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三章 西南禍起

說實話,朱樉在查到朱尚烈搞錢的證據時,真的非常失望。

這些孩子怎麼一個個的都這麼不爭氣?

可時間稍久一些,也就釋然了。

想要奪嫡便要收買大臣,沒有錢是萬萬不成的。

他不在乎錢財,是因為有「萬里江山圖」,可以種田、開礦,財源滾滾。

可一眾皇子們沒有,便會想方設法的弄錢。

更糟糕的是,朱尚烈根基淺薄,身邊沒什麼可用之人。

有人投靠也不怎麼會分辨,卻不知他身邊的幾個官員,顯然是奉命接近他,故意誘他貪腐的。

若換一個心胸狹窄,刻薄寡恩的君主,這會已經降罪了。

朱樉卻道︰「你啊,意志力薄弱,不要往別人身上賴!」

朱尚烈見父皇的語氣並不狠厲,心中歡喜,繼續哭道︰「是,兒臣知錯了,是兒臣意志不堅,腐化墮落,還請父皇給兒臣個機會啊!」

朱樉厲聲道︰「給你什麼機會?」

朱尚烈聞言愕然,是啊,給他什麼機會!

總不能說,父皇,您且稍等一陣,看我如何干掉大哥?

只好道︰「就是求父皇原諒兒臣!」

「原諒?」朱樉冷笑,「監國一年多,便弄了二百多萬兩銀子,一個月十萬起步,你說,叫朕如何原諒你?」

朱尚烈聞言羞愧,只說道︰「兒臣,知錯了!」

朱樉伸手撫其頭頂,嘆息道︰「你啊,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太令朕失望了!」

朱尚烈听了,又惶恐又後悔,原來,父皇已然給過他機會。

只可惜,他沒經受的住考驗,被美色、金錢所迷,腐化墮落,失去了大好前途,真的是哭都來不及了!

「父皇!」朱尚烈哭的肝腸寸斷,真的是太傷心了。

朱樉也不好受,心中十分糾結。

一方面,想就就此把朱尚烈打發了,支持他在大明域外建國。

另一方面,又想給他個機會,再瞧一瞧。

畢竟他才五十歲,身體嘛也還好。

太子呢,卻有些等不及的模樣。

朱樉思量再三,終是不忍心就這麼把朱尚烈趕走。

想了想道︰「你監國一年多,大明四海承平、經濟繁榮、政通人和,也算勞苦功高。朕賜你金一萬兩、銀幣十萬枚,煙草千石,美人十個,回府讀書、享樂一陣。工部的差事,就先別管了!」

朱尚烈聞言愕然,腦子里還在琢磨,自己這算被獎勵了還是處罰了,可怎麼算都像是酬功啊!

忙叩頭道︰「兒臣,謝父皇賞賜!」

朱樉又說道︰「你之前去中亞軍前效力,也沒有封國,朕給你兩個選擇,將來或者虛封在金城,或者實封于印度!

當然,印度那邊,朝廷目前還未佔領一寸土地。

不過朝廷的水師已經數次下南洋,朕準備明年命他們下西洋,在印度南端佔領一塊土地,到時給你軍隊、武器、金銀、糧草,幫你在印度打下一片國土。」

朱尚烈聞言,心中無比失落,自己已經出局了嗎?

若要那樣,去印度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皇宮內一份天下輿圖,上面除了大明,還有很多尚未發現、抵達的地方。

按上面所畫,印度的國土面積非常大,若能全打下來,持續移民也不錯。

可在印度當土皇帝再好,又哪里比的上在大明當真皇帝啊!

朱尚烈想了想,道︰「父皇,兒臣若去了印度,遠隔重洋,不知多少年才能見父皇一面。是以寧願虛封于金城,可年年為父皇祝壽,也不願實封于印度,望洋思鄉啊!」

朱樉听這話,心情愉悅很多。

再瞧朱尚烈年輕而又稚女敕的面龐,心中道︰「便再給他個機會吧!」

「好,那朕明日下旨,把你封在金城,又工部派人去給你建造王府,這段時間你便先留在京城吧!」

朱尚烈熱淚盈眶︰「好,好,兒臣謝父皇,謝父皇!」

轉過天,朱樉起駕回紫禁城。

旋即舉行大朝會,對此次戰爭勝利的有功之臣,大肆封賞。

最底層是士卒,也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就是大明的國庫,幾乎見底了。

朱樉決定,休養生息兩年,暫時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豈料樹欲靜而風不止,北面邊患消失,南方又不消停了。

西平候沐春奏報,緬甸宣慰司不斷向北擴張,逼迫周邊土司投降,且掠奪人口為奴隸,命這些人在深山里挖礦。

周邊的土司不斷的哭訴、求救,沐春不敢擅專,上書請朝廷定奪。

朱樉見這封奏疏後,不由的皺眉。

在他的計劃中,大明肯定是要向南推進,佔領中南半島的。

問題是此刻國庫空虛,已經沒有銀子用于軍費開銷了。

無他,打仗真的是太費錢了。

不說安西兵團和半島聯軍,光中路大軍便有二十萬之眾。

打了一年多的仗,不算戰死、戰傷的撫恤,就一個當兵的發二十兩賞賜,也要三百多萬兩。

更別說安西軍團、半島聯軍的賞賜、撫恤,以及民夫們的吃用、工錢,對草原諸部的賞賜。

朱樉若沒有「萬里江山圖」可以在草原上開礦,大明的國庫,不知破產多少回了!

朱樉拿著沐春的奏報,翻來覆去的瞧,始終下不了決心。

最終,還是命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的主官到乾清宮開小會。

命小春子的把奏疏的內容讀了一遍,道︰「諸位愛卿,可有見教!」

幾位大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不肯出面表態。

等了約有幾分鐘,朱樉耐心耗盡,「徐輝祖,你來說!」

「陛下,朝廷剛剛打完大仗,府庫空虛,百姓們也有厭戰的想法,莫不如先派使者,申斥緬王?」

解縉接茬道︰「是啊,陛下,小小緬甸敢冒犯天朝威嚴,肯定是雖遠必誅的。可這會時機不對,莫不如,再等等!」

右都御史劉觀道︰「是啊,陛下,西平候在奏折中說的明白,緬甸派人抓捕的,都是周邊土司的人口,算不得真正的大明子民。

朝廷為了一幫不知皇恩土人大動干戈,未免有些劃不來啊!」

「是啊,陛下,再等等吧!」

「等百姓們休養幾年,朝廷的府庫充足了,再去打緬甸不遲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