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五章 水滸人物收集 癖

但凡是穿越人士,或多或少都有點收集名人的毛病,李墨也不例外。既然遇到了不少在水滸傳中耳熟能詳的人,再加上此時他人在梁山,那不收集一下那些家喻戶曉的梁山好漢,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李墨不可能為了找齊一百單八條好漢就去毀人不倦。像家住大名府的玉麒麟盧俊義,雖確有其人,但李墨不可能學宋江那伙人一樣為了拉人上山就設計陷害人家要造反。李墨招人是有原則的,家有余財的不招,在朝為官的不招,自己看著不順眼的同樣也不招。梁山好漢,說得好听是好漢,但實際上一百單八人里人品堅挺的沒多少。孫二娘、張青、李立是開黑店賣人肉包子的,穆弘、穆順是惡霸,戴宗、雷橫、蔡慶、蔡福是惡吏,再加上那些此時在朝中好端端做著武官的人,這一算下來,能入李墨眼的人也就不剩多少了。這還要算上那些到現在連人在哪都不清楚的,比如武松、比如公孫勝。

要說起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最得李墨喜愛的就是花和尚魯智深,或許是因為此時李墨身處的不是大宋而是大周,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的個人命運也有了一些相應的改變。不過不管怎麼變,人名總是沒變得,要不然李墨哪知道這人是不是梁山好漢。

在大周,沒有花石綱,也沒有生辰綱,朝中官員要是敢巧立名目搜刮民財,別說頭上烏紗不保,就連吃飯的家伙都得搬家。在大周,可沒有刑不上大夫這條,大周朝廷針對貪官污吏的懲罰雖沒到明初剝皮充草那樣殘酷,可一旦被查出貪污受賄,那不光光是自己要付出慘重代價,更是會連累子孫三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大周的官場風氣還算清廉,尤其是在高官之中,極少有因為貪污而落馬的人。

當然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上面並沒有爆出什麼貪腐的丑聞,卻不代表下面那些地方就沒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尤其是在牢獄那種地方,索賄現象層出不窮,只不過因為索要錢財也不是太多,當地官員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假裝瞧不著。

李墨既然動了找齊一百單八條好漢的心思,自然就會付諸行動。不就是找一百零八個擁有不同才能的人嘛,好辦。當官的不找,人品不行的不找,家境不錯的也不找,但剩下的人找找也就沒關系了。像阮氏三雄這樣生活不如意又有一身本事的人,李墨招攬起來還是挺容易的,而李墨找人的標準,就是以阮氏三雄這樣的為例。

梁山好漢一百零八人,拋去種種原因,被李墨列為招收名單的人並不多,刨去那些不知道人在何處的,已經落草為寇佔山為王的,剩下的人也就那麼十來個,而且大多都是名列地煞之列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