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與北元交戰,最大的困難不是敵人的強弱,而是他們一見明軍勢大便遠遁千里,讓你連影子都找不到。
歷史上的明成祖五次北伐便是類似的情形,朱棣經常帶著幾十萬大軍拎著刀在草原上尋找蒙古人的主力,然後因為後勤補給問題班師回朝。
額勒伯克便是這樣的打算,發現大明的火器很強大,再打下去似乎不太劃算,便率領全軍 了,沒有半點拖泥帶水,頗有元順帝、天元帝等人的風範。
額勒伯克這一跑,直到北海才停下,命各部族分散駐扎後,又派出斥候監視明軍的動向。
他自然是不會輕易認輸的,打算在明軍班師的時候長途奔襲。
這也是他們的一貫操作,畢竟草原土地貧瘠,漢人一時佔領了也得退回去。
可隨著消息的不斷傳來,額勒伯克卻有些慌了。
首先是明軍佔領和林後,一直賴著不走,不僅不走還給當地的百姓發各種物資,組織當地人屯田。
這個信號太危險了,大明這是要把佔領的土地納入有效統治啊,只是他們能承受巨大的後勤壓力嗎?
隨後,額勒伯克又听到消息,大明的建元帝在和林以東七百里處,發現了一處大型金銅伴生礦,據說將隨軍的民夫就地轉為礦工後,可日產黃金八百兩,銅五百斤。
額勒伯克听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這一年得產多少黃金,多少銅啊!
這麼大一筆財富,就這麼被漢人挖掘,讓自詡為草原王者的額勒伯克極度不爽。
他命人去請駐扎在附近的阿魯台,到他的大帳內議事。
「太師可知,漢人在和林以西七百里處,尋得一處大金礦!」
阿魯台還真不知這消息,臉色一變,「有這等事,多大的金礦?」
馬哈木道︰「據探子來報,可日產黃金五百兩,銅五百斤!據說大明皇帝,已經傳訊給山西的商賈,能運來物資糧餉的,一律用黃金高價結算。」
阿魯台听了,不由自主的咽吐沫,話說若不是因為立場問題,他都想運送一批物資賣給大明了。
馬哈木又說︰「他們還傳令草原,有普通牧民願意向他們出售牛羊的,同樣用金子結算,高價夠買!」
阿魯台听這話,臉色變得極為難看,「收買民心,他們這是不打算走了!」
額勒伯克道︰「他們是要用草原地下的金子,收買草原上的人,用心太險惡了!」
阿魯台鄭重道︰「不能讓他們站穩腳跟,漢人若能在草原上建立長久穩固的統治,我們便是投降都不成了!」
額勒伯克道︰「他們,真能做到嗎?」
大帳內寂靜幾秒,額勒伯克的兒子,本雅失里道︰「父汗可記得,明人收購羊毛?」
額勒伯克點頭,他當然記得這事,當初還曾嘲笑過漢人,覺得他們腦子有問題,居然買這些無用的羊毛。
年輕的本雅失里道︰「我隨丞相(馬哈木)出使大明時,曾去他們的市場逛過,那里有很多羊毛制成的毛衣,價格低廉,飽暖性好,頗受大明底層人的歡迎。如今,草原對于漢人來說,不再是無用之地,羊毛可以紡線,還有各種礦產可供開采。駐軍變得有利可圖,漢人這次,是不會輕易撤走了!」
額勒伯克聞言,顯得非常煩躁。
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如何選擇比較難辦。
放任不管,繼續龜縮在北海,就會眼睜睜看著漢人佔領他們的草場,挖掘屬于他們的金子,收買他們的子民。
可要率大軍南下,就要與即將會師的漢人大軍展開決戰。
無論哪個決定,都是極其艱難的。
……
色爾格林,這里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礦區,上萬民夫一齊開挖,每天都能采集到近千兩的黃金,超過八百斤的銅。
朱樉已經命人在此地築簡易城池了,同時詔令山西的商人,運送糧草物資到此,他用黃金結算。
消息傳到太原府,當地的商賈群情振奮,他們當中很多人,本就是做草原貿易起家的,對北邊的路線熟的狠。
如今一路向北都被明軍控制,可以說這趟買賣是風險極小,收益卻非常高。
以王驃為首的太原商幫,當即開始組織車隊,將市面上的各種糧餉物資幾乎一掃而空,然後押送北上。
兩千多里的路程,走了一個多月,趕到色爾格林時,已經是九月初了。
建元帝朱樉不僅召見了他們,還當場付了黃金。因為送來的物資太多,產出的金子不夠,余下的用黃銅結算。
一眾山西商人算了自己這趟的收益,全都眉開眼笑。
有個喬姓商人大著膽子說,朝廷的軍隊若在此地過冬,取暖之物不能少,他願意低價運送山西的煤過來。
朱樉呵呵一笑,「勿須如此,朕在此地不遠,又尋了一處露天煤礦,極易開采,夠幾十萬大軍數年取暖之用!」
眾商賈聞听,都是面面相覷。
早知當今聖上曾得張三豐老神仙秘法相授,擅長開礦,這開的未免也太利落了。
王驃道︰「陛下,歷朝歷代,漢人都無法有效統治草原,根本原因是適合耕種的土地太少,維持統治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可這里要是有很多礦產可供開采的話,我大明便能真正的佔領這里了。」
朱樉呵呵一笑,沖身旁的朱尚炳道︰「你瞧瞧,民間亦有能人啊!」
朱尚炳心道︰「他雖在民間,卻不是普通人啊!」
卻說道︰「王掌故為山西商幫首領,卻有幾分見識啊!」
王驃忙跪在地上,表示不敢接受太子謬贊。
朱樉卻道︰「這廣闊的草原,卻有很多礦產埋在地下,單說黃金,儲量極為豐富。還有煤、鐵、銅等各類礦產。若都開采出來,夠我大明國庫幾十年開銷!」
一眾商賈聞言,但覺呼吸一滯。
如今大明,好多事都會在報紙上公布,如朝廷去年的財政收支數據,都曾在報紙上報道過。
商賈們估算一下,全都咋舌,為皇上所說的財富而震驚。
「不知陛下,對這片土地如何打算?」
朱樉呵呵一笑,他與這王驃打過交道,知道這是個聰明人。
「朕的初步構思是,把和林以南的廣袤土地,都納入朝廷統治。各處安排駐軍,建立烽火台。一旦蒙古人派兵騷擾,就把他們徹底打出去。
至于各處的礦產,金、銀皆為朝廷直接開采,銅、鐵、煤等,卻可交由商賈。」
王驃等人聞言,呼吸都急促了。
他們當中很多人,都做開礦生意,知道其中蘊含的暴利。
朝廷若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又能買些俘虜的話,那麼開礦就是一本萬利。
「卻不知,陛下打算,如何發賣這些礦山!」
朱樉哈哈一笑,「此事不急,諸位也知,如今的朝廷不缺銀子。發賣這里的礦山,不是為了賺多少錢,只是為了發展這里的經濟。
朕的要求是,盡量雇佣草原上的牧民,其二嘛,是工錢一定要高,伙食一定要好。只要能做到這些,礦山的價格會很便宜!」
「陛下放心,吾等定會謹遵教誨,讓利于草原牧民。」王驃拱手說道。
朱樉則沉下臉,「朕做這些,是為了朝廷開疆拓土的千年大計,那麼人心的便是最關鍵的。哪個願意配合朝廷,以後還有諸多好處,因功封爵也是可能的。若被朕知道,有人壓榨底層礦工,休怪朕翻臉無情。」
商賈們見朱樉說的如此鄭重,都是心中凜然,表示一定謹遵陛下的教誨。
喬姓商賈又問︰「陛下,卻不知如何待遇,才不算壓榨?」
朱樉道︰「工錢嘛,不用比照漢地十八省,一日有一百二十文以上便可,每日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四個時辰。最多每隔十天,就要休息一天。每隔兩三個月,給這些工人長一點的假期。每天的飯菜里都要見葷腥,爾等可能做到?」
眾商賈聞言愣了幾秒,旋即齊聲道︰「草民,謹遵陛下教誨。」
商賈嘴上同意,心里則暗暗吐槽,都說建元帝婦人之仁,今日一見果然不假啊!
就是漢地十八省的漢人,很多也享受不到這般待遇,卻草原上的牧民率先體會,他們不得感動的哭了啊!
出了朱樉的行營,王驃等又拿著金子去跟附近的小部落交換牛羊等物資,趕回山西不提。
卻說朱樉又開了幾個礦場後,將趕來的鐵鉉、朱所部安置好,于十月底返回受降城,準備在這里過冬了。
畢竟此處距西安僅一千六百余里,真有什麼要緊的公文,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什麼的,兩三日便到了,不會耽誤太多。
還能遙控指揮駐扎草原上的幾只軍團,真有什麼突發狀況,也能及時調度。
豈料,政事上昏庸的額勒伯克,在軍事上還挺敏銳,迅速發現準備在受降城內過冬的朱樉,身邊軍隊不多的事。
北海(貝加爾湖),大汗行營。
額勒伯克再一次召集各部頭人,將領,大聲道︰「據可靠消息,朱樉帶回受降城的,只有三萬人馬,算上受降城原本的,加起來肯定不會超過五萬塊。
明軍北上的各部人馬加起來,已經超過七十萬了,大多布置在杭愛山南麓,和林,色爾格林一線。吾等若能穿過明軍防線,直撲受降城,不計傷亡打下來的話,便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從大明要來諸多好處了。」
丞相馬哈木道︰「確實值得一試,若能拿下受降城,活捉建元帝朱樉、太子朱尚炳,那麼大明的統治,也就土崩瓦解了,興復大元,指日可待啊!」
眾人听這話,都有一些小興奮。
太師阿魯台道︰「大汗此計絕妙,那朱樉做夢也想不到,吾等會繞過草原上的明軍防線,直撲他所在的受降城。若能擒住朱樉,可就是大明的「捕魚兒海」之役啊!」
一眾部落首領,越說越開心,全都堅定了南下的決心。
冬十一月,北元大汗額勒伯克,率領丞相馬哈木、太師阿魯台及一眾部落將領,選出各類騎兵共五十余萬,自北海(貝加爾湖)出發,繞過明軍的杭愛山、和林一線,直撲受降城而去。
受降城內,次輔方孝孺及六部侍郎,來到行宮向朱樉當面匯報大明這一年的各項工作情況。
偏在這時,錦衣衛指揮使丁智深趕來,到朱樉耳邊低聲道︰「有這等事?」
「千真萬確,臣麾下的斥候,都是最好的,給他們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欺瞞聖上。」
朱樉擺擺手,笑著道︰「我不是質疑你的屬下,而是覺得這個額勒伯克,很有思想啊!居然想偷襲朕?」
「陛下,那如今?」
朱樉呵呵一笑道︰「當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啊!」
也難怪朱樉會興奮,因為這一年來無論明軍怎麼露出「破綻」,那額勒伯克就是能忍,就是不上當。
不想這家伙,不整就不整,整就整個大的。
卻不知朱樉這大半年來,已經調了上千門火炮,其中大部分都放在受降城。
要說在草原上,拖著大炮打仗,去追蒙古人的騎兵,真是想都不要想。
可要變成攻堅戰,這上千門火炮,能發揮出的威力可就太大了。
是以朱樉第一時間送出詔令,命駐扎在杭愛山麓,和林一線的明軍部隊,往受降城靠攏。不急著勤王,可包圍圈是不容有缺口的。
而當詔令發出後,蒙古人的先頭部隊也抵達了。
他們先休整了半天,打造了一些簡單的攻城器械,然後,便對受降城展開頗為 烈的進攻。
「大汗,您瞧,咱們這麼多人,是一定能將受降城拿下的!」小部落的首領恭維道。
額勒伯克也頗為滿意的看著城頭上的爭斗,沖左右道︰「若能拿下此城,大掠三日再封刀!」
眾將士聞听,興奮的嗷嗷叫,各自整頓隊伍就往城頭沖。
此時此刻,額勒伯克也不管什麼主攻了,反正有五十萬大軍,全都是主攻。
城內,朱樉、朱尚炳及次輔方孝孺,六部侍郎等一起上了城頭,看看底下的情形。
這時,負責火炮的神機營將領陳式來到近前,「陛下,火炮都已放到預定位置,可以開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