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八十四章 如今的大明

樺山久守見狀,只得把告狀的想法壓回肚子里,也陪著笑臉向那李連總單膝跪禮,「島津軍主將樺山久守,拜見這位大人!」

李連總上下打量著他,也不用通譯,用日語道︰「島津軍?我告訴你,來到了大明,就只有明軍和敵軍,你們是哪一種?」

樺山久守愣了愣,忙道︰「這……當、當然是明軍。」

李連總微微點頭,旋即又沉下臉來,「你身為一軍主將,率隊離船卻不立刻整軍,也不清點軍器、輜重,未得我召喚便擅自跑來。看來我得先教你明軍軍紀才行了!」

「是,是,我這就去整軍。」樺山久守連連躬身,倒退離去。

過了許久,他總算將三千五百日本兵在港口處集齊,就見那位大明軍官帶人前來。

「我叫李業志,」那軍官負手高聲道,「往後你們將被編為四個營,我就是你們的總指揮使。你們在大明期間,一舉一動都要听我號令,便是拉屎,也要得到許可才行!」

由他指揮?!樺山久守又是一愣,慌忙道︰「李大人,打仗時您吩咐末將便是,不用親自……」

「靠你?」李業志斜睨他,冷哼道,「就你手下這些兵,一個個站沒站相,隊都排得歪七扭八,等遇到了建虜與送死無異。樺山久守是吧,往後你任我副將,不得擅下軍令。」

而後他又對身旁幾名明軍軍官道︰「陶承,任倭軍一營營總。程磊,任倭軍二營營總。王新霽,任倭軍三營……牛鴻,總理倭軍後勤輜重。」

幾人同時敬禮,高聲道︰「是!」

李業志見樺山久守在一旁瞪著雙眼全無反應,不禁皺眉道︰「怎麼?不滿意?」他一指朝鮮水師的船,「不滿意就趁早回去。你當我想帶你們這些倭兵?」

樺山久守得島津光久反復叮囑,要他在遼東一定要多殺後金兵,西軍才能得到大明更多的支持。若此時真掉頭回日本,光久大人還不立刻讓他切月復謝罪。

他只得咬牙低頭道︰「不敢,全憑李大人吩咐。」而後看著一眾大明軍官走進島津軍隊中,在通譯配合下開始重新整隊。

半個時辰後,這些倭兵總算在新任軍官教下整好了隊伍,跟著鼓點聲,排縱列向西行去。

離開萊州港,又走了三四里地,樺山久守便看到眼前一片軍營。

等他在李業志帶領下進了營,這才發現營中的士卒竟也是日本人。看裝束似乎是豐臣家的兵,卻也是大明軍官在帶隊,這倒讓他心中略平衡了些。

營中還有一隊兵馬,人數能有兩三千,說的像是朝鮮話。後來他才知道,那是朝鮮國王李派來的兵。

那些朝鮮兵無不羨慕地看著倭軍隊伍前面的大明軍官,似乎那是極為榮耀之事,直到一個多月後樺山久守見識了明軍軍官的指揮能力,才終于明白了這其中緣由。

次日,島津軍、豐臣軍一共五千五名人,加上兩千五百閔承孝帶領的朝鮮兵,一同拔營北上,往北京趕去。

這一路上,樺山久守可謂是大開眼界!

他首先便是感嘆于大明伙食之優頓頓糙米飯、炒土豆絲管保,每隔一天還能吃頓肉!

明朝人裝肉的器具也極為奇特,那是一個透明的罐子,據說裝在里面的肉半年都還是新鮮的!肉的種類也非常多,除了常見的豬、魚之外,竟還有一種叫做什麼「袋鼠」的肉,據說是從萬里之外的澳洲運來的。

他手下的士兵原本都以為來大明是件苦差事,如今個個樂不可支,估計便是拿鞭子趕,都沒人願意回日本的。

不過看同行的朝鮮兵,卻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由于語言不通,他也沒法詢問,是以也無從得知曾有三千多朝鮮兵和更多的朝鮮民夫死在南直隸的事情。

除了食物之外,大明的道路以及車輛也都令樺山久守驚訝不已。

從萊州出發,沿途都是寬大的官道,修築得極為平整,使得行軍速度比在日本時快了三四成。

而裝載軍器、輜重的車子也非常奇特,有四個巨大的車輪,用一種黑色有彈性的東西包裹,不但行駛穩定,而且極省馬力。兩匹馬就能拖動一輛一人半高,裝滿罐頭的車子前行。

最奇妙的是,這車子遇到溝坎還會自行上下起伏降低震顫。他曾趴在車下看過,方知那車輪都是裝在彈簧片上的,據說稱作「減震簧」,乃是大明天子發明的。

樺山久守以為此行的震驚已經夠多了,但等他到了北京才知道,這才是剛開始而已。

李業志極為大方地給他手下這些人全部換了新的武器和甲冑。什麼精鋼的長槍、倭刀、鐵炮幾乎不限制地供應,最夸張的是,那種內襯鋼片的「棉甲」竟也是一人一件!

樺山久守試過,這東西對刀矛的防御力雖略遜于自己祖傳的「赤竹具足」鎧,但用來抵御箭矢、鐵炮之類,卻遠強于自己的鎧甲。

他看著手下這些裝備精良,不,應該說是裝備奢華的士兵,暗忖這隊人馬若能帶回日本去,隨便對付個一萬德川軍都是輕而易舉之事。

兩日後,又有上杉家的兩千多兵和朝鮮李瑛所派的一千三百多人來到北京。

這些人馬領取了新的武器、甲冑之後,在三千明軍的護送下,開始繼續北上遼東。

待出了北京東面的臨時大營,樺山久守便看到大量的糧米、衣物、炮彈等物資堆得如小山一般。

在那「小山」的腳下,四根光滑筆直的粗「木條」搭建在碎石子上,一直延伸到視野盡頭。

在木條上面,則是成片又寬又高的車子,而且多是三輛或四輛首尾餃接,用六到十匹馬拖拽,沿那筆直的木條前行。

他看著上千名帶著鐐銬的光頭奴隸其實就是剃了鞭子的建虜在鞭子驅趕下,將一袋袋一箱箱的輜重不斷裝進那大車之中,每車怕得有兩千斤以上!

但這麼重的車子,縱然三輛連在一起,也被六匹馬也輕而易舉地拉走,顯然那些車子行駛在木條上面極為省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