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五十一章 舉賢不避親

劉品如和董其昌悄悄對視一眼,兩人很識相的沒有張口。

這時候就剩下李成梁一個懂軍事的人,他最後不得不回答皇太子的問題。

李成梁道︰「回稟殿下,臣以為此事當慎重處理,昌平鎮的問題比之之前薊鎮的問題有過之而不及。若是只派遣一位新總兵去,恐怕只會治標不治本。」

朱常洛听著李成梁的話,他滿意極了,現在的李成梁是越來越懂事了,越來越會朝著朱常洛喜歡的方向說話了。

朱常洛嗯了一聲,「李卿所言有理。昌平鎮比鄰京師,可以說須臾而至的距離,這里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于任何重鎮。應該謹慎點的。」

听到朱常洛也贊同李成梁的話後,董其昌等就立刻懂皇太子的意思了。

他們也開始順著李成梁的話開始提意見。

董其昌道︰「殿下,臣有一個建議。」

朱常洛看著董其昌也要提意見,他驚訝的看了董其昌一眼,說道︰「董先生有何建議?」

董其昌道︰「臣記得昌平鎮原來是屬于薊鎮管轄的,如今,昌平鎮出了問題了,臣建議暫時由薊縣新軍接管昌平鎮防務。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掉了昌平鎮群龍無首的問題,還能順勢將昌平鎮內的腐敗頑疾一並切除。」

董其昌這話說的沒錯,昌平鎮本來是就是薊鎮管轄的防區。早在景泰元年時,因為大明戰神朱祁鎮出國留學的緣故,景泰帝為了防備皇陵被擾,于是就天壽山以南築永安城,到了景泰三年的時候,昌平縣的治所就遷至到了永安城。

後來因為陵衛增多,又在城南築一城相連。漸漸的就在永安城的基礎上形成了後來的昌平鎮。

到了弘治年間,朝廷看著昌平鎮已經初具規模,可以與薊鎮等九邊重鎮相比,于是正式的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設立的軍事重鎮——昌平鎮!

昌平鎮的防區從東北起于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里,其間防守著原薊鎮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及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等。

在靠近京師的北線防御體系中,也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當昌平鎮出問題時,不管是朱常洛出于要整合權力的私心,還是出于要加強京師防御的公心。

他都必須第一時間將昌平鎮的問題給妥善解決掉。

董其昌的話一下子就打開沉思孝和劉品如的思路。

他們兩個能進軍機處,原因都很簡單。

沉思孝是因為忠心,而劉品如則是因為他現在掌握著戶部。

雖然,現在戶部還給不出軍費來,但是經過了朱常洛上一次針對鹽稅制度的改革,戶部現在已經開始漸漸的有所盈余。

對于,這樣一個將來要掌控整個大明財富預算的大部門,朱常洛還是非常重視的。

所以,他就乘著現在就將戶部收在了手中,等著將來戶部能夠成為他發動改革和戰爭的財力支援動力。

畢竟,西山皇莊還是太小了。雖然,現在看著西山皇莊貌似很有錢。

但是,一點戶部的威力凸顯出來,全國的賦稅都能握在手中時,那麼戶部掌控的財力絕對是空前膨脹的!

所以,對于這麼一個潛力無窮的財政部門,除非朱常洛是個智障,否則他一定會將戶部也牢牢握在手中的。

沉思孝道︰「殿下,大宗伯說的極是。昌平鎮的問題已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嚴重問題。雖然,余繼登膽大妄為的拿下了昌平總兵。但是,昌平鎮的問題,絕不是換一個總兵就能改變的。所以,臣認可大宗伯的建議。」

劉品如也在後面跟了一句︰「臣附議。」

朱常洛看著董其昌李成梁等四人。

朱常洛道︰「這個問題,孤會考慮。」

「不過,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還是昌平鎮最當務之急的問題,那就是昌平鎮該派誰去鎮守。」

朱常洛的問題也很現實。雖然,都清楚昌平鎮是要也做出像薊縣一樣的改革,但是,改革並不是嘴上說說,得有人執行才行。

不然的話,光靠著空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還是需要具體的執行人才能完成這些事情。

現在,朱常洛需要的就是這麼一個執行人。

所以,朱常洛的這個問題又等于是問到了沉思孝,董其昌,劉品如的知識盲區。

這一塊的問題還是需要李成梁來回答。

李成梁猶豫了幾下,糾結了一會兒他對著朱常洛拜道︰「臣推薦廣西延綏總兵李如樟。」

這里的廣西並不是後世的廣西,這里的廣西指的今陝西榆林地區。

听到李成梁這個答桉後,在場的所有人,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聚焦在了李成梁身上。

這個李如樟可不是別人,而是李成梁的第四子。

沉思孝等第一反應就是要斥責李成梁狼子野心!

但是,朱常洛卻搶在前面哈哈大笑起來。

「李卿當真是舉賢不避親。如樟,孤有耳聞,他曾隨你大子李如松一起征寧夏,他的一個部卒好像叫何世恩,還在大火中取了哱拜首級,並活捉了哱拜次子。後來又隨著麻貴一起縱馬賀蘭山,獲首級百二十余。也算驍勇善戰,不虧將門虎子。」

「讓他回來鎮守昌平鎮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延綏鎮也是北邊重鎮,李如樟也不能輕動。不過說到延綏,孤倒是想起了一個人——現延綏副總兵杜松。」

「杜松這個人也不錯,在寧夏之役的時候也立下不小的功勛,人送外號‘杜黑子’,一手金刀舞的驚天動地,砍殺胡人如砍瓜切菜。人雖然有點莽,但是勝在正直。調他來昌平鎮暫代總兵,也算說過去。」

听完朱常洛的話後,李成梁心里一聲嘆息,他知道這個舉薦是有些貪心了。

他現在已經是兵部尚書兼軍機大臣,他的大兒子李如松還成了大興安嶺伯鎮守著大興安嶺城,五子李如梅現在是遼東總兵鎮守著遼東鎮。

他這一家現在被稱為是大明第一將門也不為過。若是,再讓李如樟回到京師鎮守昌平鎮,這豈不是要上天?

————————————————————

推薦一本歷史幼苗《戰國大魏王》!戰國之時,魏為七國最強,但在大胃王的「英明領導」下,魏國先後打敗了馬陵,桂陵之戰,從此以後魏國江河日下,淪為二流國家。現在,大胃王重活一世,可否能逆天改命,稱雄七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