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143章︰喜獲全勝,奔赴青唐城!

翌日,天大亮。

吐沙嶺,一片焦黃,尸體無數,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戰斗已經接近尾聲。

徐虎、王韶帶領八千先鋒軍正在清剿剩下的青唐殘兵,而種諤率領西北禁軍在黎明時直奔抹邦山,已將山上清掃一空,斬獲了大量的軍甲、糧食、牲畜、兵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半個時辰後,趙頊和韓琦在一支禁軍的護衛下,騎馬來到了吐沙嶺的一處高坡上。

中央禁軍的士兵們正在打掃戰場,處理尸體。

二人看到眼前慘烈的一幕,不由得心緒萬千。

「打仗非朕所願,但不戰又不足以止戰呀!」趙頊望向遠方,感慨道。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如此,官家無須生出自責之心!我大宋兵只傷敵兵,並未傷敵民!」韓琦安慰道,官家畢竟是第一次見到此種場景,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

就在這時。

高茂山騎馬奔來,道︰「官家,青唐吐蕃主將穆爾、結舒克巴已被我軍亂箭射死,贊普巴堅被生擒。我軍已完全佔領抹邦山,只有少數青唐兵逃竄,但已無法成勢!」

趙頊想了想,道︰「午時之前,點清我軍傷亡情況,另外,將贊普巴堅送回去,並以朕的口吻修書一封給董氈,稱感謝贊普巴堅的下山之計。」

「是。」高茂山拱手道,贊普巴堅到了董氈的手里,無疑會死的更慘。

午後。

韓琦、種諤、徐虎、王韶、俞龍珂五人匯聚于營帳中,望向上方的趙頊,各個心中歡喜。

韓琦拿著一個本子,走上前念道︰「吐沙嶺之戰,我軍共參戰六萬八千人。其中中央禁軍兩萬人,西北禁軍兩萬人,俞龍珂部落兩萬人,先鋒軍八千人。其中中央禁軍傷2321人,亡923人,西北禁軍傷1342人,亡435人,俞龍珂部落傷2516人,亡782人,先鋒軍傷186人,亡0人,共計傷6365人,亡2140人,輕傷不計其中。此戰,我軍殲滅青唐軍四萬余人,斬獲牛羊馬數以萬計……」

听到這個數據,趙頊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一抹驚訝!

他想到傷亡不會太大,但沒想到竟然會如此令人驚喜。

特別是八千先鋒軍,無一死亡,這證明了趙頊的練兵策略是非常有效的。

以傷亡僅為十分之一的代價,便幾乎全殲敵方五萬兵,這等戰績,足以載入史冊了。

韓琦興奮地說道︰「官家,此役大勝,青唐吐蕃便不足為懼,應當立即告知天下!」

趙頊點了點頭,道︰「今日之戰,大家都辛苦了。今晚殺羊宰牛,自要慶賀一番,同時大軍休息三日。三日後,我們便朝著熙河月復地挺進……」

「臣,遵命!」眾臣同時應聲道。

日近黃昏,五萬青唐兵被宋軍全殲,主將皆身亡的消息傳回了青唐城。

董氈一臉的不敢置信。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那可是五萬青唐精兵,即使面對面打起來,也至少能打三天呀!怎麼會在一夜之間就……」

「是誰瞎傳的消息,這是在擾亂軍心,拉出去砍了!」

就在董氈發怒時,趙頊的那封對贊普巴堅的感謝信率先送到了,而贊普巴堅還在押送的路上。

董氈看完這封信後,頓時明白五萬青唐兵為何會迅速地戰敗了。

贊普巴堅,功不可沒。

「蠢才,真是個蠢才,老子怎麼會養了這麼一個玩意!」

他黑著臉道︰「不用將贊普巴堅送回青唐城了,將其五馬分尸,然後投入黃河吧!」

說罷,董氈雙腿顫抖,癱坐在獸皮椅上。

當下,他就剩下兩萬親兵了,根本不會是宋軍的對手。

而他又不像是俞龍珂,他投降就意味著喪命。

這時,他身旁的一個老者說道︰「首領,我們現在……現在唯一的希望,恐怕只能去尋青宜結鬼章與木征求助了!」

青宜結鬼章與木征乃是吐蕃的兩個部落首領,手下各有兵丁三萬左右,但與董氈向來不和,雙方也經常爆發戰爭。

「找這兩人?他們巴不得我們青唐被滅掉呢!」董氈沒好氣地說道。

「首領,咱們畢竟都是同族,若我們被滅,宋人佔領了青唐城,那下一步滅的就是他們。我們只有聯合起來才有一線生機。為了活下去,首領甚至可以承諾,若能將宋兵擊敗,可奉木征為領袖!」

「放屁,我奉木征為領袖,他算個什麼東西,老子我……」

董氈剛罵出口,方才意識到自己只剩下兩萬兵丁了。

而青宜結鬼章與木征關系較好,即使宋軍沒滅了自己,二人也可以輕松滅了自己。

「首領,試一試沒準能活命呀!只要活著,以後便能東山再起!宋軍自抹邦山一路向西,最多半個月便會渡黃河,我們必須利用黃河這個天險將宋軍阻攔下來,不能再拖延了!」

董氈面色陰沉,道︰「待我想一想!」

三日後。

大宋軍隊已完全恢復元氣,趙頊下令,全軍開拔,一路向西。

前方便是熙河月復地,而董氈的士兵都龜縮在青唐城,路途中最多會有一些小部落阻攔,已經不足為懼。

大約十余天,宋軍便能入河湟月復地,直逼青唐城。

眾人也已經猜測到,青唐兵若想再戰,便肯定是依托河湟之地的黃河了,那里極有可能是大宋的最後一戰。

與此同時,西夏人坐不住了!

他們沒想到青唐吐蕃竟然如此不禁打,一夜之間,就折損了五萬青唐兵。

如果讓大宋將熙河地區佔了,那西夏不但徹底失去與吐蕃共擊大宋的戰略部署地位,還會月復部受敵,遭受到熙河宋兵和綏州方向宋兵的兩面圍剿。

到那時,西夏危矣!

梁太後和國相梁乙埋迅速將西夏的文臣武將召集到了一起。

「諸位,目前的情況你們應該已經知道了,宋軍勢如破竹,直奔青唐城,若真讓其將青唐吐蕃徹底打敗,佔據熙河地區,我們便被動了!」梁乙埋說道。

這時。

一名西夏武將說道︰「臣建議,立即出兵攻打綏州,先破一破宋軍的銳氣,然後逼得大宋朝著綏州方向增兵,我們將戰線拉長,把大宋慢慢拖垮,大宋的軍備也並不充裕,最多能堅持到今年五月份!」

「你說得倒是輕巧,我們若出兵,能堅持多久?一個月就不錯了,還是傾盡全國之力,你讓今年西夏的百姓如何活?」一名文官瞪眼說道。

「進攻綏州?你保證能打得過大宋西北軍嗎?若是輸了,我們將更加被動!」

「那怎麼辦?坐以待斃,讓大宋先將青唐吐蕃收拾了,再讓他們收拾我們?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不然就晚了!」

「唇亡齒寒,吐蕃若亡,那距離我們滅亡也就不遠了,諸位,要把目光放的長遠一些,我們必須拼命全力一戰,不要管以後怎麼活了?若亡了國,誰都活不成!」

「不能出戰,若我們的兵打完了,錢也耗干了,那才是亡國的開始!」

……

西夏諸臣吵起架來。

目前西夏內部的情況很惡劣,無論是糧食還是軍備都不行。

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大宋會如此強勢。

從利弊上分析,大宋攻打吐蕃並不劃算,遠遠超過歲幣支出,甚至佔領吐蕃後,還要派兵駐守,養護百姓,此等消耗更多。

明顯不劃算。

但大宋就是這樣干了,和原來的大宋作風完全不一樣。

這樣做,大宋肯定不好過,但還不會亡國,而西夏卻有可能導致亡國,他更拖不起!

「砰!」

梁太後朝著桌子上一拍,冷聲道︰「夠了,都別吵了!」

她想了想說道︰「梁乙埋,立即修書一封,再次向遼國求助。希望遼國能再次向大宋施壓,若我們亡了,遼國也將陷入被動中,他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另外,派遣使臣前往青唐城,不,梁乙埋,你親自去!要快,這次我們救青唐吐蕃就是救自己,逼不得已,可以出兵,但只能攻擊綏州,不能去支援青唐城,戰線不能拉的太遠,若青唐真被滅了,我們退守而戰,還有機會……」

「臣遵命!」梁乙埋說道,當下西夏的話語權已經完全掌握在梁太後的手中。

兩日後。

董氈思索再三,終于決定去尋青宜結鬼章與木征援助,他寫了兩封極為裝孫子的信,並承諾,只要打退了宋軍,便可奉木征為主,並拱手讓出青唐城。

翌日,青宜結鬼章與木征便回信了。

一封信,簽著兩個人的名字。

這兩個部落甚是親近,在大宋攻來的那一刻,便結成了聯盟。

而他們的回信差點兒沒有將董氈氣死。

信中只有一句話︰冬末初春,天氣寒冷,路途不順,不宜出兵。望董兄見諒!

二人擺明是見死不救了!

董氈氣得氣血翻涌,差點兒沒有昏厥過去。

第二日,就在董氈郁悶無助的時候,西夏國相梁乙埋來了。

大廳內,董氈看到梁乙埋,張口就罵。

「梁乙埋,你們西夏真不是東西啊!」

「當年李諒祚和本首領說好了,西夏與青唐聯合一體,大宋若攻,你們必然出兵!你們的兵呢?在哪呢……」

董氈大聲咆孝道。

梁乙埋擦拭了一下臉上的吐沫星子,坐在一旁椅子上,听董氈罵完後,一臉正經地解釋道︰「大首領,我西夏即使出兵,估計還沒趕到,你們就被人家滅了!是你們不行呀!」

這句話一下子將董氈噎住了。

一夜之間,五萬青唐兵覆滅,這將會成為他一生的恥辱!

董氈黑著臉,道︰「你若是來嘲笑我的,趁早滾蛋,不然老子連你一塊殺!」

梁乙埋笑了笑。

「本相來,自然就是來解決問題的,我听說,大首領甚至已經向青宜結鬼章與木征求救了,只可惜被人家拒了!」

听到這話,董氈徹底惱了。

刷!

董氈驟然抽出一旁的配劍,當即就朝著梁乙埋 去。

梁乙埋瞬間慌了,連忙站起身來,後退數步,說道︰「大……大首領,我去和那二人講,我去和那二人講!另外,我已經向遼國求助,他們為了自己,也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听到此話,董氈才將長劍放了下來。

……

而此刻,在吐沙嶺外,停著五人五騎。

五人皆身穿灰衣,年約三十歲,看其氣質便知是兵。

觀其相貌,還都不是吐蕃人。

這五人正是遼國派來的密探,他們的任務,乃是觀察宋軍兵力,若有機會,尋得被蕭慶吹捧的甚是厲害的突火槍與突火炮帶回遼國。

五人將其當作美差,一路閑逛來到此處。

沒想到戰斗已經結束了!

更沒想到青唐吐蕃的五萬兵丁皆葬命于此,宋軍以極小的代價大獲全勝。

他們已通過消息知曉,宋軍根本沒有十五萬人,最多只有八萬人,再加上俘虜的俞龍珂兵丁,也就十二萬人。

但即使有十二萬人,也不可能將五萬青唐兵一夜之間就殺干殺淨呀!

而在他們來到吐沙嶺附近,詢問周邊的羌人後,越听越心驚!

「你們不知道,大宋士兵能夠引來雷劫!那晚一道道響雷閃電都 在了青唐兵的身上,你若不信,去吐沙嶺看看那些大坑就知道了!」

「我親眼所見,宋軍士兵拿著一種長筒,百步之外,便能將人殺死,比弓弩厲害多了!」

「那些宋兵,各個都有以一敵十的能力,青唐兵根本不敢戰,僅僅逃跑被踩死的都快萬人了!」

……

五人打探的消息,基本都是在夸贊宋軍,且夸贊的極為夸張。

這哪里是人,分明是天兵天將下凡!

「老子就不相信了,宋軍能引雷,還能一下子就轟死幾十名青唐兵!」一名密探不屑地說道。

另一名密探指向遠方,道︰「那……那些坑洞你又如何解釋,還有那些碎裂的大石頭,宋人閑著沒事專門搞得破壞嗎?」

密探們頓時都無語了。

為首者長呼一口氣,道︰「我們只相信我們看到的,道听途說的一律不得上報,咱們走快些,一定要在他們下一仗到來之前趕過去!」

當即,五人便策馬揚鞭,迅速朝著西方奔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