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五章 擺脫追兵

身後追兵甚急,曹文詔躲避著嗖嗖而來的箭失,低聲喊道︰「將主,你先走!」

這位忠心的屬下是看出對方人數眾多,擔憂己方一旦被追上陷入全軍覆沒的境地。因此曹文詔主動留下想要攔截追兵,與他想法相近的還有十數騎得了文搏救援感恩戴德之人,這下倒有半數家丁願意斷後。

哪知道文搏不急不忙同樣放緩馬速,談笑自若道︰「何須斷後?建虜不過幾百騎罷了,若不是怕他傷我坐騎,這幾百人真不夠我殺的。不過也不必擔心,前頭有林子進去便是,咱們在林中伏擊一番自然退敵,何必拋棄同伴?」

說完之後文搏一馬當先,帶著家丁不顧後頭追兵射箭夾雜著嘲弄怒罵,就是埋頭往林子里沖去。

眾家丁對于文搏無有不服,既然將主說能打,他們不過舍命相陪又有何難?家丁當中大多數人都被文搏救了不止一條性命,現在發起狠來都不再急著逃竄,紛紛掏出角弓、槍矛追隨文搏往林中鑽去。

眼見著前方明軍戰馬似乎體力不止,就在射程極限處稍微猶豫一下鑽進林子,身後女真追兵無不大喜。

他們這隊人里雖然有半數都是漢軍騎卒,但是其余盡是旗丁,要知道女真人作為漁獵民族在林中穿行如同回到家一樣,所謂逢林莫入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成立,哪會被小小的山林阻礙?

于是呼喝著仿佛戰功已經手拿把掐,一眾騎兵毫無擔憂的分出兩隊,一隊漢軍騎卒沿著林子奔跑射箭,也不管是否能射中人,只要看到里頭有動靜便是一箭。

另一隊女真旗丁帶頭掏出馬刀、骨朵等近戰兵刃,將角弓掛在背上鞍前等處,顯然不準備遠程作戰,而是一頭鑽進林中開始搜尋。

看似粗疏的做法卻深得女真人圍獵三味,對于林中環境不熟悉的漢軍騎卒負責驅趕獵物,另一部分則十藝高人膽大的女真人帶兵像個口袋逐漸圍攏,等到獵物進了包圍雙方收縮之下無有不中。

只是到了林中韃子們發現不對了,他們近百人剛進去不久就被數十匹無主戰馬迎面沖來。猝不及防間,他們正要躲避,卻被茂密的樹木上射來數根投矛偷襲。當先幾人壓根做不成任何躲閃動作便被釘死在馬上,哀嚎的戰馬瞬間跪倒在地,和它們的主人同生共死了。

「樹上!」大驚之下其余騎兵意識到有人爬在高處偷襲,立刻抬頭,只見著一個高大身影單手抓住樹干如同鷹爪般牢固,另一只手握著投矛一個閃身鑽進樹後縱躍幾下不見身形。

「鬼狒狒?!」這般情景讓人不由得想到傳說里的鬼怪,女真人在白山黑水間討生活,難免被林中野獸偷襲,就根據當地現實的野獸流傳出「鬼狒狒」這等鬼怪,漢人書生將其記錄為「山魈」。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傳說它們出沒在森林之中,穿著人的衣服,身形高大而句僂,雖能說人言,但渾身長滿紅毛,能夠迷惑人,凶殘的捕食男人吃掉內髒,擄走女人給他們生孩子。

而剛才樹梢上那人跟傳說幾乎完全一致,雖然驚鴻一瞥可大家都看到林間陽光下他身材高大渾身通紅,仿佛小時候爺娘嚇他們的故事里那鬼怪重現人間。

「放任娘的屁!那是明賊的頭領!」領頭的牛錄額真怒罵道,他一直盯著的就是明軍家丁里的那個將領,雖然看不真切可從對方身形打扮來看就是此人,只是不知道這人什麼來路,在樹上比他見過的采參人還要靈活。

不過他也不在乎一個兩個躲在樹上跟他們作對的敵人,叫手下別只拿近戰兵器,分出數十人繼續掏出角弓防備來自高處的敵人。

然而就在他們防備樹上的敵人時,林中呼嘯聲四起,仿佛四面八方都有明軍出沒。

「故布疑陣罷了,他們就幾十人!不管樹上的,就追騎兵,那人跟不上!」領頭的牛錄額真迅速恢復冷靜,他從對方投射出的武器數量分辨出人數,做出最好的決斷。

于是眾人紛紛策馬狂奔,在林中這幫女真人依然靈活得不像話,低矮的灌木當中石塊、木樁絲毫不能阻礙他們的腳步,就朝著動靜最大的方向追去。

「啊!」誰知幾聲慘叫響起,最前面的數騎戰馬人立而起,上頭騎兵捂住肚子、小腿滾落馬下。

大驚之下後方騎兵緊急勒馬,這一看方才發現在路上有人以槍矛扎成拒馬藏在灌木當中,猝不及防下暗算了最前的騎兵。

有人下馬查看後正要拆掉這簡陋的拒馬,可剛一下馬就听見「呼」的一聲怪叫,頭頂時突然掠過大凋一般的寬大身影,隨後這下馬的韃子就看到一道從樹上晃蕩而來的身影如同騎兵沖鋒而來,一把短槍平端在手中,將他一擊穿胸。

「啊!」他發出哀嚎倒在地上,掙扎著伸出手臂在肥沃的腐殖質上抓起一把黑泥,顫抖兩下不能在動。

「那人還在!」這下牛錄額真都有些驚詫,他在後面看見全貌,那個在樹上的不知從哪抓著根藤蔓從高處蕩下,借著沖勢如同騎兵沖鋒般把他手下殺死。

這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還在人的理解當中,只是他無論如何想不到,自己騎馬跑過來居然沒能甩月兌樹上那人,難不成這人真是猴子變得?

就在韃子們遲疑這一個瞬間,原本刻意退避的明軍騎兵突然反擊,從林中殺出將他們從中截斷,一通廝殺後毫不停留,拋下幾具同伴的尸體揚長而去。

然而後金騎兵死傷更重,混亂當中不但被騎兵沖殺十余人,還有數人身上插著投矛、短斧,顯然讓樹上潛伏的那個鬼怪般敵人暗算。

「鬼狒狒!鬼狒狒!」已經有旗丁被嚇破了膽子,死活不願意繼續追擊。

「哪來的鬼狒狒?你們這幫蠢豬……」氣得領頭的牛錄額真就要拿他以正軍法,可環顧四周,大多數人眼中都有懼色,顯然是真的覺得對方如有鬼助。那牛錄額真怒火中燒,也意識到軍心不可用,無奈之下決定暫且退去。

往好的方向想,他們就算追擊不力,李永芳也不能處罰。

可這時候已經晚了,局勢變化,獵人成了獵物,明軍開始尾隨追殺,也不正面攻擊,就是不斷在外圍騷擾吸引注意力,當後金騎兵試圖反擊時頭上就時不時發出怪叫,伴隨著如同床弩攢射般輕易穿甲三層的投矛、短斧等投擲武器。

于是在外頭驅趕明軍的漢軍騎卒莫名其妙的看著同伴鬼哭狼嚎的從林子里跑了出來,不等他們上前詢問,那領頭的牛錄額真氣急敗壞,上前一個耳光甩在漢軍騎兵臉上。

「狗奴才!就不知道進林子驅趕嗎?在外頭獻什麼殷勤?」說完之後,牛錄額真頭也不回的帶人回鐵嶺。

听著旗丁大人們高呼著「鬼狒狒來了!」「不要抓我配種!」的古怪話語頭也不回的逃竄,留下漢軍騎卒面面相覷,最後也只能垂頭喪氣的無奈跟上。

等到確定韃子退去,文搏才從樹上一躍而下,拍去手上殘渣發出尖銳口哨聲,很快曹文詔就帶著家丁趕到。

「將主,你怎的在樹上都跑得這麼快?」曹文詔一邊把文搏的戰馬牽來,一邊疑惑的問道,實際上他想說的是南邊的人是不是真的住在樹上,听說文搏就是南方衛所兵出身,簡直跟個猴子似的。

文搏其實也沒想到以前跟丁連山學的越野技術在刺殺天皇時沒用上,到了遼東的深山老林中多次發揮作用,就說這攀援的能力,配合文搏如同鐵爪般的指力在林間樹頭如履平地真不是虛言。

不過文搏懶得跟曹文詔解釋,這東西屬于獨門本領沒法傳授,自顧自跨上坐騎雙腿輕夾馬月復,調轉方向順口說道︰「以前練過,別廢話了,趕緊回去!」

「哦哦。」曹文詔連忙帶著身後家丁們趕上,一行人收斂了幾具同伴尸體,縛在備馬之上朝著大軍所在方向奔去。

等到文搏抵達明軍大隊所在時,楊鎬已經從曹文詔處得到消息。當時他差點驚恐之中掉落馬下,若非陸文昭在旁邊眼疾手快扶著,只怕還沒等接觸到後金就得折損一位兵部尚書了。

「怎,怎的鐵嶺也丟了?」楊鎬失魂落魄,下意識的就想撤軍,「趁著建虜未至,不如後退吧!」

戚金立刻出來阻止,「我輩前來遼東,如今遇敵不戰來這里是干什麼?」

秦良玉則是冷靜的指出問題所在,「現在要撤,也撤不了!建虜既然下了鐵嶺,大軍必定就在附近窺伺,頂多數十里距離倏忽可至。我等盡是步卒,豈能在騎兵追擊之下退卻百里回到沉陽?」

其余總兵們或有疑慮或有擔憂,但是誰都不敢說就此退去,李如楨此時也在軍中,他倒是有心撤退,也有能力離開。但是不顧這麼多同僚獨自逃生,只怕都不用回到沉陽,現在大家就得把他火並了。

楊鎬神情恍忽,一時間真是不能自已。

陸文昭悄悄在他耳邊說道︰「楊大人別猶豫了!這時候進還有生路,退則是必死!而且恕我直言,此戰我軍步騎結合沿河列陣以立于不敗之地。建虜定是匆忙入城並未做足準備,否則他們直接就在半道襲擊我軍便可,何必在鐵嶺設伏?」

總兵們也不多說,讓陸文昭勸勸楊鎬,暫且拋下這位高官,就地拿出輿圖開始討論軍務,顯然都有在此打上一仗的想法。

不怪諸位總兵戰意甚堅,大家都是各地精銳向來自傲,怎麼可能在局面未到不可挽回的時候匆匆退兵?再說之前楊鎬守城的勝利也給他們信心,以如今楊大人這般模樣都能三番兩次擊退建虜,他們亦不會遜色。

加上建虜表現不夠積極,根據家丁回報,以及之前偵查得來的消息,總兵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鐵嶺失陷的經過。

應該是小隊建虜趁著夜色靠近鐵嶺,城中有人里應外合打開城門放了敵軍入城,然後沒起多大波瀾就攻下了城池,否則家丁們肯定能在城牆上看到攻城的痕跡。

那些追擊的建虜馬蹄上包裹的布匹、皮革也能證明他們為了減少聲音才如此安排,而且當時在城牆上的人精神不佳,也印證了夜襲這一點。

當然這一切都是事後反推,如今意義不大,只是讓將領們弄清楚來龍去脈,免得嚇著不知情的軍官士卒,以為建虜真是不可力敵的強大對手了。

至于為何會出現里應外合甚至一點消息都沒傳出來,大家心知肚明,遼地對于朝廷是有怨言的,若是建虜願意給出好條件,難免有將領就順水推舟效彷李永芳,甚至正是李永芳親自勸降。

再一詳細分析,眾人都覺得有的打,或者說必須打。

第一是此地離著鐵嶺十里出頭的路程,緩緩進軍一個時辰也到了,不會因為匆忙行軍導致疲倦力竭。

第二是後金戰斗力沒有強大到無法匹敵,雙方兵力對比並未產生變化,之前的戰事也說明明軍和後金軍實力差距不大,至少文搏麾下家丁可以作為旁證,川兵浙兵足以對抗建虜精銳。

第三點則是真不能坐視鐵嶺失守,本來都說要收復開原,如今鐵嶺再丟了那遼北無險可守,大明在遼地只能收縮兵力轉入防御,不論從感情上還是戰略上都無法接受。

所以最終諸位總兵議定,此戰不可避免也無須避免,就是要迎上去跟建虜打上一場。

于是他們把商量結果傳達給楊鎬,這位遼東經略此時略微恢復些精神,但是對于作戰依然抱有擔憂,三番五次詢問是否必須打,得到的回復都是如出一轍。

眼見眾人決心已定,戰意頗高,楊鎬知道自己難以左右眾人想法,他也不是擅長臨機決斷的名帥,只得答應出兵請求。

得到號令之後士卒並未畏戰情緒,四天行軍本就是為打仗而來,只是軍中依然有些許擔心局勢不明朗,此時尚未接敵就已經掉了鐵嶺,很難說後金方面做了什麼準備。

這時候反而到了楊鎬發揮作用的時候,作為在場最高官員,哪怕心中擔憂。他在士卒面前依然振奮精神,大聲鼓舞士氣並且換上一身明亮顯眼的甲胃,如同一個真正統帥一樣騎馬立在最前,高聲呼喝,「出兵!殺虜!」

頓時軍中士氣一振,看到文官楊鎬都如此奮勇,眾人無不沉聲回應︰「殺虜!殺虜!」

大軍之中,諸位總兵對視間紛紛點頭,軍心可用,可以一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