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八章 黎陽倉

黎陽倉位于今河南浚縣西南,早在漢末之時袁紹便于此地囤積糧草以作軍資。到了隋初開皇年間,也就是距今約三十余年前,隋文帝楊堅下詔建立黎陽倉,從此成為三大糧倉之一。

黎陽倉規模極為宏大,中原自古乃是用兵之地,因此黎陽倉直到遼金時期也一直沿用。

李密也是因為攻取黎陽倉收獲巨量糧草方才得以召集大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到了現在攻守之勢異也,竇建德見到李密與王世充鏖戰于洛陽城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將視線放在了距離他領地最近的這座大糧倉上。只要奪取黎陽倉,瓦崗軍立刻就要後勤緊張人心浮動,洛陽之圍也難以為繼。

既能幫助王世充喘一口氣,也能極大地削弱李密充實自身。所以竇建德在四周並無更好的進取目標之時,終于決心出兵,親率五萬精兵進入瓦崗軍領地之中,所過之處望風皆降,只過了十五日便兵鋒直指黎陽倉。

一時間瓦崗軍人心浮動,李密好不容易經過多次勝利壓制住了因為火並翟讓帶來的隱憂再次出現,讓這位魏公不得不放棄攻打洛陽城,轉頭帶兵前來救援黎陽倉。

于是李密急命守黎陽的徐世績避其鋒銳,西保倉城。隨後親率二萬步騎進駐附近的清淇,與退守倉城的徐世績遙相呼應,深溝高壘,任由竇建德佔據黎陽卻不與其交戰。

但是竇建德若是想運輸糧草離開也根本做不到,雙方便圍繞黎陽攻守之勢瞬間逆轉。本來作為守軍的李密現在不急了,反倒是攻下黎陽的竇建德進退不能,開始軍心騷動。

此時正值秋季,黎陽倉中本來積蓄就非常豐厚,加上新收糧草就算供給十萬大軍一年也是無虞。

若是雙方僵持于此竇建德其實還有優勢,他因糧于敵不用消耗自家好不容易積蓄的糧草到頭來虧得還是李密。何況李密久攻洛陽不下本就令屬下產生懷疑焦慮情緒,再長時間和竇建德對峙只怕內部不穩,王世充也可趁機反攻。

奈何竇建德也不敢停留在瓦崗軍領地之內和李密空耗,因為唐軍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攻入河北。若無竇建德坐鎮,唐軍只怕長驅直入不日便可攻下河北全境。

這樣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雙方耐性和後方穩固,不論竇建德還是李密都有後顧之憂這一點上並無二致。可是說道耐性,李密可謂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豪杰,百折不撓且又極能忍耐。

如今文搏帶著寇仲出現在黎陽附近,望著對峙雙方嚴整的軍容,亦要感慨道︰「李密和竇建德治軍都算是一流,兼有雄心壯志試圖問鼎天下,這場加起來不過十萬人的戰爭只怕即將決出中原歸屬,寇仲你覺得誰能獲勝?」

寇仲心中一凜,心知文搏這是考校他的謀略,手中微微發力拉住韁繩,坐下駿馬通人性的慢了下來。寇仲耍了個極為利落的把式立于馬鞍之上,他極目遠眺看到黎陽外李密麾下士卒來到城下挑釁,顯然已是熟門熟路,因此心中對勝負的天平滑向了李密那邊。

「雖然不喜歡李密這隱忍性子,但是竇建德地盤在于河北,短時間不能克敵制勝,我認為他應該放棄了佔據黎陽的戰略,不日便會往北邊撤退。」寇仲思考一陣坐了下來,又覺得言語不足以說明心中判斷,旋即翻身下馬根據近日見聞粗略的在地上畫了一副地圖,略有期待文搏的贊許。

不想文搏先是點點頭,卻反問道︰「假如你是竇建德如何破局?」

寇仲一愣,知道考校尚未結束,讓他設身處地作為一軍領袖也恰好符合寇仲性子。他望向自己的畫的地圖,腦子片刻不停的急轉,很快想出辦法。

「李密這老狐狸最擅長的就是忍耐,當年被隋朝通緝天下間幾乎沒有去處他都能硬生生忍到如今發跡。往後甘居人下一步步反客為主把翟讓弄下去,這些事情無不反應出李密是個能臥薪嘗膽的人物。其戰略風格也是謀定後動,願意承受損傷換取敵軍疲敝再畢其功于一役。」寇仲先是分析李密的性格,然後根據其性格做出應對。

「所以如果我是竇建德,那就要麼和李密比拼忍耐力,現在顯然是不成了,兩邊後方同樣空虛,但是王世充就一城之地,而唐軍若是出動那河北必然崩塌。所以只能選擇破了李密的‘忍功’,而如今能讓李密無法忍耐的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洛陽!」

說到這里,寇仲興奮的把鋼槍一點指向地上標記為洛陽的地方,仿佛自己就是主宰千軍萬馬的統帥,馬鞭揚起就能決定數萬人性命,在戰場上肆意沖殺。

寇仲指向左下角的位置示意那是洛陽,然後再往斜上方指到另一處正是晉陽,對著文搏闡述自己的戰略,「現在王世充只消讓楊侗去了帝號,尊長安那位代王為帝與咱們達成同盟,自可讓唐軍出兵解圍。此舉咱們聖門可謂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唐軍得了實惠攻城略地,李密就自然成了被瓜分的肥羊!」

文搏將虎牙掛在得勝鉤上,輕輕一躍落入地面,他拍著手為寇仲的謀略贊許,可是最終並不認可他的方案。

「好謀略,可惜我不能這樣做。」寇仲一怔,他听見文搏如此評判著實有些不懂,剛想發問又听文搏解釋道︰「魏武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關鍵在什麼?難道是名義嗎?不是,是曹操的軍隊。魔門現在手里是沒有一支鐵桿的軍隊,這樣的情況下讓唐軍全取李密的地盤那後果就不問自明了。」

寇仲悚然一驚,意識到自己忽略了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魔門和李閥的合作並不是密切到成為一體,文搏並沒有決定就要扶持李閥。就算要扶持李閥爭奪天下,也斷然沒有將自己全部資產投入到唐軍的地步。

至今關中大量地方都在魔門的掌控之中,魔門沒有自己的軍隊,但是通過收攏獨孤閥和魔門原有勢力完成了對基層的初步掌控,相當于有管理地方的職能但是沒有兵力的官府。

而且魔門還因為薛舉的存在不得不維持原有隋軍,讓他們負責守城防止薛舉打進關中。此時幫助李閥奪取中原,那往後就只能徹底綁定,顯然不符合文搏原來定下計劃。

只是這樣一來寇仲就想不到自己是竇建德的話該如何破局,似乎能全須全尾的突圍撤走就算不錯。

看出了寇仲心中疑惑,文搏心中暗自贊許,寇仲不愧是白身起家最後和李世民爭奪天下的人。雖然功虧一簣但眼界、謀略依舊,臨時想出的計劃固然有許多問題但是對竇建德來說不失為一招妙手。

然而寇仲的問題解決的根源其實根本不在文搏所代表的魔門態度,而是另外兩個外界勢力。

因此文搏不得不提點道︰「武學和謀略一樣,到了我們這等境界就像落子下棋,有的人棋快有的人棋慢,有的人布局天下無敵有的中盤殺性十足也有收官方顯崢嶸。但是說到底無非就是見招拆招。這樣一來又回到了比拼底蘊傳承的時候,可我告訴過你,咱們要走一條前人未有的道路就得放眼于棋盤之外,不要把自己拘泥成局中人物。」

說到這里,寇仲心有所感,但是不免月復誹道︰「文大哥的武學路子的確是與眾不同,切磋之際我就意識到分明察覺了他下一步動向但是根本做不出反應,別人落子一次他落子兩三次,本來的破綻等我攻到的時候反而成了陷阱,分明是故意為之,但是我早晚也能學到。最要命的是他老人家棋面上落入下風就直接拿棋盤砸人,真是……真是有文景遺風!」

最後寇仲好歹是找了個詞來夸贊文搏,畢竟拿棋盤砸死人這事情還真就漢景帝最為有名。說起來寇仲也在延續文搏這條路子,說到底就是正面對敵講究一力降十會和集聚有生力量造成局部優勢消滅敵人。如果盡皆不敵就得另闢蹊徑,不管借勢壓人還是提前布局,總之眼光要放長遠,確定了目標就去掉一切不相關的干擾推進便是。

因此寇仲很快意識到自己只是著眼于中原三股勢力之爭,卻忘了除開王世充、李密和竇建德三方之外還有其他人可以成為變數。

那麼竇建德能找誰幫忙?李密又有誰能成為臂助呢?一時間寇仲無從知曉,並非他智力不及,而是手上的信息太少根本沒法從現有局面得出結論。

然而文搏卻掌握了大量商路和民間消息渠道,各地軍隊的調動即使嚴加防備,那細枝末節的糧草調動和人力轉移根本沒法瞞過有著專業訓練的探子。

文搏就此向寇仲腳下畫的那副粗略地圖上一點,一南一北,極近地圖邊界的兩股勢力被文搏指明。

寇仲恍然大悟,低呼道︰「是突厥和宋閥!」

從始至終,文搏都沒有忘記逃去突厥的趙德言,也沒有忘記那位蟄伏在嶺南名聲不顯的男人。

天刀宋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