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四十三章 海上帝國

朱琳遂吩咐道︰「將甘蔗和大米運往揚州府,交給張滄海調用。現銀則直接運至沐陽作為軍資。」

鄭成功躬身以應,「是。」

而後他又想起一事,揖道︰「陛下,東番的紅夷不抵臼炮轟襲,出城乞降,並將雞籠山守兵一並撤出。臣便依陛下先前吩咐,同意放他們返回巴達維亞。」

東番北部的雞籠比熱蘭遮防御力量要弱得多,伯特曼心知熱蘭遮都守不住,雞籠更是白給,于是干脆作為談判條件「送」給了明國。

鄭成功接道︰「只是,紅夷的船只多在海戰中損毀。這將近兩千夷人想要離開,卻要調集不少船只輸送……」

朱琳樂了,「不難,讓巴達維亞派船來接,我們哪兒有閑船做這事兒?啊,對了,他們的船沒來之前,這些人的吃穿住用一概要他們自己付錢。」

鄭成功愣了愣,「陛下,據夷人所說,巴達維亞至東番少說也得兩個月。東番城中的財物皆被水師清點入庫,夷人恐難拿出銀子。」

「那便讓他們干活抵飯錢。」

朱琳知道,和蘭人在台灣經營已久,島上的情況非常熟悉,「雇佣」這些「熟練工」開發台灣,必定事半功倍。

他又道︰「先前俘虜多鐸的數萬賊軍也都送去東番墾地、伐木、挖礦。那可是個寶地,萬不可浪費了。」

台灣土地肥沃,林業資源豐富,而且還有大明最缺的一種礦藏銅。而那近十萬清軍俘虜可都是精壯,又不需要付工錢,用來做苦力最為合適。

和蘭的人手太少,守著這塊寶地數十年,只將其作為貿易中轉站,並沒有進行妥善的開發,實在是暴殄天物。

朱琳估計,只要經營得法,甚至僅台灣一地,就能解決大明一半的銅礦耗用。此外大米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甘蔗、鹿皮、木材每年至少能帶來五六十萬兩的收益。

正說著,便見石霖在門口通稟,「陛下,禮部侍郎李光春來了,說有要事求見。」

水師的事情大致也都吩咐完了,朱琳便讓鄭成功按自己方才所說的速去執行,又讓石霖將李光春帶了進來。

跟在石霖身後的不止李光春一人,還有新任商部侍郎陳確。

待二人見過了禮,朱琳疑惑道︰「有什麼大事,竟讓你們追到前線來了?」

李光春躬身道︰「回陛下,數日前以西巴你亞特使莫萊諾和佛郎機特使卡斯羅入南京覲見。恰逢陛下親征,于是二人便向禮部遞了國書,又與徐部堂相談甚久。

「夷人雖未明言,但部堂大人听他們話中之意,乃是對我水師收復東番一事極為在意。部堂大人擔心夷人或對大明不利,故特讓下官前來稟奏。」

隨後他又說了些對話細節,朱琳旋即了然。

和蘭艦隊在台灣海峽全軍覆沒,大明水師的力量第一次展現在西方人面前。

雖說和蘭人在巴達維亞艦隊還有一支艦隊,但其中主力戰艦多德雷切特號等都損失在大員,此時便是連馬尼拉艦隊都無法對付。

所以眼下大明水師已然成為了整個亞洲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

加上和蘭人失去台灣,令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兔死狐悲,生怕大明對他們在遠東的殖民地有什麼想法,于是趕緊派人去南京探探口風。

朱琳心中笑了笑,西班牙人佔據菲律賓,葡萄牙人佔據印度果阿,都是好地方啊。

不過目前大明對海外殖民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澳洲,那里可到處都是「沒人管」的資源和土地,短時間內能消化這塊大陸的資源就已是難能可貴。

此外南、北美洲的資源也非常豐富,與其硬拼西班牙和葡萄牙,還不如先去美洲。

反倒是巴達維亞的和蘭人需要警惕,失去台灣這塊肥肉,他們必然不會甘心,往後少不了在海上給大明找麻煩。

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對大明的恐懼而跟和蘭人勾連上,大明附近的海域肯定難以平靜,這對朱琳的海外貿易大計是極為不利的。

當然,近在咫尺的菲律賓等地他也不會放任西方勢力常駐,不過那都是中長期戰略了。

等到大明海外勢力穩固,艦隊更為強大之後,他有的是辦法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挪窩,但眼下卻應該以穩住他們為上。

于是他對李光春二人道︰「這事兒我知道了。你們回去後知會徐爾路和黃宗羲,讓他們出面向那兩國的夷人保證,大明不會動他們在遠東的地盤。但兩國必須同大明保持一致,對巴達維亞的和蘭人施壓。

「最好還能以此事為契機,重簽和兩國的通商協議,爭取些對我們有好處的條件。」

西班牙人原本就跟和蘭人在歐洲打了幾十年的仗,而且此時還處于劣勢,朱琳有九成九的把握,他們定會樂得跟大明聯手,對和蘭人落井下石。

至于葡萄牙人,也是被和蘭人欺負了很久,要是能搞垮巴達維亞艦隊,他們在亞洲的貿易額必有大幅度上升,多半也不會拒絕。

李光春和陳確忙揖道︰「臣,領旨。」

二人正要告退,朱琳又叫住了陳確,「對了,水師從東番繳獲了不少船只和物資。這些東西就作為朝廷投股,全部交予遠洋商隊。

「和蘭人的造船技藝不錯,武裝商船直接就能用。貨物你們擇價高的地方售出即可。

「不過近來先不要去日本了,那邊要生亂,多往南洋交易吧。

「此外盡早派人模清楚往歐羅巴的航道,啊,紅夷的俘囚之中可能有熟悉此事之人,商部隨意去挑便是。」

「臣,領旨。」

當禮部和商部的兩人返回南京之後,西班牙、葡萄牙特使很快便興高采烈地打道回府,同時與大明簽署了在亞洲排斥和蘭人的貿易協議,一副牆倒眾人推的架勢。

隨後在大員海戰中被俘虜的八艘武裝商船經過簡單的維修,加入了大明遠洋商隊。至此,遠洋商隊手中共有大小共十四艘大型商船,總噸位近五千噸,成為亞洲運力最強的一支海上商隊。

只是驟然增加這麼多蓋倫帆船,商隊卻沒有足夠的水手來駕馭。

一時間會操控蓋倫船的水手工錢連翻三倍,民間掀起了學習駕船的熱潮,去永北里船務學堂報名的人踩破了門檻。

商部見勢只得又在寧波新建一所船務學堂,加緊培養航海人才。

十七世紀的商船和戰艦有很多相似之處,民間的水手在戰事可以很快補充為水師士兵。

海上貿易的不斷升溫,對大明的海洋戰略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以大員大捷為起點,大明真正進入了作為一個海上帝國的快速上升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