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52章 文宗論道

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葉家和問劍堂武士的長劍,全部升級完畢。

自然,每一把劍都被葉長生注入了魔念,如果加上之前的四把,附魔的長劍共一百二十四把。

轉眼到了二月,天氣依舊潮冷,草木卻蒙上了新綠。

鎮北的一座小山之上,蘇芸素衣蒙面,在蘇秦和葉茹等人的陪同下,沿著小路信步前行。

半個月前,紅楓寺建成之際,蘇芸曾經隨同葉長生來過一次,就喜歡上了這個清簡清幽的寺院。

寺院紅牆灰瓦,掩映在郁郁蒼蒼的古樹之間,正中大殿的金頂反射著金光,猶如寶光四散。

大殿正中,供奉著釋祖的金身佛像,旁邊是文殊、普賢兩位肋侍菩薩,香火繚繞,禪音回響。

蘇芸叩拜之後,敬上高香,跪倒在佛祖面前,雙手合十,眼簾低垂,默默祈禱了起來。

大殿外的廣場上,兩位身材高大的僧人穿著黃色的僧袍,袒露出左邊的肩膀,正用一種嫌棄的目光,掃視著院牆上的那些壁畫。

三水鎮也算是個繁華之地,比他們所在的地方都要繁華,怎麼這里的寺院,會如此鄙陋呢?

金頂上的瓦片不是金的,大殿供奉的雕像只是刷了金粉,連金箔都沒有貼,周邊的裝飾更是樸素,佛門七寶的蹤影幾不可見。

廣場壁畫上的染料,竟然沒有摻雜人血,也沒有用金線勾勒,色彩總是少了那麼有些靈動。

果然是三流公國啊,佛法之不行久矣。

年輕力壯的僧人絲毫不掩飾眼中的鄙夷,失望道︰「法王,這里的人都缺乏教化,否則這座寺院又怎麼會如此簡陋呢?」

陀阿法王淡淡一笑︰「世人頑愚,又怎知佛法的廣大博深,這不正是我等出山的緣由嗎?」

年輕僧人單手放在胸前,用力點點頭︰「弟子一定協助法王,將我智理教派的妙義,發揚光大!」

陀阿法王嘉許點點頭︰「這一次,雲龍公國的國王陛下邀請我等參加登基大典,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唯有我智理教派,才能將這些愚民解月兌出來,從此皈依三寶。」

說話間,法王的眼神無意中一瞥,看到大殿中一個曼妙的背影,視線頓時給頓住了。

不知不覺,陀阿法王向著大殿走去,站在側面,看著跪拜祈禱的蘇芸,越看越是心生歡喜。

想不到,竟然在佛祖之前,見到如此曼妙的少女,難怪我今日心思會動,原來是要行一場機緣。

蘇芸一身白衣,質樸之中高貴,高貴中透著清新,她那白皙的面容上,蒙著淡淡的黑紗,但依舊掩飾不住絕美的容顏。

跪拜之際,她那高挑的身段便會形成一個美妙的弧度,更是誘人。

絕品,妙蓮,寶蓮!

陀阿法王目光明亮起來,忽然走上前,雙手合十,向著蘇芸微笑道︰「你是誰家的姑娘,可願意做我的智慧女?」

蘇芸勃然變色,站起身看向陀阿法王,眼中是無盡的冷意。

……

三川學宮,幽靜的小院中,殘雪清除後,露出紅色的整齊的地磚。

院中松柏頂著雪冠,雪冠之下,葉長生和小文宗相對而坐,橫幾上沉香裊裊,茶韻怡人。

文軒朗聲道︰「儒家中庸之道,並非是妥協之道,更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種極高的修行境界。」

葉長生點點頭,他看過《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與和加起來,便是中庸。

簡單來說,就是人的情緒還沒釋放出來的時候,內心處在虛靜的狀態,不偏不倚,不入外物。

而當人心因為外物所感,便會生出各種情緒,情緒便由內向外而發出。

倘若人心所釋放的情緒,都合乎自然之道,自然之理,這邊是「和」。

能夠達到中與和,也就是中庸,這當然是極深的境界,又豈是一般的俗人能夠達到的?

可到底這個境界有多深,長生卻是不知道了。

文軒悠然看向葉長生,問道︰「長生可參讀過道家的經典,《南華真經》?」

長生謙遜道︰「參讀不敢,不過對于南華真人之微言大義,倒是有些許的體會。」

文軒再次問道︰「南華真人曾言,執道樞立于環中,以應無窮,你可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葉長生點點頭︰「所謂道樞,便是道的中心。結合上下文,這句話大概是說,執定是與非之間的本心,就像是站在一個圓環的中心,可以應付任何變化。」

長生說罷,生出明悟,驚訝道︰「道樞,便是中庸?」

文軒微笑不語,繼續發問︰「佛門有言,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你可知道作何解?」

葉長生想了一下,謹慎道︰「大概是說,一個人的內心似空非空,處在清淨之中,一旦對外物有了感應,便邊應了便是,應了之後,卻是在內心絲毫不留痕跡。」

長生說罷,眼楮一亮︰「這也是中庸的境界?」

文軒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淡淡道︰「你可以說,佛道兩家的境界疊加,便是中庸,也可以說,原本它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根本不能為任何詞匯所定義。」

文軒感嘆了一聲︰「夫子曾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他老人家直到七十歲,才達到了中庸的境界,我等怕是有生之年,也難望其項背啊。」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正是「道樞始于環中而應無窮」,不正是「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葉長生心中生出明悟,不禁嘆服。

這個境界確實高,別說凡夫俗子,怕是修行百年的高人,也達不到吧!

不管是老莊還是孔孟,還有佛門祖師,儒釋道三家的先賢們,他們在那個年代,智慧已然達到了人類所能抵達的極限。

也正因如此,千萬年後,後人一面從中汲取智慧,一面感嘆他們的高大,他們的難以超越。

而一些粗鄙而又功利的後人,把先賢的智慧強行拉低到自己可以理解的層次,更為了一己之私而曲解它們,自認為得道而沾沾自喜。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南華真人的這句感慨,長生如今有些明白了。

感嘆之際,大錘忽然冒失地走上前來,低聲道︰「公子,蘇小姐出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