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八十章 “大風刮來的銀子”

光陰如箭,幾個月時間眨眼即逝。

已是漢興元年十一月初二。

南京紫禁城乾清宮中,正傳出一陣激烈的爭論之聲。

「宋閣部,你是最清楚的,」說話的乃是當朝內閣首輔楊廷麟,「重修京杭運河工程浩大,要做到張部堂所說的程度,至少須銀三四百萬兩之巨,耗時數年。

「而眼下往遼東去的木軌道已出山海關,大軍不日即將出關北伐。萬一戰局稍有膠著,所需糧餉難以估量,此時還是應存些銀子為宜,以備不時之需。」

他說著看了眼黃宗羲,對天子揖道︰「陛下,依臣所見,便是龍江船廠那幾條巨艦也可先緩一緩,待剿滅東虜再建不遲。」

張滄海忙道︰「閣老,疏通運河雖花費不小,卻也無需一下拿出數百萬兩來。府庫可先撥出三四十萬兩,緊著開工,足夠明年上半年之用。這點兒錢,絕不至影響了北伐大計。」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戶部再沒有隆武朝時到處「討飯」補窟窿的窘態,他這個戶部尚書說話時腰桿也硬了不少。

由于大明全國鋪開推廣土豆和番薯,大量原先不長莊稼的貧瘠土地都有了不小的產出。加上這兩種作物比較「皮實」,更易適應小冰河時期的惡劣氣候,故而今年秋天除了陝、晉、北直隸等幾個沒來得及種植土豆、番薯的地方,其余十多省盡皆豐收!

其實如果只算稻米和小麥,由于戰亂的影響,收成甚至比去年還要低了一些,但由于土豆、番薯的恐怖產量,全國收獲的糧食總數竟超過去年近一倍之多!

大明暫時還是個農業國家,糧食豐收就意味著稅收激增,百姓安居樂業。

此外,經過朱琳先前的變革,士紳開始交稅。僅此一項,就讓戶部在這半年期間多收了一百七八十萬兩的稅銀。

還有皇莊承包制,使底層農民的積極性大增,土地出產效率也提高甚多。

綜合這些利好,張滄海對今秋的稅收非常有信心。雖然眼下滇、桂、川、陝、粵等地的稅銀還沒報上來,但他估算,今年戶部應該能收入二百四十萬兩以上!除掉各種必要支出後,至少還能結余六七十萬兩。

這就是大明的底蘊!

只要制度合理,沒有匪寇為禍,國家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絕對冠居全球。這還是戰亂初止,百廢待興之際,等來年各地百姓安定了下來,這個數字肯定還會飛速上漲。

這還僅僅是傳統的稅收項目而已。

果然,听說要暫緩修建海船,黃宗羲立刻急了,站出來道︰「楊閣老,這些船乃是急需,斷不可停下啊。

「至于銀錢您大可不必擔心,昨日下官已收到消息,上月中旬遠洋商隊已過馬六甲,估模著不日即將抵達寧波港。」

大明時下在東南亞有大量船只往來,應該是商隊在馬六甲附近遇到了自家的飛剪船,後者提前返回通報了消息。

楊廷麟也是顯出喜色,忙問道︰「可是往歐羅巴去的那隊商船?」

「正是。」黃宗羲點頭道,「據報所有所有大小七條船已全部安全返回。」

遠洋商隊半年多前離開月港出發前往歐洲,由于是第一次走這麼遠的海路,為穩妥起見,用的都是普通蓋倫商船,並雇佣了不少西班牙、葡萄牙海員做向導。沒想到此行倒也頗為順利,七個月時間,便安然回到了大明。

自擊敗台灣的荷蘭艦隊之後,大明海上貿易頻繁,朝臣們早已知曉其中獲利之豐。頓時,包括楊廷麟在內,幾乎所有在場之人都朝商部尚書大人望去,紛紛詢問,「不知收益如何?」

「往這麼遠的地方去,定然收獲頗豐吧?」

「此去數萬里之遙,便是當年鄭公公也多有不及啊。」

黃宗羲微微一笑,揖道︰「具體數目還未知曉,不過總在二百三四十萬兩上下。」

他此言一出,乾清宮中一陣倒吸涼氣之聲。

出海一趟就能賺二百多萬兩?!這銀子簡直就像大風刮來的一般!

便是朱琳也有些動容。

他倒不是驚訝利潤之高,他很清楚,十七世紀從東亞到歐洲的航線非常危險,所以利潤自然極高。

他最為在意的,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大航海時代總算有了中國人濃墨重彩的一筆!有了這次成功的遠航,以後亞歐之間的商道就將會源源不斷地給大明帶來財富。

等航道熟悉之後,更可以換用飛剪船。以此船的速度,相信很快就能用成本優勢擊敗所有的歐洲商船,甚至有可能壟斷亞歐貿易線!

屆時什麼海上馬車夫恐怕也只能在歐洲附近跑跑短途運輸了。

黃宗羲看著四周一張張驚訝的面孔,又道︰「實則因為擔心海寇襲擾,遠洋商隊此次皆以戰船載貨,所帶貨物並不算多。若拆去大炮減重,獲益還能再多出百萬兩不止。」

諸臣吸涼氣都吸到嘴抽筋了。半年時間就能賺三百多萬兩?!

當即有人情不自禁道︰「這、這也太厲害了吧?」

「若如此,往後朝廷哪兒還用愁銀子的事情?」

「下官方才以為二百萬兩便夠多了,不想這還是沒敞開了裝貨……」

黃宗羲為眾人解釋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往歐羅巴去路途極為遙遠,船員長期漂于海上,極易患上膿毒血病。

「歐羅巴夷人遠道來大明一趟,來回至少要病死四成水手。如此之大的代價,其所販回的貨物賣價又怎能不高?」

其他朝臣紛紛嘆息,「難怪獲益這般大,原來要死這麼多人。」

「這海上生意簡直就是用人命填出來的……」

「如此傷人性命,去往歐羅巴的商船日後還是少些為宜……」

黃宗羲卻擺手笑道︰「諸位大人誤會了。那歐羅巴人出海多患膿毒血病,然我大明的商隊有陛下所賜良方,卻未以此死傷一人。」

「原來是有良藥。」

眾人頓時大喜,紛紛贊頌天子一番,又有人提醒黃閣部,要提防船上的夷人偷竊藥房。

「無妨。」黃宗羲胸有成竹道,「那秘方便是放在夷人面前他們也不知道,便是知道了也學不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