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二十二章 遷都

已近丑時。

應天府衙後堂依舊燭光跳動。

石霖見朱琳渼疲憊地揉著太陽穴,不禁輕聲道︰"大人,天色已晚,您還是早點休息吧。"

朱琳渼擺了擺手,盯著手中的筆,頭也不抬道︰"遷都事急,得熬夜了。對了,幫我準備點兒夜宵。"

石霖仍是勸諫,"大人,這遷都之事少說也得一年半載。您前幾日一直臨戰指揮,這又忙于南京城中繁雜事宜,可當心身體吃不消。"

"無妨。"朱琳渼抬頭微笑道,"遷都雖不是一朝一夕能畢,但只要朝廷開始北徙舊都,對大明社稷的意思就絕非一般。是以能早一日發動,便須盡力而為。"

其實南直隸還有很多重鎮諸如蘇州、常州等還未收復,但朱琳渼眼下卻將精力都放在了遷都之上。

他看過不少史料以及論壇上歷史大神們的分析,自是清楚此事的意義之重大。

遷都南京,首先便昭示了泰征朝的正統性,這在皇權思想深入人心的時代極為關鍵!

先前隆武朝定都福州,普天之下莫不拿他當做苟延殘喘的偏安小朝廷,尤其對割據勢力更是如此宗親們認為你朱聿鍵能在福建立朝,我為何就不能在桂林、建昌、浙江稱帝?非宗親之人只要有些實力,也都琢磨著擁立一名老朱家的子弟,由自己操控。

而天下百姓、士子也都極為迷茫,不知該要投效于誰,最後往往是誰離得近就听誰的。這便造成了南明時期山頭**,內斗內耗極為嚴重的局面。

便是經過朱琳渼這一年多的努力,此時仍還有何騰蛟在事實上擁兵割據。

最為可笑的是,佔據了北京的建虜竟也聲稱自己是大明正統!而且經過賣國文人不斷粉飾、宣揚,江北已有不少百姓開始接受這種謊言了。

這種局面一旦持續得久了,謊話就會變成真理,屆時大明在人心向背上的優勢就會蕩然無存。歷史上,永歷朝之後反清復明再無成功可能,這就是其中重要因素。

然而,只要大明能重新定都南京,那麼上述的一切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泰征朝擁舊都立國,率江南九省伐虜,九州大地之上還有誰能不奉其為正朔?!

可以說,只有在南京建都的大明,才是天下萬民真正承認的中央政權!才能夠對整個華夏世界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此後再有人意圖割據自立,恐怕連他自己的親信官員都會反對,其轄地的百姓甚至會因不願"附逆"而逃往臨省。

至于建虜那邊,大明百姓對其定然更加同仇敵愾,自此眾志成城北驅蠻夷。

除了能夠獲得大明正統的地位,遷都南京還有其他極多好處。

諸如在經濟上,以南京為都,可以就近統治天下最為富庶的江浙之地。這里人口稠密,才俊輩出,物產豐富,曾貢獻了天下三分之一的賦稅,正是大明中興的重要支撐。魯王曾憑借大半個浙江便能"單挑"建虜十多個月,由此就可見一斑。

此外,現下大明與建虜已形成隔江對峙的局面,遷都南京,正可發揮國都政治、經濟、軍事集中的優勢,就近抵御虜軍。

而在朱琳渼的既定國策中,水師的建設始終是重點之一。擁有了強大的水師之後,長江就會成為南京的天然屏障,能極大限制只擅長陸戰的清軍發揮。

最後,江浙之地乃是明末西學東漸的發源地,有大量自然科學方面的人才,利于朱琳渼後續格致科舉的實施。同時這里還出現了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手工業能從自然科學發展中受益,又能反過來促進格致學在大明的推廣,最終步入全面工業化的快車道。

而只有盡快啟動工業化,才能和西方列強在今後的數百年里一較長短,令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

提到工業化之事,朱琳渼立刻便想到,應當盡快在南京建一所格致學府,甚至規劃中的大明最高科研機構大明皇家格致院,如今也已有了基礎,可以開始籌建了。

還有龍南鋼場是否也可以遷到南京來,作為科研的配套設施

他剛提筆寫了幾行字,石霖進了屋來,一旁輕聲道︰"大人,夜宵備好了。"又轉身示意隨行的親兵將幾樣吃食擺在朱琳渼的案頭。

"還真有些餓了。"朱琳渼展了展腰,拿起調羹先舀了距離最近的湯放入口中。

這些食物都是新請來的應天府常盛樓大廚所做,味道確實不凡。但朱琳渼卻想起了這幾個月常喝的那種泛著油花的鴨湯,雖不及眼前這碗,但那味道卻已讓他喝習慣了。

他轉頭問石霖道︰"可有甄將軍那邊的消息?"

"回大人,趙將軍率部已過江陰,仍未遇到甄將軍人馬。而鐵大可那邊也沒傳來與甄將軍匯合的消息。"

南直以東還有至少上萬建虜,甄真這般孤軍深入,難保不會被敵人偷襲。朱琳渼不禁心憂甄真安危,遂皺眉吩咐道︰"讓焦璉再帶兩千人馬,往東南面去接應。"

"是。"石霖應了一聲,又遲疑道,"大人,這還是寅時"

"是了,"朱琳渼一拍額頭,"讓他天亮再出發吧。"

次日清晨,朱琳渼看著已寫完的戶部遷都準備事項,疲憊地打了個哈欠,卻听到院中有人壓低了聲音在爭執。

"不行,殿下已忙了一整夜"

"但殿下吩咐了,此事一有結果,不論何時立刻稟報。"

"你沒看天才蒙蒙亮?"

朱琳渼打起精神朝屋外高聲道︰"讓他進來吧。"

"這是。"

"屬下拜見輔政王殿下。"來者近前施禮,卻正是曾在南京布政使司"劫獄"的趙大哥。其真名喚作**駿,乃是錦衣衛南鎮的一名百戶。

朱琳渼自是知道他所來為何,便直接道︰"事情辦得如何?"

"回殿下,俱已辦妥。"**駿拱手道,"那老賊遭數千人刀刀剜肉,整整哀嚎了兩天兩夜,城南山神廟前血浸十尺,白骨森森,如臨煉獄。在場之人卻無不歡呼雀躍,直似過年無二。"(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