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一十八章 指東打西

錢澄之、唐憲等幾個名字成了近來在大明官場上提及率高得驚人。

「王大人,您可听說那個錢澄之被授了長沙府同知的事兒嗎?」

「怎能沒听說呢?去年底的新科進士第四十五名,不到而立之年就放了六品大員。」

旁邊有人插道︰「誒,我听說他就因為上表支持皇上征士子的稅,才得平步青雲的。」

「可不是,我在吏部的同窗說,這次前後有八十多人得了湖廣實缺,皆是此次自願納糧的。」

沉默了片刻,那王大人義憤道︰「最可氣的便是唐憲、範良進那幾個家伙,前一日還假惺惺地反對納糧,隔天就上表向皇上服軟!結果都得升遷,還是放去了岳州一帶。」

幾人眼中都流漏出氣憤又羨慕的神色。

一人試探道︰「若是如此,我等又何必這麼僵著?也上表納糧,或許同樣能更進一步。」

「林監丞,如今湖廣實缺已盡,此時再上表又有何用?反倒是得罪滿朝同僚,您看看唐憲、範良進他們,這幾日都被罵慘了……」

「他們頭一撥支持皇上的已將好處分盡,現在跟進有害無益。」

一群人皆是點頭,是啊,好容易眾志成城堵住了皇上收大家稅的念頭,怎能被這麼點兒甜頭所分化瓦解?更何況現在甜頭已經被分光了。

正在此時,有人匆匆趕來,「誒,王大人、林大人、傅大人……你們都在啊。」他壓低了聲音,「我剛才听到消息,吏部將侯茂義、安玉才等二十多人調往湖廣任職。」

「不對啊,」林監丞皺眉道,「他們可是反對納糧喊得最歡的那幾個,難道也學唐憲等人向皇上低頭了?」

「不是,」來人喘著氣道,「侯茂義封了靖州同知,安玉才是臨口通判,孫平是鎮遠知縣……總之,都是些鳥不拉屎的地方!」

其他幾人都驚慌地對視一眼,這明顯是皇帝要向反對納糧的朝臣發難了!他們心中都是一個想法,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了?看來往後即使要反對對士子征稅,也不能跳得太高了,謹防變成了出頭鳥。

很快,這一群人便各懷心思,離開騰盛樓的雅間散去了。

南京西郊的一處涼亭里,黃景與幾位朝廷重臣圍坐一圈,似是在品茶觀景。

一名老者道︰「黃大人,您確定侯茂義、安玉才等人的調令是楊閣老所發?」

黃景點頭道︰「絕無差錯。那日動得了公文的吏部同僚都未曾離開過。能用吏部大印,又神不知鬼不覺地送去內閣,只有他楊廷麟一人可以做到!」

刑部郎中何勝憂道︰「難不成,連楊閣老都支持納糧了?」

另幾人立刻議論起來,「若是這樣,朝中風向要變啊。」

「看來此次誰也擋不住皇上了……」

「黃大人,要不我們也……」

「還早!」黃景卻冷笑搖頭,「其實楊廷麟這麼早跳出來卻也是好事。」

「黃大人,此話怎講?」

黃景眯眼道︰「若是納糧之事沒人挑頭,我們就只能和皇上使水磨功夫。

「但如今朝野皆知他楊廷麟力主士子繳稅,那正可將他當做靶子!只要能將他掀翻,皇上必知朝臣決心,此事方可作罷。」

所有人均是一愣,那可是楊廷麟啊,當朝首輔!真能將他拉下馬嗎?

何勝小心道︰「黃大人,可恐怕不容易辦到吧……」

「何大人,納糧可是犯了眾怒之事!他楊廷麟不過一個人而已,別的不說,僅我吏部同僚給他些白眼,這朝政就要難以為繼!」

「對!前幾日朝會的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除了已經調去湖廣那幾個,朝臣們無不激烈反對納糧。」

「屆時楊閣老就算再有威望,他一個人又怎能壓服數百朝臣?!」

黃景見還有兩人面帶猶豫之色,不禁冷聲道︰「此事到了如今,已不止納糧這麼簡單了。當今天子極為強勢,此次他逆滿朝臣工之意施令,我們若抵擋不住,恐怕往後便是太祖、成祖朝時候的情形了。」

他掃視眾人一周,「若使納糧之事作罷,往後卻如神宗時一般。何去何從,還請諸位細思。」

幾人听了這話,當即都顯出凝重之色。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那都是一言九鼎的主,朝中誰敢攖其鋒?朝臣無不活得戰戰兢兢,稍有行止查錯,輕則罷官,重則掉腦袋。

而神宗便是萬歷皇帝。他「爭國本」,最後卻向朝臣們低頭,又常年不上朝,那會兒的大明可是官員士大夫們的天下,何其安逸。

終于,還有些猶豫的兩人目光堅定起來,齊聲道︰「好!我們听黃大人的!」

兩日後。

朝會。

首先自然是北伐備戰之事,這是國家大義,誰也不敢怠慢。

隨後,朱琳笑眯眯地將曾劍、徐爾路、姚啟聖、方以智等自願繳稅的官員夸獎一番,連同唐憲、範良進等人也都帶上了。

他一番話說完,當即就有朝臣「例行」反對,理由還是先前那一套,「成例不宜擅改」「清單、丈量田畝影響北伐」「日後徐徐圖之」等等。不過站出來的人明顯比數日前少了很多,看來「胡蘿卜和大棒」還是有些功效的。

便在此時,刑部郎中何勝卻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臣有本奏。楊閣老數日前未與吏部商議,便急調戶部員外郎于永蔚往湖廣任職。于大人原先負有督調廣德糧草之責,事出突然,以至數千石糧草被延誤三天。臣以為,楊閣老此舉甚為不當。」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這何大人是瘋了?竟敢對楊首輔發難?!

但眾人立刻便想到,傳聞楊廷麟親自將侯茂義、安玉才等反對納糧的人調去了靖州之類的鬼地方。

看來,有人要對「納糧派」動手了!

果然,又有人出列道︰「臣也有本奏。去年臘月,楊閣老違制將雲南布政使司都照龔熙乾調入大理寺……」

「陛下,安玉才安大人素有腿疾,如何能任臨口通判?楊閣老此番調派恐大為不妥……」

「臣有本奏……」

楊廷麟苦不堪言,站在一旁也無以反駁,心中只盼著天子能說一句「這些人調去湖廣是朕的意思」。

然而,朱琳卻只是擺手道︰「啊,這些稍後再說。我這兒還有件要緊事。」

他望向文華殿前的朝臣們,朗聲道︰「戶部理商司近來所承事務極多,又負重則。故而朕決定,即日起改理商司為商部,與吏部、戶部等其他七部平齊,設大明第八部。

「由原理商司郎中黃宗羲暫任商部尚書。著內閣、吏部、戶部盡快施行。」

朝中諸臣皆是一愣,雖說設商部之事早有傳聞,但為何此時突然就冒了出來?

楊廷麟、張滄海以及一應內閣大佬忙出班揖手,「臣,遵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