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133章︰寇家祠堂,遼國特使的三個響頭

片刻後。

禮部員外郎耿春和與崔氏溝通一番後,進入了蕭慶的宅院。

遼國使團的一名隨從剛將耿春和帶到大廳,就見蕭慶怒氣沖沖地從里面走出來。

「耿春和,老夫好歹也是遼國北院的樞密副使兼遼國使者,你們大宋就是這樣對待客人的嘛!先有醉酒的宋人將老夫刺傷,然後又有這樣一名惡婦在我宅院前胡言亂語!老夫作為特使,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代表著我大遼國的威儀與臉面!」

蕭慶臉色鐵青,一副質問耿春和的語氣。

他一旦承認此事是自導自演,那就徹底完了!

耿春和早就料到蕭慶會這樣說,其面帶笑容地說道︰「蕭特使,如果你準備和我這樣聊的話,那我就先回去了!」

說罷,耿春和轉身就要離去。

蕭慶自知理虧,連忙攔下耿春和,緩和了一下語氣說道︰「員外郎,莫急!禮部有保護外使之責,你總不能看著外面那些人沖進來將老夫殺了吧,這可不是大宋的待客之道!」

「我大宋對待客人從不會失了禮數,但對待居心叵測之人,那就不一定了!蕭特使,此時就咱們兩人,不如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崔氏所言是否屬實?」

耿春和加重語氣,看向蕭慶。

蕭慶想了想,再次搖頭。

耿春和並不意外,當即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道︰「不承認是對的。我若是你,我也不會承認。即使人證物證齊全,也會咬著牙不承認,只要不承認,無論大宋如何判罰,遼國都會有所懷疑,而你返遼後,有無數個理由可以解釋。對不對?」

蕭慶依舊沉默不語,耿春和確實說出了他的心里話。

一旦承認,他丟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臉,還有遼國的臉,他這輩子的仕途就完了。

「但是,你若不承認,估計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說罷。

耿春和從懷中取出一張折疊起來的信紙,將其緩緩展開,遞給蕭慶。

「這是皇城司剛剛接到的命令,我抄錄了一份,你看一看。」

蕭慶面帶狐疑地接過信紙,低頭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

「你們……你們竟然想……燒死我?」

信紙之上,乃是刑部下達給皇城司的命令,要求皇城司于今晚子時,借上元燈會,火燒遼國使團宅院,不留下一個活口。

「不,不是燒死你!是你栽贓寇勇的詭計泄露後,內心羞愧,自焚而亡。」

蕭慶憤怒地將信紙扔到一旁。

「你們,你們宋人實在太陰險了!我若身死,我遼國絕不會放過大宋!」

「陰險?」

「是你先用這種下三濫招數的,另外,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耿春和接著說道︰「你來我大宋的任務乃是增加歲幣。可惜你沒有完成使命。為避免回遼後被罷官,所以設下栽贓寇勇的毒計。以寇勇刺殺你為由,獲得大宋的賠償,以身上的傷勢讓你家皇帝對你減輕罪責。可惜,你忽略了一點。你們遼國皇帝根本不願意打仗。而你這個做法,卻是為了自己的仕途而引戰!」

「你不據實招供,回到遼國後,遼國的主戰派定然會以此為借口,提出向我大宋宣戰。但你若自焚而亡,我大宋再將你栽贓陷害的人證物證一起遞交給遼國,說明緣由。我相信,遼國的主戰派便無借口發起戰事,而遼國皇帝也會慶幸,幸好你死了,不然他將處于兩難境地!」

「你的死,除了對你不好,對宋遼兩國都好!」

「你……你……你就如此篤定我遼國不會戰嗎?」蕭慶已經有些相信耿春和的推測了,遼國皇帝確實不願意發起戰事。

「不太篤定。不過,若是為了你,肯定不會發起戰事的。現在你陷害寇勇之事,已傳遍整個汴京城,形成了民憤。你應該了解我家官家,他是不會讓任何一個大宋百姓受委屈的,若你們要戰,那我們便戰!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不過在引戰前,殺你絕對不會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耿春和說得氣勢十足。

而蕭慶卻是冷汗直流。

無論戰與不戰,他都死定了!

不招,大宋殺他;招了,遼國不會放過他。

「你……你,你和我說這些,就是來看老夫笑話的?」蕭慶瞪著耿春和說道,心中已經動了要拉耿春和墊背的想法。

耿春和搖了搖頭,道︰「不,我想救你!」

「救……救我?」蕭慶一臉疑惑。

當下,他已經陷入死局。即使有活的希望,他也不相信一個宋人會無緣無故救他。

「你若據實招供,沒準兒還有活路。」

「首先,你先出府在汴京城百姓和崔氏的面前承認確實是你誣陷了寇勇。我剛問了崔氏,只要你招認事實,然後在寇家祠堂磕下三個響頭,她便不再追究!我大宋素來愛面子,你既然招認,且又在寇家祠堂磕了頭,便不會再殺你,且你活著,才是真正打遼國的臉,這才是我大宋喜歡看到的!」

听到此話,蕭慶攥著拳頭道︰「要我去寇家祠堂磕頭?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讓遼國的樞密副使向主張抗遼的寇準祠堂磕頭,听著就讓人感覺很刺激!

「你先听我講完。」

耿春和接著說道︰「然後,你迅速向遼國寫信,告知你家皇帝,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遼國,都是為了增加歲幣。你去寇家磕頭乃是被宋人硬按在地上的,為了遼國臉面,你選擇辭去樞密副使和遼國特使的身份,以個人身份受此屈辱。而你苟活回遼國,乃是要將在大宋的所見所聞,告知遼國朝廷……」

「你可以寫得壯烈淒慘一些,多杜撰一些你為增加歲幣所做的小故事,凸現一下你忠君愛國的形象。像一些臥薪嘗膽、胯下之辱之類的典故都用上,你家皇帝喜歡看這些。你若寫不好,本官可以幫你潤色!」

「此計策,雖不能幫你保住官職,但應該能幫你保全性命。我保證讓你活著回到遼國,回去後,你能活多好,會不會被殺,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耿春和笑容和煦,又說道︰「當然,你去寇家磕頭,肯定會有損遼國臉面,你若為了遼國臉面,選擇康慨赴死,也可以。」

蕭慶听完,不由得有些心動了。面如死灰的臉上,重新燃起了希望。

哪怕有一絲活的希望,他也願意去嘗試。

為遼國,還是為自己,這對蕭慶來講並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在他的心里,自己的性命最重要,只要能活,遼國的臉面,狗屁都不算。

更何況,即使他被貶為平民,憑借家族的力量依然可以和一品樓合作,沒準兒用不了幾年還能東山再起。

只要有機會活著,一切都能再次擁有。

蕭慶看向耿春和︰「你……不會只是因為讓我招供,使得大宋有臉面才幫助我的吧?」

「哈哈……」

耿春和不由得笑了,道︰「蕭特使果然聰明。人活一世,皆為利往。我听說蕭特使和一品樓達成了合作,本官也想從中分一分利。」

「你要幾成?」

「你與一品樓應該是六四分吧,你佔其中的的六成。這六成,分我五成吧,為期三年即可,本官想要賺個快錢!」

「五成?不行不行,太多了,給你五成,老夫便賠錢了!」蕭慶連連搖頭。

耿春和語氣很慢地說道︰「蕭特使,你似乎沒有討價劃價的資格,如果我不攔著,最多一刻鐘,你可能就會被崔氏帶來的人亂棍打死!朝廷連燒死你的過程都免了!」

蕭慶狠狠攥起拳頭,此時的他,恨不得將耿春和大卸八塊。

他在遼國也算得上之文武雙全,頗有謀略,但到了大宋,隨便一個文人就將其碾壓的沒有一絲脾氣。

他又合計了一下,只要能活命,再苦再累也就三年,尚能忍受。

「好吧!」蕭慶艱難地吐出了兩個字。

「那咱們也簽下一個契約吧,免得你到時反悔!」耿春和又從懷中掏出一疊紙,他早就準備好了。

對方若事後反對,契約就是證據,待交到遼國朝廷手里,依然可以讓蕭慶殞命。

……

半個時辰後。

蕭慶生無可戀地走出宅院,在眾多大宋百姓的圍觀下,承認自己誣陷寇勇,願意道歉。

若不是皇城司禁軍將百姓攔在外面,汴京城的百姓都沖進去撕碎他。

這種做法,實在太令人惡心了,更何況受害者還是大宋西北禁軍的一員。

最後,他在一群禁軍士兵的護衛下,跟著崔氏前往寇家祠堂磕頭了,而在其後面,跟了幾乎半條街的百姓。

片刻後。

心情甚好的耿春和來到一家茶館,茶館的一張桌子邊坐著三人。

正是三司使韓絳、刑部侍郎呂公弼和開封府尹楊左。

讓崔氏找蕭慶麻煩的主意,是趙頊出的。

而讓蕭慶招認且將一品樓的利潤再次分給耿春和,則是三司使韓絳出的。

蕭慶若回大遼後身死,大宋沒有任何損失,還賺了臉面。

若其活著經商,那相當于給一品樓免費打三年長工,剩下那一成利潤剛好夠他的成本。

這一點,韓絳算得絲毫不差。

三人看到耿春和的表情,便知此事已經成了。

呂公弼忍不住夸贊道︰「財相,您的主意真好呀!我和楊知府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殺他?沒想到他還能用來為咱們大宋掙錢!」

「現在他活著,對我們更加有利,我祝願蕭慶長命百歲,只要他活著,就能讓遼人想到蕭慶在寇家祠堂磕過頭!」楊左笑著說道。

「哈哈哈……」眾人不由得都笑了起來。

此刻,寇家祠堂,內外都圍滿了人。

蕭慶在皇城司士兵的護衛下,跪在祠堂中間,開始慚悔。

他在將事件的所有緣由都講出後,重重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才在一片辱罵聲中離去。

汴京百姓們奔走相告,簡直高興壞了!

這無疑是上元節最好的禮物。

近午時,呂公弼和楊絳入宮復命。

當趙頊听到韓絳那個讓蕭慶為大宋掙錢的計策後,直接就笑彎了腰。

「哈哈……這種不上台面的騷主意,也只有朕的三司使能想出來,好呀,又為大宋掙錢了,朕喜歡!」趙頊感概道。

「官家,那明日就讓蕭慶帶著使團返回遼國了!」

趙頊點了點頭,又說道︰「蕭慶返回時,定然有百姓想要殺他,現在的他絕不能死,必須要派人護送他。」

「這樣吧!寇勇馬上也要回西北了,讓他繞繞路,先將蕭慶護送回宋遼邊境!」

听到此話,呂公弼和楊左,狠狠掐著大腿才沒有笑出聲來。

讓寇勇保護蕭慶,寇勇听從聖諭自然不會殺了蕭慶,但一定會讓他在回去的路途中一直遭罪。

官家這一招,實在太絕,太解氣了!

入夜。

汴京城燈火明亮,一片熱鬧。

城內街道兩側,滿是山棚。

御街兩側的廊道上,游人如織,有表演擊丸蹴鞠的、有表演踏索上桿的,有表演吞鐵劍的,有表演沙地書寫謎語的……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各個家人團聚,其樂融融。

而在皇宮內,教坊司的優伶們也開始表演歌舞雜劇。

太皇太後、太後、向芯兒與林映衣也看得甚是開心。

在向芯兒的後面,站著兩個嬤嬤和一位太醫,按照時間點,向芯兒隨時都有可能生孩子。

趙頊坐于中央,望著慢慢升至中空的滿月,感覺甚是愜意舒服。

翌日,正月十六。

汴京城內的商家陸續開始營業,船只、牛馬也都動了起來,

汴河碼頭上,船工們也都再次忙碌起來。

而此刻。

寇勇身穿軍甲,帶著三百位從西北來的兄弟,護送遼國使團出了汴京城。

這一路上,寇勇自然不會讓蕭慶過得舒坦,畢竟自己差點兒就被陷害成了通敵賣國之人。

這筆賬,肯定是要討回來的。

而在出汴京城門的那一刻,馬車內的蕭慶從窗戶探出頭來,其一臉沮喪,和剛來時的意氣風發完全判若兩人。

他長嘆一口氣,喃喃道︰「此生,老夫絕不會再來汴京,不,應該是絕對不來大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