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四章 連哄帶嚇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抬眼望去,已經依稀可以看見這座幾乎是個傳說一般的雄關險隘。

抵達敦煌縣,真的花了接近2個月,李諭感覺下輩子的馬車都一起坐了。

呂碧城放下脖子上圍著的防沙巾,說道︰「我們走了小半程的絲綢之路,希望這份辛苦值得。」

李諭說︰「當然值得,那些洋人的所謂探險家,一個個其實就是海里的鯊魚,聞著血腥味就會蜂擁而來,必須要提前防範。」

呂碧城說︰「可惜朝廷似乎不懂得這個道理,防漢甚于防洋。」

李諭說︰「就是因為這個思想一直縈繞不去,所以就像黃沙大漠里一樣,要變天了。」

呂碧城對清廷一直非常不滿,甚至公開發文罵過慈禧,李諭可以放心和她聊這些話題。

呂碧城真的是個非常有底蘊內涵的女人,越發掘李諭越感覺自己穿越回來仿佛就是為了她,以後這個女子還有很多領域會綻放光芒。

即便已經到達敦煌的範圍,他們抵達敦煌縣衙又花了一整天。

在大太陽底下走了這麼久,劉鶚不禁感嘆︰「偌大的太陽,卻讓這里成了不毛之地。」

李諭說︰「不見得,理論上可以說地球所有的能量都來自太陽。未來,陽光就是這里的寶貝。」

劉鶚搖了搖頭︰「我可想不到陽光除了曬被子還能有什麼用處。」

李諭說︰「可以用來發電。」

劉鶚不太懂科學方面的事情,疑惑道︰「發電?這也行?開玩笑吧!」

李諭肯定道︰「光伏的原理不算復雜,不過想要實現光電,還要很多年,但敦煌未來必然是一塊好地方。」

「感覺你是在安慰我,」劉鶚笑道,「但我相信帝師,畢竟我要在此地長久待下去,希望可以看到那一天。」

抵達縣衙後,敦煌縣令汪宗瀚高興地在自己簡陋的縣衙中接待了李諭一行。

汪宗瀚可以算個好官,並且是個比較懂得金石、書畫之人,他明白文物的價值,後世如果沒有他,恐怕敦煌僅剩的一萬件經卷也會流于洋人之手。

李諭跳下馬車,抖了抖身上的沙土,抱拳道︰「汪大人。」

汪宗瀚熱情道︰「小地方沒什麼好飯菜,帝師不要見怪。」

李諭笑道︰「只要不再吃沙子就好。」

汪宗瀚向屋內伸手︰「帝師請。」

桌子上擺的是葡萄、敦煌香瓜、酒棗、驢肉黃面、榆錢飯等。

和京城自然沒得比,但考慮到這兩個多月的風餐露宿,眼前絕對是珍饈美味。

李諭一行人的確是餓了,先狼吞虎咽了一番後才開始談正事。

汪宗瀚看了一下李諭拿出的調令和印信,說道︰「想不到朝廷這麼重視我這個邊陲小城。」

他肯定不知道,實際上是李諭知道未來的情況,所以重視的人是李諭。

但李諭還是說道︰「總不能一直讓洋人窺視我們的寶貝,樓蘭已經是個慘痛教訓。」

汪宗瀚說︰「帝師應當把這件事在國內報紙上廣為散播一下,不然我一個小小縣令壓力實在太大。」

「汪大人的建議非常合理,回到京城後我一定盡快推進。」李諭說道。

汪宗瀚說︰「而且本縣財政過于拮據,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李諭嘆道︰「汪大人的難處在下明白,不過保護文物其實也有一些便捷的辦法。並且我們不會讓敦煌縣擔負過大資金壓力。」

汪宗瀚說︰「多謝帝師體諒。」

對于普通人而言,亂世之中,人命都形同草芥,哪有多少精力再去照顧其他。

——

大伙都太累了,好好在敦煌縣多歇了一天,到了第三天,才動身前往莫高窟。

莫高窟距離敦煌還有30來里地,又是花了大半天才到。

當九層佛塔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還是非常震撼的,所有人都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呂碧城摘下紡紗巾,「實在無法想象,茫茫大漠中竟然會有這樣的奇觀。」

李諭卻無心欣賞美景,因為他看到了那個身材矮小表情呆滯的道士——王圓。

敦煌的第一罪人。

這個稱呼其實他根本擔不起,因為敦煌文獻的流失一來有很大的時代背景,二來還有幾個人同樣可惡。

但這個人仍舊讓人氣得牙癢癢。

王圓看到一大隊人來到莫高窟,十分驚訝。

此時的他正在指揮幾個人要打通幾座佛窟里的牆壁,組成一座大堂,方便自己晚上休息。

舉著粗制木槌的幾名灰衣弟子同樣看到李諭一行人,眼中滿是疑惑。

王圓大聲問道︰「你們是干嘛的?」

李諭舉起調令和朝廷印信︰「京城來的。」

王圓連忙放下手中的錘子,三步並作兩步跑了過來︰「你們真是京城來的?」

李諭說道︰「自然如此。而且我們路過陝甘總督府時,也見到了總督以及學政。」

王圓看了看李諭的印信,然後說道︰「真的是官老爺,還是二品大員!」

王圓叫過來自己的幾個弟子,然後倒頭就拜︰「見過官老爺!」

「快起來吧。」李諭說。

王圓把李諭從二品的印璽當成了官餃品秩。

王圓爬起身,小心問道︰「官老爺,您們大老遠從京城過來,是做什麼?」

李諭突然厲聲道︰「甘肅學政葉昌熾的八百里加急報告送到了京城,太後以及聖上對你非常不滿!」

王圓嚇得屁滾尿流,腿一哆嗦,又跪倒在地︰「大人,冤枉啊,小的一直兢兢業業,啥傷天害理的事情都沒做過!」

別說他一個道士,就算一些正兒八經的官員,被京官呵斥也要睡不著覺。

李諭繼續說︰「禮部對西北邊陲非常重視,當年左宗棠大人收復新疆,洋人一直不滿,用各種方式百般滲透,尤其是要洗劫西域的寶貝。有鑒于此,京城調來了大內御前侍衛以及進士學者,要看護敦煌等地。」

「御前……侍衛?」王圓抬頭看了一眼李諭後面身高馬大的霍元甲等人,立刻相信了,「朝廷英明。」

李諭接著說︰「給你三天時間,收拾細軟,離開莫高窟。」

「可是……」王圓不太願意,「三天恐怕不太夠,因為在下要去調運一些車馬運送經卷。」

「大膽!」李諭怒喝一聲,「難不成你還想把這里的東西帶走?」

王圓說︰「大人明鑒,都是小人發現的,自然也應當是小人的。」

「你也知道自己是個小人!」李諭繼續聲色俱厲道,「莫高窟里的東西都是莫高窟的,不是你的!听明白了嗎?」

王圓磕頭如搗蒜︰「是是是,小人明白!」

李諭知道不能逼得太急,不然這小子以後把事情泄露了也挺麻煩,于是拿出龍虎山張天師的敕令和一些銀錠對他說︰「朝廷念你有點苦勞,所以特地批你入龍虎山求道,師從道門正宗天師府。並且路上的盤纏和花銷一並報銷。」

王圓眼楮一亮︰「多謝官老爺指出明路。」

李諭把銀子甩在他眼前︰「這里的事情一概不可外傳,我可以偷偷告訴你,朝廷也有秘密偵查機構,對你的一舉一動會一直監視,如果你膽敢泄露莫高窟半個字,保準你身首異處。」

王圓嚇得一顫︰「朝廷還有錦衣衛?那不是前朝的……」

李諭打斷他︰「你知道的太少了,不該問的不要問,不然哪天的太陽看不到我可不敢打包票。」

果然前朝的東廠和錦衣衛對普通人的陰影過了幾百年還存在。

王圓收好文件和銀子︰「小人一個字都不會說。」

李諭說︰「我已經與龍虎山張天師打過招呼,去了不會虧待你。」

王圓更感激了,自己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道士,竟然可以去道門聖地,立刻又倒下給李諭磕頭︰「謝青天大老爺!」

李諭說︰「你起來吧,先帶我看看這里。」

王圓站起身,對幾個弟子說︰「都別忙乎了,去找茶水。」

李諭擺擺手︰「不必。」

王圓走在前面︰「大人請隨我來。」

李諭走進佛窟時,更加氣血上涌︰這臭道士竟然已經把石灰涂到不少壁畫上,然後打碎了一些佛像,用泥巴堆起外形非常丑陋的靈官形象。

王圓的美術水平肯定不能和當年的藝術大師們相提並論,根本就是在搞破壞。

尤其是他打穿的幾個佛窟,牆壁碎成一地,幾乎不可復原。

王圓說︰「這里的東西都不算啥,最厲害的是藏經洞里,簡直是讓人眼花繚亂。」

李諭提醒他︰「這件事更不能外傳,樓蘭的事情已經讓朝廷斬了幾顆人頭。」

「樓蘭?咋了?」王圓竟然不知道。

李諭添油加醋說道︰「四五年前,羅布泊旁的西域古城樓蘭被西洋人大肆挖掘破壞,盜走大批資料,朝廷震怒,下令責任者殺無赦。」

王圓嚇得脖子一縮,竟然又跪在地上︰「大人,小的是無意中發現,絕不會亂說。」

李諭說︰「庚子國難的事情你也知道,洋人沒有好東西,嘴巴以後嚴實點。」

李諭這幾句嚇得他肝顫,「大人放心,小的要是漏了半個字,叫我嘴里的牙全部掉光。」

「行了,行了,快起來吧。」李諭有些不耐煩道。

——

劉鶚已經被眼前的畫面驚到無法言語,過了半晌才說︰「竟然有如此輝煌燦爛的佛窟,如果我早知道,或許一輩子都會待在這里。」

李諭說︰「此地生活比較困苦,但最要緊的還是提防外國人。」

李諭一路上給劉鶚講了很多西洋文物販子的事情,加之他本來對洋人也沒什好感,現在可謂恨透了洋人,「我明白,疏才兄弟,我不會讓洋人拿走這里一件東西。」

王圓走後,李諭一行人把東西都放回藏經洞,李諭則開始壘磚頭,要封起這個被意外發現的莫高窟暗門。

劉鶚有些不理解︰「帝師這是為何?」

李諭說︰「什麼時候天下太平了,什麼時候它們才應該重見天日。況且就眼前現有的壁畫,也足夠研究幾十年。」

劉鶚對李諭感恩戴德,于是答應了這個要求︰「放眼這數百個洞穴,別說幾十年,一百年也不夠。」

李諭立刻接上︰「好一個一百年,就讓這所藏經洞繼續隱姓埋名下去吧。」

劉鶚此時對金錢、地位、聲名都已經感到無力,一個美麗又喜歡的地方,是自己活下去的動力。

李諭又說︰「我會在敦煌留下一部無線電台,如果遇到麻煩事,隨時往京城給我發電報。」

劉鶚說︰「帝師貴為西學天才,對國學竟有如此執著之心,不惜親自來到萬里之外,我絕不會辜負你的拳拳之心。」

李諭說︰「我來一次簡單,但今後老殘兄要長久留在此地,才是真的辛苦。」

劉鶚說︰「我會堅守在這里,至死方休。」

李諭想起來了守夜人的誓詞,有些無奈地感慨道︰「誰說不是凜冬將至哪。」

李諭在這兒待了許多天,因為莫高窟確實很有美感,敦煌不僅是文化寶庫,更是藝術寶庫、美學寶庫。

呂碧城美術方面基礎不差,流連在各處洞穴中無法忘懷。

「這里還真是最好的蜜月之處。」呂碧城高興地說。

李諭笑道︰「何止蜜月,為了來一趟,來回幾乎搭上一整年。」

呂碧城說︰「我在這待上一個月也不嫌多,只是可惜少帶了筆墨紙硯。」

——

夜色降臨後,看著滿天星星,李諭摟著呂碧城又給她講起了故事︰「大漠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呂碧城現在可喜歡李諭講故事了,問道︰「這次又是什麼?」

李諭娓娓道來說︰「傳說明朝末年,東廠陷害了兵部尚書……哎喲!」

李諭突然驚呼一聲。

呂碧城說︰「講故事就講故事,手不要這麼不老實,還不到睡覺的時候。」

「好好好,」李諭只好繼續一本正經地講起來,「所幸兵部尚書的部下周淮安拼死帶著其幼子逃到大漠,卻進入了一家叫做龍門客棧的黑店。黑店里有一位風情萬種、活色生香、亦正亦邪的老板娘金瓖玉。而東廠的三大檔頭也已經悄悄模到龍門客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