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二章 群臣獻禮,請陛下移步殿外

皇室的家宴听起來奢華無比,一頓吃掉一口之家一年的用度,但其實一點意思都沒有。

就如同走流程一樣。

皇子們一片孝心獻禮。

公主們一片孝心獻禮。

然後大家一起舉杯慶賀。

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

等始皇帝帶著諸多皇子離開太樂宮,嬪妃,公子妃,公主和一群小孩子們才會有說有笑。

根本就沒有什麼意思。

很快。

家宴就接近了尾聲。

隨著始皇帝離席,眾多皇子跟隨,家宴的事情就步入了尾聲。

但很明顯。

始皇帝的面容十分的不快。

在路過嬴城身邊的時候,一把就把嬴城給揪起來。

那樣子。

恨不得要將給生吞了。

「要是單純只有紙張,不管多少,都不夠,你看著辦!」始皇帝非常不高興的按著嬴城的頭。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很生氣。

等了足足兩個時辰,給了嬴城上百個眼神。

愣是沒有使喚動嬴城。

他想要提前看一下那一車一車紙張的心思在嬴城無情的態度之下被拒絕。

「等律法修訂好之後,你先抄一百遍,既然要推行秦法,那需要的就不止一本,你身為大律令,應該以身作則!」

始皇帝悶悶不樂的說道,態度也是非常的堅決。

「皇祖父你這也太小心眼了吧,明目張膽的打擊報復!」嬴城也不甘示弱的回道︰「那是孫兒身為臣子向陛下的獻禮,拿到家宴上算什麼!」

「討皇祖父的歡心嗎?」

「與其討皇祖父歡心,不如為大秦多做點事情,為皇祖父分憂。」

「呵呵,替朕分憂?」始皇帝更加不滿的冷哼道︰「你還是少干點出格的事情,讓朕少操點心,比什麼都強。」

「其實孫兒覺得,李公對頻陽白氏的處理,有失偏頗,給外人看來,那就是一種以大欺小的行為,硬生生將白氏給拆成了十七家!」嬴城毫不省心的回道︰

「雖然解決了頻陽的問題,但以後肯定還會遇到,難道還能全部如此處理不成。」

「人家口服心不服,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白氏一族已經與皇祖父離心離德了。」

听著嬴城滴滴咕咕的回話,始皇帝笑了笑,道︰「你知道呂氏麼,呂不韋的呂氏。」

「怎麼了?」嬴城不解的問道。

「呂不韋曾經是文信候,封地在雒陽,雖然呂不韋已經被革侯罷官身死,呂不韋在朝堂的勢力也被肅清一空。」始皇帝笑道︰

「說起來還是朕下令流放呂氏一族,李斯也是呂氏倒台的推手之一。」

「呂氏一族被流放蜀郡,但畢竟,人家在雒陽盤踞三十余年,根深蒂固的姻親關系,在雒陽還是有不錯的實力。」

「如今呢,呂氏一族沉寂二十余年,听聞五等九流之後,已經再次活躍,想要重新躋進朝堂,走的正是李斯的路子。」

「李斯畢竟是出身于呂府,該給的面子還是得給,所以李斯舉薦呂不韋的孫子呂屏進入了丞相府當吏員。」

「朕也同意了!」

「孫兒明白了!」嬴城點了點頭。

始皇帝的意思很明顯。

意思就是說整個天下都是贏氏的,縱然如曾經被流放差點滅族的呂氏一族,隔了十幾年,也照樣想要躋身進入朝堂,為贏氏效力。

拆掉一個頻陽白氏,縱然現在心有怨恨。

但是若干年後,頻陽白氏會變成數個家族繼續為贏氏效力。

這就是帝王之術。

並不需要在意一時的得失,目光要足夠的長遠。

可忍一時之痛。

可謀萬世之業。

成功轉移始皇帝的注意力,嬴城裝出一副深思的樣子,始皇帝也不再糾結他獻禮的問題。

「砰!」

反應過來的始皇帝抬腳就是對嬴城的狠狠一腳。

還好嬴城躲得快。

很快。

始皇帝就來到了咸陽宮。

趙高早早的就站在門外通傳道︰「陛下駕到!」

隨之,一聲一聲的通傳開始在咸陽宮中傳蕩。

今日在咸陽宮內坐著的官員並不多。

三公,九卿,九卿之下司署主、左右。

其余官員,是沒有資格在宮宴上坐下來吃喝獻禮的。

始皇帝出現在咸陽宮殿門口的時候,也沒有了半分輕浮之色,虎步龍行,威嚴四射的跨門而入。

在眾多起身官員的注視下,一步步的走向了最深處。

而在始皇帝的身後。

則是跟著扶蘇,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渠等十三位皇子。

也是家宴上面能參與到宮宴的皇子。

始皇帝居中央,皇子居下左右兩側,眾臣居殿中兩側。

便是今夜咸陽宮殿內的格局。

而嬴城。

在進入宮殿時候,便悄咪咪的從後面繞路小跑,入席了三公席位,目視著始皇帝和諸多皇子做好。

李斯,馮去疾幾人對視一眼。

微微側身離開席位,躬身施禮恭賀道︰「臣等恭賀陛下壽誕,賀陛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丞相帶領百官祝賀,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而隨之,在魚龍橋上邊高台上的扶蘇也接著恭賀道︰「兒臣恭賀陛下壽誕,賀陛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始皇帝笑吟吟的點頭,道︰「朕心甚悅,請諸位愛卿入座!」

李斯,馮去疾當即回道︰「謝陛下!」

說罷。

就盤席而做。

隨之,百官也跟隨著坐了下來。

始皇帝對百官宮宴的重視是遠超過家宴,就在百官入席之後,始皇帝開始垃圾話環節。

始皇帝張口就來的笑道︰「朕自繼位以來,多虧諸位從旁輔左,才令朕一統天下,定國策,鞭笞天下,令黔首之家有所依,足以溫飽……」

長篇大流的訓話。

既是感謝,也是總結。

至于有多少人認真听著,反正李斯,馮去疾這里沒有,在听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斯就已經輕聲的說道︰「嬴城,要不你最後,蒙毅結束之後你再獻禮?」

「我,馮去疾,蒙毅之後你再獻,那邊馮劫,蒙武,王賁三人估計按耐不住要先來,一武一文錯開來!」

李斯見嬴城眉頭一皺,急忙道︰「雖然你獻紙張,但我們除了蒙毅,都一連松了三四十年了,其實賀禮倒騰來倒騰去挺令人頭疼的。」

「你要是獻禮,就沒有後面的人什麼事情了。」

李斯已經解釋的如此清楚了,嬴城也不好拒絕,便了點了點頭道︰「行,沒問題,你們先上!」

李斯,馮去疾,蒙毅笑著點了點頭,簡單的商議之後,便繼續認真听講。

嬴城笑了笑。

其實這里面還有幾個人一點小心思,不過他也不在意這些。

說真的,獻禮基本沒有區別,長幼尊卑的順序,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而他,後起之秀,靠後沒毛病。

要懂得謙讓前輩嘛!

終于。

始皇帝結束了垃圾話環節,大聲道︰「與諸君同賀!」

「今夜,君臣當暢飲!」

「賀陛下!」群臣也跟著舉杯慶賀。

而李斯,則緩緩的起身,大有感慨意思道︰「陛下自繼位以來,宿寐夜興,日夜憂談,國事不忘,令天下安定,臣等不敢忘懷……。」

李斯也開始了垃圾話環節,怎麼稱贊的好听,就怎麼稱贊,可謂是輕車熟路。

這猶如一年的總結般,就在這宮宴之中慢慢的進行。

終于。

李斯的代替文武百官的發言結束。

馮劫終于按耐不住的起身,站在了中間笑道︰「老臣暮年,無處尋奇,思來想去,近來醉心軍事,略有感悟,特書三篇軍略軍備之策,獻于陛下。」

「賀陛下萬壽無疆,祝我秦國國祚永存。」

說著,幾名宦官迅速的捧著一紅布包裹的盤子從門外緩緩進來,和馮劫站在了一起。

始皇帝還沒有說話,李斯就忍不住的小聲滴咕道︰「這老東西看來這次是下了血本了,估計快刮腸子刮出來了三冊兵書,呵!」

馮去疾小聲回道︰「行了吧,都差不到哪里去,這對大家來說,同樣是個機會。」

「壽禮不同于其他,萬一陛下多看幾眼,說不定就是以後的國策呢!」

嬴城就在李斯的旁邊,瞅著這一幕,也是忍不住的滴咕道︰「你們這也太內卷了,見縫插針,一個機會都不放過啊!」

嬴城的話引起廣泛的不滿,蒙毅甚至呵呵笑道︰「大律令這是在嘲笑我們很閑嗎,要說內卷,大律令快要卷的我們這些人無地自容了。」

「呵呵呵!」嬴城尷尬一笑,好吧,最近他為了立法和推行一事,的確掀起了一股內卷之風,也不好反駁什麼。

「哈哈哈……」始皇帝敞懷大笑道︰「馮將軍有心了,呈上來,朕必放于枕前,日夜拜讀!」

迅速的。

內侍從宦官的手中接過馮劫的獻禮,迅速的端著來到了始皇帝的身前。

始皇帝毫無做作,從盤子里面取過來馮劫的三冊軍略篇,放在了桉桌上。

算不上好,卻也算不上差。

馮劫身為老將,一生南征北戰,又是大秦為數不多的統帥級人物,歲比不上王翦這等戰神級人物,卻也不差。

三冊軍略軍備,也是馮劫在軍事領域中的感悟,稱之為兵書也不為過,代表著馮劫一生所有的領悟了。

之所以說不上絕佳,是因為馮劫已經獻過一次兵書了。

說不得差,是因為馮劫上次獻的是練兵之策,而這一次獻的攻城守城之策。

沒辦法,這就是身為老將的地位。

無論如何,都無法否定其在軍事上的成就。

馮劫獻禮迅速的結束。

李斯當即起身,笑呵呵的回頭看了三人一眼,往袖口里面掏了掏,站在中間大聲道︰「陛下,老臣暮年,無處尋奇,听聞李悝的法經尚有存留,老臣便留心尋找,真讓老臣尋到此物。」

「今獻于陛下!」

說著。

李斯便將手中陳舊的竹簡捧了起來。

「這老不要臉的,竟然真被他尋到了法經,這算是遺失孤本了!」馮去疾忍不住的滴咕道。

「這其中還有什麼故事不成?」嬴城也是十分好奇,忍不住的問道。

「這大律令就有所不知了,現今大多數名賢著作,多為抄錄之本,就如這法經,我秦國收錄的,也是法經的抄錄本,大多數法經內容,也是源自商君書所留。」馮去疾搖頭笑道︰

「一來,這內容略有出入。」

「二來嘛,這李悝是昔日魏國人,法家傳承自管仲李悝,商君繼法統,從法理可法,可諸多原著卻多有遺失,陛下也曾言,不得法經實為盛行以法治國的秦國的遺憾,多有詬病。」

「昔日破滅魏國,法經原著已經不知所蹤,想必李斯這斯早就派人去尋了,如今竟然真的尋來,算得上彌補了一大遺憾。」

「若能尋到管子原著,就算是從傳承之上,真正繼法家大統了。」

「或許大律令有機會進陛下的藏書房,就會明白,在陛下哪兒,可真有不少稀世孤本呢!」

「周禮孤本大律令沒有見過吧,其實我也沒見過,不過我可听說,陛下哪兒真有,被陛下視為寶貝,誰都不給看。」

「怎麼說,那些古老之物,束之高閣便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其實,還有一物,若是誰能尋到,封侯都無人反對。」

「當年昭襄王遷九鼎入秦,嬴樛運鼎迂回入秦,向天下諸侯示威九鼎入秦,怎料過泗水之時,運送豫州之鼎的船忽沉,鼎入泗水而不見,九鼎因此遺失一鼎,實為遺憾,」

「陛下也多次派人前去尋找豫州之鼎,卻了無音訊,若能尋到豫州之鼎以作賀禮,那才是真的大功一件!」

「那倒是!」嬴城不由的點了點頭,也漸漸理解。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文化傳承。

這也難怪。

繼承大統,名義上的繼承其實對一個皇朝,挺重要的。

就如同華夏之民乃炎黃子孫一樣。

倒真沒想到,始皇帝這個時候已經注意到了這個。

現在他倒是對始皇帝藏書閣非常感興趣。

若是將這些東西陳放在阿房宮,誰敢說大秦無文學傳承。

就在他們這里滴滴咕咕的議論的時候,始皇帝也是興奮的大笑道︰「快,呈上來,李公有心了!」

可以說。

李斯的獻禮,非常之重了。

而始皇帝大有一種,大家都把寶貝拿出來的意思。

蒙武獻器,對秦弩車進行了改良,最遠射程增加了五步,始皇帝龍顏大悅。

馮去疾又獻了農書,之所以又,也是因為馮去疾每年一本農書,對整個秦國的農業進行總結展望。

蒙毅則是和馮劫一樣,獻策,大多數人在沒有特別好的東西情況下,都是獻策。

而很快。

就輪到了嬴城。

就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嬴城緩緩的出列,站在了中央。

還沒有說話。

周圍的議論聲就不絕,就連始皇帝,都一副笑吟吟的樣子,要嬴城快點別磨蹭的樣子。

「我不生產歷史,我只是歷史的搬運工!」嬴城也不猶豫,笑呵呵的震聲道︰「臣有禮獻于陛下,請陛下移步殿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