓周如堇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平復下來。

緊接著。

趙頊自然是要去見自己的三位愛妃,以及兩個小兒子了。

多日不見,向芯兒、林映衣和華沁一出落得更是漂亮。

大兒子趙臨已經兩歲半,二兒子趙晨已經兩歲,這兩個皮孩子已經能夠手拉著手,在宮殿里狂奔了。

而華沁一的身孕也已經有六個月了。

雙方見面,向芯兒三女先是朝著趙頊施禮,然後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周如堇的身上。

「這位就是如堇妹妹吧,不愧是江南水鄉的女子,如出水芙蓉一樣,真是好看!」

「如堇妹妹,以後咱們就是好姐妹了,官家要欺負你,你只管給我們說,姐姐們給你撐腰!」

「妹妹,我們將你的院子已經收拾好了,還帶來一些衣服,你試一試吧!」

「妹妹,我給你轉唄了一些首飾,咱們一會兒去試一試。」

「不用理會官家,咱們女人說話,他在一旁礙事著呢!」

……

說罷,四女便滿臉笑容的離開了。

趙頊看得一愣一愣的。

女人的友誼就是這麼簡單,只要互夸對方漂亮有氣質,很快就能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

隨即,趙頊讓二兒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後拉著大兒子,玩游戲去了。

當日晚,趙頊推開了向芯兒的房門。

向芯兒以周如堇剛入宮不能冷落她為由,讓趙頊去找周如堇,讓趙頊吃了閉門羹。

而後,趙頊又去尋林映衣和華沁一,二女以同樣的理由,將趙頊趕了出去。

趙頊無奈之下,只得去找周如堇。

周如堇則是以自己是妹妹,初來乍到就先得恩寵會顯得自己沒有禮數為由,也對趙頊緊閉房門。

趙頊頓時為難了,他感覺四女說得都沒有問題。

「唉,當皇帝確實難,真是幸福的煩惱呀!」

趙頊兜了一圈後,最後強行鑽進了向芯兒的被窩。

四女之中,向芯兒是最不怕趙頊的,也是趙頊的皇後,趙頊依照自己的禮數,回宮的第一晚,自然要陪皇後。

一夜酣睡。

翌日一大早,趙頊來到了垂拱殿。

他又坐在了熟悉的桉頭前,桉頭兩端,奏疏堆積如同小山一般。

奏疏所書,基本都是關乎北方旱情的。

應對旱情,朝廷一直都是有較為完善的章程的。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朝廷開放當地的常平倉,賑濟救災,迅速安撫民心,以防有流民造反。

若旱情特別嚴重,朝廷還會增加一種救災方式︰移民就食。

所謂的移民就食,就是由朝廷組織流民遷移,去富庶的地方,然後用富庶地方的糧食供養災民,以免形成一群群流民潮,且都向汴京城涌來。

不過這一次,旱情太嚴重了。

僅靠朝廷的常平倉,再加上轉移江南的糧食,速度稍顯緩慢。

當然,這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最嚴重的是,由于農兼商法的應用和水泥路的普及,商人們越來越多,而有些商人賺錢賺瘋了。

開始哄抬糧食價格。

本來,一斗米價格為七十文,現在已經漲到一百二十文了。

糧價上漲,導致一些本來沒有受到饑荒影響的百姓也開始慌張,然後也開始囤積糧食。

很快,大多數糧食都落在了商人和富農的手中。

他們將糧食屯在家中,兩三個月都吃不完,而那些受干旱影響最重的貧民,卻是連第二頓的糧食都不知去哪找。

可謂是,窮人餓死,富人撐死。

汴京城內,依然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戶戶都有存糧,而外面村落的百姓,卻是已經好些日子都吃不飽飯了。

朝廷的存糧有一些,但遠遠不夠,又不可能去市場買高價糧,賑濟百姓。

源于高糧價,群臣們都有自己的想法。

有人認為,朝廷應該印制紙鈔,向窮人發放,不但能促進商貿,還可以間歇性降低糧食價格。

不過此法會讓貨幣貶值,導致其他商品的價格也會升高。

並不是上策。

還有人認為,朝廷應該出手,以法令抑制糧價。

在未來半年內,一斗米的市場價不能超過七十文,等到秋糧下來,糧食的價格自然就無法居高不下了。

此策也有弊端,不但會削減農兼商法的施行,還會導致很多商人破產。

趙頊想了想,朝著一旁的喜子說道︰「將這兩日在中書討論的那群人都召過來。」

「是,官家!」喜子快步朝著殿外走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