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179章︰大宋蹴鞠商機,遼國養豬之術

七日後。

汴京城的主要街口中央都架上了紅綠燈籠桿。

燈籠桿根部以水泥澆築,風霜雨雪皆不能將其摧倒,上面的燈籠都可拆卸,方便替換與點亮。

經過火器營的改造後,燈桿上還裝置了一個木齒輪,外加一個小沙漏。

轉動木齒輪可調整紅綠燈籠的方向,而小沙漏的時長設置大約為三十息,待里面的流沙流完之後,手動翻轉過來就行,非常方便。

如此一來,一名邏卒便能看守整個街道,這讓開封府與皇城司的士兵們壓力倍減。汴京城的交通壓力頓時減輕了許多。

觸犯此規則者,已不再杖責,只需在紅綠燈籠桿下指揮交通三日即可。

趙頊有嚴令,此懲罰不準任何人代替,不準使用金錢豁免,在沒有特殊情況下,百官與百姓都需遵循此規則,不然罪責相同。

汴京城的百姓,非常好面兒,此規則一出,幾乎無人去觸犯。

不久後,大宋主要州府路口擁擠的地方,都將會架上紅綠燈籠桿。

……

三月十七,迎來了大宋今年三月份的第二次常規朝會。

大慶殿內,官員齊聚。

趙頊剛坐在龍椅上,便見御史中丞呂公著大步走了出來,高聲道︰「官家,臣有本要奏!」

听到這道聲音,群臣都不由得緊張起來。

御史台上奏,在場的每個人都可能中招,有時甚至自己都不知曉原因。

「昨日,臣查看官員卯冊,發現禮部侍郎王珪、禮部員外郎耿春和及其下屬三名禮部官員,在三月初七、初八這二日,托辭生病而未去衙署。據臣探查得知,並無醫者為這五位官員上門診病,細查之後,臣才知他們並未生病,而是去城南的圓社觀看山岳正賽了,而在三月八日則是聚集在城外蹴鞠玩樂!」

禮部侍郎王珪、禮部員外郎耿春和就站在不遠處,听到此話不由得都低下了腦袋。

平時偶爾點卯不到,算不得什麼大事,大家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過去了。但在朝堂上被御史提出來,且還是因為個人娛樂,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所謂圓社,又名齊雲社,相當于現在的足球俱樂部,里面有多支蹴鞠隊伍。

所謂山岳正賽,乃是圓社舉辦的蹴鞠比賽。

每年三月,由數支最優秀的蹴鞠隊伍,進行比賽,觀看者甚多,年年都能在汴京城引起轟動!

呂公著接著說道︰「臣還發現,戶部、刑部、兵部三個衙門,有十二名官員在三月七日這天,點卯時也皆不在各自衙署,都跑去觀看圓社組織的山岳正賽了。這還只是臣查出來的,估計還有一部分沒有查出來的!」

呂公著做事,相當嚴謹。

「官家,此等尸位素餐之官,理應嚴懲,已肅我大宋官場風氣!另外,據臣得知,我大宋有多名官員沉迷于蹴鞠,經常在野外聚眾蹴鞠,此舉有損士大夫官員形象,臣建議朝廷應禁止士大夫官員參與蹴鞠活動!」

這時候。

又一名御史站出來說道︰「官家,正所謂玩物喪志。當下的汴京,從平民百姓到貴族士紳,皆以蹴鞠為樂,隨處可見蹴鞠人的身影,這種不入流的娛樂方式不應盛行于我朝!」

「官家,此時正值我大宋變法富國富民之時,蹴鞠活動卻泛濫成災,嚴重影響新法施行,應明令官員不得參加!」

此御史說完後,朝堂安靜了下來。

呂公著眉頭一皺,感覺有些不對勁。

平日里,他若彈劾中書的官員,三司和樞密院一般都會站出來幫著說兩句的,而當下卻無人站出來。

隨即,司馬光站了出來。

「官員因私廢公,裝病請假,確實應該懲戒。不過臣倒是認為,蹴鞠就如同投壺猜酒令一般,只是游戲,無傷大雅,禁止就有些過分了吧!」

龍椅上的趙頊,面帶笑容,看向下面的歐陽修和文彥博。

這時,二人也看向了趙頊,三人目光相接,都露出一抹尷尬的笑容。

三月初七那日,趙頊、歐陽修和文彥博也去看山岳正賽了,乃是歐陽修組織的,趙頊也表現的極為開心。

趙頊緩緩站起身來,朝著下面的臣子說道︰「三月初七,前往城南圓社觀看山岳正賽的都站出來,讓朕看一看!」

禮部侍郎王珪和禮部員外郎耿春和率先站了出來,二人都被點名了,不站出來是不可能的。

緊接著,又有三名官員走了出來。

而歐陽修和文彥博甚是糾結,就在他們思索著要不要站出來的時候,趙頊又說道︰「那日,朕與歐陽待詔和樞密使也去觀看山岳正賽了!」

此話一出,很多官員都是面露驚喜。

唰!唰!唰!

頓時有五十多名官員站了出來,其中還包括歐陽修和文彥博。

要知,今日的朝堂上一共才一百五十多人,而現在已經站出來六十多人了。

呂公著滿臉驚訝,感覺自己是捅到馬蜂窩了,並且還將官家捅了出來。

剛才那些「尸位素餐,玩物喪志,不入流的娛樂方式」之類的話語,不是將官家也罵了嗎?

要是罵了仁宗、英宗倒也沒啥。

但當今的官家做得非常好,御史台這樣說,很容易將官家搞得下不了台。

這時候。

老狐狸富弼緩緩站了出來,拱手道︰「官家,臣……臣其實那日也想著要去看今年的山岳正賽呢,哪料去晚了,沒有擠進去!」

听到這話,數名知道如何來事兒的臣子也都紛紛開口表示,自己也想去,但因各種原因沒有去成。

這一下子,就把更多的臣子與趙頊綁定在了一起。

朝堂之上,盡是球迷。

王珪與耿春和不由得大喜,正所謂法不責眾,官家都去看比賽了,御史台還如何彈劾!

呂公著頓時不知道該如何張嘴了!

這下子是將半個朝堂的大臣都攻擊了,他壓根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蹴鞠。

這時,趙頊朝著下面擺了擺手,眾臣當即都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趙頊笑著說道︰「呂中丞,朕明白你的心思,你乃是為朝廷社稷著想,並無過錯。但朕要說的是,因私廢公,確實應該受到懲戒,但蹴鞠本身無錯!」

「在朕眼里,無論是上場蹴鞠還是去看蹴鞠比賽,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可以使得心情愉悅,比賭錢、喝花酒要強多了吧!」

趙頊此話,一下子便將蹴鞠這個行為定性了。

蹴鞠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

趙頊做所以這樣講,乃是因為他非常了解蹴鞠的發展史。

蹴鞠,在大宋如此興盛,乃是因為當年的太祖太宗非常喜歡,故而在民間甚是火熱。

而後來之所以沒落,乃是因為後來的一些皇帝,不喜蹴鞠,直接將其禁止了,甚至還有「蹴鞠者卸腳」的說法。

蹴鞠這項運動能不能火熱下去,取決于帝王。

來自後世的趙頊,可不願讓蹴鞠在這個時期便涼了,然後到了一千多年後,作為蹴鞠這項運動發明國的後世子孫們,被別人打得滿地找牙,甚至只能淪為世界性比賽的看客。

這是一種巨大的恥辱!

蹴鞠比賽,必須從大宋抓起。

趙頊要爭這麼一口氣。

另外,趙頊還想到了如何讓蹴鞠響應當下的新法。

「咳咳……」

趙頊干咳兩聲,接著說道︰「剛才有人說,蹴鞠活動泛濫成災,嚴重影響了新法施行。朕看完比賽之後,也有感想,蹴鞠確實是一項能夠令人興奮且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運動,影響一些人做事!」

「故而,朕想到一個點子,改進蹴鞠比賽,做大做強,將其變成一項利潤率不低于猴兒醉和虞美人的大型商業產業!」

听到此話,文武百官們都如同小學生們,仰臉看向趙頊,面露興奮。

猴兒醉和虞美人的利潤率,他們甚是清楚。

毫不夸張地講,這兩年來大宋的國庫日漸充裕,至少有三分的功勞都要算在猴兒醉與虞美人上。

趙頊說道︰「未來,我大宋的百姓定然是越來越富有的。待到百姓們的肚子都被填飽,沒有生活壓力的時候,休閑與娛樂便會變得愈加重要。朕準備利用城南那座即將廢棄的練兵校場,建一座可以容納萬人的蹴鞠場地,采取門票制度,然後改進比賽制度,讓蹴鞠比賽更加具有競技性,然後我大宋二十三路,每一路皆組建一支蹴鞠隊伍,並根據地方需求,建設蹴鞠場地。然後二十三支隊伍不斷進行比賽,我們還可以邀請遼國、西夏、高麗等國來比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門票外,球場之內還可以引入各項節目,比如滑稽戲、沙畫、雜技、說渾話等,另外,球場之中還可買賣酒水小吃,甚至每路的隊伍都可定制球衣球鞋……」

听到「門票」二字後,韓絳就開始掐著手指,興奮地喃喃道︰「一萬張門票,一張二百文,假如三天打兩場比賽,那就是……」

從當下大宋百姓對蹴鞠的喜愛程度來看,場場爆滿根本不是難事。

「只要這個強大的蹴鞠市場轉起來,不但使得朝廷能增加稅收,百姓們也能得到實惠,且為所有人都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感!」

「有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天下靠讀書能養活自己的,不到兩成。其他百姓如何養家湖口,如何富裕起來,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蹴鞠比賽,要讓那些讀書不行,但擁有特長的百姓看到,讀書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

……

趙頊的這番演講,為百官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圖卷。

眾人都沒有想到,一個用十二小塊軟牛皮縫合出來的小玩意,竟然能幫助朝廷賺取那麼多錢財,竟然能養活那麼多百姓!

韓琦、富弼、王安石等人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們愈加覺得官家乃是聖人轉世,腦袋里滿是妙計。

哪有人能根據一個小皮球就想出這樣一番潑天富貴?

幸虧此人是官家,若是個造反者,依照這心計和手段,不出五年就能顛覆了大宋朝。

這時候。

三司使韓絳走到最前方,拱手高喝道︰「官家,三司願意全權負責組建蹴鞠球場一事!」

文武百官們,幾乎同時給了韓絳一個大白眼。

論搶好差事,韓絳絕對是當下朝堂第一人。

趙頊不由得笑了,道︰「三司事務太多,這個事情,朕準備讓御史台全權打理。」

呂公著一愣,旋即大喜,這真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大餡餅。

他直接給趙頊來了一個大拱手,然後高聲道︰「官家,御史台一定建好蹴鞠球場,將蹴鞠這門生意做大做強!」

「哈哈哈哈……」

群臣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剛才,蹴鞠在呂公著嘴里還是一坨狗屎呢,轉眼間就變成香餑餑了!

趙頊指派御史台去做此事,有兩個原因。

其一,他相信御史台的官員們充分了解蹴鞠後,會愛上蹴鞠的。其二,御史台一直都是「文章寫盡朝堂事,從不低頭看眾生」的形象,趙頊想要讓他們接一接地氣。

……

此刻,遼國皇宮內。

一根由遼人彷造的紅綠燈籠桿放在了耶律洪基的面前。

耶律洪基擺弄了一番後,嘖嘖稱奇,道︰「這宋人的腦袋到底是咋想的?」

「這樹樁子我們有吧,紅綠燈籠也能做吧,沙漏和這種木齒輪也做的出來吧,那為什麼合在一起卻做不到呢?」他看向國相耶律乙辛。

一旁的耶律乙辛甚是郁悶。

這兩年,耶律洪基老問一些他根本答不上來的問題,他都快抑郁了,整夜整夜都睡不著,滿眼里都是大宋汴京的繁華景象,以及那突突冒火的突火槍和突火炮。

「吩咐下去,在我大遼的主要街市口也都架上這種紅綠燈籠桿!」

耶律乙辛,微微皺眉。

「陛下,我大遼疆土遼闊,不像……不像宋朝汴京城那般擁堵,幾乎用不著這個東西的!」

耶律洪基瞪了耶律乙辛一眼,他也明白,遼國的商業不發達,騎馬者多,坐馬車者少,根本不存在道路擁堵的問題。

他想了想,說道︰「用不著?用不著也要架起來,宋朝的任何一項舉措我們都要學,不然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臣,遵命!」耶律乙辛只得拱手,如今陛下的脾氣是越來越不好了。

這時。

耶律洪基又看向耶律乙辛,問道︰「朕讓你挑選的名單如何了?」

耶律洪基受大宋京東東路造反桉的影響,認為在遼國境內也存在一大批不作為的官員,故而讓耶律乙辛根據他的要求暗中調查,想要將這些官員除掉。

「臣挑選好了,但……但是……若依照陛下的條件,朝中官員可能有八成人都要入獄!」

遼國的土地兼並與大地主大官僚搜刮民財,比大宋更嚴重!

「八成?」

耶律洪基已經將預期降的很低了,但沒有想到竟然這麼多。

若要將這些官員全部抓起來,但遼國也就徹底癱瘓了。

他現在最焦慮的就是︰遼國與大宋的差距正在逐漸變大,而他又無可奈何。

「陛下,臣想到了一個辦法,或許可解朝廷危局!」

「說!」

「在大宋,很多百姓都喜歡在年初時養一頭豬,然後好吃好喝地喂養著,待到年末養到白白胖胖之時,再殺掉。」

「臣認為,我們可以將我朝的地主貪官們比作豬,年初,我們便先養著他們。他們喜歡壓榨百姓,我們就讓他們壓榨,且幫助他們獲得巨額財富,待將他們養肥了,我們便動手,慢慢殺,如此增加國庫收入,可比收賦稅賺得更多,也更簡單!」

「另外,臣已和東瀛國取得了聯系,他們願意將煉制兵刃方法教給我們。待我們煉制出更好的馬刀,防突火槍的鎧甲,幾年後若發生戰事,我們憑借著馬上功夫,完全可以和大宋拼一拼,或許,大宋就是我們最後要殺的那頭大肥豬!」

「好一個養豬之術,就這樣執行,就這樣執行!」耶律洪基頓時變得興奮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