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042章︰御史中丞的最終人選(求追讀)

垂拱殿內。

韓琦望了望趙頊,又看了看唐介,說道︰「臣以為,御史中丞王陶之罪並不算大罪,但當下確實已不適合再呆在御史台了。」

御史台一眾官員被趙頊批評後,沒了銳氣與斗志,稜角也被磨平了許多。

趙頊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那還有何人可擔御史中丞之位?」

富弼道︰「若要御史台繼續監察有術,直諫有據,必須要找一個擔任過御史且做事老練的官員來負責。」

富弼話音剛落,就感覺背後有四道寒光襲來。

他一回頭,正是韓琦、曾公亮、文彥博、歐陽修四人那想要殺人的目光。

富弼轉念一想,連忙噤口。

他只是實話實說,但此話一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唐介。

大宋朝,沒有人比唐介更適合做御史中丞。

這時。

韓琦笑著補充道︰「若不是子方身體有恙,他定是最合適的,而今看來只能另覓人選了。」

韓琦輕輕松松一句話,便將唐介排除在外了。

唐介哪能看不出來。

但他早已無心御史中丞之職。

他自認,無論在哪里,自己都能行御史之責。

上到皇家帝王,下到文武百官,沒有他不敢彈劾的。

更何況,他心中早已有了更為合適的人選。

唐介澹澹一笑,拱手道︰「官家,臣舉薦曾擔任過常州知州、度支判官,當下在汴京待職的王安石擔任御史中丞!」

「此人澹泊名利,政績出色,且對御史台職務甚是了解,撰寫奏疏的本領,也是百官的表率……」

王安石!

一听到這個名字,韓琦、曾公亮、富弼、文彥博、歐陽修五人瞬間都不澹定了。

韓琦連忙搖頭道︰「不可不可,王介甫絕不適合做御史中丞!」

「有何不適合?」唐介追問道。

「此人雖在地方任上政績斐然,且通曉一些治國之策,但偏拗自用,最喜故弄玄虛,若他入主御史台,那諫官之言就會變成他的一家之言!」

「臣也覺得他不合適!」歐陽修也開口道。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富弼、曾公亮、文彥博三人幾乎同時說道。

仁宗時期,王安石便名聲在外。

但凡和王安石打過交道的官員,都有一種感慨︰此人確實有大才,但不宜共事。

唐介是耿直,王安石則是拗。

拗的意思是,你必須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說到你听我的為止。

並且,王安石善于說理,氣場強大。

雖然生活上不修邊幅,甚是邋遢,但在政事上絕對有潔癖。

他若為御史中丞,那絕對會以聖人的標準要求百官,中書、三司和樞密院沒準兒都要被其牽著鼻子走。

這誰能頂得住!

韓琦等人皆不願受其監管。

而從唐介的角度來看,其選擇又是正確的。

王安石只要上任,迅速便能讓御史台變成一個做事高效,彈劾上諫也高效的衙門。

曾公亮一臉無奈地說道︰「官家,若唐子方的背疾並無大礙,老臣認為還是由他擔任御史中丞最佳!」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王安石一出來,他們便感受到唐介的好了。

唐子方當諫官,最多也就是鐵面無私,公事公辦。

而王安石當諫官,別人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他都能找出一堆過失。

無功,便是有過。

在他眼里,不向聖人靠近的行為,都是錯誤的。

比如,娶小妾,喝花酒,看女相撲,在辦差中偶爾劃劃水……

這些都是不可饒恕的行為。

趙頊听著眾臣的討論,突然流露出一抹壞笑,喃喃道︰「言辭犀利,擅寫奏疏,人緣不好,但甚有能耐,還不怕得罪人,這不就是天生的諫官嗎?」

趙頊早知王安石之才。

自從其入京後,一直都在思索讓其擔任什麼官職,而今突然發現,他真的很適合做御史。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咳咳……」

趙頊干咳一聲,道︰「朕決定了,免去王陶御史中丞之職,任命為翰林學士,任命王安石為御史中丞,讓二人做上一段時間再說。」

當下,大宋雖然吹響了變法的號角,但除了精兵簡政外,並無更多的措施。

韓琦等人也並未獻出更多良策。

趙頊想著。

沒準兒讓王安石這條鯰魚在百官中攪和一番,大宋朝廷還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呢!

在他心里,有一個不足以向百官道的比喻。

如果將文武百官比作為朝廷為天下黎民拉磨的驢。

唐介可能是一道道冷厲的吆喝聲,或者一根蘸著鹽水的鞭子。

王安石不一樣。

他是一把磨得甚是鋒利、寒光閃閃的刀。

有他在。

百官絕對會比往昔更嚴格要求自己。

百官努力奮進,為朝廷廢寢忘食,這正是趙頊最樂意看到的。

唐介听到官家同意自己舉薦的人選,不由得大喜。

這時。

歐陽修開口道︰「官家,您是否忘了,前些日子您召見王安石,他以未曾準備好為由,不願入宮。這……御史中丞之職,他也不一定會接受啊!」

趙頊還未開口,一旁的唐介便興奮地說道︰「官家,此任務交給我吧,老臣定然讓王安石前往御史台赴任!」

唐介挺了挺幾乎挺不起來的老腰,自信滿滿。

「準了,朕等你的好消息!」趙頊笑著說道。

……

當日晚。

唐介所居的宅院中。

算上五個御醫,足足有近三十個治療背疾的大夫為其診斷。

而其中對他最好,在其身旁寸步不離的,乃是剛剛被唐介彈劾的御史中丞王陶。

不得不承認,二人關系極鐵。

王陶已知唐介彈劾了他,並且即將由御史中丞變成翰林學士。

但他無一絲憤怨,反而覺得唐介做得對。

真御史,就應如此!

而此刻,在司馬光的院落里。

王安石獨居一房。

房門口貼著四個字︰請勿打擾!

紙張經風吹日曬,已經泛黃且爛了一部分。

司馬光從貢院出來後,來了數次都沒能見到王安石。

在司馬光眼里。

王安石這種行為既不是瘋也不是傻,而是純粹。

他最傾佩王安石的,就是對方的赤子之心。

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那種寧折不彎的精神,敢于向所有人叫板的勁頭,司馬光覺得自己怎麼也學不會。

司馬光隱隱覺得︰

這個邋遢的朋友,在某一天,還真有可能成為救國救民的大聖人。

當然,也有可能成為大罪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