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五章 博弈之間

一定程度上,日俄戰爭中甚為關鍵的「對馬海戰」成敗,在一開始就是取決于無線電技術的應用。

熟悉日俄戰爭的軍迷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這麼一個細節,而且是非常關鍵的細節︰

1905年5月27日,日本聯合艦隊的「信濃丸」號發現了俄國艦隊,然後利用船上的馬可尼無線電設備向指揮部發送了一封簡短的電文︰

「203海區發現敵艦隊!」

就是這封簡短的電報,直接影響了對馬海戰的結局。

因為此時的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並不想遭遇日本艦隊,他們得到的指令是前往海參崴休整,然後再圖與日本海軍爭鋒。

因為經過一年多的航行,波羅的海艦隊早已精疲力盡。

他們這一趟跨越大半個地球的航行非常辛苦,因為英國已經同日本達成「英日同盟」,共同對抗俄國,所以不允許俄國的艦隊經過蘇尹士運河。

俄國艦隊被迫繞行遙遠的好望角。

更蛋疼的是,英國人禁止沿途的國家讓俄國艦隊停靠休整,簡直要了老命。

所謂勞師遠征、守株待兔、以逸待勞不過如此。

更何況俄國艦隊在旅途中已經知道了旅順港失守、奉天會戰失敗等一系列慘痛的消息,士氣非常低落。

好巧不巧,船底又長滿了藤壺、海生植物,大大拖累了航速。

英國人卻不讓他們沿途停靠港口,俄國人迫于無奈,在船上盡可能裝入了煤炭,讓船員、士兵的生活條件很痛苦,甚至一度有嘩變危險。

所以聖彼得堡的命令就是讓他們先去海參崴休整,提振提振士氣,也可以讓集結在哈爾濱的大軍配合行動。

俄國艦隊的目標就是暫時不接觸日本艦隊,一路先 沖到海參崴再說。

相反的,日本艦隊肯定很想截胡。

可想在茫茫大海上攔截一支艦隊是很難的。

看地圖就知道,最好的地方,有且只有狹窄的對馬海峽。

如果日本人無法攔住波羅的海艦隊,後面事態還不知道怎麼發展。

所以「信濃丸」的這封電報堪稱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催命符。

本來俄國艦隊船上也有無線電設備,不過是德國造,依靠的是德國派來的技術員,後來人家撤走了,讓俄國艦隊的無線電台瞬間形同虛設。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不得不說,日本在各方面的準備比俄國人充分太多,把所有能考慮到的都考慮了。

甚至連向來不和的陸軍、海軍都能協同作戰。這一點在我們看來簡直再正常不過,但對日本來說真心非常罕見。看看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和陸軍怎麼互坑的就知道,彼時瓜島海戰,幾乎完全葬送了日本海軍最後的一絲希望。

陸軍各種錯誤情報給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可算被坑慘了,氣得他恨不得先調轉炮口把岸上的陸軍馬鹿先突突了。

日俄戰爭里能做到海陸軍協同作戰,陸軍海軍同時取得大勝,對日本來說真不多見。

反觀俄國這邊,整場戰爭完全配不上自己「歐洲強國」的身份,各種應對顯得過于倉促。

近衛昭雪最關心的當然也是軍事方面,所以第二天就去找到了內田康哉和川島浪速。

不過她並沒有見到小左翔,疑惑問道︰「小左君哪?」

川島浪速澹澹道︰「防止他的身份暴露,現在暫時調離京城。」

近衛昭雪不敢多問,然後把昨天在李諭那听到的見聞告訴了他們。

內田康哉想了想說︰「這是很重要的情報,你應當設法探知一下,最好能知道從美國運過來的無線電設備抵達時間。你知道的,李諭賣給了俄國人改進後更好的無線電設備。所以我們也應當有這批連美國海軍都大大稱贊的新型無線電。」

近衛昭雪從內田康哉的語氣中感覺到任務有些重了,肅然道︰「昭雪明白。」

川島浪速問道︰「這次事件本來是我們想通過制造困難、然後營救李諭,獲取其好感。但現在事與願違,李諭會不會對我們生出怨恨?」

近衛昭雪說︰「李諭的態度我報告過,他似乎對我們大日本帝國與俄國都並不友好,甚至……甚至我感覺他更希望俄國輸。」

這可是個關鍵點,內田康哉立刻追問︰「他希望我們大日本帝國贏?」

近衛昭雪說︰「希望俄國輸和希望我們贏,有點區別。」

內田康哉琢磨出了話中味道︰「不管怎麼說,這個態度是個非常關鍵的點!在諜報工作中,得知對方的意向是最難也最有價值的一項任務,所以你還是很成功的。」

近衛昭雪說︰「只是我的一種感覺,不知道對不對。」

川島浪速笑道︰「女人的感覺嗎?有時候還是很準的。」

近衛昭雪說︰「所以我想,我們不應該對他采取過激的動作,如果真的激怒他,反而……反而不好。」

這麼說有些責怪川島浪速的意思了。

川島浪速眉毛動了動,旋即說︰「我們當然不會激怒他,初衷就是通過敲打來拉攏他,最終目的還是讓他成為親日派。」

內田康哉又說︰「若是李諭有了保險箱,你最好想辦法獲得密碼,雖然很難,但我想你可以做到。」

近衛昭雪說︰「的確很困難,昭雪盡力而為。」

離開青木公館後,近衛昭雪舒了口氣,他們委派的任務越來越難,根本想不到什麼很好途徑。

走一步看一步吧。

夜晚時分,近衛昭雪偷偷從窗戶 進了李諭的書房,一陣模索,真找到了一個厚厚的信封。

打開後,是各種計算以及圖紙,她看得一頭霧水,但翻到最後提到了一句「無線電導航系統」,近衛昭雪眼楮一亮,或許就是核心點。

她立刻想到了李諭收到過德國齊柏林伯爵關于飛艇的信件,興許就和飛艇技術相關。

如今能上天的東西毫無疑問都是高科技,近衛昭雪當然也知道日本陸軍有觀察氣球。

心下一喜,果然得到了重要信息。

對諜報人員來說,這是最高興的。

她不敢拿走信件,原樣放回後立刻 走。

回到臥房,她心中還在不住跳動,內田公使以及川島大人一定會更加夸贊自己。

但側身又一想,這個李諭與平時見過的人真是不像︰

他腦子好使得可怕,但為人又善良得很,明明已經譽滿天下,卻沒有任何架子,思想還開明到她有點看不懂。

實在想不明白天底下怎麼有這樣的人!

那天拉自己一把,實際上是救了自己,身在那樣的險境,還能那樣……

近衛昭雪連忙打斷念頭,或許,他就是一個善良的人而已。

不過善良的人要好對付多了!所以自己的任務應該不會太困難。

——

李諭第二天回來後,拿著信件以及那晚的玻璃杯來到了實驗室。

他用碘蒸氣燻了燻,很快看到了指紋。

接著拿起放大鏡仔細對照了一下,果然是近衛昭雪!

李諭嘆了口氣,這個女人啊。

他心中閃過了很多念頭,不過最後突然想到︰自己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假裝不知道。

因為就算弄走她,日本人肯定還會派其他人來。

如今有一個已經知道身份的「間諜」在身邊,反而是最佳選擇。

所以李諭選擇了沉默,看看接下來近衛昭雪怎麼表演。

當他回到主廳時,王伯立刻告訴他直隸總督袁世凱又來了。

李諭曉得他會來,畢竟當時事發突然,袁氏兄弟也在自己府上。

李諭出門迎接,袁世凱問道︰「帝師兄弟,看到你沒事就好!我剛回天津,就出了狀況,我那兩個兒子也沒事吧?」

李諭說︰「他們好得很,日本人的目標只是沖著我。」

進屋後,看到自己兩個兒子毫發無損,袁世凱徹底放下了心。

然後對李諭說︰「我早就說過,日本人的舉動是最難猜度的,這種事情雖然是偶然,似乎也是必然。」

袁世凱看待問題還是有點眼光的,李諭笑道︰「想不到制台大人還懂點概率論。」

袁世凱也笑道︰「我是個連科舉都考不上的人,哪懂什麼高深的西學。」

李諭說︰「西學並非全都艱深晦澀,由淺入深有很強的遞進性,學一些初級的內容好處多多。」

袁世凱說︰「這點我倒是認同,所以才讓兩個兒子跟著帝師兄弟學點西學。」

李諭問道︰「制台大人此次來京,應當還有其他事吧?」

袁世凱說︰「我想著正好可以為了廢除科舉的事再上個折子。只不過又想到朝堂之中還有不少阻力,多少有些煩惱。如果推進科舉廢除,恐怕會招致不少反對。」

李諭是穿越者,知道今年科舉肯定是最後一年,廢除科舉的事已醞釀很久,于是說道︰「阻力應該沒有那麼大了吧?」

袁世凱說︰「內閣大學士以及各路督撫大部分已經贊同廢除科考,不過總歸還有一些人會阻撓。」

清末民初是非常激蕩的時代,李諭心中明白。

他想了想說︰「大人可以看看我寫的那本博弈論,對國家大事也有參照意義。」

「我听過你這套理論,似乎洋人頗為推崇。但我這個年齡,再加上如此忙碌,怕是已經讀不懂了。」袁世凱說。

李諭說︰「沒有那麼難,很多均衡模型制台大人完全可以參考一二。」

「均衡模型?」袁世凱不明所以。

李諭說︰「比如,智豬博弈。」

「智豬?」袁世凱一听名字來了興趣,「帝師詳細說一下。」

李諭拿出紙筆給他開始講解。

並不是很復雜的博弈論模型。

簡單點說就是有一頭大豬和一頭小豬。

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圈里,開始都在一個食槽旁邊。

而在食槽的對面,比較遠的位置,有個按鈕,按下後食槽就會放下食物。

但這個來回的過程會消耗體力,可以對照為消耗食物。

還有就是大豬肯定比小豬能吃。

在這個模型下,經過分析很容易看出,小豬的策略百分百是在原地等待。

而在知道小豬不去的前提下,大豬只能選擇去。因為如果他也不去,自己收益就是0;如果去的話,收益起碼是正。

也就是說,均衡點是「大豬去按按鈕,小豬等在原地」。

話說這個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釋一些現象。

比如關注度很高的芯片等高科技產業。

大家應該都知道,科技研發的投入是非常非常高的,高得可怕。

1990年代,美國的科研經費支出已經高達上百億美元級別。

那個年代的百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啊!

沒幾個國家有這種財力。畢竟民生肯定是優先保障的。

所以不僅我們,大部分國家采取的都是智豬博弈中小豬的策略。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之前並沒有過多投入去搞一些嚴重依賴資金的產業,比如半導體。

不過現在老美太壞了,竟然要拿這個卡脖子。

原因嘛,當然是咱們長得太快,老美怕我們也成「大豬」。

所以實際上也沒有違背博弈論,因為小豬如果不再是小豬,就不構成智豬博弈。

袁世凱感覺數學還能這麼有趣,自己可以听懂當今最火的數學理論之一。

「有意思,帝師果然是帝師!你的意思是,王文韶等內閣里少數反對者,已經算是小豬。」

李諭點點頭︰「可以這麼理解,所以如果制台大人選擇等待,收益肯定不如更進一步。」

袁世凱仔細琢磨了一會兒︰「太有趣了,要不是我不懂如何表達,甚至都想把你的理論寫到奏折里。」

李諭笑道︰「如果您要寫,可以改成‘智虎博弈’或者‘智龍博弈’,否則我怕大臣們會遷怒于我。」

袁世凱哈哈大笑︰「我曉得分寸,不過還是豬听起來更形象。」

李諭能听出來袁世凱的意思,知道在他眼里,很多朝廷大臣真的就像一群豬。

袁世凱對自己自詡相當之高,否則後來也不會想到稱帝。因為他的確覺得自己有資格當帝王,不過很明顯那時是真的過于膨脹,膨脹到有些湖涂。

而在李諭看來,有些王公貴族其實連豬都不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