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9章 大明第一鹽場

這幾天都是順風而行,速度快了不少。

朱瞻墉一行人的船隊很快就出現在了東莞縣的沿岸。

在離開南京城之前,朱瞻墉已經知道修建了兩年的鹽場,這段時間應該是可以正式的投產了。

所以干脆就從東莞縣的碼頭下船,先帶爹娘他們參觀一下新式的鹽場。

這個年代的東莞縣,可不是一個小縣。

後世東莞、深圳的大部分區域,都是屬于東莞縣的轄區。

「瞻墉,你這吹牛皮的習慣,什麼時候才可以改過來啊?大明最主要的產鹽地是江蘇布政使司,現在你卻是說大明第一鹽場在廣東布政使司。怎麼可能嘛。」

朱瞻基不情不願的跟著下了船。

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很能折騰。

雖然他嘴上不相信大明第一鹽場在朱瞻墉的封地上,但是心里面其實是有點擔心的。

鹽鐵茶,這可都是很掙錢的生意。

特別是鹽業,絕對是屬于朝廷的經濟命脈之一。

這種情況下,如果廣東布政使司掌握了大明最大的鹽場,對于朱瞻基這個大明皇太孫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大哥,別人吹牛皮是吹牛皮,說過之後都沒有辦法落實。可是你用手指數一數,我吹過的牛皮,哪一個沒有實現的?」

朱瞻墉這話一出口,朱瞻基再次沉默了。

是啊。

別人吹牛皮就是吹牛皮。

但是朱瞻墉實在是太例外了。

貌似他吹過的牛皮,基本上都實現了。

哪怕是有些還沒有實現,也已經在實現的路上了。

這讓他怎麼回答?

「江蘇布政使司那邊的鹽場,是利用海水來制鹽的。廣東這邊的氣溫更加的高,正常來說對于制鹽來說是有好處的。瞻墉能夠在東莞縣修建成大明第一鹽場,理論上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朱高熾不愧是監國了十幾年的太子,對于許多事情都有所了解。

你說讓他說一說具體如何制作鹽巴,他可能說不出來。

但是你說他對制作鹽巴一點也不了解,那肯定是錯誤的。

用後世的話來說,朱高熾就是什麼都懂一點,但是什麼都不精通。

畢竟作為大明的太子,他不需要精通這些東西。

但是如果什麼都不了解的話,又沒有辦法順利的處理政務。

「這東莞縣的鹽場到底有什麼不凡,等會看一看就知道了。」

張妍感受到了兩個兒子之間的交鋒,在旁邊打了一個緩和。

出來玩,開心最重要。

去哪里玩反倒是不重要了。

她可不想看到兩個兒子斗來斗去。鹽場距離東莞縣碼頭並不是很遠。

朱瞻墉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鹽場門口,而听到風聲的楊士奇,飛速的跑了過來。

一番行禮之後,楊士奇親自當起了導游。

「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皇太孫、越王殿下,這個鹽場從前年開始修建,歷時兩年零三個月,在半個月前正式的修建完成。」

「目前鹽場一期工程佔地面積達到一千兩百畝,平均每天可以產鹽超過二十萬斤,目前有鹽工一萬兩千余人……」

楊士奇這段時間都在鹽場這邊主持大局,對于相關的數據是手到擒來,熟悉的不得了。

朱瞻基這種小年輕對于楊士奇說的數據還沒有什麼太直接的感受。

二十萬斤听起來很多,但是到底多到什麼程度,他卻是沒有一個判斷標準。

所以他並沒有說什麼話。

但是朱高熾就不一樣了。

對于大明一年的鹽產量,他可是非常的。

按照楊士奇說的這個數據,基本上這個鹽場的產能就能滿足大明百姓的需求了。

這也太夸張了吧?

當然了,這里面有這個年代百姓們的用鹽數量很少。

能少用一點就盡量少一點的原因在里頭。

但是不管是什麼理由,從結果上來看就是東莞鹽場的產量,頂的上大明其他鹽場加起來的八成以上了。

這就很嚇人了。

哪怕是大明的鹽巴還銷往草原各地,這里的產量也能很快的滿足吧?

畢竟楊士奇已經說了,現在只是第一期建設呢。

既然說是第一期,那麼以後肯定是還有第二期什麼的吧?

到時候鹽巴產量會去到什麼程度?

想一想都有點嚇人啊。

「楊司馬,你確定剛剛說的產量沒有說錯?不是一個月的產量,而是一天的產量?」

朱高熾雖然覺得楊士奇不可能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

不過數據還是太過于讓人感到震驚,所以朱高熾想要親自再確認一下。

「太子殿下,這個數據還是保守估計的。如果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產量還有可能更高一些呢。當然了,一年到頭,這里下雨的次數也比較多,個別月份的產量會下降,這也是有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士奇這個回答,雖然听起來有點謙虛的意思,但是意思卻是非常明確。

我剛剛說的話沒有錯!

就是有這麼多!

「爹,要不我們直接去看一看出鹽的地方吧?」

朱瞻基這個提議,倒是頗為符合大家的想法。

對于鹽巴到底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听一听介紹,簡單地看一看就行了。

但是出鹽的地方,卻是大家一定要去看一看的。

這里相當于是產品下線的地方呢。

「走吧,那就先去看一看吧!要是鹽場的產量真的那麼高,那我大明百姓可就有福氣了,今後鹽的價格有望進一步的下降。」

朱高熾整體來說還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太子。

能夠讓百姓吃到更便宜的鹽巴,自然是他樂意看到的。

很快的,楊士奇就帶著大家來到了最後的出鹽區。

看到一擔一擔的鹽巴被挑出來,眾人都頗為震驚。

哪怕是剛剛楊士奇已經介紹過產量了。

但是口頭上听到的數字跟親眼看到的場景,顯然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爹,瞻墉,這東莞鹽場月兌離于朝廷之外,單獨生產出這麼多的鹽巴,這對于朝廷的鹽業來說,會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會給大明邊疆帶來不穩定啊。」

朱瞻基突然說出一句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話出來。

我這產鹽了,還能影響邊疆穩定?

這是什麼邏輯?

朱瞻墉正想著反駁,卻是看到朱高熾接著說話了。

「瞻基的這個顧慮,還真是有幾分道理。目前朝廷的鹽業政策是比較特別的。那些商人將糧食運輸到邊疆,換取鹽引,從而去鹽場購買鹽巴。如果不用那麼麻煩就可以買到足夠的鹽巴,那麼恐怕就沒有幾個商人願意運輸糧食去邊疆了。」

朱瞻墉不了解大明的鹽業政策,朱高熾還能不了解?

雖然東莞鹽場帶來的沖擊肯定是有一個時間過程,但是朱瞻基的擔心卻是不無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