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個實驗用的太空艙,可居住8人的兩間房屋,32個各種類型的機器人。

短短一周的時間,劉剛他們的月球基就建立了起來。

然後,雲逸幫他們把6名航天員送進了月球,進行科研工作。

華夏的月球基地建立起來了,各個國家看了都是眼熱不已,急切地催促雲逸,盡快幫他們把自己的月球基地建立起來。

人家花錢了,是客戶,怎麼著也得考慮他們的需求不是。

更何況,以雲起空天現如今的實力,建幾個月球基地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雲起空天的火箭發射中心,幾乎每一天都會有一趟火箭發射任務。

有錢之後,他就有更大的底氣這麼消費了。

在幫劉剛他們建立了月球基地之後,雲起空天又花了一周的時間把漂亮國NASA的月球基地建立了起來。

接著,陸陸續續又按照合約,幫助其他國家建立了月球基地。

甚至都沒有用兩個月,一個月多點,就提前完成了任務。

隨著火箭發射次數的增多,其發射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發射成本也在不斷的降低。

發展到後來,他們都能夠做到一天發射兩次,甚至三次火箭。

借此機會,雲逸也把更多的資源往月球上運去。

他計劃,建立20間居住房屋的計劃也一再擴大,最終,他們建立了50間房屋,可以居住200人。

而科研基地又擴大了一倍有余,30間龐大的太空艙,組建成了他們龐大科研基地。

而與此同時,他們的機器人數量也達到了2000多。

為了將科研基地充分的利用起來,雲起空天每一周都會往月球上運送20名航天員左右。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雲起空天的月球基地科研人員就達到了80人。

運送上去的科研設備也越來越多,他們開展的科研項目也覆蓋了各個領域。

比如︰如何在月球上提煉飲用水?如何在月球上種植大豆,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如何確保以後移民月球?

要想移民,就要考慮吃飯的問題,而只有解決了吃飯的問題,月球移民才能真正的開始。

總不能每次都從地球往上面運送糧食吧?那成本也太高了,移民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要想真正的移民,就必須解決月球上的吃飯問題。

這些項目,都需要專業的人才去進行攻關,雲逸唯一能做的,就是為這些前往月球的科研人員保障好後勤工作。

月球基地是一個大工程,也是燒錢的祖宗,截止到現在,雲逸已經投進去了近3,000億元,而隨著月球基地的進一步擴大,這個數字將更為龐大。

更不要說,以後真正展開移民之後的花費了,那將是一個無底洞。

現在,他有兩條來錢的路子,一個是倒賣月球上的稀有礦產,這項工作他也一直在進行著。

這條路他還可以走三年,根據他們跟各個國家的約定,三年時間內,各個國家除了向月球運送物資不受限制之外,從月球上往地球雲起空天只會給他們提供運送航天員的服務。

所以,三年時間內,他們是沒法從月球上往下運送礦產資源的。

這是他給自己爭取到的最大限度的權限。

另一條路就是,從各個國家手里賺回來的5000多億。

不過,這筆錢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接下來一年時間內合作完成之後,他才能夠完全拿到這5000多個億。

而接下來,在未來的幾年合作中,他依然能夠從這些國家源源不斷的掙到這部分錢。

但是,這些刨除掉他們自己的成本之後,也難以支撐他們在月球基地的後續建設。

所以,尋找新的財富來源就成了迫不及待的事情。

他自己也有著濃厚的身家,可也不能一直向這個無底洞源源不斷的填充。

如果這個項目不能給他帶來財富,那這個項目就沒有什麼進行下去的意義了。

況且,他還要建設他的航天基地,以及打造新的發動機,新的火箭,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以及星際飛船。

火箭的速度畢竟還是太慢了,就算是他們的反物質火箭速度夠快,前往月球都需要半天的時間。

如果前往月球只需要一兩個小時,那將會極大的降低他們的成本。

為了廣開財路,雲逸決定召開關于雲起空天航天的總結會,以及後續發展研討會。

參加會議的,是雲起空天的研發團隊,以及高層管理團隊,總計10余人。

會議一開始,先是總結了近一年來他們的航空航天項目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們正在建設的項目,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月球基地的建設工作。

接著,李樹介紹了他們在月球基地進行的科研項目進展,以及後續的科研規劃。

其中,他著重提到了,在月球上提取生活用飲用水的項目,以及無土栽培,種植農作物的項目。

他們的計劃是,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龐大的蔬菜基地,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

使用無土栽培技術,在月球上發展農業技術。

只不過,這些只能在室內培育,因為月球上晝夜溫差極大,地球上的農作物是無法適應月球環境的。

農業是立足之本,為了發展農業,雲逸安排實驗室,按照地球上蔬菜大棚的模式,在月球上建立農作物生產大棚,以及農作物培育基地。

可以說,為了能讓他們的月球基地的成員吃上產自月球的農作物,雲逸決定花大價錢,發展農業。

康慈介紹了他們更大反物質發動機的研發工作。

更為龐大的運輸火箭項目,李樹他們已經搞出來了,現在就差他的發動機了。

好在雲逸同樣給了他詳細的技術支持,讓他們的研發道路順利了許多。

按照雲逸的規劃,這種更加龐大的發動機,不只是能夠適用于更加龐大的火箭,還要適用于他們的星際飛船。

火箭的運載能力畢竟有限,後期他們要大規模實現月球移民的話,就需要更加龐大的運輸工具,星際飛船便被雲逸給拿了出來。

在外太空,這種飛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隨著他們探索外太空的需要,也是時候拿出這種技術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