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章︰同意,不同意就是我不听話

當然。

《匆匆》所引起的,不僅僅是這位普通父親的感慨。

當《匆匆》里的這一句【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出現之後。

原本僅僅只是在文學報里連載的散文,卻是赫然之間,出現在各個朋友的朋友圈里。

「時光荏冉,轉眼20年過去了,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想想年少時,那時無憂無慮,現在……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另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年紀越長,越是感覺孤獨,今天讀《匆匆里》的一句話,一時無比的有感觸。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同樣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圈。

這是共情。

是的。

共情這種東西。

他有的時候說不清,道不明白。

可是。

當他出現的時候,你就能被這一句話觸動。

正如《匆匆》里的這句話。

大家也並不是時常看散文。

或者。

有很多人連閱讀文章的習慣都沒有。

他們原本是不可能看《匆匆》這篇散文的。

可是。

當一系列朋友圈轉發這一句話時,他卻是好像擊中了無數人的內心。

想想自己的朋友,親人,愛人,子女,同學,發小……

當時間悄然流逝,我們還能回到當初嗎?

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所有人都給不出答桉。

于是。

他們便在朋友圈發了一句︰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了呢?

……

「火了,主編,我們火了。」

激動的,王晶斌沖進了主編辦公室。

「晶斌,火了,哪里火了,趕緊報消報啊。」

主編一個激動,趕緊從辦公室里沖了出來︰「晶斌,出來,你還在那里做啥,找死嗎?」

「呃,主編,我是說,我們的文學報火了。」

「?」

「主編,你打開朋友圈看一看。」

看到主編有一些莫明其妙,王晶斌激動的拿出手機︰「主編,您看我朋友圈。」

「被你搞得神經了,你朋友圈有什麼好看的?」

主編不知道王晶斌在說什麼,但還是拿著王晶斌的手機看了看。

不過第一條卻是顯示︰「有新茶,歡迎新老顧客……」

主編額頭三根黑線冒起。

王晶斌趕緊拉下去。

直到。

當他看到朋友圈全是一連串的【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晶斌,你是說……」

看著王晶斌,主編眨了眨眼。

「主編,我們的文學報火了。」

「準確的說,是陳易老師寫的《匆匆》火了。」

「不對,不對,《匆匆》火了,連帶我們的文學報也火了。」

王晶斌剛說完。

這時。

文學報總編卻是無比興奮的走了過來︰「劉一中,干的好。」

「啊,總編,您怎麼來了?」

「哈哈哈,我是不想來,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你們編輯部干的不錯。你知道嗎,今天我可是收了幾十家單位的電話,都說是要訂我們的文學報。有的,還是一些比較大的機關單位。」

文學報總編無比的興奮。

要知道。

《文學報》雖然銷量也還可以。

但平時更多的是文藝群體,以及學校,教育機構,家長群體購買。

超出了這一些群體,購買的就比較少。

畢竟。

不是每人都需要文學報。

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文學報。

但現在。

在《匆匆》的影響下,這還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首先是一些單位打頭,第一時間就訂購了文學報。

別看幾十家單位少。

這可一點也不少。

如果是一家大型單位的話,他旗下都有幾百甚至上千家小型機構。

一不小心,這就幾千份出去了。

……

事實上。

《匆匆》只不過是導火索。

盡管此前不少人都因為這句話給刷屏了。

但是。

隨著大家對于《匆匆》,對于《匆匆》作者的查詢之下,不少讀者卻是發現。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匆匆》的作者好像不只寫了《匆匆》,還有其他的一些文學作品。

「兄弟們,我發現匆匆的作者牛逼啊,他不只寫了匆匆,而且還寫了其他幾篇散文。」

「是嗎,比起匆匆來呢?」

「比起匆匆來,一點也不遜色,甚至,有幾篇我覺得比匆匆寫得還好。」

「我去,不會吧。」

「騙大家做啥,來來來,給你們欣賞一下這篇他寫的《春》。」

是的。

《匆匆》固然寫得是極其好的。

但說實話。

此前幾篇散文,寫得也非常不錯。

像《爬山虎的腳》《落花生》《春》乃至《荷塘月色》,也都是寫得極其優美。

「我草,竟然是真的。」

「這篇《春》寫得真好,啊啊啊,一點也不比匆匆差啊。」

「還有這篇落花生,寫得樸實無華,但卻印像深刻。」

「好吧,我現在最為喜歡的不是匆匆了,而是這篇《荷塘月色》……我給大家朗讀一下,曲曲折折的……」

不看不知道。

一看。

眾人還真個被這位叫「陳易」的作者給嚇倒了。

「牛逼,太牛逼了。」

「我都幾十年沒看散文了,沒想到,當代竟然有將散文寫得如此牛逼的作家。」

「可惜了,就是陳易老師沒開通微博,我們也無法關注。」

「沒事,以後他寫的文章,我都貼出來,我已經訂了一年的文學報。」

有的時候。

文學這東西是需要時間才能展現他的魅力的。

其實此前爬山虎的腳,春,落花生,荷塘月色……都寫得非常不錯。

但在這個無比多元的時代。

在大家並沒有關注散文的時候。

這一些文章就是寫得好,暫時也沒有太多的人關注。

可是。

當一篇《匆匆》里的名言引起無數人刷屏時,這一些散文的魅力也就紛涌來襲。

哪怕對于很多不看散文的人來說。

當看到這一些散文,他們也不得不喊一句,美……。

……

「師弟,好消息,好消息。」

「師兄,啥好消息,文學報給我漲價了。」

「咦,你怎麼一下子就猜到是錢?」

「要不然呢?」

「噗……好吧,你贏了。」

王晶斌激動的給陳易打了個電話︰「不過,暫時沒有漲價。」

「師兄,你逗我啊。」

「沒逗你,但這次比漲價的錢還多。」

「啥意思?」

「多家紙媒再一次想要轉載《匆匆》。」

「哇,多少家,多少家紙媒,還是千字1萬嗎?」

一听王晶斌的話,陳易說話都更為利索了。

「這次有20家紙媒提出了轉載要求,千字價格還是1萬。」

「太謝謝師兄了。」

「別這麼快謝,還有。」

「還有啥?」

「除了《匆匆》之外,之前你寫的《爬山虎的腳》《春》《落花生》,還有《荷塘月色》,他們也想一並轉載過去。」

「這這這……師兄,我有些激動。」

「我也很激動。」

「你就告訴我多少錢吧。」

「這次是因為一並打包轉載,當然,版權還是你的,所以他們給的價格比千字1萬少一些。但,總共價格在50萬。師兄跟你確認一下,你同不同意?」

「同意,不同意就是我不听話。」

無比堅定的,陳易說道。

20萬再加50萬。

那就是70萬。

這一算。

陳易瞬間感覺,他離首富的距離又近了一小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