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秀實表現出一副虛心請教的表情。
實在是中醫的典籍,太難懂了。
他語言上早就已經和東江本地人,沒有區別,但在古文的認識上。
就完全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同樣的字,放在中醫典籍中,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就像是看天書。
看得頭大如牛!
景陽道︰「一種是平性的,一種是偏性的。人每天吃的,是平性的食物。
比如雞蛋、小米、青菜、小麥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平性的食物。
沒有寒熱之分。
也沒有特殊的味道。
是為了解決人獲取能量,解決饑餓必須吃的。
而偏性的食物,就是中醫認為的藥,即中藥。
它們的寒熱就相對明顯,中醫四氣,指的是寒熱溫涼,五味,指的辛甘酸苦咸。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生了病,就是因為身體出現了偏性。
你這個時候再吃平性的食物,是治不了病的。
這時,必須用偏性的食物,來幫助人體,糾正身體出現的偏性。
苦藥偏于泄火。
酸藥偏于收斂。
各有各的用處。所以,中藥也是大自然的食物,只不過他們不用常吃,只有當你的身體出現了偏性,才需要用它。」
景陽一說完,中西秀實就‘啊’地一聲拍手道︰「太精彩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太智慧了!」
就連坐在一旁的潘學民,听到景陽的說法,也不由得產生一種敬佩。
古人真是太聰明了。
這些听起來像是醫學,但里邊好像包含著哲學。
很多東西,仔細去想的話,甚至可以推到很多領域中,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景陽輕輕揉了一下肚皮,笑道︰「不知道中西先生,有沒有听過附子這味中藥?」
中西秀實趕緊道︰「附子,听過听過,是一種劇毒的中藥,對不對?」
潘學民也知道附子這味中藥,實在是這味藥太出名了,據說中醫里但凡遇到一位擅長用毒的,都會用到附子。
像李老的破格救心湯,甚至要用到兩百克,甚至三百克。
簡直能嚇死個人。
按照一般醫院的規定,附子的使用,安全範圍只在十克左右。
已經不是超過幾倍的問題。
中西秀實想起了什麼,說道︰「附子中好像含有烏頭堿,那是麻痹神經的一種物質,中醫用附子,就不怕烏頭堿嗎?」
景陽一笑道︰「中醫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對于藥的性味,早就已經熟練掌握並運用,當然有辦法讓它為中醫所用。
我今天只是想告訴你一種現象。
你可知附子的生長環境?」
中西秀實搖搖頭。
這時,房間的門被拉開,還是那位和服女人,此時端了一個果盤進來,果盤中是一盤切好的西瓜。
她放進來之後,就又安靜退了出去。
中西秀實趕緊讓景陽先吃兩塊,再接著說。
景陽與潘學民便拿起西瓜吃了兩片。
中西秀實卻沒有吃。
潘學民就好奇道︰「中西先生怎麼不吃?」
中西秀實嘆了口氣,說道︰「出了伏以後的西瓜,我一吃就肚子疼,哪怕再新鮮的都不行,你們放心,這絕對是最新鮮的。」
潘學民疑惑道︰「還有這事?」
他看向了景陽,只見景陽擦了手,笑道︰「這是大棚里的西瓜,現在時令的西瓜,早就敗了。」
中西秀實怔了一下,突然想起景陽說食物的兩種性。
他便好奇問道︰「大棚改變了西瓜的性?」
景陽道︰「確切地說,應該是改變了生態環境,說附子之前,拿這個西瓜來舉例吧。
正常的年份中,越是干旱,地里長出的西瓜就越甜。
雨多的年份,西瓜就不怎麼好吃。這都是自然生長。
但棚里的西瓜,他就沒有這樣的情況,它是違反時令的,西瓜種子本來該冬藏了,結果又被拉出來生長,它的性味與自然時令中長出來的,就不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你在不是他時令時吃他,會肚子痛的原因。
因為西瓜是偏寒性的。
中醫的中藥非常看中這一點,附子的生長環境,就是在一種極陰寒的環境中。
環境越冷,那里生長出來的附子,藥效越強。
長期的自然選擇,讓附子天然有了一種耐寒的本領,因為它不耐寒,它就活不下去。
所以,當人體出現耐不住寒的時候,就需要借助附子藥性中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
這就是為什麼人出現手腳冰涼,陽氣不足時,中醫往往會開這個藥的原因。
他在讓附子幫你耐寒。
這就是中醫認為的藥的性味!」
中西秀實連連點頭,听景陽這麼一說,他感覺比自己看書收獲大了去了。
自己怎麼就想不到這一點呢?
難怪琢磨中醫中藥,總是看不進去,原來從一開始,就不知道這樣的基礎。
這是他跟中醫人的真正差距。
一旁的潘學民,也听得津津有味,听景陽這麼一說,他便道︰「怪不得我喜歡的武俠小說里,總有人去什麼極寒的地方,采什麼特殊的靈藥,原來他們一直都被中醫中藥燻陶著啊?」
景陽微微點頭微笑,從潘學民說的角度來看。
確實華夏民族,每一個人盡管可能不了解中醫中藥,但根植于骨子里的東西,就像是本能一樣被記著。
中西秀實也很認同潘學民的觀點,也點了點頭。
等他消化完景陽這番話以後,便又道︰「景先生,那藥的歸經呢?」
景陽微笑道︰「下次來了再說!」
中西秀實一听,頓時苦著臉說道︰「景先生難得光臨一次,又怎麼能急著離開?」
說完,他扭頭看向門口,「去請織田姐妹過來一趟。」
景陽忙道︰「這我不能要!」
潘學民看著景陽的表情,哈哈一笑,開玩笑道︰「錢也不要,女人也不要,你要什麼呀?」
景陽哈哈一笑,不再繼續開玩笑。
但中西秀實像是當了真,他陪著笑,繼續道︰「我知道你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吃了飯,喜歡洗腳。今天就別去別處了,就在這里洗。」
潘學民尷尬一笑。
中西秀實這家伙到底潛伏多久了,這都知道。
不會今天過來,真讓中西秀實給安排一波吧!
那他教授的名譽,肯定就保不住了。
不多時。
兩位長得極其標致的女人,出現在了門口,還是穿著特日的服裝,各端著一個木盆。
「真洗啊?」潘學民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不想抗拒。
草!
中西秀實這貨,越來越精明了,懂得攻擊下三路了。
景陽擺手道︰「不,不必了!我不洗這個。」
中西秀實仍將兩女人叫了進來,給景陽與潘學民安排了稍高些的座椅。
「我听那位老中醫說,常常溫熱水泡腳,對身體大有好處,腳底好像有人全身各種器官的反射區,做一下腳底按摩,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能掃除疲勞,你們沒有理由拒絕啊!」
中西秀實手一伸,讓兩位女人,一人伺候一位。
把他們的襪子一月兌,將兩只腳輕輕放在溫熱的木盆中。
「水溫合適嗎?」給景陽洗腳的女人問道。
她年紀比景陽可能還小,但模樣與身材,好和不得了。
不能不承認,小日子的地方,別的不行,女人很行。
景陽嗯了一聲,索性就當給先輩報仇了,把眼一閉,開始享受起來。
倒是潘學民,時不時跟給他洗腳的女人聊上幾句,聊的還挺好。
中西秀實不知何時退了出去。
實在古怪。
約十分鐘後,兩名洗腳的女人,端著木盆,走了出去,一直等在外面的中西秀實看見兩個女人出來,把煙頭按在煙灰缸里站了起來。
兩人一靠近,中西秀實就道︰「只洗腳?」
二人點頭。
中西秀實就有些生氣,「沒有別的要求?」
二人還是點頭。
中西秀實就深吸了一口氣,對兩人人道︰「下去吧。」
等那兩女一走,中西秀實就又走進了房間,一拉開門,就看到兩個人正在自己穿襪子,他就道︰「洗了腳,有沒有感覺舒服一些?」
「更難受了!」景陽回答道。
他現在火氣很大!
潘學民就只是笑笑,沒有接話。
中西秀實看著景陽,感覺如果下次單獨把景陽約來,他估計就不會有所顧忌。
肯定是跟潘學民一起來的緣故。
二十四五歲的人,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怎麼可能抵抗得住女人?
而且還是媚骨天成的女人?
看來今天這番討教之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啊!
中西秀實跪坐下來後,道︰「景先生,不知道你能不能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講講?我實在想听,如果你不講的話,我今天晚上可能睡不著覺。」
景陽平復了一下心情,笑道︰「好吧,說說什麼叫藥的歸經。
藥的歸經。
在中醫里,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經絡學說與髒象學說,都有關于它的理論描述。
我說的未必有網上說的那麼好,就給你直白的做一個比喻。
通常將藥的歸經,表述為歸入人體的十二正經,如歸心經、肝經、脾經等等。
就好像一個國家,建立了十二條高速公路,每一條高速公路,專職運輸同一類的貨物。
藥進入人體,就是先安排進了脾胃這個大的物流交換中心,藥物要去哪里,脾髒就會把藥物安排到專門的那條高速公路上。
這樣,藥物才會節省時間,節省物力,被人體調配。
從而發揮出最高的效率。
好的中醫,不僅要辨別藥的藥性,更要知道藥的歸經。
中藥那麼多,具有相同屬性與功能的藥,重疊的也有許多。
比如熱證,有肝熱和肺熱。
黃芩,桑白皮、龍膽草、夏枯草,這都是治熱證的藥。
但黃芩與桑白皮入肺經。
你肺部出現的問題,如果選了龍膽草與夏枯草,它跑到肝上去了,你這藥吃了也不頂用。
本來你想把貨發到BJ的,但你只在包裹上寫了一個發往一線城市,那它可能給你發到SH,也可能給你發到廣東。
而不是讓脾髒增加負擔去分辨。
辨別了藥的味、性,還要讓它運往該去的地方。
這就是歸經。」
景陽一說完,中西秀實已經听得忘記了鼓掌。
正常去看書去理解,他很想把這些東西,和現實的情況去聯系起來。
因為不懂,不知道怎麼聯想。
但听了景陽的話,他覺得原來中醫可以這麼好懂。
這在中醫的學習上,還真是差了不少。
光是今天這番話,就足夠他好好吸收學習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難道我常听人說,自己學中醫,也到中藥堂去買藥自己吃,但多數人吃了沒效果,是不是就是這個藥的歸經,沒有想進去?」
潘學民也出聲詢問。
景陽微微點頭道︰「沒有中醫基礎的人,剛一接觸這個,的確有敢給自己亂開藥吃的情況,但一般沒事,畢竟中藥,也是食物的一種,量不大,一般都不會出事。
就怕那些迷信中醫中藥,又迷信自己領悟能力的人。
吃了一劑不見效,以為藥量小不起作用。
他們很可能就是吃的藥不對。」
潘學民驚嘆道︰「真是不听不知道,原來中醫這麼科學啊!」
景陽嘆了口氣,說道︰「可惜,現在講中醫中藥,仍會把經絡與歸經,放在參考位置上,提倡科學用藥,就是找藥中含有有效成分。
人是活的,藥也是靈活的。
不深入把中醫不明的東西給他研究透,只一味的研究藥材中的有效成分。
只能說,這是西方醫學的思路。
從一開始,他們就和中醫,走的不是一條路。」
中西秀實听著景陽的話,非常激動,他道︰「景先生,你今天的這些話,對我太有啟發了,我想,我可能錯過了兩張非常有價值的藥方。」
景陽看向中西秀實。
對方接著道︰「當時就是有位民間中醫,他給我提供的偏方中,把藥拿來化驗之後,就沒有任何藥物成分。
全是樹枝樹皮,隨處可見的。
當時他要價五百萬。
醫藥公司直接拒絕了後面的合作,看來那偏方中,有他隱去的一些東西。
現在看來,我好像錯過了一張寶貴的藥方。」
景陽一笑道︰「我也有張偏方,也出價五百萬,不知道中西先生,你有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