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章 無奈的提防

都是大老,其中還有個算是同事,李諭當然要盡快回信。

李諭打摩斯碼的速度很慢,正好辦公室中的近衛昭雪湊過來說︰「先生,我擅長發電報,這點小事就交給我吧。」

「你懂得摩斯碼?」李諭問道。

近衛昭雪自信滿滿道︰「我不僅能發英文,還可以發德文電報。」

其中齊柏林伯爵的電報就是用德文發過來,李諭說︰「好吧,這兩篇電文你發出去。」

首先是給普朗克的電報︰

「普朗克教授,很榮幸您喜歡這套書籍,至于外傳,有時間時我會進行創作。您可能不知道,對我來說,寫科幻作品比寫論文搞發明要辛苦得多!」

近衛昭雪拿過電文很快就碼了出來,通過發電報可以比較方便地獲取情報,她有意無意間問道︰「先生,普朗克教授是非常優秀的一名作家嗎?」

她看到電文是關于催稿的,自然而然這麼想。

後世恐怕沒人不知道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分別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開天闢地的祖師爺,但此時他們兩個還真沒多少名氣。

愛因斯坦不用說了,一個小小臨時工。

普朗克雖然是大學教授,但也僅僅如此,因為歐洲教授數量並在少數。

李諭只好說︰「普朗克教授是在量子領域劃時代的人物。」

近衛昭雪接受過一定的數理訓練,于是說︰「劃時代?我為什麼沒有听說過,我僅僅知道現在歐洲科學界的領軍人物是開爾文勛爵與倫琴教授。」

李諭說︰「他們都很厲害,不過論影響力,恐怕普朗克教授將來還要更高一些。」

近衛昭雪並不知道普朗克研究的所謂「量子」是什麼東西,對她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詞匯,于是說︰「是我孤陋寡聞了。」

李諭迅速又寫好了另一篇給齊柏林伯爵的電文︰

「伯爵先生,本人尊重對新科技進行探索的先驅,您自然可以使用星戰元素宣傳飛艇。」

李諭其實知道飛艇並不是特別好的技術,最主要還是那個原因︰安全。

另外還有很多其他大缺點,導致它完全競爭不過強勢崛起的飛機。

齊柏林飛艇後來成為了德意志的驕傲,不過在造出最大的「興登堡號」後,隨著它的墜毀也宣告了飛艇的徹底消亡。

不過科技探索是人類的必經之路,對于天空和大海的熱愛不會因此改變。

至少在之後的30年內,飛艇還是一項讓富人們津津樂道的技術。

——飛機很快就通過提高載客量及飛行速度大大降低了成本,但飛艇幾乎自始至終都是有錢人的玩具,坐次飛艇是非常牛的事,可以大大滿足富人社交的需求。

近衛昭雪說道︰「飛艇是不是那種可以載人的熱氣球?」

「不太一樣,但大體上你可以這麼理解。」李諭說。

近衛昭雪對飛艇明顯更感興趣︰「那麼它可以不可以用在軍事領域?」

李諭說︰「可以,但效果不會很好。」

近衛昭雪繼續問道︰「為什麼不好?」

李諭說︰「因為它太笨重。」

玩過紅警2的應該都記得那句恐怖的「Kir」,游戲里的基洛夫飛艇是蘇聯的,但原型實際上就是德國齊柏林飛艇,不知道游戲里為什麼安在了蘇聯身上。

游戲里基洛夫飛艇轟炸能力驚人,現實中也曾經執行過轟炸任務。

德國在一戰時期組建了飛艇艦隊,用的就是齊柏林公司的飛艇,甚至轟炸過英國本土。

彼時的飛艇絕對算得上一門終極武器,就像陸地上英軍剛剛秘密研制出來的坦克一樣。

飛艇一出,可以說無往不勝,無堅不摧,諸國降伏。

一戰時的飛機尚顯得幼稚且可憐,壓根沒有力量阻止飛艇的光臨。

能夠在夜間作戰的飛機更幾乎沒有,英國的飛機就算發現了飛艇,唯一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兩個小洞洞。

能夠阻止這些德國空中怪獸去英國表兄家串門的,就是北海上空變化無常的天氣。

飛艇通常在傍晚從德國本土的庫克斯港、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等處基地起飛,華燈初上的時候到達英國上空。

英國城市的路燈和房屋里面透出來的燈火恰恰是它們最好的路標,因為「燈火管制」一詞還未出現。

扔下搭載的炸彈之後,它們掉頭東飛,于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國。

簡直來去自如。

執行了不少次任務,最主要的損毀就是來自風暴,不過這點已經透露了飛艇的弱點。

近衛昭雪說︰「先生有沒有興趣對齊柏林伯爵的飛艇進行改造,因為我看您似乎也懂得航空方面的知識。」

李諭搖了搖頭︰「我還是對飛機更感興趣。」

近衛昭雪說︰「我發現這些最新的知識在書本上根本學不到,今後能不能多向您親自討教?」

李諭說︰「當然可以。」

近衛昭雪笑了一笑︰「太好了,謝謝先生,我真的越發崇拜你了!」

紅顏禍水啊。

——

德國,柏林。

普朗克看到李諭的回信後壓根不買賬,立刻就發回電報︰「辛苦?一點不辛苦!你只有二十多歲,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一天睡5個小時都不困!要是不努力,你睡得著嗎?」

李諭模模頭,好吧,只能接受大老強勢催稿,反正他坐船的時候也蠻無聊。

而齊柏林伯爵就客氣很多︰「多謝院士,您再次來到德國時,我一定要讓你免費乘坐我的飛艇!飛行的體驗絕對會讓你流連忘返!而且本人不會白白使用星戰系列宣傳,會奉上足額佣金。」

齊柏林伯爵不是缺錢的人,李諭早猜到他會主動提出。

——

此時底特律凱迪拉克公司老總亨利•利蘭又追加了電子點火系統的訂單。

德國的卡爾•本茨以及戴姆勒的公司同樣早就有了訂購意向,看來非常有必要擴產。

李諭帶著謝煜希乘坐火車來到了底特律,找上門的不止亨利•利蘭,也包括通用,還有很多小汽車廠。

亨利•利蘭笑道︰「先來後到,李諭先生一定要首先保證我的需求。」

亨利•利蘭擺出一份訂貨合同,李諭拿起看了看,竟然是長期供貨合同。

現在凱迪拉克的銷量在美國非常不錯,讓他有信心增產。

不僅凱迪拉克,其他的小公司的銷量也在穩步提升。

李諭與謝煜希來到會議室商量道︰「可不可以在底特律多購置一些廠區,現在的工廠已經明顯不夠。」

謝煜希說︰「只要資金足夠就沒有問題,在底特律有很多廠區,甚至附近就有不少。」

「盡可能湊在一起,距離不要太遠,」李諭說,「還有,為了讓你行動方便,以後你就是LY公司的營銷總監。」

謝煜希笑道︰「你是要讓我為你打工了?不過我倒是看好你的產業,而且,我還真沒見過女子當企業高管,正好讓別人瞧瞧。」

她雖然懂得經濟、商務,但是對于技術並不精通,所以李諭安排大衛•別克與她一起辦擴廠的事情。

如今大衛•別克的很多精力投在了發動機研發上。

李諭腦海中也有不少關于發動機的設計思路,有大衛•別克在,他只需要畫出圖紙,就可以讓他完成研制,能節省大量時間。

李諭招募的這些人如特斯拉、別克,都是技術痴迷者。

好在生產事務上鄒周擔了起來,以後非常值得大力培養,而且他華人的身份非常便于管理廠中的華工。

李諭找來鄒周,對他說︰「好好干,今後你就是LY美國公司的執行董事。」

鄒周訝道︰「執行……董事?」

李諭拍拍他肩膀︰「實權很大的哦。」

「我……」

李諭不等他拒絕︰「這是你應得的。」

好嘛,提升的速度感覺像在坐火箭。

鄒周在生產一線,明顯能夠感覺出公司產品強大的競爭力,將來非常有可能成為一流大企業。

現在美國的華人連有正經工作的都沒幾個,自己竟然能成大公司的上層高管,堪稱夢幻。

鄒周熱淚盈眶︰「先生,我做牛做馬都無法報答您!」

李諭笑道︰「不要說這種舊社會的話,在我這兒講究的是按勞分配。」

鄒周太激動了,壓根沒有听出「舊社會」三字何意,「我不會辜負先生重托!」

李諭說︰「今後你的任務確實很重,有很多新產品要上。你還要抽時間學一些管理知識,我會托人讓你在底特律大學里有機會听管理課程。」

類似于後世的夜校。

鄒周學習能力不錯,說道︰「我確實時常感覺到知識貴乏,如果可以補習,再好不過。」

與亨利•利蘭等人定下初步的供貨合同後,李諭動身返回紐約。

美國的交通非常便利,比自己在國內從北京去上海要快很多,看來還得想辦法讓鐵路提前修好。

李諭剛下火車,發現駐美大使梁誠親自來迎接。

梁誠見到李諭後便說︰「實在抱歉,我現在才知道帝師再次到達美國。」

李諭說︰「一直在忙,沒有叨擾大使。」

梁誠說︰「你可不是尋常人,何談叨擾,有事隨時知會使館就是。」

兩人來到車站外的一間咖啡館,梁誠在美國待過很長時間,很熟練地點了兩杯咖啡,然後說︰「你的公司是不是進展頗為順利?」

「起步算是不錯,就盼能夠走上正軌,」李諭說,然後問道,「退還庚子賠款的事情推進得如何?」

梁誠說︰「總體不錯,我想明年年初,國會就可以通過,接下來就要研究如何與國內對接。」

李諭說︰「美國這邊倒是快,但國內就不知道能不能夠餃接得上,我很擔心會被濫用。」

梁誠理解李諭的擔心︰「此時非過去,即便一些王公貴族,也看到了留學的好處,要是讓銅臭味穿透進來,似乎真會把好事辦壞。」

李諭說︰「只能盡快讓國內的學部通過一些審核標準。好在學部的官員大都還有原則。」

國內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一向很高,如果能夠引入如同科舉一樣的審核標準,才能盡可能做到公平。

——雖然封建時代真心沒多少公平的事,但科舉選拔一事上,真的是舉世矚目的公平。

中國一直沒有所謂的貴族傳統,此事功不可沒。

科舉給了普通人上升渠道。反觀其他各國,一直都是貴族把持國家。

所以李諭從來不盲目崇拜甚至羨慕各種國外有爵位之人。

而且歐洲的國家普遍不大,導致貴族真心太多,大部分爵位只是听起來有點唬人罷了。

梁誠說︰「此間事情辦妥後,我會動身回國一趟,絕不能把如此重要的事情搞出差錯。」

李諭相信梁誠人品,由他出面再好不過。

而且梁誠作為清國這樣一個弱國的公使,在美國沒有太多事情可做,退還庚子賠款以及打通留學通道就是他一等一的大事。

至于其他的各種外交照會,完全處在只能仰人鼻息的程度,壓根插不上什麼嘴。

而且李諭辦企業的事情他也幫不上太多忙,最多提供一點華盛頓的情報。

企業以及招工的事情上,他還比不上教父司徒美堂。

梁誠又對李諭說︰「還有一事,你的企業辦在底特律,除了要考慮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還要提防一下自己人。」

李諭訝道︰「自己人?」

梁誠說︰「底特律緊挨著加拿大,與多倫多的距離比紐約要近太多,而現在加拿大華人不少還是听康先生的。」

梁誠知道康有為是清廷點名要抓的人,但自己一來沒有警力,自然沒有抓他的能力;二來梁誠心中對康有為的感覺比較微妙,在不少人心中,康有為還是個「一心為國」的棟梁之材。

李諭眉頭皺了皺,康有為的確不太好對付,此前自己又和他結下梁子。

想了想說︰「我做的總歸是為了華人好的事情,康先生總歸不會要搗亂吧?」

梁誠嘆了口氣,「人心隔肚皮,你是知道的,自古以來,朝堂之上一直有斗爭,何談好壞對錯?在此地沒有什麼兩樣。況且你的企業已經開始顯露出強大的賺錢能力,將來想必會成為一大勢力,所以……所以還是要多多注意。」

梁誠只能如此委婉表達,可嘆他作為駐美公使,連美洲的幾大華人勢力都無法斡旋。

康有為不可能听他的,洪門更不可能听他的,而李諭搞的事情太高端,也無能為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