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4章 朝政之訣

不是他馮去疾非要阻攔。

封王一事干系太大了。

「無妨,畢竟還沒有發生,將來的事情誰知道,這也是以防萬一之策。」嬴城擺了擺手道︰「倘若陛下算無遺策,那西進之事順其自然便好。」

「可倘若陛下真的遇險,只要能保證陛下安然無恙,封王之事也不是沒有商量。」

「不過,在此之前,封王一事不得外傳,以防不軌之人利用。」

嬴城警戒,封王的意義太大了,一旦傳出去,烏氏苦即便是不想反,也會造反。

「諸位公卿還有什麼意見,若無意見,那此事便這麼定了,即可發動驢政之策,令鏢行西進。」嬴城再次問道。

李斯,馮去疾,王賁相繼搖頭,算是贊成了嬴城的決策。

但沉吟許久,李斯忍不住的補充道︰

「發動驢政之策來解陛下之危,老臣倒是贊成,但其中細節,還需要慎重思慮。」

「關中勛貴在三日內便能進入隴西,其余各郡的勛貴,一個月內也會陸續進入隴西。」

「而自驢政之策消息傳出這一個多月來,各個勛貴戰馬並不齊全,老臣建議,可以讓勛貴在隴西補充自發補充戰馬。」

「朝廷有朝廷的門路,勛貴有勛貴的門路,這是不同的,而烏氏苦若想造反,必須要擁有足夠的戰馬。」

「不如就讓各路勛貴們去隴西攪亂隴西局面。」

嬴城皺眉道︰「如此,豈不是讓烏氏部落察覺不對?」

李斯搖頭道︰「不然!」

「其實勛貴做事方式與朝廷做事方式有極大的不同,朝廷做事,並不是依靠親族關系,即便是陌生之人,朝廷命令下達,官員就必須要執行。」

「但勛貴不同,勛貴做事,門戶最為重要,依托親族關系來維持穩定的交易,也就是監國早就強調的姻親關系。」

「諸如西進之事購買戰馬,基本上沒有哪個勛貴听到北地馬場有數萬馬匹,就貿然前去購買,相反,勛貴們會先打听清楚北地馬場的管事是誰,次要的主事是誰,總而言之,是要找到北地馬場有權力販賣戰馬之人。」

「而後,再確定這管事之人與自己所認識的親近之人有何關系?」

「再通過這層關系去找北地馬場的管事,如此,會極為妥當的購買到戰馬。」

「西進之事也是如此,勛貴會先找烏氏部落的關系,再去購買戰馬。」

「而烏氏部落,其實早就山頭林立,這些馬場主人與各個勛貴之間聯絡甚至要比朝廷要多。」

「除非烏氏苦知曉朝廷已經察覺其動作,若不然,只會認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交易。」

「尤其是,以勛貴的關系網,即便是戰馬已經被烏氏苦搜集到,也足以從烏氏苦手中挖出來一半,監國可別小瞧了勛貴的關系。」

「就算是銅牆鐵壁,也會被勛貴挖出一條路出來。」

李斯說罷,便安靜了下來,給眾人思考的時間。

「這,是否對勛貴有點殘忍了!」馮去疾猶豫了一下忍不住的道。

听來听去。

可以說此次勛貴是又出人又出力,事情真要是發展到最壞的情況。

那勛貴的損失可就大了。

「殘忍,呵,驢政之策的利益有多大,眾所周知,難道說那數千的鏢行,勛貴們會做賠本的買賣不成?」李斯呵呵冷笑道︰「既然已經做好了冒死的打算,那就要承受其風險。」

「若論算計,還的是李公啊!」王賁忍不住的笑道。

但听起來。

並不是什麼好听的話。

李斯一笑而過,道︰「全當是王將軍的稱贊了。」

嬴城認真思量,既然李斯說這沒問題,那他也就認同沒問題了,當即道︰「既如此,那便讓勛貴前往隴西自籌戰馬,而且不必提及,只需要讓勛貴自己想辦法,勛貴到了隴西便會自己想辦法去籌集戰馬。」

「監國,既然此策已定,那不妨令其更加完善一點。」馮去疾笑吟吟的道︰「所謂百密必有一疏,而這其中之一疏,便在軍械之上。」

「目前軍械並沒有準備妥當,渭源的軍械並不足以完全武裝鏢行人馬,但是,既然定計,不妨謊稱渭源軍械堆積如山,就等著鏢行人馬前去領取。」

「自然,這樣的消息,是不可能密不透風不被人知曉的,尤其是在渭源,烏氏苦若有察覺,便自會被迷惑。」

「恰恰這樣的疏漏,符合朝廷的辦事方式,讓監國的計策,再無疏漏!」

嬴城點了點頭,雖然馮去疾說的露骨了點。

但這的確倒是他忽略了。

朝廷對西進之事是非常重視的,不惜組建西征軍,而烏氏苦若是知曉朝廷沒有準備便發動西進,自然會生出疑慮。

而如果按照馮去疾所說操作。

這反而會讓烏氏苦更加的放心。

只要熟悉官員的處事方式就知道,為了西進之事畫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朝廷哪天不畫餅了,才是最大的問題。

尤其是。

西進之事本身就是一個畫餅的事情。

「除此之外,督促河西郡守,加快牛羊馬的交易事宜,並訓斥河西郡守延誤春耕,在朝廷政令合理的條件下,適當的做出假象,以此隱瞞朝廷已經知曉烏氏苦要謀反的事實。」

「那虎賁營呢,就干等在汧縣,總歸要做出一點應對才行啊!」

「剿匪吧,可以適當的進隴西,但絕不能深入,虎賁營不是駐守營,可以適當的越界,但深入,便會讓烏氏苦警覺。」

「當然,虎賁營戰斗力非凡,若是有小股匪徒逃竄進隴西,虎賁營也可以適當的派遣小隊進行追擊,只能是小隊,尤其是西方道沿途,即便是有意外,也可以是提前肅清西方道,為西進之事做準備。」

「哎,也只能如此了,也不知道陛下如何想的,竟然想要安撫烏氏部落,就讓烏氏部落反就是了,不需要調動其他力量,只需要虎賁營出征,一個月內,踏平烏氏部落。」

「烏氏部落早就不是百年前的全戎部落,而我大秦兵馬更不是百年前的秦國。」

而關于烏氏部落的處置,很快在四人的商量之下定了下來。

李斯和馮去疾在處理這種事情上,可謂是得心應手。

嬴城只是提供了一個大的策略。

但兩人你一言我一句,敲定了整個流程步驟。

發動驢政之策,勛貴的鏢行西進!

讓勛貴在隴西買馬。

如遇意外,以封王救架。

同時,問責隴西郡守,全力督促牛羊馬政,並抓緊落實春耕,徹查集體化農業。

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在朝廷沒有察覺之下的動作。

總而言之。

明面上圍繞西進展開一系列的政策調動。

暗地里,做好準備應對始皇帝遇險準備。

「咸陽湖之事所有的線索都斷了,或者說,是毫無進展。」而就在商量完之後,李斯緊跟著生氣的怒道︰「老臣已經嚴厲督促雲生調查。」

「但是,所有的線索到了三縣區域的地頭蛇,就全斷了。」

「往下查,不是遇到阻礙,而是根本無從查起,幾個地頭蛇用刑之後,依舊死扛著不吐背後指使之人,只說是為了捕魚,對李氏商行不滿。」

「而那些被抓了的漁民,一個個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在漁老大的蠱惑下,才發動了火燒咸陽湖碼頭的事。」

「這不難理解,只是令老臣很惱火。」

「不要說這些個漁老大為了爭咸陽湖漁業天天鬧矛盾,單是這些人打架次數,都超不下百次了。」

「如果沒有一個足夠權勢的人出現,絕不可能讓這些漁老大和睦,統一在一起行動。」

整整十多天。

咸陽湖之事毫無進展。

可以說讓他十分惱火。

但惱火歸惱火,即便是他有懷疑目標,也不能直接去抓人。

到目前為止。

沒有任何實際證據證明,倫候就是咸陽湖叛亂的背後謀劃之人。

「此事繼續調查!」嬴城點了點頭,這件事李斯在奏折里面也有略微提及,可他沒想到竟然如此復雜。

查了近十天,毫無進展。

而通常遇到這種桉子,基本上已經宣告死桉了。

時間跨度越長,證據就消失的越徹底。

「但我估計,查下去也沒有什麼結果,這樣吧!」嬴城頓了頓,繼續道︰「分清楚主從犯,動手傷人者按律處置,至于那些被蠱惑之人,丟給教化司,教育一頓釋放。」

聞言,李斯輕聲一嘆,道︰「也只好如此處理了!」

嬴城又頓了頓,道︰「不結桉,讓廷尉司組建咸陽湖專桉組,專職調查此事!」

他明白。

咸陽湖之事必須要嚴懲才能給所有警告。

若是每一個勛貴都按照倫候那樣弄,那天下就大亂了。

但是。

行使律法講求一個證據。

若是沒有證據,甚至連一丁點的指向性證據都沒有,就把倫候給捉拿了,那今後栽贓陷害的事情會無比猖獗。

可以懷疑,甚至為了調查可以請倫候坐板凳。

但就是不能以這種方式定罪倫候。

同時。

咸陽湖一事牽連三縣區域內上萬戶漁民。

可以說。

這個規模。

還真的就是不能定性為謀反叛亂。

法不責眾,這並非一句玩笑話。

當初他下令捉拿所有人,是因為咸陽湖的事情必須快速平息下來。

但到審判的時候。

就需要酌情處理。

如此。

被抓捕入獄的人得到了警告,長了教訓,又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而所有觀看的人,也會因此視為警示,不敢再犯。

而這就是主次,對主犯必須嚴懲,對從犯稍加寬恕,若是被蠱惑,就必須要從輕發落。

重要的並不是從眾著從輕發落。

而是讓所有人都懂法。

他敢保證。

若是讓咸陽湖之事參與的漁民懂法,那至少,有九成的百姓,不會參與進去。

這就是為什麼普法。

「老臣明白怎麼處理了。」李斯點了點頭。

並不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只是,需要有人來下這個政令。

這個人,天下只有兩個人可以下,一個是始皇陛下,另一個便是現在的監國嬴城。

「武道的匪徒也清掃干淨了。」王賁緊跟著道︰「不過是一些山匪而已,只是以財物引誘,便追蹤到了老巢,一把火全燒了。」

王賁說著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是,難以想象。

那一把火,便是人間煉獄。

「如此,武道便安然無恙了,另外,還是要叮囑駐守在上雒的辛勝將軍,必須肅清武道匪徒,尤其是要反復肅清,對搶掠者給予嚴厲的打擊。」

嬴城叮囑。

武道是重中之重。

即便是按照馮去疾的陰謀,武道的盜匪也是要肅清的。

「末將遵命!」王賁點了點頭。

不管其他。

只要是兵事之事,他只負責執行。

至于到底有什麼意義,他不想去關心。

有時候知道和關心,是兩回事。

「說到武道,武道的防水,防滾石,防塌方,少府倒是提了一個不錯的建議。」

倒是馮去疾緊跟著道︰「在武道兩側,修建路牆,只需要再拓寬靠山側,然後以路牆相攔,便能有效的阻擋滾石,塌方之類的事情發生。」

「同時,對于積水路段,可以在兩側修建水渠,既然山水多,那便將溝渠修深,修寬,不讓其流入路面便是。」

頓了頓,馮去疾又沉悶的道︰「只不過,武道地處險要之地,想要完成,不是一般的費力!」

「按照少府估計,十萬人力至少修一年。」

嬴城點了點頭,道︰「將此事交給內史馮世杰,讓其督促武道巡路使李澤,少府只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方法,至于具體的事情,讓李澤想辦法!」

「朝廷也不是什麼都要去反復督辦,此事在巡路使的職權範圍之內,出了問題,找李澤便是了。」

嬴城想都沒想的回道。

像這類事情。

根本不需要請示朝廷。

簡而言之。

地方為政,如果路壞了,還要找朝堂問策,這本就是地方官員的無能。

當然。

朝廷的作用,更多的是做好監督工作。

比如。

武道指揮使李澤缺錢了,增設了關稅,還要對武道收費。

那這個時候,朝廷若是一無所知,那就是朝廷的失職,是整個朝堂官員的無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