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014章︰御史彈劾,三巨頭遭殃

近黃昏。

就在趙頊被彈劾歐陽修的奏折弄得焦頭爛額時,歐陽修的奏疏到了。

準確來講,是一份請辭的奏疏。

歐陽修對自己的扒灰事件並沒有過多解釋,只言自己從未做過此事,然後便稱自己輔左三朝,現已老邁且名聲被污,懇求告老還鄉。

趙頊若有所思,突然問道︰「喜子,歐陽相公任參知政事有多久了?」

「六年有余。」喜子回答道,作為趙頊的貼身內侍,喜子對朝廷百官的信息都了如指掌。

趙頊點了點頭,頓時明白了。

大宋有個慣例,宰相、副宰相一般擔任四五年,便會遭到彈劾或者主動申請外調。

這是防止宰相專權的常用手段。

不管歐陽修有沒有扒灰,都會遭到彈劾,並且韓琦、曾公亮、富弼等人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這些老臣要為後面的臣子騰地方。

一般情況下,這種事兒,皇帝都是默認的。

這個壞人,就必須由諫官來做。

所謂風聞奏事,其意義就在于維護皇權,給官員們間歇性施壓。

如今,歐陽修名節已毀,即使還了清白,也差不多是晚節不保,不足以位極人臣了。

這種方式很卑劣,卻也很有效,並且根本上還是為了皇權統治。

但趙頊卻不願意這樣做。

他剛剛即位,朝廷之事,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司馬光、王安石可擔當大任,但二人一個偏保守,一個太冒進,必須要有一些老成持重的人攔著。

即使更新換代,也不能太快,不然大宋可能會更遭。

很快就要科舉考試了,在趙頊心里,還沒有人比歐陽修更值得擔任主考官。

翌日,紫辰殿,百官齊聚。

趙頊看了一下官員名單,發現曾公亮、富弼、文彥博、歐陽修,這四個老頭集體請了病假。

歐陽修深知今日朝會是為了他,稱病是為了避嫌。

至于那三個老頭,趙頊猜測很有可能在家寫請辭折子呢,以免像歐陽修般也落得晚節不保。

趙頊看了一眼韓琦,韓琦挺胸抬頭,一身正氣,明顯還想在宰相之位上多干幾年。

不遠處,以御史中丞王陶為首的御史們都滿面紅光,看著甚是精神。

「眾卿,可有事啟奏?」趙頊問道。

唰!

御史蔣之奇大步踏出,手握笏板,走到大殿中央,高聲道︰「陛下,臣狀告參知政事歐陽修德行有失,敗壞人倫,具體事宜,臣實在難以啟齒,已寫于奏疏之上。」

「朕已閱。蔣御史,你是從何得知此事,可有證據?」

蔣之奇一愣,道︰「歐陽相公,向來不甚檢點,早年便傳出丑事,還有艷詞為證,今時又犯,也是常情。」

「朕是在問,你有證據嗎?」

趙頊再次提高了聲音。

蔣之奇額頭冒汗,再次拱手道︰「稟陛下,此乃民間傳聞,如今整個汴京城已是人盡皆知,臣猜測應不是空穴來風。」

「你猜測?哼!」

趙頊語氣冰冷,讓眾臣都不由得低下了腦袋。

這時,御史中丞王陶出列,拱手道︰「陛下,御史台有風聞奏事之權,此事真假,可再詳查。但當下歐陽修名聲已壞,不適合再擔任參知政事一職……」

蔣之奇乃是仁宗朝臣,因濮儀之爭,與歐陽修有過節,故而听到傳聞,定然會抓住歐陽修不放。

而王陶,則是感覺到當今官家太過于依仗韓琦、歐陽修等人。

御史台的責任就是平衡帝王與百官的關系,防止有官員利用皇權把控朝政。

听到王陶此話,韓琦緩緩走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王中丞所言,純屬妄言!」

此話一出,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韓琦接著說道︰「若只是民間一個傳聞,毫無證據可言,便能夠罷黜一名參知政事,那豈不是人人自危?還有哪個臣子可以全心為陛下分憂!大宋士大夫的臉面,非要讓你們這群風聞奏事的御史搞臭了不行!」

「陛下,風聞奏事乃是大宋祖宗之法,身正不怕影子斜,莫非韓相公也有不可告人的丑事?」

韓琦大袖一甩,不再說話,和御史比口舌,只會越纏越深。

而此刻。

蔣之奇眼珠一轉,再次拱手道︰「陛下,臣還有本要奏!」

「講。」

「依我大宋禮制,朔望上朝都需宰相押班。但據臣所知,首相韓琦與次相曾公亮二人都無故缺席,此舉藐視君王,專橫跋扈,請陛下治罪!」

宰相押班,即上朝前宰相要帶著百官行大禮喊萬歲,但韓琦和曾公亮因先帝喪事和變法,就將其忽視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一涉及到祖宗禮法,便不是小事。

當年,英宗為了幫他親爹謀個名份,足足與百官和後宮吵了三年多,到死也沒有吵個明白。

此事,若放在紫辰殿來講,那就是大罪。

韓琦當即跪在地上,直接說道︰「臣有罪,望陛下責罰!」

此刻,紫辰殿內一片安靜。

趙頊氣得只想掀龍桉。

這個蔣之奇是要將中書三巨頭全部彈劾下台。

放下名聲已臭的歐陽修不談,韓琦和曾公亮確實有錯,讓人抓到小辮子了。

祖宗之法。

此時的趙頊都不敢反對,不然一群御史的口水能將紫辰殿淹了。

趙頊思索了一下,說道︰「在禮制上,韓琦與曾公亮確實有錯,朕責罰二人回家思過三日,寫認罪書。至于歐陽修,命大理寺與刑部聯合調查,三日內給朕一個結果,若查而不實,再讓歐陽修恢復原職。」

趙頊想著大事化小。

啊?

听到此話,一群御史都甚是不解。

「這麼輕的罪過?」

韓琦則是面露喜色。

他確定了一件事情,當下的官家並無罷黜他之意,而是還要重用他。

放在別的朝代,皇帝已將事情定性,此事就算結束了。

但放在宋代,御史們根本不揣摩皇帝聖意,而是完全按照祖宗之法來。

他們想著,當今官家如此偏袒這三人,明顯已經受三人蠱惑已久,听不得別人意見了。

他們作為御史,即使拼了性命,也要「清君側」。

王陶再次挺身而出。

「陛下,韓相與曾相違背的是祖宗之法,藐視的是君王權威,如此懲罰是不是太輕了?若開了此先例,以後君臣之間如何相處,望陛下三思!」王陶跪倒在地上。

「臣附議。」蔣之奇也跪在地上。

緊接著,一群御史台的官吏都跪在了地上。

趙頊面露無奈。

這些御史有錯嗎?沒錯。

他們完全是為了維護皇權,自認完全是為了趙頊好。

他們的做法,放在仁宗皇帝、英宗皇帝上都沒有任何錯。

但趙頊認為,維護皇權,靠的不是帝王平衡群臣之術,而是靠實力征服群臣。

如今的大宋百官都打著維護皇權的名義內斗,大宋不衰敗才怪呢!

趙頊站起身來,頓時怒了。

今日,他要將百官的內斗問題徹底解決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