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九十二章,一身轉戰三千里

成功總是容易讓人迷失自我,尤其是在坐上那至高無上的位置時,難免志得意滿。

這位新任大單于似乎忘了一件事,他們此刻正在與漢軍交戰。

直到關羽率領騎兵殺至陣前,他才如夢初醒,第一反應便是調轉馬頭,逃!

他沒有把握戰勝這個可怕的男人,一如當初的呂布,讓人不敢起爭鋒之心。

漢人有一句老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他活著,總有一天會光復鮮卑一族的榮光。

然而關羽此行是為了徹底平定北部威脅,又豈會放過他?

關羽不認識軻比能,見此人被眾多胡人簇擁,于是下意識把他當成軻比能了,提著青龍偃月刀便追了上去。

剛剛經歷新舊更替的鮮卑人見新王落荒而逃,頓時沒了斗志,紛紛跟著四散逃命。

如今的關羽換了千里馬「烏雅」,沖刺速度極快,不多時便追上了這位鮮卑新單于,手中青龍刀高高抬起。

吾命休矣。

這位新單于下意識抬刀格擋,可是在這重若千鈞的刀勢下,細短的彎刀顯得脆弱不堪,竟是被一刀 成兩截。

青龍刀從上到下,將馬上身軀 下馬,很快沒了生息。

這位新王僅僅在為不到半個時辰,就含恨而終。

隨後,關羽又率軍一路追殺至三十里開外,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留下遍地尸骨。

此後三十年,並州再無北患,草原各部听聞關羽之名皆膽寒,關雲長之名威震塞北。

……

深夜。

關羽收兵返回雁門關,奮戰一天的他顧不上休息,便是走上城牆慰問士卒。

當看到城關上遍地瘡痍,饒是以他堅韌的心性,亦不免為之觸動。

「君侯,末將沒有辜負你的重任,雁門關沒丟!」

宋憲得知關羽前來,不顧身上的疲憊起身相迎。

「此戰怪我,是我失策了。」

一向高傲的關二爺,這次出人意料的認了錯。

他本以為經過幾年前那一戰,胡人暫時不敢南下,卻沒想到軻比能非但來了,還糾結了羌人與烏桓。

雁門關的守軍本不止五千,只是他得知劉備大舉進攻益州後,想著整軍備戰,好第一時間配合南方戰場,于是抽調了各處的兵馬。

若非如此,宋憲的這一戰不會打得如此艱難。

宋憲還是第一次見到關二爺道歉,急忙道︰「君侯言過了,當初我們所有人都以為胡人不敢再來。」

「再說了,君侯此戰率軍斬殺軻比能及數萬胡騎,已經為弟兄們報了仇。」

關羽聞言臉色紅了。

「軻比能並非我所斬殺。」

以他的性格,不屑于去搶這種莫須有的功勞,在他審問一個胡人俘虜後才知道,軻比能是被篡位的部下所殺。

當然,那位篡位成功的部下也已經死在了他的刀下。

宋憲聞言臉色怪異,隨後又道︰「這麼算起來,君侯仍是萬軍叢中斬了胡首。」

關羽模著胡須一陣沉思,發現確實是這麼個理。只是鮮卑的這個新王上位突然,死得倉促,讓人有種不大真實的感覺。

「命人記下此戰中陣亡的士卒名單,撫恤金,以及對其家卷的照顧務必安排妥當。若是有人膽敢中飽私囊,我絕不輕饒。」

「是。」

「還有,命人準備足夠四萬騎兵三日所用的干糧。」

關羽又下了一個命令。

負責記錄的周倉愣住了。

宋憲亦是一臉不解︰「君侯準備干糧作甚?」

關羽澹然道︰「你可記得軍師說過一句話?」

「什麼話?」

「明犯強漢,雖遠必誅,挨了打不還手,非大漢之風。」

眾人聞言,頓時領會了關羽的意思,這是要效彷當年的劉備主動出擊,再次率領騎兵深入大漠。

周倉猶豫道︰「可丞相的命令是參與中原之戰。」

「曹操與袁紹實力相差不大,二人要分出勝負,非得數月大戰不可。而我,只需要一個月就能回來。」

關羽的語氣中透著強烈的自信,以及對時局的判斷。

他不希望在自己南征途中,再听到雁門關被進犯的消息。所有人都以為他會第一時間南下中原,可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下去準備吧。」

「喏!」

周倉不敢怠慢,轉身便下去安排了。

第二天,休整一夜的並州軍再度啟程,向著茫茫草原進發。

這一戰,注定會加深關羽在塞北的威名。

……

益州,成都。

「子揚在信中表明,希望我派另一人前去輔左雲長。」

劉備收到劉曄的來信已是半個月後,得知關羽出兵塞北的消息,他只能是望洋興嘆,又無可奈何。

至于斥責的話,他卻是怎麼也說不出口的,畢竟是他將這位二弟安排在並州,關羽已經很久沒有參與大戰了。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何況關羽率領的騎兵此刻已經身在大漠。而且當初派他去並州的時候,劉備已將並州軍政大權都交給他了。

劉曄勸不住,甚至沒有規勸的機會,于是只能選擇申請調令,他的威望不足以勸住關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劉備當眾提起此事,意思已經不言而喻,在場眾人方向,能勸得住關羽的只有兩個。

劉備作為大漢丞相,顯然不能離開益州,因為即使打贏了這場仗,後面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他安排的。

那就只剩一個人了!

郭嘉走出列,笑道︰「讓我去吧,說起來我也很久沒有見過雲長了。」

作為劉關張崛起之初的第一個謀士,這一世,郭嘉在文官當中的地位是劉備集團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再加上當年的交情,不論如何,關羽是一定會給他面子的。

「那就辛苦奉孝走這一遭了。」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真想看看此刻的關二爺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郭嘉贊了一句,又順手剽了一句。

諸葛亮聞言眼前一亮︰「太尉常說自己只會出謀劃策,依亮看則不然,若是生在太平盛世,太尉定然會是個文采斐然的大詩人。」

「也許吧。」

郭嘉也曾想過這個問題,若是穿越到太平年間,他應該會是個流連青樓的風流才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