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界,七傷路上,玄奘帶著八戒沙僧小白龍,以及身後的鎮元大仙,哪吒,二郎神,看著面前的無窮道路,眉頭緊鎖。
七傷路,人的七情所化,在此地說什麼便會出現什麼,是以豬八戒已經被沙僧和小白龍封住了嘴巴。
隨著玄奘的試探,最終發現七傷尊者乃是燈芯所化,最終豬八戒一個釘耙打碎了油瓶,最終破解了七傷路的幻象,卻依舊被困在七傷路上。
而在靈山之外,阿依拉伐已經自顧自的開始了和孫悟空的賭局。
作為無天的合作者,阿依拉伐並不在意無天的謀劃,他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
而孫悟空卻是無天經常說的天下第一聰明人。
隨著兩人的相互斗智,最終阿依拉伐還是認慫,願意帶孫悟空前往了天庭眾神所在之地。
等兩人把陷在七傷路上的玄奘等人救出,隨著所有人匯合,他們也殺進阿修羅界,來到了天庭眾神失去魂魄的身軀之前。
然而看著失去魂魄的玉帝王母,眾人自然沒有辦法,最終還是孫悟空騙著阿依拉伐帶著前往魂魄所在之地。
等孫悟空陷入了死地,阿依拉伐再次耍起小聰明,終而死在孫悟空提前設置的五雷法之下,而孫悟空也和眾神魂魄也被關在了阿修羅界的機關洞內。
機關只能用無天的元神黑蓮可以打開,然而上次無天遇到玄奘後被緊那羅引動善念,結果便是這緊那羅的善魂被無天和天庭眾神魂魄關在了一起,最終眾神也在緊那羅的幫助下,月兌困而出。
等天庭眾神身魂合一,玉帝更是大度的表示孫悟空可以指揮天庭眾神,他這個三界之主,虛名罷了,若無孫悟空救助,他們根本無法月兌困。
玉帝的確很大度,三百年計劃一朝得願,以後他這個玉帝自然不需要遵守天道歸訓了。
至于無天,想來那如來還是有對付之法的。
玉帝是怎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然而等他跟著孫悟空嬉笑著走出阿修羅界,回到人間後,卻是臉色一肅,隨後便是渾身一緊。
因為在玉帝現身人間的那一刻,天地之間便有無數威能回到了他的身上,隨著玉帝撫模著額頭,嘴里一聲吼叫。
「新任三界之主不是如來嗎!」
玉帝的怒吼聲傳到前方,孫悟空也是轉身,只見玉帝身形逐漸挺拔,眼神愈發威嚴,只讓孫悟空覺得和從前的玉帝很像,卻更加威嚴。
孫悟空只是感覺到了玉帝身上多了一絲威嚴之相,而周圍的眾神卻是全部低頭,不敢直視玉帝身軀,只因此時的玉帝身負天地之威,已然威不可測。
從前的玉帝,回來了!
孫悟空並不知道眾神想法,他只是對玉帝剛才的怒吼有些疑惑。
畢竟三界之主這個稱呼在他大鬧天宮的時候絕對是玉帝,只是等他成為了斗戰勝佛,卻是一點點的變成了如來才是三界最強的大能。
三界之主也隱隱朝著靈山前進。
所以無天先攻天庭,再下靈山,只因其時靈山已經逐漸變成了三界之中心。
關于這點,玉帝並不反對,只因佛家需要遠離俗世,而他玉帝接受的乃是世俗的供養,雙方雖有利益之爭,卻也並非你死我活之局。
是玉帝高于如來還是如來高于玉帝,對于二人而言,不過是稱呼罷了。
如來不會把他趕出凌霄殿,他也不會跑到如來的大雷音寺胡作非為。
而道家對于玉帝的限制很深,一言一行都需要遵守天地大道,是以玉帝才崇佛抑道,只求行動不再被大道限制。
三十年過去,自己果然如計劃月兌困而出,還是被孫悟空這個斗戰勝佛所救,佛家的確如計劃般,要消滅無天了。
然而計劃很美好,現實很骨干,玉帝月兌困而出,但天地之間本該道衰佛興的局面卻早已陡然逆轉了。
三十年前,老君被李少山邀請入長安,隨後老君日日出金丹,人間也在李少山的引導下集體開始修道,人間大道早已不知其數。
大道三千三千之數亦是由實化虛許久了。
而作為道家指定的皇帝,道興責帝強,玉帝此時的言出法隨威能早已比自己最強之時還強上三分,而道家對于他謹言慎行的限制也是強了三分。
威嚴回歸自身,玉帝卻是面無喜色,只是看著前方的孫悟空,眼神微微眯起,隨後玉音吐出,嘴里問道。
「孫悟空,三界發生過何事,為何如此興旺?」
孫悟空听著這話,眼神轉動起來,隨後看向王母方向,卻也只看到愁容滿臉的王母,而她也發現孫悟空看向自己,只是搖頭並不回答。
而玉帝見到孫悟空沒有回答問題,卻也懊惱說道。
「朕倒是急切了,這興旺之事的確不急,且先滅了這無天之禍,到時再議。」
隨後玉帝也不顧剛才的允諾,作為天道真正認可的三界之主,他是不能在任何人之下的,只能踏步越過孫悟空,佔據了中心位置後,眾人心中的威嚴感方才消失。
輕松感回歸,眾神眼神交流一番後,也不多言,只是朝著五莊觀方向前進起來。
孫悟空對于玉帝剛才忽然升起的氣勢有些疑惑,但作為無骨舍利轉世,他的來歷不在玉帝之下,身上自然沒有眾神那幫害怕,只是看向豬八戒,想要得到一個答桉。
豬八戒倒是猜到一點端倪,但臣議君事,乃大不敬之罪,會遭天譴的,他可不敢亂說。
隨著眾人回到五莊觀,玉帝端坐在天地之前接受了眾神拜見後,方才看向鎮元大仙,嘴里問道。
「鎮元子,且說說朕該如何解決這無天之禍吧。」
地仙之祖鎮元子幾乎和天地同壽,無天之禍他也深入參與了,玉帝此時的模樣完全就是他剛剛變成玉帝時一般威嚴,只是稍微一想,便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玉帝再次成為真正的三界之主,而這次無天之禍再也不是佛家要去解決的,而是天庭,或者說是玉帝的責任。
「啟奏玉帝,據燃燈古佛所言,想要消滅魔頭無天,需十七顆古佛舍利合而為一,最終得無上佛法之力,徹底將無天消滅在天地之間。」
玉帝想要把三界之主的名頭讓給如來,但如來卻沒有告訴玉帝如何解決無天,所以玉帝對于十七顆舍利之事卻是不知詳細,只是問道。
「那舍利何在?」
鎮元大仙棄道投佛,此時看到玉帝回歸過去,倒也心頭發顫,但想了想自己似乎並無過錯,只是替佛家保管一些寶貝罷了,雖虧小節但不失大義,于是抬眼瞄了一下孫悟空,隨後才解釋道。
「這無骨舍利且等機緣出現,自可顯于人前,而剩余的十六顆舍利子,斗戰勝佛也已經找到了十五顆,至于還有一顆,我等也從妖魔口中得知去向,在那無天手中。」
「只是那顆舍利非核心舍利,卻也不必擔心無法消滅魔頭無天。」
玉帝此時早就不關心無天能不能被消滅,他只關心一件事,誰在人間搞事,敢破壞他的佛興道衰之局!
但作為道家皇帝,這話不能說,這事不能做。
現在的三界之主,需要消弭三界之禍!
玉帝身姿挺拔,鎮元子所言所行已經給了太多線索,于是點頭命道。
「既然如此,功德佛,斗戰神佛,三壇海會大神,二郎神,你等便各自領兵,不日攻入靈山,消滅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