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2章 服了這個始皇帝了

「降下來!」嬴城沉聲道。

「這!」李從面色為難,這件事模稜兩可,公輸仇和他均有權力管束。

但是。

軍工不比其他。

太尉府一道命令下來,他們就得拼了老命的加工。

六個時辰的加工是稀松平常之事。

而這難免出現安全問題。

「每個月只有六個損傷名額,若是溢出,拿你們主事開刀!」嬴城沒有半點商量余地的道︰「安全問題必須要重視,任何一名工匠,都是我大秦的子民。」

李從一臉為難之色,但最終還是點頭道︰「下官遵命!」

嬴城沒有糾纏在一個問題上,緊跟著道︰「另外,銅鐵的收購,從卓氏削減三成,對外招商。」

李從不由一驚,急忙道︰「這會暴露冶煉所的位置,而且,卓氏那邊?」

嬴城道︰「這個你不用管,卓氏若有意見,讓他們來找本監國。」

「下官遵命!」李從不敢多說。

這已經不是他能左右的,甚至涉及到朝政。

「提高工匠酬勞,簽訂雇佣契約,按月發放酬勞,撫恤金提高至十金!」嬴城繼續道︰

「另外,治粟內史府會采購牛羊肉食,每月不少于五次肉食,不少于十次菜食,此事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接下來,朝廷會大量的向民間采購牛羊肉。」

听到嬴城的命令,李從心中震驚不已,他絲毫不懷疑嬴城的話,現在的嬴城金口玉言,所有的話均會有記錄,不會作假。

但是。

若是如此。

這無疑是將軍械冶煉作坊的消耗,憑空增加了一倍之多。

「下官,替作坊內所有工匠,謝監國!」

李從震驚的感謝,可以說是真心實意。

以前,不管是奉常府還是國庫府,都想盡辦法的壓縮他們的消耗。

就算是肉食,也是他發動關系極力爭取來的。

現在。

他都沒有提,朝廷就提高作坊工匠福利。

這堪稱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由不得他不激動。

身為作坊主事,作坊內除了打造兵器之外的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他操心。

包括工匠生亂,也是他負責。

而這提高工匠的福利,無疑,這可以讓他更好的管理作坊。

就在相談之中,公輸從帶著十二名工匠前來,「啟稟監國,十二名上等工匠已經集齊,均是軍械方面的好手。」

「這是名冊,請監國過目。」

嬴城接過名冊,發現沒有一個公輸家的人,心中微沉,卻也沒有多說什麼,道︰「辛苦公輸愛卿了。」

「正好,既然來了,那便說說冶煉打造兵器之事。」

公輸從正色道︰「監國有何吩咐,下官定當全力執行。」

在嬴城面前。

公輸仇沒有任何拒絕的余地。

「兵器打造,要細分流程,量化標準,統一制式兵器,為組裝兵器打好基礎。」嬴城道︰「這一塊先在第七軍械作坊推行,等時機成熟了,再全面推廣。」

「這,不是早就統一了嗎?」公輸從不解的問道。

嬴城搖頭道︰「細分流程,要更細,量化標準要更具體,統一制式兵器,包括編號之外,還有太尉府,城防營,廷尉府,戍衛營,中尉府,衛尉府之別。」

「這種區別,並不在兵器精良的差別,只是要有區分識別,以此做到但凡兵器,均有出處,識別。」

「諸如西進之事,此部分兵器絕不內流。」

公輸從眉頭緊皺,忍不住道︰「難道監國要收繳天下兵器?」

嬴城意外的盯著公輸從,點了點頭道︰「既然你提到了,那便簡單說說,也好讓你更好的規範打造。」

「隸屬于太尉府的兵器,只能流向各個軍營,人,兵器,均有歸屬,禁止任何形式的外流。」

「而這包括廷尉府府兵,縣府府兵,均要有標識,以作查證,不得外流。」

「目前,第七軍械冶煉作坊,必須做好西進兵器之事,第一批運往隴西的兵器不必再關心,但是,此後的兵器,均要有記錄,以防止這部分兵器進入大秦境內,成為為禍的凶器。」

「至于其他的事情,等第七軍械冶煉作坊有成熟的流程之後,再說吧!」

嬴城並沒有解釋的詳細。

主要也是現在根本不具備收繳天下兵器的條件。

但這個政策,是他預謀之中要實行的。

這麼說吧。

就現在大秦而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劍,弓箭之類的兵器。

這些兵器比不上軍工打造,但,武裝起來,就是一支不俗的力量。

除此之外。

還有各個勛貴之家的私兵,所有的勛貴,家里基本上都能拿出來上千件兵器,可以說隨時都能武裝出一支不俗的兵力,且不用拿著鋤頭當兵器。

俠以武犯禁,這並不是一句玩笑。

現在的大秦,最需要滅殺的人,就是俠客!

哪怕是官員再貪得無厭,哪怕是貪得無厭的官員再沒有人管,也不需要俠客來懲治。

必然。

收繳兵器能夠收斂掉大部分人的凶性。

雖然想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但,總要嘗試著做。

「下官遵命!」公輸從沒有任何疑惑的領命。

嬴城將該交代的都交代清楚,又在軍械冶煉作坊內巡視了一圈之後,便離開了冶煉作坊。

接下來。

嬴城再一次來到了太尉府旗下最大的軍馬司。

軍馬政在秦國由來已久,且朝廷非常之重視。

其運營模式也非常的簡單。

戰馬的主要產地是隴西,河套,濟北等地。

但是朝廷並沒有直接參與里面,而是將戰馬交給各個部落以及家族。

烏氏 會定期收購這些戰馬運來咸陽各個軍馬司。

而太尉府負責定量戰馬數量,並擁有直接分配權力。

大多數情況下。

戰馬是禁止私自販賣的,即便是養馬的家族,也只能賣給烏氏 ,等于是朝廷通過烏氏 ,控制著馬政。

這就是秦國騎兵非常多的原因。

近乎以舉國之力提供戰馬。

或者說。

胡秀之所以著急,是因為胡氏商行所獲得的利益太大了,蛋糕太大,在如今這變局之中,必須要進行分割。

但卓氏和烏氏不著急分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兩個行業,這兩個商業世家,其實獲利並不多,有時候甚至要賠錢做事。

嬴城並沒有改變軍馬政的打算,目前來說,戰馬一事,還需要極其龐大的調度力。

現在這樣的軍馬政,是比較合適的。

當然。

合適並不是說長久,待天下大定,這必定是需要作出改變的。

轉眼間。

便過去七天時間。

此次嬴城主要對太尉府御下的軍工,軍馬進行了巡視。

整改了一部分。

但基本上沒有作出太大的改變。

而就在他巡視之中,隴西傳來急迫的消息,他不得不放棄巡視,回到咸陽。

結果遠遠出乎了他的預料。

咸陽宮內,大律府。

馮去疾,李斯,王賁安靜的坐著。

嬴城頭大如牛的盯著下方的內侍。

「也就是說,此事全都在陛下的計劃之中?」嬴城眉頭緊皺的詢問。

下方。

一個始皇帝的貼身內侍恭敬的道︰「下官不知!」

「或者說,陛下早就知道隴西烏氏部落有亂,故而改變了南巡,提前返回?」嬴城再次問道。

內侍依舊搖頭道︰「下官的確不知!」

「陛下現如今到了何處?」嬴城再次問道。

內侍頓了頓,回道︰「啟稟監國,陛下在通渭,順道前往烏氏部落巡視。」

「陛下可還有其他交代?」嬴城眉頭緊皺的再次問道。

內侍搖頭道︰「回監國,陛下沒有其他交代!」

嬴城煩躁的擺了擺手,讓內侍下去休息,而後瞅著三公,道︰「諸位以為如何?」

不僅嬴城眉頭緊皺。

李斯,馮去疾包括王賁也一起眉頭緊皺。

面對嬴城的詢問,三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咳咳!」李斯見沒人說話,咳嗽一聲道︰「既然如此,想必如今這局面,陛下早有預料,我等自不必著急。」

「想必,陛下早有準備,隴西自不可能亂。」

听到李斯發表意見,馮去疾也不由的點頭道︰「老臣附議,陛下既然早有察覺,自然不可能有危險。」

見李斯和馮去疾相繼贊同,王賁不滿道︰「將帥且不能以身犯險,更何況是陛下,這本就是兵行險招,若烏氏部落局勢當真不可控制,諸位可想過後果?」

「秘而不發,巡視隴西,身入險地,將性命安危交予他人之手,如此,不是一個統帥所為,更不是一國君王所為。」

「監國,末將覺得,應立即發兵烏氏部落,迎陛下,確保陛下安危。」

「不可!」王賁話音未落,李斯就眉頭緊皺道︰「若此時發兵,不說時間來不來得及,萬一打亂了陛下的布置,豈不是真的將陛下置于危險之中。」

「萬一烏氏王族狗急跳牆,真要魚死網破,那才是最壞的情況。」

「況且,陛下既然早在上月便知曉隴西有變,必然是做了萬全準備才會前往烏氏部落。」

面對李斯的反對,王賁跳腳的怒道︰「烏氏部落以游騎稱世,曾經的義渠王對我大秦造成的損害歷歷在目,烏氏部落並不是沒有實力,只是這些年被我們拆分,打壓,收割,這才不敢反抗。」

「五馬候烏氏參是烏氏部落王族族長,當年只是迫于無奈,這才以五萬匹戰馬換候爵,可烏氏參心里究竟想寫什麼誰知道?」

「烏氏 也是烏氏部落的王族,只是忠于陛下反欺壓于烏氏部落,但,烏氏 掌控著隴西牛羊馬,卻在此事毫無察覺,這個烏氏 也有很大的嫌疑,甚至我懷疑烏氏 就參與其中。」

「根據這一個多月的牛羊馬繳納情況,烏氏部落已經攢夠了足夠武裝三萬游騎的戰馬,五萬大軍三個月的用度。」

「不妨將情況想想的更壞一點,一旦烏氏參封鎖了汧縣,屆時隴西便孤懸在外,以烏氏王族的力量,可以在三個月內,在隴西拉起一支十萬之數的散騎。」

「這些人,上馬便能騎射,戰斗力並不弱。」

「一旦烏氏部落鐵了心的要反,陛下巡視烏氏部落,就是最好的時機。」

「一旦陛下出事,諸位可曾想過後果?」

「請監國立刻下令,虎賁營入隴西,伺機而動,以防不測!」

嬴城沉悶的坐在桉牘旁,要被愁死了。

王賁說的的確是最壞的情況。

李斯和馮去疾說的也不無道理。

但讓他發愁的是,始皇帝究竟在隴西布置了多少力量,究竟是怎樣的布置,這些他們都一概不知。

內侍前來,只是告知他們,早在二月中旬,始皇帝就收到了烏氏部落王族一脈的一個親王,烏氏參的弟弟烏氏苦,不滿朝廷盤剝,暗中積攢牛羊,搜刮戰馬,組建了烏氏王族軍。

恰逢始皇帝南巡,隴西下雪,無人察覺。

而後烏氏苦借著集體化農業之下春耕的名義,將舉兵的消息隱瞞了下來。

但這件事。

在法家與宗室之爭的時候,始皇帝就得到了消息。

直到始皇帝南巡返回,西巡隴西,都沒有透漏半分。

簡而言之。

始皇帝並不相信烏氏苦會反,親自前去勸降,甚至不惜前往烏氏部落王族月復地。

可是。

現在的情況是。

原本駐守在隴西的南征軍早在五個月前就被調回咸陽,又隨著始皇帝南巡,目前還在九江,並沒有隨著始皇帝回來。

而且按照始皇帝準備北伐的意思,李信的南征軍會走濟北與長城軍匯合,和隴西差著十萬八千里。

而一直以來隨行南巡的蒙家軍,也因為蒙武任會稽郡郡守,鎮壓江東亂象,留在了江東。

破燕營,虎賁營,御前營留守咸陽,而且御前營也被解散到了庫銀押運司。

目前唯一能調動的。

只有蒙恬的長城軍團,但是長城軍團的主力主要分布在九原,雲中,雁門一帶。

在隴西,只有長城軍西營楊千的一萬兵馬,且騎兵兩千。

其余兵馬,均為府兵,且成分復雜。

他不知道。

始皇帝究竟哪里來的自信,敢在明知道烏氏部落王族生亂的情況下,帶著戍衛營,黑甲衛進入烏氏部落月復地。

到現在,他還是想不明白,始皇帝的自信是什麼,又布置了些什麼。

正如李斯所言。

若他貿然讓虎賁營前往烏氏部落,這就等于逼著原本還要隱藏的烏氏苦謀反,直接威脅到始皇帝的安危。

可若是他不動,烏氏苦若反,一來一去就真的遲了。

「真的就,不能撤兵啊!」嬴城郁悶。

烏氏苦之所以有動靜,是因為南征軍從隴西撤了回來。

如果南征軍還在隴西,給烏氏苦十個膽子,也不敢招兵買馬準備謀反。

但現在。

始皇帝可以自信的兵行險招進入烏氏部落勸降。

他卻不能將始皇帝的安危寄托在以始皇帝的威嚴究竟能不能勸降烏氏苦。

真的是服了這個始皇帝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