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125章︰盡斬叛國者,年味漸濃

綏州,營帳前。

三十九名叛國宋人全都跪在地上,面朝汴京方向。

景詢、蘇立二人跪在最前方。

此時的他們,已經無話可說,郭奎也不容許他們再說話。

至于他們心中所謂的西夏機密,郭奎比他們知曉的更加清楚,根本無須詢問。

漢人,在西夏混得再好,也只能是對方的狗。這一點,有些人似乎在李諒祚死後才明白。

不多時。

三十九輛囚車便準備完畢,停在不遠處。

郭奎看向寇勇,說道︰「寇勇,本官命你帶三百人押送叛國者回汴京,你們可在汴京過完上元節後歸來。」

「屬下遵命!」寇勇拱手道,心中不由得大喜。

當年,他因官家的一句話棄文從武,自己都沒想到能在軍營堅持下來,而今可以回家看一看母親妻兒,自然喜悅。

一旁,折繼世笑著補充道︰「寇勇,回汴京後,且不可再惹禍端!」

命寇勇押犯人返京,正是折繼世為其爭取來的。

「是!」寇勇站直了身體,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優秀的大宋禁軍兵士,而非一個紈褲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

寇勇攜三百鐵騎,押送著三十九輛囚車,朝著汴京城方向駛去。今日是臘月二十二,寇勇預計在臘月二十六便能回到汴京城。

……

西夏,興慶城,皇宮內。

一襲黑色長裙的的梁太後坐在皇座上,一旁坐著當下的西夏皇帝,剛剛年滿七歲的稚子李秉長。

而在下方,站著一個體態有些肥胖的男子,西夏國相、梁太後之弟梁乙埋。

當下,西夏完全掌控在這對姐弟的手里。

梁太後將篳篥故城呈遞的快報扔到一邊,冷聲道︰「哼!咱們還沒開始攻大宋,他們倒是先來挑釁咱們了?集合兵將,咱們先將綏州奪過來!另外,嵬名山必須死!」

「姐,莫急!」

「當下的大宋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宋人皇帝在一系列改革變法下,讓大宋經濟不斷復蘇,滿朝文武同心同力,士兵們一個個也都充滿了斗志!前不久,我听說遼國特使都吃癟了,咱們已經輸了兩場戰事,不能再莽撞了!」

「依你之意,此事就這樣算了?」

「西夏的國庫已經沒錢了,那群黨項人支持咱們,主要原因是咱們主戰,能為他們帶來利益。而最快補充國庫的辦法,便是攻宋!」梁太後不由得皺起眉頭。

要想富,就攻宋。

這是無數西夏人信奉的真理。

他們很了解大宋,認為大宋從上到下皆不願戰,並且戰事耗費的錢財遠遠高于歲幣,故而大宋總是會用錢解決問題。

這些年來,西夏打贏了,得到歲幣多,打輸了,照樣也能得到歲幣。

于是,只要沒錢,西夏就想到了大宋,認為大宋就是他們的錢袋子。

西夏向來認為自己就是個光腳的窮人,不像大宋那樣家大業大,故而敢不斷挑釁,敢屢次傾全國之力攻擊大宋。

至于遼國,西夏卻沒有那個膽子,因為遼國真的會使勁揍他們,並且喜怒無常,騎兵比他們更厲害!

梁乙埋想了想,說道︰「我建議,再等一等吧!至少等咱們完全掌控了朝堂,集結了士兵,然後再戰,目前,還有很多將領和我們的心思還不一致!」

「不一致?若不一致,直接殺了就是!」梁太後冷聲說道。

此女人心如毒蠍,什麼事情都干得出來。

一旁,听得迷迷湖湖的小皇帝李秉長,蜷縮著身體,一臉恐懼。

梁乙埋又補充說道︰「雖然當下咱們不對大宋動武,但我三日前便向青唐吐蕃的首領發話了,讓他們不斷騷擾大宋,若大宋敢打他們,就由我們來護著!」

「臨近年關,青唐吐蕃比咱們可窮多了,他們要過年,絕對會在邊境對大宋動手,先讓他們騷擾著大宋,我們以靜制動,年後再說!沒準兒青唐吐蕃將大宋惹惱了,大宋也向他們交歲幣呢,到時我們便發兵,求財!」

梁太後點了點頭。

「行。此事先放下,待我們處理完內部的事情,年後再找大宋算賬!」

而此時。

綏州城中,折繼世與嵬名山已經嚴陣以待,若西夏敢發兵,西北禁軍便能立即應戰。

糧草與各種軍事設備,官家已經名人朝著綏州運過來了。

這一仗,肯定會打起來,只是早晚的問題。

經歷過綏州反擊戰和突襲篳篥故城成功後,西北禁軍們對西夏士兵無半分畏懼。

這一次,一寸土地都不可能再讓西夏搶佔,一文錢都不會再讓他們索要成功。

兩日後,趙頊收到郭奎的快信,不由得大喜。

「好呀!好呀!三千騎兵,無一傷亡;三十九名叛國者,無一死亡。全部抓回,這真是一場漂亮的突襲戰!」

趙頊心情大好,連忙讓刑部開始整理那三十九名叛國者的罪名資料,力爭在年前便將他們正法。

至于西夏,無論會不會朝著大宋發起戰事,趙頊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

臘月二十六,上午。

保康門街,梁秀才書齋,無數讀書人聚集在這里,各個亢奮無比。

「咱們官家真是牛呀!拼著掀起與西夏開戰的風險也要將那三十九個叛國者押送回來!」

「听說這次篳篥故城突襲,我大宋無一人傷亡。西北禁軍真是好樣的!」

「當年,我們總是喜歡息事寧人,從來不惹事,但當今的官家可完全不一樣,你若敢來犯邊境,我就使勁揍你!」

「最近,听說遼國北院的副樞密使,特使蕭慶被咱們富相公大罵一頓,至今還臥病在床呢,真是提氣兒啊!」

「哈哈,今年明顯感覺大家的心氣兒都不一樣了,咱們無論和西夏打起來,還是和遼國打起來,都不用再怕了!」

「確實不一樣了,我從汴京巡邏禁軍的臉上和當下讀書人對朝堂對官家的議論就能看出來,我大宋正在慢慢變得強盛!」

……

書生們議論紛紛,對當下的大宋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午後,冬陽燦爛。

寇勇攜三百鐵騎帶著三十九個囚車,來到了汴京城。

汴京城的禁軍士兵們早就接到了通知,當即打開城門,然後分列兩側。

這一刻,士兵們都非常興奮。

當下的官家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任何傷害大宋的人,雖遠必誅!

這是屬于所有大宋人的榮耀。

一入汴京城,景詢、蘇立等三十九人的眼淚便落下來了。

曾經,他們也在這里煮茶飲酒,也在這里談論詩賦,也曾想著有朝一日入朝堂,為興盛大宋的江山社稷而努力。

甚至有些人還是汴京人,還記得街頭的門店名字,街頭的一些掌櫃還是他的熟人。

但現在,他們是階下囚,他們被所有人唾棄,包括他們的鄉親,親人,以及和他們從未謀面的人。

他們甚至都不知自己會埋在哪里,死後會不會被人挖墳。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他們是自己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而此刻,百姓們拿著青菜葉子、臭雞蛋已經在一旁等候了。

因為這些人,大宋損失了無數好兒郎,虧損了無數財產,甚至泄露了許多機密。

這些人,可惡可恨,不值得任何人同情。

砰!砰!砰!

一個個臭雞蛋、爛青菜砸在景詢等人的身上,此時的他們欲哭無淚,後悔已經晚了。

「叛國賊,西夏的走狗,你們不配生在我大宋,你們對不起這片土地!」

「叛徒,你們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了嗎?你們到地下有臉去見你們的列祖列宗嗎?」

「景詢老賊,因為你,我那十八歲的兒子慘死西夏,老子恨不得抽你的皮,扒你的筋!」

……

景詢無奈地跪在囚籠中,不斷磕頭,請求百姓們的原諒。

寇勇見百姓們反應激烈,特意繞了一點遠路,才趕往刑部交接。

而在刑部交接完畢後,寇勇當即前往垂拱殿面聖復命。

垂拱殿內,寇勇一進門,趙頊便不由得笑出了聲。

「哈哈……,寇勇,朕真是沒想到啊,半年之內,你竟然能有如此變化,成熟了,真是成熟了!」趙頊感嘆道。

寇勇連忙拱手,道︰「當時若不是官家告訴我有學武之才,寇勇也不可能有今日!」

趙頊略帶尬尷,當時他只是說寇勇不適合學文,沒想到對方因理解能力有誤,竟然闖出了這番天地。

「哈哈,往事不必再提,這是你的造化!」

緊接著,趙頊與寇勇又聊了聊西北的事情,便讓其速速回家與家人團聚了。

兩日後,臘月二十八,近午時。

景詢、蘇立等三十九人被押到了汴京東市菜市口前,三十九人的罪名已經全部確定,全都是斬刑。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斬台周圍,里里外外圍滿了百姓。

這對大宋百姓來講,是新年的最好的禮物,當今的官家將大宋的膽找回來了。

除了宋人外,前來朝拜的高麗國使臣、大理、大食國、南蠻一代的番使都在大街上觀看起來。

大宋向來將人命看得尤為重要,而今臨近年關,同時要斬殺三十九人,這在大宋的歷史上可謂聞所未聞。

而此刻,遼國特使蕭慶也在不遠處觀看,口中喃喃道︰「為了將叛國賊繩之以法,不惜與西夏全面開戰。當下的大宋皇帝確實有氣魄,也有實力啊!」

「唉!我該怎麼辦呢?」

蕭慶一臉郁悶,遼國皇帝已經發話了,其不听任何解釋和理由,依然要求大宋增二十萬歲幣,十萬匹絹。

若蕭慶在上元節之前還沒有做到,那待回到遼國就是死路一條。

行刑台上。

景詢回顧自己的一生,不由得老淚縱橫。

「我錯了!一步錯,步步錯,我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大宋百姓,對不起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下輩子,我希望還能生在大宋,我希望我能……」

「斬!」

就在這時,前方的監斬官一聲高喝,儈子手大刀舉起,瞬間出手。

三十九名叛國者,一個挨著一個頭顱落地!

「好!」百姓們齊齊喊道。

而蕭慶听到此話後,只感覺喉嚨一甜。

「噗嗤!」

一口鮮血噴出,昏厥了過去。

在昏厥前的那一瞬間,他感覺自己的眼前飄著五個字︰一病解千愁!

臘月二十九,天氣晴朗。

汴京城中熱鬧非凡,充滿了過年的氣氛。皇宮內外也都張燈結彩,基本上布置完畢了。

這種熱鬧將會一直持續到上元節。

臘月和正月,朝廷若無重大的事情,除了元日大朝會外,官家都不用上朝。

趙頊心情愉悅,眼看著向芯兒的肚子越來越大,最多到一月中旬便生了。

就在這時,趙頊接到中書的奏疏。

青唐吐蕃前兩日在河湟地區殺掉了二十多名大宋商人,搶了許多糧食與布匹。

趙頊不由得怒從中來。

位于大西部的吐蕃諸部,自唐末開始便是亂戰不斷,分為各部。

其中,青唐吐蕃與大宋接壤,雙方關系一直還不錯。

但自從大宋佔領綏州,李諒祚惱怒之下找青唐吐蕃撒氣之後,青唐吐蕃突然就和西夏的關系好上了。

近來,青唐吐蕃一直在邊境騷擾大宋商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地方禁軍已經與其爆發出數次沖突了。

而在青唐吐蕃的挑釁下,吐蕃的其他部落,似乎也將大宋當成了一條大魚,不斷挑釁大宋的底線。

西夏與吐蕃各部,似乎有聯合的趨勢。二者若真聯合,將會成為大宋西北的大患。

就在這時,富弼與曾公亮覲見,呈上了青唐吐蕃的賀貼。

趙頊一愣,沒想到青唐吐蕃的使者竟然還敢來大宋朝賀。

曾公亮氣呼呼地說道︰「官家,青唐吐蕃明顯是來圖我大宋的封賞,要不直接將其趕出去?」

趙頊微微搖頭,道︰「不用,這顯得我大宋太小氣了,待到元日看一看他的態度和目的吧!」

大宋元日朝會,雖說不如盛唐萬國來朝那般宏大,那也是十幾個國家與部落來賀。

不至于因為一個小小的青唐吐蕃,讓大宋失掉了大國風範。

大宋,對朋友很友好,而若有人敢挑釁,趙頊自然也不會客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