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吞並

摧枯拉朽!

如今的朝鮮半島早已不是王俁當朝的時候,那時候的朝鮮雖然也亂,但位于底層的百姓卻並未受到多大影響,本來就是被剝削的,上面怎麼亂也改變不了他們被剝削的命。可隨著李墨將王俁帶走,朝鮮陷入了內戰,那些原本咬咬牙才能混個半飽的朝鮮百姓這下連這點要求都變成了奢求。到處都在打仗,朝鮮半島成了一塊沒有希望的土地。

而隨著李墨率領周軍打著王俁的旗號登陸,朝鮮百姓似乎又看到了一絲希望。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底層的支持,任何政權都將是無根的飄萍。而越是生活在底層的人,對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低。

一個結束內戰的口號就足以讓大多數人動心,而隨著均分田地,恢復自由的口號提出,佔據了朝鮮人口近三成但卻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婢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得開始擁護登陸的周軍。

任何事情只要與自身利益掛上鉤,總是可以極大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相比起大周的百姓,朝鮮百姓明顯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而這時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些在內心深處期盼有人幫助的朝鮮人又怎麼會不伸手緊緊抓住。

有王俁這桿大旗做幌子,周軍所到之處雖然不至于出現夾道歡迎的場景,但所遭遇的抵抗卻也是微乎其微。而李墨同樣也不是善男信女,自率軍突襲全州生擒韓安仁不久,第一批大周移民就抵達了朝鮮南部。

有朝廷在背後支持就是好辦事,移民安置,官員選派都不需要李墨去操心,李墨所需要做的,一是派兵向北開始討伐不臣,二是盡快在朝鮮人中挑選僕從軍。階級這東西在哪都存在,李墨所率的周軍還沒有對軍隊開始論資排輩,朝鮮人自己倒是已經開始了,以投靠周軍的早晚作為標準,僕從軍里也分出了三六九等。

史文恭被李墨任命為僕從軍的統領,從投降的朝鮮南軍中挑選五千人。而被挑選出的五千人也不是沒有好處,他們的家人,會率先分到相對來說不錯的土地,至于真正肥沃的土地則是從大周移民過來的百姓所有。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要還有比自己情況更糟的,那些僕從軍就很滿足。

兵力不足原本是李墨最擔心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有建立僕從軍的想法。可大仁國李資謙的反應卻讓李墨有些意外。

外敵入侵,作為主人首先要做的就該是集中力量將入侵者給趕出家園。可李資謙的大仁國卻沒有這麼做。在清州失陷以後,大仁國的軍隊反倒不斷後撤,似乎是在盡量避免與李墨的大軍交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